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广东蕨类植物观察笔记

小丛丛 是桔梗吖
2024-09-05

1月中旬的广东温暖如春,但也有了一丝萧瑟之意,路旁植物略显枯槁。这次广东之行,看了广州华南植物园岭南观蕨 | 华南植物园和深圳仙湖植物园岭南观蕨 | 仙湖植物园各种各样的栽培蕨类,真是大开眼界!

但想要真正观察蕨类植物自然的状态,还得去野外在野外寻蕨,常常可以看到许多有趣的现象:同一座山,有的区域几乎没什么蕨;有的区域则集中了大量不同种类的蕨,原来蕨类也喜欢扎堆生长! 但有时它们又各有各的地盘,走在路上、能明显感受到每个区域的优势蕨类是不一样的,比如连续走了十分钟看到的都是柄叶鳞毛蕨,但某个转角后,柄叶鳞毛蕨就突然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是成片的瘤足蕨。在野外,与蕨不期而遇的惊喜无处不在

扎堆生长的蕨


这次野外观蕨主要在深圳梧桐山风景区和惠州象头山保护区。梧桐山和象头山均位于珠三角,两座山分布广泛的蕨类有深绿卷柏、中华里白、乌毛蕨、芒萁等。除此之外,梧桐山优势蕨类以柄叶鳞毛蕨、瘤足蕨、羽裂圣蕨为主、小梧桐谷底区域还有成片的红色新月蕨;在象头山逗留时间不长,说不上它的优势蕨类是什么,但山中的单叶新月蕨华南实蕨令我印象深刻,此外,在溪谷边还发现了不少的三槽蕨(溪边假毛蕨),实在太棒啦!


梧桐山景区成立于1989年,2009年升格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有三大主峰,即小梧桐、豆腐头和大梧桐。其中大梧桐海拔943.7米,为深圳之巅。梧桐山自然分布有毛棉杜鹃、映山红、深山含笑、红花荷等特色花卉。


象头山保护区位于惠州市北部,博罗县境内,紧靠北回归线南侧,地处南亚热带向热带的过渡地段。象头山保护区总面积10696.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6.97%,属于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2002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次观察到的蕨类植物如下(为便于表述,文中的蕨类植物包含石松类植物和蕨类植物)


1. 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Lycopodiaceae,垂穗石松属 Palhinhaea

圆柱形的孢子囊穗生在于枝条顶端,细针状的小叶螺旋排列在茎上。


2. 深绿卷柏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卷柏科 Selaginellaceae,卷柏属 Selaginella

植株扁平,像被重物压过一样。

孢子囊穗为四棱柱形。

小叶排列得整整齐齐。


3. 笔管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subsp. debile

木贼科 Equisetaceae,木贼属 Equisetum

生长在大石头边上,长长的枝条在风中凌乱,最长的一根枝条高度可达膝盖。


4. 华南羽节紫萁 Plenasium vachellii

紫萁科 Osmundaceae,羽节紫萁属 Plenasium,别名“华南紫萁”

叶片大且坚硬,油光锃亮的。

叶脉呈多级的二叉分支,像一幅幅思维导图。

叶柄棕色,光滑无鳞片。


5. 华东膜蕨 Hymenophyllum barbatum

膜蕨科 Hymenophyllaceae,膜蕨属 Hymenophyllum

在蜜蜂老师的带领下,找到了华东膜蕨!可惜在冬季里它们缺水干枯,看不清它们的模样。

耷拉着脑袋,等待着一场大雨。


6. 芒萁 Dicranopteris pedata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芒萁属 Dicranopteris

芒萁的孢子囊群外面没有囊群盖保护,在粉绿色叶背的衬托下,显得更加黄澄澄的。

芒萁的主轴或侧轴有休眠芽,并有一对绿色的叶状苞片保护。


7. 大芒萁 Dicranopteris ampla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芒萁属 Dicranopteris

大芒萁的羽片不仅更大,也更圆润。


8. 芒萁属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芒萁属 Dicranopteris,可能是华南芒萁 Dicranopteris austrosinensis?

外形上,华南芒萁羽片显得更柔弱,分叉数量更多。芒萁和华南芒萁相似度很高,不太会区分。


9. 中华里白 Diplopterygium chinense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里白属 Diplopterygium

大大的羽片垂下来,形成一片里白瀑布。

左右一对羽片,像一对张开翅膀,是里白属的特点之一。

一个个拳卷叶探出头来。


10. 粤里白 Diplopterygium cantonense

里白科 Gleicheniaceae,里白属 Diplopterygium

远远看上去,粤里白的叶片泛着青黄色。中华里白和粤里白相似度很高,不太会区分。


11. 小叶海金沙 Lygodium microphyllum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海金沙属 Lygodium

末回小羽片为钝头三角形,小巧可爱。


12. 海金沙属

海金沙科 Lygodiaceae,海金沙属 Lygodium

羽片有点特别,是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还是曲轴海金沙 Lygodium flexuosum


13. 瘤足蕨 Plagiogyria adnata

瘤足蕨科 Plagiogyriaceae,瘤足蕨属 Plagiogyria

瘤足蕨的可育叶和不育叶长得完全不同,一开始我没意识到这一点,还一直在翻叶背寻找孢子囊群。后来才发现最高的那一簇、枯黄色、蜷缩状的,正是瘤足蕨的可育叶。

可育叶狭长,叶缘略微反卷,孢子囊群布满其上。


14.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金毛狗科 Cibotiaceae,金毛狗属 Cibotium

金毛狗在林下成片生长,高大、挺拔,生机勃勃。

叶片具有光泽。

叶柄基部长满了金黄色的毛。

蚌壳状的孢子囊群。


15. 黑桫椤 Gymnosphaera podophylla

桫椤科 Cyatheaceae,黑桫椤属 Gymnosphaera

遇到了一株小的黑桫椤,远看还以为是菜蕨。


16. 双唇蕨 Lindsaea ensifolia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鳞始蕨属 Lindsaea,别名“剑叶鳞始蕨”

双唇蕨的孢子囊群呈线形,沿着叶缘分布。双唇蕨属于鳞始蕨科,此科的一大特点是孢子囊群盖是向外开口

不育羽片边缘有锯齿,透过光能看到水囊。


17. 异叶双唇蕨 Lindsaea heterophylla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鳞始蕨属 Lindsaea,别名异叶鳞始蕨

异叶双唇蕨的孢子囊群和双唇蕨一样,都有着开口朝外的膜质囊群盖,呈线形、沿着叶缘分布。


双唇蕨 vs 异叶双唇蕨

双唇蕨和异叶双唇蕨的羽片形态不同。双唇蕨的羽片更细长,且顶端羽片和下侧羽片同形;而异叶双唇蕨的羽片,长度往顶端逐渐缩小、由长卵形变成了四边形。


18. 团叶鳞始蕨 Lindsaea orbiculata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鳞始蕨属 Lindsaea

团叶鳞始蕨也有着和铁线蕨一样的扇形小叶,初见时误以为这是某种铁线蕨。实际上两者并不同科,铁线蕨属于凤尾蕨科,孢子囊群盖由叶缘反卷而成的;而团叶鳞始蕨属于鳞始蕨科,孢子囊群盖朝外开口。

可育叶向上直立生长,为一回羽状复叶,但有时叶基部会变成二回羽状,即横向又长出了一些羽片。

不育叶横向生长,羽片边缘呈尖锯齿状。


19. 乌蕨 Odontosoria chinensis

鳞始蕨科 Lindsaeaceae,乌蕨属 Odontosoria

羽片细碎。


20. 半边旗 Pteris semipinnata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凤尾蕨属 Pteris

凤尾蕨属的蕨很多都非常适应城市生活,贴近人类,常在路边绿化带就能瞥见它们身影。

之前在杭州以为见到的是半边旗,实际上是刺齿半边旗,这次广东之行终于看见半边旗本尊了,两者气质确实不一样。


21. 剑叶凤尾蕨 Pteris ensiformis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凤尾蕨属 Pteris

剑叶凤尾蕨和井栏边草长得很相似,杭州较常见的是井栏边草,而到了珠三角、则变成了剑叶凤尾蕨的地盘了。


22. 傅氏凤尾蕨 Pteris fauriei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凤尾蕨属 Pteris

羽片顶端有条小尾巴,长长垂落下来,形态优美。


23. 蜈蚣凤尾蕨 Pteris vittata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凤尾蕨属 Pteris


24. 假鞭叶铁线蕨 Adiantum malesianum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铁线蕨属 Adiantum

生长于水塘边的石头缝隙处。

羽片和羽轴上都有明显的长毛。

基部一对羽片呈团扇形。

孢子囊群生长于羽片顶端边缘,左边囊群盖还未裂开,右边的囊群盖已脱落、可看到一个个的棕色孢子囊。


25. 扇叶铁线蕨 Adiantum flabellulatum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铁线蕨属 Adiantum

叶形像五角星,向外撑开。

虽然叫“扇叶”,但羽片更像椭圆形或斜方形。


26. 华南鳞盖蕨 Microlepia hancei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鳞盖蕨属 Microlepia

孢子囊群远看是圆球形,近看是一个个盛满了金黄大米的碗。


27. 栗蕨 Histiopteris incisa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栗蕨属 Histiopteris

栗蕨的形态具有数学美感,叶片两两对生、水平展开,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叶柄栗红色;叶片基部各有一对托叶状小羽片,组合成了新的图形,太有趣了。

栗蕨的上、下羽片发育不同步,基部的羽片已完全成熟展开,顶部的羽片却还处于拳卷的幼叶状态。


28. 毛轴铁角蕨 Asplenium crinicaule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铁角蕨属 Asplenium

生长在大岩石背阴侧,冬季叶片大部分已干枯。


29. 乌毛蕨 Blechnopsis orientalis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乌毛蕨属 Blechnopsis

乌毛蕨常成片成片地生长,阔大的叶片占领了很大的区域。

苏铁蕨华南紫萁的叶片形态和乌毛蕨有点儿相似,都属于一回羽状的大叶片;但乌毛蕨的叶轴上还长着许多耳状的小羽片,可以以此来确认它的身份。此外,当距离较远、不能近距离观察细节时候,乌毛蕨羽片的那种波浪感,也能让人情不自禁喊出它的名字。

叶片呈椭圆形,羽片略微褶皱、有起伏波浪之感。

孢子囊群生长于主脉两侧,囊群盖的开口方向朝向主脉。

叶簇生,根状茎直立且粗短;叶柄基部密被鳞片,鳞片棕色有光泽。

嫩叶通常泛红色。

乌毛蕨为我国热带和亚热带的酸性土指示植物,其生长地土壤的pH值为4.5-5.0

30. 狗脊 Woodwardia japonica

乌毛蕨科 Blechnaceae,狗脊属 Woodwardia


31. 菜蕨 Diplazium esculentum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双盖蕨属 Diplazium


32. 假蹄盖蕨 Deparia japonica

蹄盖蕨科 Athyriaceae,对囊蕨属 Deparia

拍摄于梧桐山


33. 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金星蕨属 Parathelypteris


34. 单叶新月蕨 Pronephrium simplex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新月蕨属 Pronephrium

拍摄于象头山


35. 红色新月蕨 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新月蕨属 Pronephrium

在小梧桐山的接近谷底时,遇到了这一大片的红色新月蕨,长势非常好。


36. 华南毛蕨 Cyclosorus parasiticus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毛蕨属 Cyclosorus

华南毛蕨是路边常见蕨类,植株浑身长满了短柔毛,摸上去手感很好。杭州也有华南毛蕨,但更常见的是没有柔毛的渐尖毛蕨 Cyclosorus acuminatus


37. 普通针毛蕨 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针毛蕨属 Macrothelypteris

叶柄灰绿色。

叶柄基部有红棕色的长鳞片。


38. 羽裂圣蕨 Stegnogramma wilfordii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溪边蕨属 Stegnogramma


39. 三槽蕨/溪边假毛蕨 Pseudocyclosorus ciliatus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假毛蕨属 Pseudocyclosorus

生长于山谷溪边的石缝里。

孢子囊群很大,外面覆盖着膜质的囊群盖。

还没舒展开的幼叶呈暗紫红色,肥嘟嘟、毛茸茸的特别可爱。

三槽蕨由于“孢子具有三裂缝”,而被归到了新的三槽孢蕨属,但这个分类目前尚有争议。因此也可以继续叫“溪边假毛蕨”,确实是长在溪边、很像毛蕨属的蕨,名字很贴切呀。

拍摄于象头山


40. 钝角栗金星蕨 Coryphopteris angulariloba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栗金星蕨属 Coryphopteris

叶柄为栗棕色,基部长有许多针状毛。

拍摄于梧桐山


41. 柄叶鳞毛蕨 Dryopteris podophyll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 Dryopteris

梧桐山上的柄叶鳞毛蕨数量很多,成群出现于山路两旁坡面上。


42. 黑足鳞毛蕨 Dryopteris fuscipe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 Dryopteris

叶柄基部呈深褐色,外面密布棕色鳞片。


43. 迷人鳞毛蕨 Dryopteris decipiens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 Dryopteris


44. 太平鳞毛蕨 Dryopteris pacific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鳞毛蕨属 Dryopteris

基部一对羽片特别长。


45. 华南实蕨 Bolbitis subcordat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实蕨属 Bolbitis

顶端的羽片长出了不定芽,入土生根。


46. 杯盖阴石蕨 Davallia griffithiana

骨碎补科 Davalliaceae,骨碎补属 Davallia

附生于大树上。

根状茎上布满了银白色的长鳞片,看上去毛茸茸的。


47. 肾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

肾蕨科 Nephrolepidaceae,肾蕨属 Nephrolepis

肾蕨很常见,但之前见到的都是土生的肾蕨。而这株肾蕨附生在一块大石头上,终于有机会见到它的块茎了!远看像个小土豆,近看像猕猴桃,外表有淡棕色的鳞片。

肾蕨在这种比较恶劣的环境下时,容易长出块茎,里面存储着大量的水分和养分,以应对干旱的季节。


48. 骨牌蕨 Lepisorus rostratus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瓦韦属 Lepisorus

长长的根状茎将岩石紧紧缠住。

孢子囊群沿主脉各成1行。

拍摄于梧桐山


49. 石韦 Pyrrosia lingua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石韦属 Pyrrosia

生长在一块大石头上。

叶背密布星状毛,整个背面看上去是灰白一片。

遇干旱季节,石韦会将毛茸茸的叶背朝上翻卷,以减少水分散失。


50. 伏石蕨 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伏石蕨属 Lemmaphyllum

伏石蕨根茎细长,蔓生于树干上,像给大树穿了一层新衣服。

伏石蕨的两种叶子长得完全不同,负责繁殖的能育叶细长且有叶柄,像是一根伸出来的木棒。孢子囊群几乎布满了整个叶面,主脉隐约可见。

负责光合作用的不育叶呈圆形,紧贴着树干、叶表面完全舒展,有利于吸收阳光。


共记录了50种蕨类植物:

  1. 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
  2. 深绿卷柏 Selaginella doederleinii
  3. 笔管草 Equisetum ramosissimum subsp. debile
  4. 华南羽节紫萁 Plenasium vachellii
  5. 华东膜蕨 Hymenophyllum barbatum
  6. 芒萁 Dicranopteris pedata
  7. 大芒萁 Dicranopteris ampla
  8. 华南芒萁 Dicranopteris austrosinensis
  9. 中华里白 Diplopterygium chinense
  10. 粤里白 Diplopterygium cantonense
  11. 小叶海金沙 Lygodium microphyllum
  12. 海金沙属,未知海金沙
  13. 瘤足蕨 Plagiogyria adnata
  14. 金毛狗 Cibotium barometz
  15. 黑桫椤 Gymnosphaera podophylla
  16. 双唇蕨 Lindsaea ensifolia
  17. 异叶双唇蕨 Lindsaea heterophylla
  18. 团叶鳞始蕨 Lindsaea orbiculata
  19. 乌蕨 Odontosoria chinensis
  20. 半边旗 Pteris semipinnata
  21. 剑叶凤尾蕨 Pteris ensiformis
  22. 傅氏凤尾蕨 Pteris fauriei
  23. 蜈蚣凤尾蕨 Pteris vittata
  24. 假鞭叶铁线蕨 Adiantum malesianum
  25. 扇叶铁线蕨 Adiantum flabellulatum
  26. 华南鳞盖蕨 Microlepia hancei
  27. 栗蕨 Histiopteris incisa
  28. 毛轴铁角蕨 Asplenium crinicaule
  29. 乌毛蕨 Blechnopsis orientalis
  30. 狗脊 Woodwardia japonica
  31. 菜蕨 Diplazium esculentum
  32. 假蹄盖蕨 Deparia japonica
  33. 金星蕨 Parathelypteris glanduligera
  34. 单叶新月蕨 Pronephrium simplex
  35. 红色新月蕨 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
  36. 华南毛蕨 Cyclosorus parasiticus
  37. 普通针毛蕨 Macrothelypteris torresiana
  38. 羽裂圣蕨 Stegnogramma wilfordii
  39. 三槽蕨/溪边假毛蕨 Pseudocyclosorus ciliatus
  40. 钝角栗金星蕨 Coryphopteris angulariloba
  41. 柄叶鳞毛蕨 Dryopteris podophylla
  42. 黑足鳞毛蕨 Dryopteris fuscipes
  43. 迷人鳞毛蕨 Dryopteris decipiens
  44. 太平鳞毛蕨 Dryopteris pacifica
  45. 华南实蕨 Bolbitis subcordata
  46. 杯盖阴石蕨 Davallia griffithiana
  47. 肾蕨 Nephrolepis cordifolia
  48. 骨牌蕨 Lepisorus rostratus
  49. 石韦 Pyrrosia lingua
  50. 伏石蕨 Lemmaphyllum microphyllum

在梧桐山上遇到一道彩虹,探蕨路上的意外之喜。


感谢蜜蜂带领逛仙湖、刷梧桐山,
感谢琼子帮忙预约象头山,
感谢 Veritas、柚子、蜜蜂几位老师和朋友的定种指导和帮助。
文中如有任何错误之处,恳请大家指正,非常感谢!



更多文章

逛植物园 

南宁植物园 | 南宁植物园·苏铁园 | 西双版纳植物园 | 昆明植物园·兰花馆 | 昆明植物园·食虫植物馆 | 惠州植物园 | 杭州植物园·盆栽园 | 杭州植物园·百草园 | 杭州植物园·夏日闲逛 | 华南植物园·蕨园 仙湖植物园·蕨园

全年公园观察计划 

2023年,用一整年的时间观察,见证四季变化,定期记录公园里的植物、蘑菇、虫子、鸟儿。

1 月:冬日茶花 | 棕背伯劳的食物

2 月:传粉昆虫 | 春天的嫩芽 

3 月:春天里的12种小野花 

4 月:垂丝海棠 | 野草大赏 | 百花齐放  

5 月:食蚜蝇等24种虫子

6 月:幼鸟觅食 | 蘑菇20种 

7 月:柳叶马鞭草与菟丝子

8 月:秋天来了,硕果累累

9 月:喜欢阳光的海金沙 

10月:显微镜下的节节草

11月:公园观察之树皮篇

12月:终曲 | 2023全年公园观察计划·合集




👇👇  动植物小学徒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是桔梗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