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上博新展开幕丨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

上海博物馆 上海博物馆 2021-05-21





当缂丝、刺绣、书画并置在一起,三条不同线索汇相互交织,“丝理丹青”将叙述怎样一个艺术与技艺融会的故事?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甄选上海博物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 件(套)辅以书画8幅,于2021年5月21日至7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呈现一派丝理丹青的艺术妙趣,唤起人们对于书画与缂绣之间的联想。


这是继2007年“海上锦绣——顾绣珍品展”之后,上海博物馆举办又一次织绣精品展,除部分顾绣藏品之外,大多展品为首次展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h32472t144d  

 “丝理丹青”特展视频 

 带您走入展览现场,解读展览理念与珍贵展品。


以丝理为基础,取径丹青艺术,缂丝书画和刺绣书画是一对中国艺术史上的一对双生花,亦是本次“丝理丹青”特展的两个组成部分。



向左滑动



 明清缂丝书画 


缂丝作为一种织造技法,在宋代汲取绘画艺术表现手法和观赏方式后呈现出新的样式,缂与画的技艺互通互补,相得益彰。明清缂丝继承宋元缂丝书画气韵,题材则人物、山水、花鸟等俱全。具特色的一类有气势恢宏的巨幅画作,多以山水、楼阁和人物为题材,如仙凡故事或山水名胜等。


 清乾隆 缂丝 石湖赛龙舟图 


另一类则心思营巧,以雅致的小幅画卷、册页或者扇面为样式,力求每一处都精工细作,方尺之间所见竹石、花卉和虫草等,摹画如真,缂绘难辨。

 

 明末清初 缂丝 花鸟图 

 

明代缂丝画呈现出朴拙可爱的风格,工艺细腻,缂出图案后略加补笔,令人爱不释手。清代缂丝风格逐渐转向,画面更为精致妍丽,色彩明媚鲜亮,中后期则大量以绘补缂,渐为时尚,蔚然成风。在此单元中共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馆藏11件(套),共16件缂丝画。

 

 明 缂丝 群仙供寿图 

 

其中有画心幅宽118厘米,纵164厘米的明缂丝《群仙拱寿图》这样的巨作,也有手持精巧之物的缂丝画纨扇。

 

 清 缂丝 花鸟图纨扇 




向左滑动


 明清刺绣书画 


宗教人物形象的画绣自古流传甚广,刺绣与绘画融合一体的创作手法由此初露端倪;随着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发展和成熟,刺绣技法深受影响,逐渐能以针代笔绣成画作,以明心性而备受赏识。


 明晚期 顾绣 十六应真图册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画绣题材丰富,主要有人物故事、花鸟山水等。明晚期诞生于上海露香园的顾绣声名远播,绣者通晓绘画,所绣题材有人物、山水、花鸟等,无所不及,时称“露香园绣”。绣时丝取细绒,手执毫针,胸中有画稿,落针见丝理,以丝敷彩,运针如笔,令人望之似书画,近察乃知为女红。当时后世,嘉誉卓然,坊间竞相摹绣,延绵至今四百余年,江南画绣无不以顾绣自比。

 

 明晚期 顾绣 东山图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清末民初的江苏沈氏姐妹在传统书画绣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和摄影艺术,创立出“仿真绣”,也名“沈绣”,独树一帜而享誉海内外,开启近代书画绣之新风。

 

 清末 沈立 刺绣草间卧虎图 

 

在此单元中共首次展出上海博物馆藏16件(套),共25件刺绣书画。其中不仅有馆藏一级品韩希孟顾绣《花鸟虫鱼》册这样顾绣代表作品,以及顾绣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典型代表作品。


 明晚期 韩希孟 顾绣花卉虫鱼册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还有一件独特明代宫廷绣佛图,由安喜宫施,为明宪宗二十五岁生辰祈福用,是目前罕见有明确纪年和用途的宫廷用画绣之物,也是首次展出。除此之外,从未展出过的还有著名沈氏姐妹的早期作品,如沈寿刺绣《花鸟图》一套四幅和《楷书七言诗文》一对,以及稀见的沈立刺绣《草间卧虎图》。

 

 明成化七年 安喜宫施 刺绣佛像图 



点击海报查看并扫描特展导览二维码


本次特展微信导览在成人版基础之上,增设儿童语音导览,在母亲与孩子的一问一答间,解读缂绣书画展品,阐释相关历史知识,传递中国传统美学。


点击海报查看并扫描特展亲子版导览二维码


本次展览将有一台传统缂丝织机现身展厅,同时还特别制作缂丝织机复原3D视频,在细节上首次清晰呈现织造中“通经回纬”的特殊工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v32475ljevj  

 缂丝织机工作原理3D集锦 


 

“丝理丹青”特展将缂丝、刺绣、书画并置,由三条不同线索汇聚交织,讲述中国传统技艺的故事。


• 缂丝/刺绣/织绣书画双生花

迥异的起源,不同的传承,却又殊途同归。取径书画,融入丹青艺术。


• 缂丝/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

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缂丝织造技艺,源自古丝绸之路传入的缂毛工艺。采用“通经回纬”的织法,织出兼具工艺与艺术双重价值的缂丝书画,宋代发展到巅峰,明清之际亦繁盛一时。


• 刺绣/以绣为画/名家辈出

刺绣工艺从闺阁女红发展而来,宋代确立了以绣为画的艺术标杆。明代顾绣深受其艺术滋养,针法与笔墨晕色相结合成丝理概念,运针如笔,设色开染,较画更佳,成就一方美名。清代及后世书画绣品深受顾绣影响,名家辈出。 


• 11件(套)/首次系统展示缂丝画

• 16件(套)/明清刺绣全系列精品大公开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甄选上海博物馆藏中国明清缂绣精品27件套,呈现一派丝理丹青的艺术妙趣。

 

• 8幅书画作品/呼应缂绣/丝理丹青

展览特别遴选8幅相关书画作品,以唤起人们对于书画与缂、绣之间的联想。缂丝工艺因其“通经回纬”的技法,相比其他丝织制造技艺更为灵活变通,因而能与书画艺术完美相融。蚕丝特有的光泽,与刺绣万变的针法巧妙结合,表现出丰富的色彩与质感变化,源于绘画,又高于绘画。


• 皇家/宋徽宗/清乾隆

据记载,宋徽宗尤爱缂丝画,北宋宫廷文思院中就设有“克丝作”;明代《安喜宫施刺绣佛像图》即为宪宗生辰祝寿祈福之用。清代乾隆等皇帝也对缂绣作品多有鉴赏。

 

• 女性意识/朱克柔/缪瑞云/韩希孟/赵慧君/沈寿

从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到晚明顾绣大家缪瑞云、韩希孟,再到晚清刺绣高手赵慧君、沈寿,她们在手制如此美轮美奂的作品时,是作为家族中的女眷,更是作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女性。缂绣书画由此从闺阁技艺上升为中国艺术史上的独特风景。


• 3D缂织机/通经回纬/首次揭秘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在现代工业高度发展的当今,唯有缂丝织机无法被电织机所替代。一台传统缂丝织机现身展厅,同时展览特别制作缂丝织机复原3D视频,在细节上清晰呈现“通经回纬”的特殊技艺,首次全面揭秘缂丝工艺。


• 30厘米/与文物最近距离

织绣书画类文物非常脆弱,因文物保护及展出要求的限制,以往观众难以看到其精彩细节。在这次展览中,经过多方专业努力,展柜进深缩短,观众可以近距离细细体会缂绣之美。



考虑到缂绣文物的脆弱性,展览时间仅为两个月,并且部分珍贵文物将于5月31日、6月28日进行轮换。展期虽然有限,上博仍将以展览图录、文化普及读物、现场和在线导览等多种形式记录呈现展览的精彩内容,让观众在参观之余和特展结束之后,仍能继续品味欣赏文物本身的技艺之美,引发起人们探索之心。本次展览将于5月21日免费对外开放,并持续至2021年7月18日。


 版权信息  

“丝理丹青”特展视频©上海博物馆

视频策划|上海博物馆教育部

学术支持|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

脚本|顾婧  协调|李宏洁、金科羽  审稿|于颖

视频制作|上海一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缂丝织机3D视频©上海博物馆

视频监制|上海博物馆工艺研究部

设计制作|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设计学院夏颖翀团队




丝理丹青——明清缂绣书画特展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