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保持正常的作息,不熬夜,尽可能早睡,不要太早起床,也要避免过度赖床;在保证每日足够的睡眠的基础上适度午睡,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夜间睡眠障碍。
新型冠状病毒对人群普遍易感,主要通过飞沫及接触传播。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渐退化,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结构和功能衰退,并合并有慢性基础疾病,更容易被新冠病毒击败,感染后病情也往往较重。老年人在疫情期间,需注意以下事项:
1、生活规律,保证睡眠
保持正常的作息,不熬夜,尽可能早睡,不要太早起床,也要避免过度赖床;在保证每日足够的睡眠的基础上适度午睡,时间不要过长,以免造成夜间睡眠障碍。
2、室内运动,增强免疫
坚持规律、适量的运动,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因为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同时增加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
在特殊时期可以在室内保持适度的锻炼,如踏步运动、走路、太极拳、瑜伽、广播体操等;不要久坐、久卧,看电视、看书、看手机1小时左右就要起身活动活动,防止静脉血栓的发生;即使戴着口罩,集体锻炼仍然会增加互相感染的机会,而且戴口罩运动可能会缺氧,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应尽可能避免集体锻炼。
3、平衡膳食,营养均衡
饮食规律,注意荤素搭配,保持食物种类、来源丰富多样;保证碳水化合物类主食的基础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多饮水;每天摄入合理的蛋白类食物,包括鱼、肉、蛋、奶、豆类和坚果;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
食物必须充分加热,避免生、冷食物;坚决杜绝接触、进食野生动物,拒绝进食腐烂、过期的食品。
对于进食困难的老年人,应避免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生,可遵从医师建议,根据吞咽功能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性状及进食途径,加强营养支持。
4、减少出门,居家休养
疫情防控期间,不管天气好坏,都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不到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不畅的公共场所,不要走亲戚或串门,避免聚会或家庭聚餐,禁止进行棋牌等聚集性娱乐活动。
居家时,也应做好通风、清洁和消毒:①开窗通风:一天2~3次,每次半小时以上,注意老人的保暖,可以逐一房间依次通风;②规范洗手:吃东西前后、做饭前后、如厕前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接触宠物或宠物粪便后、戴口罩前、就医前后以及外出归来时,都应该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双手,每次时间不少于20秒,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医用消毒液搓揉双手;③衣物通风:对于外出使用过的外套和鞋子都应悬挂于阳台通风处,有条件的可以用医用消毒酒精擦拭消毒。一次性口罩一般使用2~4小时后废弃,使用时间短可以放置于通风处。
长期居家可以选择和家人一起看看以前的照片、一起做做饭、做一些简单家务,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可以语音视频聊天,寻求子女的安慰和帮助,或给亲戚朋友打打电话,互相问候彼此的情况;读书、看报、养花、写字、画画、适度锻炼、看电视、收听广播节目等,也是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的“好主意”。
如果有家人感冒,在家也应戴好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防止病菌传播。
5、慢性疾病,规范治疗
有老年慢性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认知障碍、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多需要终身用药,应遵医嘱按时服药或注射药物,不可自行减药或加药,药吃完后需要继续配药,可以到就近的药店、社区、医院配药,尽量避开就诊高峰时间段。
加强慢性病日常监测,比如坚持测血糖、量血压等,并详细记录不同时间点的血糖、血压值,供医师调整治疗方案参考;如果有不适症状,可电话、微信、网络咨询主治医师或联系社区家庭医生,根据医师建议进一步处理;如果病情加重,出现新的症状或难以忍受的症状,如胸痛、胸闷、晕厥、心慌气短、不能平卧、尿少、言语不利、口眼歪斜、肢体运动障碍等,或血压、血糖出现大的波动,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切忌拖延。
此外,子女也应加强对老人的观察。老年人病情隐匿,症状体征不典型,经常会表现在吃饭、睡眠、精神等方面,如果老人饭量变小、不爱吃饭或精神变差,都要密切关注。
6、端正心态,愉悦心情
健康的心理、愉悦的心情可增强人体免疫力。针对疫情要端正心态,客观看待,重视但不恐慌;要时刻保持冷静,不轻信网络传言,不盲目转发未经官方证实的信息新闻;通过运动、做一些感兴趣的事、与家人朋友交流等保持心情愉悦;出现心理障碍时,应积极自我调节或求助子女,必要时拨打心理援助热线,寻求医护人员专业指导和情感支持。
最后特别提醒广大老年朋友,疫情期间如果感到身体不适,特别是有咳嗽、发热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告知子女,千万不能因为紧张害怕就隐瞒自己的情况,导致意外的发生;若确实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要早隔离、早治疗。
31、新冠期间,不同人群,不同场所,不同的交通工具,如何进行防护
29、 "我总是焦虑、恐慌、睡不好,该怎么办?"试试这几招!
23、其实,你知道怎么做!
21、办公场所预防临时指南
19、快递会传病毒吗?
16、《公共场所消毒指南》
15、孩子们看,这就是病毒!
10、不同风险人群的防护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