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患者不需要排长队取药;在家里,有手机小程序按时提醒吃药;服药时,只能打开对应服用时间的药盒……”香港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工程学博士冯威棠如是介绍他的“自动分药机+共享药盒”智能医疗产品。
香港人冯威棠是江门市云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讯电子”)创始人,2017年12月,他带着创业项目“精准服药系统”来到江门。
该项目最早于香港构思,主要包含自动分药机、共享药盒等,通过物联网设备,系统可以实现快速准确分药、服药提示指导、医患即时沟通等功能。
冯威棠
江门市云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
采访丨李佳琪、张孟月 文丨张孟月
编辑丨李佳琪
责任编辑丨苏莉娜 图丨由受访者提供
从“制造”到“智造”
上世纪90年代,冯威棠在传统的自动机械化钟表制造业闯荡,多年的从业经历令他掌握了精密自动化制造技术,这为他后来投身于“智造”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不断追逐梦想的他投身创业大潮,创建他的第一家科技公司,该公司于2006年被台湾的上市公司并购,之后因不习惯台企的管理模式,冯威棠选择了离开。之后,随着大湾区多地政府逐渐加大对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他心底的创业火苗又开始熊熊燃烧。2012年,冯威棠看到了“精准服药系统”的广阔发展前景——医院的药房若有自动分药、取药的功能,不仅可以节省患者的等候时间,还可以降低医院人工成本。
而对于需要定时完成“吃药任务”的慢性病患者而言,即使时常留心,偶尔也会出现忘记服药的情况,若有可实时提醒的药盒那就方便多了。于是,他和团队潜心于“精准服药系统”的研发,希望他们的产品可以为患者提供贴心的健康服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和团队成功研发出自动分药机、共享药盒等,并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2017年12月,冯威棠带着他的研发成果及满腔热情来到江门市蓬江区珠西创谷科技园,成立了江门市云讯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开始他再一次的创业征程。选择江门,并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冯威棠深思熟虑的结果。作为香港科技协进会(简称“香港科协”)会长,他了解大湾区对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力支持,深知新时代的机遇就在眼前。2017年,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冯威棠最终选择江门作为创业根据地。在冯威棠看来,与其他城市相比,江门有其独特的优势:政策扶持,助力发展
“当时公司刚落户,员工还没招聘到位,既没模型样板也没产品实物,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蓬江分中心就已经帮我找来8家医院对接项目。”云讯电子是首家在珠西创谷落地的港澳青年创业企业,初来乍到的冯威棠直接用PPT介绍项目情况,依然打动了8家医院的代表,他们对产品应用需求提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帮助冯威棠改善产品。冯威棠透露,他最早对药盒的设想是内置电子设备以实现提醒、记录等功能,收费约为人民币30元一个,但院方反映价格偏高,担心患者接受程度不高。于是他进行了改良,将药盒的智能部分延伸到“分药机”和“小程序”,使药盒的收费降至2元/1次。“自动分药机”的体积约1.2立方米,可存放约30000颗药丸。“我们的影像辨识技术准确率达99.9%以上,基本能识别所有种类的药丸。”冯威棠介绍,“自动分药机”能对铝箔包装的药丸进行切割,使其保持原有的密封状态,避免受潮霉变。“过往,配药、分药、检药、发药需要4个人进行操作,使用自动分药机后,通过物联网技术将药丸精准配发到对应药盒,只需1位药剂师进行最后把关,能有效降低医院的人力成本。”“共享药盒”分大、中、小三个规格,设计上使用了机械锁方式,只有完成了一个服药疗程才能打开下一个疗程的药盒。
患者每完成一个服药疗程,可进入手机小程序扫描药盒上的二维码,医院方会同步接收对应的服药信息,以便医生及时检查患者的服药情况并了解康复进度。共享药盒还具备“共享”属性。“举个例子,患者取药时医院收取5元的药盒押金,患者完成服药疗程后,按时归还药盒可获返3元,只花费2元就可使用共享药盒。”即使患者无法按时归还也能以较低的价格使用。“这也是我致力于降低药盒成本的原因之一。”冯威棠表示。返还机制既可进一步降低患者的使用成本,又可使药盒通过标准净化处理后实现可循环利用。2018年底,冯威棠的“精准服药系统”项目获批入选“2018年度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并获得了20万的国家资助,还获得江门市、蓬江区各10万元扶持资金。
这些支持和资金对当时的冯威棠来说是雪中送炭。“创业初期,如果没有这些扶持资金,公司难以起步,可能会面临倒闭。” 他说。在政策利好的加持下,冯威棠凭借自身的技术积累,攻破自动分药机和共享药盒的推广难题。目前,冯威棠的公司已拥有10多项专利,而且即将进入A轮融资,将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厘清思绪,拥抱新经济
作为一位70后的香港人,冯威棠认为,自己在大湾区创业享受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红利:
- 人和,即大湾区汇聚优秀人才,便于创业者招揽人才共创未来。
在香港创业时,虽然人力成本高,但香港政府给予了许多政策支持,如帮创业企业支付4位人才(最低要求为学士学历)的3年工资;为愿意到大湾区创新创业的香港永久居民提供40万元的资金资助等。与此同时,香港科技园也有针对初创企业的场地免租优惠政策等等。创业经历丰富的冯威棠建议,香港青年可以在香港起步创建公司,一到两年后再将公司转移到大湾区,在二三线城市落户,公司发展成熟后再回香港上市。这样操作的优势在于既能降低公司成本,在大湾区内招募更多人才,享受到完善的投资和产业链服务,又能凭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进军国际市场。然而,创业并非仅凭一腔热血就能成功,冯威棠建议有创业意愿的年轻人先沉下心来研究自己想做的产品,想明白三个问题:如果这三个问题能够厘清,创业的第一步就可以迈出了,之后再逐渐摸索出合适的发展模式。
比起在传统行业进行创新,冯威棠更看好“新经济”的发展:“内地市场由过往的代工生产模式逐渐走向自主研发模式,市场潜力庞大。
假如你的业务能契合国家的发展方向,如大健康、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环保等领域,将更有利于在内地发展。”他认为,在选择创业前,年轻人应具备承受失败的能力并树立底线意识。“如果你毕业后就创业,三年后失败了,是否可以承受失败重新来过?如果可以,我支持你去创业,但如果你的心态没有摆正,还是谨慎考虑为好。”冯威棠说。蓝图绘就,创业浪潮升温
随着产品的逐步成熟,除江门、中山外,冯威棠又开辟了“新战场”。今年他和团队计划在杭州市的人工智能小镇落户,继大湾区后,又增加了在长三角的发展基地。他告诉我们,长三角的投资氛围比珠三角更活跃,投资方若认为产品发展潜力较大,在公司发展的早期阶段就愿意投资,而广东的投资人相对保守,倾向于投资成熟期的产品和公司,希望未来广东的投资环境能够更加活跃、开放。此外,他还希望大湾区能加强落实重视人才、优待人才的政策,尤其是对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他说,一个优秀的创业者可以带10~20人的团队,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他以自己为例,表明其将研发多年的科技成果从香港带到江门,江门的公司在批量生产自动分药机和共享药盒的过程中,既能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能带动江门的经济发展。如果有更多的高科技公司在江门落地,那对江门产业链的升级和GDP的带动将影响深远。作为“中国第一侨乡”,江门目前共有几千名港澳青年在此创业,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物联网、先进制造等方向的创新。港澳双创青年成为江门小微双创企业的中坚力量,并有望培育出未来江门高新产业的“龙头”。港澳起步,立足湾区,包括冯威棠在内,一个个优秀港澳青年带着一项项先进技术来到江门、中山等城市,加快了珠三角与港澳的合作交流,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