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做对外汉语教学的有心人

刘志刚 麻辣汉语 2020-08-21
来自专辑
我的讲座

在安徽师大文学院的讲座(节选)

学院的潘老师希望我今天能给大家谈一下“如何积累素材并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作品”,那正好我以《麻辣汉语》这本书为例,来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麻辣汉语》全书180幅漫画,其实当时是从500多个可以形成漫画的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偏误的素材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而在这500多个素材背后,是毫不夸张的成千上万条的我自己积累的外国学生的病句、语录等素材,这背后是截止2014年该书出版时自己七年的教学实践。


如果要谈经验,我觉得无非就是三点,一是要有好奇心和敏感度,二是要勤于记录,三是要善于整理和总结。


先来说第一点,好奇心和敏感度。我做对外汉语教师遇到的第一个来自学生的“奇葩”问题,是2006年我在北京邮电大学代课时,班里来自俄罗斯的一个女孩,她学到“点(一点)儿”时,口头造了一个句子,说:“我害怕点儿狗”,当我告诉她这个句子不正确时,她问我为什么可以说“吃点饭儿饭”“喝点儿水”,但是不能说“害怕点儿狗”——是不是很有意思。第一,我们中国人从来不会说出“害怕点儿狗”这样的句子,第二,我们从来不会把这个句子跟“吃点儿饭”“害怕点儿狗”产生任何联系。但是到了外国学生那里,在他们学习汉语的时候,这就是他们的困惑,他们的问题。就是从这个句子和这个问题开始,我对外国学生的各种“偏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在《麻辣汉语》的前言中说的,从那以后,外国学生说出或者写出的各种有趣的句子,提出的各种有趣的问题,跟他们相处时的各种趣事,都被自己一点一滴地记录了下来,原始的素材积累得越来越多。


有好奇心还不够,有的时候你可能还需要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的对汉语的特有的敏感度,在这里给大家讲个小故事:2010年上海世博会,当时正好我在上海新东方工作,就去看世博。那天正好走进了展会的热点展馆美国馆,一进馆,一位美国馆的工作人也是一位帅哥正在那里用汉语热情地给现场观众做介绍,我走进去时,他正好来了一句:“你们好,我可以告诉你们一个笑话吗?”


这句话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因为我们好像从来不说“告诉你一个笑话”,我们说“我来讲一个笑话”,而这个美国人之所以这么说,正是英语中的表达:“Can I tell you a joke?”——这不正是一个“母语负迁移”的活生生的案例吗?


所以作为一个对外汉语教师,一旦你开始了教学实践,你的学生、你的教学、你的交往,就会成为你的创作素材的源泉,会给你带来各种各样的素材和灵感。但是如果这些素材和灵感不及时记录下来的话,可能很快就被你忘却了,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勤于记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在记录这些素材时,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一定要及时用笔把这些素材记录下来,不一定记在纸上,有什么可以记的就记在什么上边。我记得自己上课时,如果是来自课堂上的素材,就趁学生做练习的时候随手记在教材上,或者是下课以后赶紧写在纸上;有的时候跟学生出去玩,学生说出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句子,身边没有纸,就拿出手机,给自己发个短信,短信内容就是学生的句子;有的时候收到学生的电子邮件,看到邮件中有一个或者大段的“偏误”,就直接拷贝到电脑上的word文档里。但是不管以什么方式随手记录了下来,转回头一定要集中整理记录下来,放在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里。在我电脑里,有一个“常年”的文件夹,叫《外国学生集锦》,就是历年来自己所记录的学生的偏误素材或者学生故事的记录集锦,今天正好带着电脑,可以给大家看一下。


随着素材积累数量越来越多,可以研究或者总结的东西也就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清晰。其实这是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过程。


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一个学生叫Terry,我的书《一个对外汉语教师的手记》里也有他的故事。因为来中国之前在美国的大学做英语教授,所以在他学习汉语时,身上的母语的烙印很深,经常说出或者写出很多“母语负迁移”的句子。


比如这个句子:我希望我一天成为一个富人也好人。


其实细究起来,这背后是汉语中的一类词,叫“同译词”,就是一个英语的单词可以对应几个汉语中的词汇,比如这个句子中,他想说的是“富人和好人”,但是因为“也”和“和”这两个词,都可以翻译成英语中的“and”,所以才产生了这个偏误。

类似这样的偏误有很多,再比如这个句子:我的父母总是建议我需要每天努力,搞(make)我的生活很享福。


这类句子,我记得自己当时记录和整理了大概有近百个,然后把这些偏误集中整理分析,写了一篇小论文,参加了当年我们北语人文学院的学术活动月活动,还获得了二等奖,很开心,这就是勤于积累+整理的结果,而且是水到渠成的结果。


其实我们的很多研究方向,哪怕是一个小方向,正是教学实践给予我们的素材和灵感。而且有时不必拘泥于自己的兴趣,完全可以灵活变通,“就地取材”。我现在在美国的一所中学做老师,每天,注意是每天,都有一节中国文化课。这个课程给了自己很多备课上的工作量,却也给了自己一些如何进行文化教学尤其是面向中小学生的文化教学的灵感和探索,所以我现在正在整理这一年来的教学笔记和案例,如果一切顺利,希望明年能出一本面向中小学的中国文化教学的作品出来。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兴趣,每个人都可以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积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本书的作者。前提是,你对自己的工作、对汉语教学的课堂,足够热爱,足够有心,足够勤奋。

安徽师大文学院“最受学生欢迎老师”潘晓军老师

安徽师大文学院  2017年6月7日下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