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新展开幕丨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 新展开幕
2021年9月27日,“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汇聚145件/组捐赠文物,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发展的所有捐赠者、文物博物馆工作者以及劳动人民、仁人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9月28日起,展览免费向公众开放,将持续至12月26日。
开幕式现场
成立于1952年的上海博物馆是中国重要的古代艺术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成立之初的文物来源主要有四个:一、接手原上海市立博物馆等1949年前建立的公私博物馆的文物;二、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等国家机构移交的文物;三、国家拨巨款收购征集的文物;四、各界人士和团体捐赠的文物。
回顾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博成立之前。1949年9月7日,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保护上海的文物。当时的上海仅有军事管制委员会和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两个委员会。1950年1月20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海市古代文物管理委员会改名为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李亚农、副主任委员徐森玉,成立文物管理委员会除了是对上海的文物古建进行保护、管理之外,更重要的是准备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筹建一个“具有规模的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博物馆”。为此,各界人士纷纷响应。1951年,潘达于女士致函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表示“盂、克二大鼎为具有全国性之重要文物”,“上海为华东重要地区,全国人民往来辐凑”,她希望将此二鼎捐赠给当时尚处筹备阶段的上海博物馆展览陈列,使“全国性之文物得于全国重要区域内,供广大群众之观瞻及研究”。
陈纯釜
战国早期(前475年—前4世纪中叶)
谭敬 1951年捐赠
齐侯匜
春秋早期(前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沈同樾、顾榴、顾佛
顾笃璋、顾笃瑄、顾笃球
1951年捐赠
郊坛下官窑贯耳扁瓶
南宋(1127—1279年)
顾丽江 1956年捐赠
上海博物馆能在短时间内建成,并较快完成了自己的收藏、展览和研究体系,上海博物馆第一任主持工作的副馆长杨宽先生认为很大部分“要归功于收藏家的支援”,这种支援包括了友情转让和无偿捐赠。上海一直是中国文物收藏的半壁江山,青铜、陶瓷、书画、玉器、竹刻、钱币、雕塑、印章等各类艺术品,在上海都有一定的收藏群体,也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收藏大家。以胡惠春、谭敬、沈同樾、顾丽江、乐笃周、孙煜峰、丁燮柔、罗伯昭、李伟先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收藏家,踊跃向上海市文管会、上海博物馆捐赠文物,仅在1951年就有154人及团体捐赠各类文物一万三千多件给上海市文管会,希望支持上海博物馆的筹建,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了第一次文物捐赠高潮。文物收藏者通过捐赠的方式积极投身于新中国的文化建设。
卢栋制仿停云馆藏漆砂砚
清(1644—1911年)
罗伯昭 1960年捐赠
索諆爵
西周早期(前11世纪)
丁燮柔 1961年捐赠
项圣谟 看梅图卷
清顺治八年(1651年)
左右滑动查看
孙煜峰 1965年捐赠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一时期的捐赠人中还包括徐森玉、吴仲超、谢稚柳、陈植等早期文博事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一面筹策规划行业发展的蓝图,一面用具体行动影响、动员、号召广大群众、收藏家群体,拥护党和人民政府颁布的文物保护法令、文物征集政策,支持文物博物馆工作。
箕形虢石砚
唐(618—907年)
徐森玉 1950年捐赠
纪昀铭旱烟管
清(1644—1911年)
陈植 1961年捐赠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有感于国家各个方面建设的再次飞速发展,许多藏家将其多年珍藏,包括落实政策返还的文物精品,慷慨地捐赠给上海博物馆,极大地丰富了上博馆藏,巩固和充实了藏品体系,并由此带动了文物捐赠的第二个高潮。曾在上海生活过的海外华人也纷纷将其珍爱的文物捐赠给上海博物馆。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莲纹瓶
明永乐(1403—1424年)
薛贵笙 1979年捐赠
钧窑月白釉尊
宋(960—1279年)
胡惠春、王华云 1989年捐赠
纳兰成德 手札卷
清(1644—1911年)
夏衍 1989年捐赠
文徵明 行书江南春词扇页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
许张继英 1996年捐赠
截止2020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3万余件,一般文物5.5万余件,捐赠品约占馆藏文物总量的8.6%,馆藏珍贵文物总量的23.6%,捐赠者包括个人和集体。到2020年底,上海博物馆的捐赠者人数超过了800位,集体捐赠超过120家,接受捐赠的文物批次更是多达一千二百多次。社会各界的捐赠者,在各个历史时期,以极大的热情、诚挚的信念,参与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建设,将个人的力量汇入文化繁荣发展的推动中。
馆藏捐赠文物 8.8万余件
馆藏非捐赠文物 93.2万余件
捐赠珍贵文物 3.3万余件
馆藏珍贵文物 14余万件
集体捐赠 > 120家
捐赠者 > 800人
捐赠批次 > 1200次
文物是宝贵的历史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
保护文物,传承文物,由一人一家的赏鉴,到慨然捐诸公立收藏机构,当文物从私人收藏空间进入到公众视域,它就由赏玩的功用中升华出来,具备了提炼记忆、凝聚品格、传承文明的意义。透过文物,人类得以了解过往,得以逐步廓清社会发展的脉络,得以在历史的当下,由回顾进而认识人类自身。
作为灿烂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认识愈加深入,我们的自信愈发坚定,我们的使命也越加分明。从这个意义上讲,捐赠人的无私精神与捐赠实践,在当代,参与了我们民族历史认知和精神品格的塑造。
►扫码获取
本次特展捐赠年表
上海博物馆接受社会文物捐赠,为此举办捐赠主题的展览,成为我们回馈捐赠者的佳礼。而第一次将众多捐赠者聚集一起,举办跨门类、综合性的捐赠文物展,可追溯到1979年为纪念建国三十周年,在河南南路16号上海博物馆老馆举办的“捐献文物展览”。今年为了纪念建党百年,上海博物馆于6月举办了“鼎盛千秋”受赠青铜鼎展。
9月我们举办“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是又一次大规模汇聚众多捐赠者的展览,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海博物馆发展的所有捐赠者,向每一位兢兢业业的文物博物馆工作者,由此上溯千载,向创造、传承、守卫文明的劳动人民、仁人志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点击海报,识别二维码,查看28件重点展品
更多捐赠文物故事
敬请扫码观看
•
《了不起的宝藏·探宝上博》
Treasures in Shanghai Museum
• 高山景行——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
更多资源
👇
版权声明
上海博物馆(微信号:上海博物馆)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微信公号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并注明“上海博物馆”版权信息。敬谢!
联系电话:021-6372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