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流人流顺山去山景城景入画来——因势营城。
2022年7月,在举办“本土设计——城市更新巡展·重庆展”的重庆市规划展览馆开幕式上,崔愷院士对规划馆项目特点进行了如是总结。
重庆市规划展览馆项目,正是崔愷院士城市更新思考在重庆的重要实践。项目选址于长江南岸滨江带弹子石广场南侧,处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与朝天门码头,重庆大剧院隔江相望,位置极佳。作为南滨路1.3公里城市会客厅的起点,规划馆将带动南滨路滨江地段的整体城市更新工作。项目由既有车库改造而成,原建筑为结合地貌的退台式建筑,但退台间缺少公共的垂直交通联系,阻隔了与不同标高道路衔接的便利性;且体量集中封闭,气候适应性差;外立面为米色真石漆,风貌有待提升。
改造前从朝天门视角看原建筑 张广源 / 摄
针对项目定位与现状问题,设计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
01
最小化改动既有建筑
根据原建筑的实际情况,为了以较小的改造动作实现较大的实际价值,改造设计基本保留原建筑现有室内空间,并重点在几个通高空间植入规划展览馆所需的大空间功能;改造基本整体保留原建筑的弧形室外露台,在室外通过轻量化的加建策略,使建筑的形象及室外空间更为符合规划展览馆的实际需求。
如丝如缕的金属幕与奔流的江水交相呼应,形成重重叠叠的“山城屋檐”
张广源 / 摄
崔愷院士草图
总平面图
02
因地制宜,缝合山水
通过规划馆与周边公共环境的一体化重塑,梳理城市关系,引入“之字形”坡道串联原建筑及周边场地不同标高,并通过格栅状金属幕墙为坡道及平台提供遮阳,营造了一个积极的“山城步道“系统。纵向打通由滨江步道到泰昌路的上山动线;横向串联弹子石广场周边绿地多标高慢性系统。使建筑成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一部分。
改造后从朝天门视角看原建筑
江北嘴视角看规划馆
轴测分析图
首层平面图
03
注重公共空间营造
项目所依托的弹子石广场片区是开放的城市公园。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都有市民或游人从这里经过,或眺望江景,或休憩闲谈,或游走山径。在这一场景下,设计团队构想,尽可能增加室外公共空间,将室外公共空间纳入观展体验,并使其中的一部分空间可以成为全天候使用的场所。规划馆金属幕墙与既有建筑外墙之间形成了层次丰富的过渡空间,模糊室内外空间界限,延伸规划馆空间范畴,幕墙下部成为观览城市的写意景框。建筑内部中庭采用室外化形象处理,完整再现山城特色。展陈设计突破传统的封闭模式,将两江四岸的景观导入室内,增强室内空间的开放性。
材质的对话关系构成传统与未来的强烈对比
幕墙下部成为观览城市的写意景框
郑勋 / 摄
将两江四岸的景观导入室内
入口序厅
建筑内部中庭空间采用室外化处理,完整地再现了山城特色
04
展现“山水之城”特征
作为展示城市规划的窗口,如丝如缕的金属幕墙使建筑从郁郁葱葱的环境中跳脱出来,与奔流的江水交相呼应。通过开口、翻边等方式,在保留整体性与“看出去”之间求得平衡,形成重重叠叠的“山城屋檐”。檐下的“山城步道”曲曲折折,为公众提供了步移景异的空间体验;地面石板、外墙灰砖与金属幕墙等材质构成传统与未来的强烈对比,浓缩出鲜明的重庆特征。
四层平台
剖面图
05
绿色营建
此次改造基于轻量化策略,在室外加建钢结构,以同时支撑坡道与曲面幕墙。结构设计结合原建筑体系,与原建筑8.4m开间的轴网相拟合,与原建筑结构、空间实现一体化。结构形态贴合幕墙基准面,将曲面幕墙结构设计为整体的空间结构系统。传承传统建筑中的穿斗结构支撑体系,幕墙结构体系由主支撑柱、主梁、环梁等构件依次搭建而成。主支撑柱底部落于原柱点上,柱子临江方向偏移15度,形成统一的结构空间序列,也实现了幕墙尽量向外延展的空间效果。通过格栅状外幕墙构建的空间化节能技术,在炎热的夏季,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室外区域的温度,进而降低空调能耗,并为公众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外步行空间。引入立体绿化,坡道旁设置花池,种植常绿藤蔓植物,结合坡道处可观赏的公园植被,使得加建的山城步道如同公园小径绕入规划展览馆的建筑空间,给公众创造更多可以接触自然的空间体验。
从泰昌路看规划馆
斜柱与建筑主体拉结形成幕墙支撑体系
郑勋 / 摄
设计团队希望以较轻的动作,实现城市特征的呈现、城市空间的重塑、城市活力的提升与建筑功能的再生,营建一个引导公众融入城市公共生活的“城市会客厅”。
项目位置 重庆市南岸区
建筑面积 17000㎡
建成时间 2021年
设计主持 崔愷 景泉 李存东 徐元卿
设计团队 李健爽 张翼南 颜冬 廖望 耿碧徽 杜永亮 施泓 马玉虎 张晓旭 朱燕辉 税嘉陵
合作设计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筑摄影 张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