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访谈】周勇:重庆史,就是中国史,就是世界史
An Interview
about Chongqing History with Zhou Yong
周勇:重庆史,就是中国史,就是世界史
//
受访者 + 周勇
采访者 + 王旭
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党史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出版基金评审专家,重庆市第一、二届中国近现代史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特支计划首批专家,重庆市委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现任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史研究会副会长、重庆史研究会会长。
对话周勇
周会长您好!由重庆市政协牵头组织编撰的《行千里·致广大——重庆人文丛书》(以下简称《重庆人文丛书》)近日正式出版发行,这是重庆文化建设的开年大戏,您参与了丛书编撰,请简单介绍一下丛书的基本内容和亮点?
这是一套全景式巡礼重庆特色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大书。《重庆人文丛书》共12卷、400多万字、1500多幅照片,纂撰并举集大成、点面并重呈全貌、古今并蓄出新意、图文并茂增美感。这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重庆的一次文化大制作、一个文史新成果。
历时四年编撰这套丛书,您与团队的初心是什么?
重庆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城市,是国家确定的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多年来始终会听到一种声音:重庆有无文化?重庆文化有无体系?什么东西能够代表重庆文化体系?这三个问题,就是当代重庆文化人需要回答的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重庆人文丛书》就是对“重庆文化三问”的一个总体回答,立起了重庆文化的“四梁八柱”。若问我们的初心,我们就是要编撰一套突出文化自信、山水礼赞、人文之旅、诗意表达特点的重庆历史文化读本。
请结合《重庆人文丛书》的结构和内容,简单介绍一下重庆的文化体系吧!
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革命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是重庆文化的总体形态,是重庆文化顶层的核心要素,也是重庆文化体系的主干。其中,巴渝文化、革命文化,彼此相互连接,贯通始终,传承演化,共同构成了今日重庆历史文化体系的学理基石,也是形成今日重庆人文精神以及重庆人、重庆城性格特征的文化基因。而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统战文化,它们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历史环境中,在重庆大地上产生的特色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的某些阶段,它们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至今仍是重庆历史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因素,发挥着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您是重庆史研究的权威专家,在您心中,重庆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具有怎样的城市性格?
我曾用两个词形容过重庆的城市性格,那就是“英雄城市”、“江山品格”。重庆是一个在历史发展的特殊时期,对国家、民族作出重要贡献的城市。大一统的中国成立之时,巴郡是当时的三十六郡之一,所以我常说,重庆是大中国的“创始会员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中国的战时首都。在遭受日军战略轰炸6年零10个月的“重庆大轰炸”中,重庆人在断壁残垣上写的标语是“愈炸愈强”,这就是重庆这座英雄城市面对侵略表现出的“坚毅镇定、屹立不挠”。
重庆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江城,江山之城的重庆,自有一种江山的品格。自强不息是山的品质,开拓开放是江的性格。重庆是中国西部最早开放的城市之一,1891年重庆被迫地、屈辱地开放;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则是主动地、积极地开放。开放是一种基本的发展动力,它聚集了经济资源、政治资源,还带来了思想资源,重庆因而成为长江上游的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交通中心,乃至工业中心。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城市品格,也会成为重庆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
古往今来,重庆这片土地上经历了多次移民,据我们所知,您的老家就在湖北。您认为移民对于重庆城市特征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重庆不仅有巴人聚族涉水而上迁居于此的历史,更有始于元末明初,贯穿清一代的“湖广填四川”。它历经500余年,成为一场先由政府主导,后演变为由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大规模移民运动,也是中国移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尤其是重庆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世纪20年代,魏源作《湖广水利论》引用了“湖广填四川”民谣,使这一运动进入全国民众的视野。
在“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中,重庆有着极为特殊的地缘位置。对于移民们来说,重庆既是“湖广”移民进入四川后定居、繁衍、创业的重要地域,也是再向全川扩散或“二次移民”的“中转站”,这一历史成为多数重庆家庭的集体记忆。我们家族也是在那个时候从湖北麻城孝感乡迁到四川巴县惠民乡三合土,就是今天重庆的巴南区惠民街道龙凤村。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重庆城市人口为47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约有1000余万人口西迁至大后方,仅重庆一地就达百万之众,1945年抗战胜利时,重庆城市人口已达125万余人。随着国府还都,大量工矿企业、机关学校迁离,重庆人口仍保持在百万左右,成为当时仅次于上海、天津、北平、南京、沈阳、广州的第七大城市。
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三线建设,从华东地区内迁一批工厂和科研机构,重庆外来人口进一步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及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三峡库区移民搬迁,重庆掀起新一轮移民高潮。重庆移民文化在南来北往、西进东出、八方杂处中形成,后成为中华民族移民历史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形态。
对于重庆地区来说,移民历史与由此产生的移民文化对重庆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特别是人的精神世界的塑造,更为重要。因此重庆成为一座因移民而产生的城市,移民因素融入到重庆历史发展和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至今。
长期以来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加强了民族大融合、文化大交流,移民文化成为重庆独特的文化形态,也形成了重庆人开放包容的文化品格、“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行千里·致广大”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位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重庆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学者,您认为研究地方史对当地有何深刻的意义?进行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应该具备哪些能力?
研究地方史的意义,我概括为四句话: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继传统,为国史添新篇。国家的历史是由地方历史构成的,每个地方都有独具地域特色的历史。在这些地方世代生活的人民,就是我说的“市民”,他们的贡献不能被时间所湮没。我们要把有价值的资料发掘出来,抢救性地保护起来,深入地研究起来,才是对时代、对后代负责任的态度。
研究历史,仅凭一腔热血是不够的,我认为至少要具备四种能力。首先是对基础史料收集整理和研究的能力。一个严谨的学者,要扎实深入地研究基础史料,而不是投机取巧,炒别人的“剩饭”“冷饭”。
第二是组织、协调各方力量攻关的能力。以年初出版的《重庆人文丛书》为例,这样的鸿篇巨制,单靠某一个人,某一个研究团队都不能完成,它涉及面广,牵扯的部门非常多。按照市委安排,我们集结了重庆市在历史、文化、文学、文博、美术、书法、出版等领域最优秀的专家,集体攻关,完成了这个仰缅先辈,泽惠后人的文化工程。
第三是通晓学科全局,把握学科前沿的能力。历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可能是古代典籍、碑刻,近现代的史料很多来自国外的档案和报刊文献,所以,识读古文字、通解古文、多种语言能力,都会成为研究的关键。现在新技术迭代速度快,动态更新知识和技术储备,对于任何学科都是必须的,历史这门学科也概莫能外。
第四种能力是领军人物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社会的使命感。仍以《重庆人文丛书》为例,我们编撰这套丛书,就要经得起历史、时代和人民的检验。重庆史研究会倾全力为之奋斗,尽到了时代之责,必将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前行,创造无愧于历史、时代、人民的新成果。
了解一座城市,从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开始。如果请您推荐一个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的景点,您的推荐是哪里呢?
我推荐解放碑。解放碑最早叫精神堡垒,是在重庆大轰炸期间一个巨型弹坑上修建的。抗战胜利后,原址上修建了“抗战胜利纪功碑”,是中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象征。如今大家看到的解放碑,全称“人民解放纪念碑”,由邓小平主持西南局命名,刘伯承题名,它建成并命名于1950年国庆节,是全中国范围唯一一座纪念除台湾、西藏以外中国全境解放的纪念碑,因此也是新中国与旧中国的分界线之一。解放碑在2000年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正式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解放碑同时也是新重庆历史发展的标志,它见证了重庆解放以来发展进步的历程。解放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重庆最繁华、最发达的地区,2003年,经重庆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市人大审议批准的《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正式将解放碑地区确定为重庆“十字金街”,是重庆城市发展的核心和展示改革开放成果的窗口。
所以,让我推荐一个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景点,我推荐解放碑。它是重庆的形象标识,浓缩了重庆的所有元素,更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留给中国人民的精神财富,也体现重庆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懈奋斗,重整行装再出发的决心和信心。
现在的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手机获取信息,历史研究成果怎样才能更有效地抵达他们的认知区域,让他们更乐于学习、接受和传播呢?
我举例来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我和我的团队,老中青三代历史学者,携手华龙网策划推出新闻专题《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留声复兴之路》。这是我们研究会首次与新媒体合作,策划之初,并未去设想它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我们选取了100篇在重庆的大批坚贞不屈、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留下的革命文物文献,以短视频的方式,推出100集,每集3-5分钟,以通俗的语言解读其深刻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作品在当年四月登上华龙网首页,连续发布100天,线上总浏览量超3亿人次,收官特别篇《这,就是100年前重庆青年的中国梦》被中宣部评为全国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仅这一集浏览量即近800万。2022年,《人间正道是沧桑——百年百篇留声复兴之路》获得第32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时代在进步,互联网传播是当下的主流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碎片化;表达很自由,门槛低,谁都可以成为UP主,所以也造成传播内容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我们要顺应历史的发展,互联网这片宣传阵地我们要占领,就应该思考如何找到传播的规律,满足网民(网民的年龄结构以年轻人为主)的需求。
我认为,放在互联网上的东西,大家不愿意看,是功夫下得不够深,所以我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扎扎实实做内容。我们精选了百年民族复兴史中的百篇诗文,力图以全新视角,揭开这些珍贵档案背后的尘封往事,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首次公开面世。我们注意吸引中青年参与策划、制作、传播,主讲人多为20-40岁不同年龄段的学者。在对文物文献的挖掘、解读中,我们既植根于本体,又触及革命前辈的生命历程和精神世界,以鲜活的人物故事,深刻揭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让受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在传播方式上,努力贴合时代性。《百年百篇留声复兴之路》利用新媒体,抢占短视频这个风口,实现了轻量化、移动化、碎片化的传播。我们研究会携手华龙网,双方发挥各自优势,以权威专业的知识为核心,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实现党史研究成果与新媒体的深入融合和转化,让党史“走”进年轻人群。
传播上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集成的方式要相当的人性化。你现在点进“百年百篇”任意一集,能够看到独立的二维码,扫码随时还可以收看收听,方便又快捷。同时,每期短视频通过一个主讲者连接N个节点,实现N次方的传播效果,形成完备传播矩阵。节目播出结束后,我们整理史料、讲稿、策划背后的故事,出版了图书,实现了由浅到深,延伸阅读,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作为我馆主办的期刊《城市地理》的顾问,请为《城市地理》送上寄语吧!
我是研究历史的,我常说,重庆史就是中国史,就是世界史,我们要把重庆的历史读通读透,要有这个责任感和担当。《城市地理》在重庆办刊,我希望你们立足重庆沃土,服务天下城市。深耕本土,根深才能叶茂,但眼界要放开,胸怀天下才有一席之地。祝《城市地理》越办越好!
END往期回顾
供稿:王旭供图:周勇美编:张雪
责编:叶倩主编: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