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3城:武汉 or 广深?

Eom 武汉城市 2024-03-20

▲ 广州天际线 图/图虫@7077


“1.5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如今各种城市概念层出不穷,但所列城市却和传统二线城市几乎无异,只不过是换了个称谓变成了某些城市的营销手段罢了,我是觉得没有多大意义的。


如果要细排的话,北上其实可以自成一线,牢牢占据中国前二,再接下来的第三城,或许就有些争议了,绝不只是广深的探囊之物。在深圳的2018年统计公报终于发布之时,不妨就来看看武汉有没有挑战广深,竞逐第三城的实力吧!




单看面积和人口,武汉地广人疏,有如美加,广深则是地少人稠,仿若日韩……(好了,回到正题吧)武汉生产总值尤其是第三产业增加值与广深还有较大的差距,但也正在奋起直追,去年增量已超过广州,位居全国第5,10.72%的增速亦在GDP前十城市中高居第一。


武汉的跨省级行政机构数量几乎仅次于北上,管辖范围在华中、中部的只是入门,西南、中南也不过是初级,要知道武汉堪称是“长江首都”,辖区覆盖整个长江流域十余个省市,不过武汉也缺广州有的战区和民航局,领事馆数量更是被完虐。至于深圳,虽然是靠着政治因素起家的,但与政治中心始终没有多大关系。




在经济板块,武汉仅有三项排在第一,这也是武汉在全国范围内最占优势的几个项目。其中,拥有中国最牛的两个建筑业企业——中建三局和葛洲坝的武汉,2018年建筑业总产值突破了9000亿大关,达9194.29亿元,继续紧追北京居全国第二;实际利用外资突破了百亿美元大关,居全国第四。作为“消费之都”的武汉,社零总额也占据了全国第5位。


不过,武汉的金融业和对外贸易与广深还相差甚远,进出口总额尚不及深圳的十分之一,存贷款余额不到深圳的一半,境内外上市公司也不如深圳的零头。




武汉虽有“九州通衢”的美誉,但无论是货物还是旅客运输量都大败广州,唯有铁路占据优势。去年武汉铁路旅客运输量突破了1.8亿人,紧追上海保持全国第二。而有着不靠海这一先天性劣势的武汉,虽已跻身世界十大内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也超过了马赛、布里斯班等海港,在身处内陆腹地的城市中高居第一,但与排名全球前五的广深相差仍甚。还有航空,武汉也几无悬念的垫底了。


市内交通,武汉地铁运营总里程去突破了300公里大关,跻身世界前十,民用汽车拥有量也突破了300万辆,至少又保住了几项没有垫底。




武汉科教实力同样仅次于北上,几乎实现对广深甚至是广+深的横扫。如果再算上千人计划、杰青、优青、长江学者、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指标的话,武汉也只会再多几个第一罢了。而且武汉还有广深都没有的国家研究中心和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以及全国唯一的P4实验室。


但几乎并非全部,有三项就被深圳横扫。其中,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接近全国总量的1/3,已连续15年居全国之首,R&D经费投入强度和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深圳也都仅次于北京,后者更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0倍,武汉这三项指标则分别仅列全国第7、第4和第6。




武汉是世界上建城史最悠久的大城市之一,拥有3500多年历史的盘龙城被誉为中国南方文化之源和长江文明的起源地。同时期的岭南则还颇为荒蛮,深圳在改革开放前更只是一个小渔村,所以在文化领域,武汉还是优势明显的。


而卫生方面,武汉和广州是竞逐医疗第三城的直接竞争者,无论是卫健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还是复旦版医院最佳专科,汉穗都紧随京沪之后,较身后城市又有着颇大的领先优势,组成唯二的第二集团。被誉为“医学之巅”的器官移植,武汉更是世界领先,心脏移植全国第一,肾脏移植全国第二。




自然山水禀赋又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的武汉,旅游资源当然也极具优势。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及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旅游区和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等国家级公园数量,武汉都遥遥领先于广深,更有一处国际重要湿地,游客接待量也已连续6年排名全国第四,唯一匮乏的就是酒店了。


相比广深,武汉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样比较“匮乏”,但更匮乏的是一些武汉人的观念和意识,擅于自黑、盲目自卑、习惯抱怨、不愿改变……武汉发展的再快,这些人的观念不转换,意识不跟上,恐怕多也只是徒劳。


※ 所有数据引用自武汉、广州、深圳三市统计局及国家部委官方网站,就不发最后的综合统计结果了,反正不是垫底


— END —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擅自转载者就被撞个半身不遂好了!

更多精彩内容☟


武汉是什么?| 跃进片汉正街 | 地标 | 漫威

维也纳爱乐 | 平和打包厂 | 世嘉乐园 | 司门口

7-11 5月 | 学校 购物 | 餐厅 | 酒店指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