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33) 战地日记302

健康南通 2022-01-17


闾小勇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主管护师

驰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


赶去上班时经过医院前的草坪,我注意到草坪上有两个小孩。看起来应该是小学生,他们的衣服明显不太合身,有些肥大。其中一个小男孩一边拿着CT检查片在端详,一边把面包狼吞虎咽往嘴里塞。稍大一点的小女孩手正着拿手机打电话,表情十分焦急。我看到他们,不免想起了再略小一些的儿子。

已经将近一个月没看见他了。我听妻子微信上讲,儿子每天晚上睡前手上都会紧紧攥着我出发前给他买的奥特曼,边玩还会边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呢?”每每妈妈都会安慰他,爸爸在远方和病毒战斗呢,等战斗胜利就会马上回来的。

听妻子讲述时,儿子手里攥着奥特曼,在他床蹦来蹦去扮演奥特曼的情景似乎就在我的眼前,不禁鼻子微微发酸,有些想要掉眼泪。

此时看到这两个孩子,看着他们被风吹得红红的小脸蛋,听到女孩略显稚嫩和焦急的声音。我不禁在想,这么小的孩子在医院,那他们的父母在哪里?因为疫情在家隔离,还是已经生病住院,或者……无论如何,他们出现在这里,正因为抗疫的战斗还在继续。我不由得深呼吸一口气,加快脚步向病区走去。那里就是我们的战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黄沙百战穿白衣,不破新冠终不还!愿早点战胜疫情,在这莺飞草长季节里,天下父母能相互偎依着满脸笑容的看着孩子在蓝天下自由奔跑、嬉戏!


戴伟华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咨询中心

驰援地点:黄石市中心医院


 根据安排,今天我进入黄石中心医院ICU为部分病人进行心理干预。 为了更熟练的穿好防护服,我院ICU副主任王志平来我房间指导我在穿脱防护服,并把消毒的过程也给我详细的讲了一遍。

中午12点,在我出发以前十分钟,省医疗队感控小组程主任打电话告诉我,感控组将专门派一名感控专家薛老师随我去黄石中心医院为我保驾护航,我非常感谢省医疗队安排。到达医院后,在薛老的指导下我顺利穿好防护服,但我还是感到,我的右眼的眼皮被压在我眼镜的玻璃镜上了,开闭眼睛有点受影响。虽然这样,我还是单用右眼为三位病人完成了这一次心理干预工作。

其实对ICU病房重型的病人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主要简单的交流,配合一些肢体语言,让他们有安全感,他们的情绪就可以稳定下来积极配合治疗,这是有效的。


余秋里

如皋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

驰援地点: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不知不觉进入方舱医院至今已20多天,从一开始的紧张激动到现在按部就班,已逐渐习惯目前工作和生活节奏,可能唯一不习惯的就是有点想家。这是我第一次来武汉,却从未想过是这样的情形下来这座城市。

在这20天的时间里,让我见识到了针对疫情所建设的新型医院模式——方舱医院,从我所在的武汉市体育中心方舱医院建设到收治病人再到今天大规模出院(据说今天将出100多人),都是如此高效神速,让我再次感叹我中国人凝聚力、中国的力量!

在方舱医院,我一开始工作是接收病人,接受的病人都是核酸检测为阳性的确诊病人,平时医生的主要工作是诊断患者病情,区分轻重症患者,下达医嘱、对症治疗。这对于一个呼吸科医生来说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但还有更重要的是我要对病人进行心里安慰,因为长时间的生病,他们心里难免有恐惧。我的任务就是让他们对自己、对我们及对我们党和国家要有信心,让我们跟他们一起战胜病毒。

最近我被调入采集咽拭子组。虽然采集咽拭子对我们来说风险很大,但那是病人对采集的渴望。虽然采集对他们来说也很痛苦,因为有连续两次咽拭子阴性及CT病灶明显吸收就能出院去隔离点隔离,所以只要病人开心,我们再苦再累又算什么呢。在医院救治病人的过程中,时常会有病人微笑着跟我们打招呼,甚至有的症状轻些的患者主动给医护人员帮忙。从他们眼神里可以看出来他们对生的渴望和对我们支援者的感激。

最近好消息不断,新增患者数量持续下降,治愈患者数量不断增多,相信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疫情必将很快被战胜!“等春暖花开了,我一定再来武汉,登黄鹤楼,吃热干面,去看樱花。”我默默想着,相信武汉重生的一刻很快就要到来,因为现在有无数人正在爱着它,正在为之奋斗着,武汉,加油! 


俞冲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支援大冶人民医院三病区


今天,我们隔离三区拆了,对我而言,真的太突然了。今天出了5个病人,还剩7个,转给其他病区了,改收疑似病人。有几位战友开始休整,盛主任和其他两位医生去了五病区,护士们和我还留守三病区。

上午上班时说不拆病区,只是改收疑似病人,大家还很高兴,还能一起战斗,没想到,下午就各奔东西了,太多的不舍。盛主任在群里的一番话,说得护士长和小刘都要流泪了。

盛主任说,非常时期,不能请我们喝一碗大冶土鸡汤,敬我们一杯苦荞酒,遗憾之至。待春暖花开,一定齐聚一堂,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我纵然心中一万个不舍,但是要服从大局,只能就此一别。送上一首打油诗,聊表心意。

初识诸君隔离三,通力合作战新冠,

功成身退各东西,有缘杯酒纵情侃!

新的调整、新的战友,新的开始,继续加油!


陈慧文

启东市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

驰援地点:武汉江夏区大花山方舱医院。


夜班是疲惫的,厚重的防护服里,汗水不停往下流,同事戏称:蒸桑拿。

早上8点,我们苏六区首次为病人采集血标本。昨天晚上开好的医嘱发送了出去,总台细心地帮我们准备好了采集标本所需的物品:两位患者的采血管,采血条码,两根止血带,还有两个采血针。看着仅有的两个采血针,我和小伙伴互相看了一眼笑了:这是在考验我们的采血技术吧,想让我们一针见血啊!

虽说抽血是我们平时上班时最普通常见的操作,但是在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三层手套、视线不是特别清晰的护目镜下的操作,毕竟还是第一次!竟然瞬间感觉有点小紧张!但我还是主动承担了采血的任务。第一位是49岁的女患者,沟通后,她积极配合,知道我们是入舱后第一次抽血,也没有片刻犹疑,爽快地撸起袖子:“没关系的,抽吧!不要紧张,最关键是你们要保护好自己!”她的信任和安慰,一下子消散了我的紧张,这位大姐长期贫血,静脉条件不太理想,但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还是做到了一针见血。接下来顺利完成了第二位患者的血标本采集,并受到他们好评,心里很是欣慰。


黄智勇

如皋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第五批江苏支援湖北医疗省队方舱医院


今天的班是早晨8点到14点,舱内。按照队里的规定,需要06:00点从酒店出发。也就是5点15需要起床准备。最近武汉道路上的车辆也开始多了起来,春天的一惊一乍式升温确实有点难受,三级防护一穿好,就仿佛自带了一个桑拿房,在准备区就感到相当闷热了。

这种情况下,身体一是缺氧,你的心跳会加快,头脑会变得迟钝,甚至脾气都会变得急躁;二是身体热量散发不出去,体温升高,会加快汗液排出,身体会更加缺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加上深夜精力不足,再遇上个什么意外情况需要耗费大量体力,那即便是我这个体型,晕倒什么的也是情理之中。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上班之前一定要保持充分的休息,以及补足水分,反正乖乖的穿上纸尿裤了。平常休息时也可以尝试一些有氧运动,加强一下自己的心肺功能,但如果排班比较紧密还是算了,多睡觉更实际一些。

 生活,是平凡日子的叠加,一点小确幸,一点小磨难,又或一点小忧伤,才是岁月的原汁原味。幸福是一条道路,铺路需要智慧,前行需要眼光,攀登需要实力,奔跑需要勇气。随着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我一定能摘掉口罩,自由出行,去看武汉樱花。


南通医疗队驰援湖北









(1) 出发前的15个瞬间

(2) “有你们在,希望就在!

(3)  “你看,太阳出来了!

(4) 元宵节致敬,这场暂时的别离!

(5)0点命令,1小时集结,10小时出发,第3批,逆江驰援!

(6) 9名护士应征加入国家中医医疗队驰援湖北,祝凯旋!

(7)  致援黄石大冶医疗队,山水依稀,盼君归期!

(8)让党旗在抗疫前线高高飘扬!

(9) 江海白衣们,这份《援湖北医疗队武汉方言手册》请收好!

(10)武汉方舱,第三批医疗队今天上岗!

(11) 援大冶医疗队正式进驻当地医院开展工作

(12) 百名勇士湖北战“疫”图

(13) 南通疾控消杀专家紧急出征武汉

(14) 战地日记218

(15) 战地日记219

(16) 战地日记220

(17) 虽未识卿桃花面,阡陌从此多暖春

(18) 战地日记221

(19) 战地日记222

(20) 战地日记223

(21)带着550ml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援黄石第二批医疗队今凌晨出发

(22) 战地日记224

(23)重症病房里,南通护士与南通血浆的“不期而遇”

(24) 战地日记225

(25) 战地日记226

(26) 战地日记227

(27) 南通市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成立

(28) 兑现誓言,老将出征,南通3位“60后”医卫老兵结伴参加"湖北保卫战"

(29) 战地日记228

(30) 战地日记2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