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促进通专融合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

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促进通专融合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

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建设与实践

我院完成的教学成果“促进通专融合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荣获中山大学第十一届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该成果由彭国超教授主持,余维杰、余厚强、甘春梅、聂卉、陈涛、聂勇浩等老师共同完成。

该成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遵循中山大学“加强基础、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学”的人才培养理念,系统构建了《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科大类基础课程。该课程注重涵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和专业情怀,致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并为其它具有通专融合、交叉融通特色的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图1 促进通专融合的《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实践总体思路图



PART 01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本成果重点突出在《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建设中遇到的教学问题及所采取的应对办法,从而促进通专融合、加强学科交叉,帮助学生完成高中到大一新生的角色转变,为其后续大学生涯及工作就业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包括:

  • 平衡跨学科大类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问题,促进通专融合: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过程中,大一新生总会面临诸多挑战,而跨学科大类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又会进一步增加通专融合课程的设计、教学与考核困难。该类问题是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亟需解决的核心挑战。

  • 解决集体备课过程中的协同问题,汇聚集体智慧:与其它学科大类基础课类似,《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课程的学生数量庞大(超400名选修学生)、课时数长(72课时)、课程内容多,因此需要组织多位教师(本课程共7人)开展集体备课。如何汇聚集体智慧、高效开展集体备课,与课程最终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 克服多班授课模式下的沟通与协调问题,确保教学进度与质量的同步:《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课程分四个班授课,每班有两位教师(分别承担36课时工作量,每班共计72课时),在多班授课模式下,确保各班教学进度的同步、确保课程重难点的一致把握,对教学的总体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均有直接影响。

  • 化解疫情及突发情况所造成的学生缺席问题,确保不落下一人:通过线上线下多元平台,灵活应对由于疫情、甲流或其它突发情况所造成的学生缺席问题,确保不落下一人、不落下一节课。



PART 02

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四类教学问题,课程团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尝试,在学校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独特的3维内容设计、“5+1”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等一系列创新性措施,取得显著成效。

1

课程内容3维设计

课程团队对课程内容采取了“学科理论+应用场景+实践案例”的3维设计方式,将前沿理论知识融入各类生活与工作场景当中,将“复杂”、“枯燥”、“费解”的专业理论转变为“简洁”、“有趣”、“易懂”的通用知识,从而更好帮助学生完成从高中到大一新生的角色转变,同时平衡跨学科大类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异。


2

“5+1”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为确保备课、授课、考核全过程多班、多教师、多学生的同频共振,课程团队采用了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微信群+腾讯文档+雨课堂以及课堂教学的“5+1”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 采取集体周会(腾讯会议)+线上共享文档(腾讯文档)+线上资料库建设与视频讲解(超星学习通)的方式,按照教学大纲整体规划、章节内容分工设计、课件质量共同把关的总-分-总模式,高效、高质开展集体备课。其中,在备课期间每周使用腾讯会议开展集体备课会议,通过屏幕共享,及时分享课件制作情况与问题。会议前后,通过腾讯文档共同建立、编制、分享问题清单与会议纪要。最后将所有课件汇总至超星学习通的资料库,并由各章节课件负责人制作、上传讲解视频,便于其他授课老师理解、消化课件内容;

  • 采用集体周会(腾讯会议)+集体出题(超星学习通题库)的方式,在多班授课模式下,同步各班教学进度,并保持教学质量与考核内容的一致性。其中,每周使用腾讯会议开展集体例会,同步各班教学进度、讨论各班教学问题、制定统一应对策略。此外,各章节负责人制定平时与期末考试、考查的试题,在超星学习通内建立题库。平时考核题目通过学习通在规定时间点布置给各班学生,学生进行线上提交后,由各班老师进行线上批改、评阅;

  • 采用课堂教学+超星学习通+雨课堂+微信群的线上与线下混合模式,让授课过程变得更有弹性,从而灵活应对大规模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性问题。学生可在超星学习通浏览、下载所有课件。如学生遇到不可控因素而无法参加课堂教学,可在各班微信群里尽早通知授课老师,老师则可通过雨课堂开展线上线下同步教学。

图2 超星学习通课程资料库


图3 超星学习通课程资料库


图4 集体备课视频讲解


图5 课程作业线上布置、提交与批改



PART 03

成果创新点



基于《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经验,本成果在三个方面体现创新。

(1) 形成了针对通专融合及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教学问题的行之有效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2) 将信息素养的专业理论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打造了极具通专融合特色的实践育人新生态;

(3) 形成《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教材,为相关主题的后续教学、科研与实践提供参考。



PART 04

学生反响热烈,

通专融合培养效果显著

在2022年第一学期全校414门设有跨专业选课名额的课程中,《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入选为前10热门课程。

图6 《信息素养与创新思维》上榜中大热门跨专业课程


 本次获奖是对我院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阶段性新成果的展示,充分彰显了我院的办学特色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成效。学院将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教育教学成果奖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以教学实践提炼优秀教学成果,以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 中山大学InformationWorld ---

编辑:隆梦茜

责任编辑:郑宗洲

初审:孙立宝

审核:徐健

审核发布:林俊洪


欢迎投稿

iSchool_sysu@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山大学InformationWorld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