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超酷炫动态SCI封面,你心动了吗?

思斐迩 3D科研绘图 2022-07-21

如何让您的研究工作为众人所知?出色的内容是一方面,给力的宣传是另一方面。SCI封面可以有效增加论文的影响力,就研究内容的推广来说可谓是如虎添翼。近日,思斐迩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轶教授团队设计的作品被选为新一期Materialstoday Energy(《今日能源材料》)期刊封面。论文题为“Role of surface wettability in photo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s”。

* 静态版本 *


* 动态版本 *


配上声效后更加有感觉


该论文探究的是二氧化钛阵列电极的浸润性对其性能的影响,利用氢化合紫外光辐照精确地调控了二氧化钛薄膜电极表面的浸润性。电解水产氧的过程中,亲水性的电极能够增大水与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反应活性面积。同时亲水性能够降低产物氧气泡在电极表面的粘附力,使气体产物能够在很小的尺寸下迅速脱离电极表面,确保催化剂高效稳定地发挥作用。


从文章摘要中可提取出三个表现要点:二氧化钛阵列(材料),氢化和紫外光照(调控手段),亲疏水性和气泡形态(结果)。

由于整个反应是在水中进行,搭建场景时用一个长相酷似纳米阵列的海洋生物图片作为参考,二氧化钛一簇一簇的生长于倾斜的水底,部分区域接受紫外光照射,产生的氧气有大小和附着表面的对比。表面的氢化则可以用纳米阵列表面和底部的颜色来加以区分。设计草图如下——

最终场景的搭建是在C4D中完成,使用克隆对象结合选集标签可以方便地调节二氧化钛阵列的位置。使用笔刷调整海底起伏以控制阵列的朝向。整个场景浸于折射率1.33的水箱中,气泡的折射率为1,这样可以渲染出真实的气泡来表现亲疏水性。气泡使用Houdini制作,可以做到模型无穿插,且便于做动画。

下图是前后两个版本对比。第一版整体偏暗,全黑区域较多。且气泡大小对比不明显,太多的气泡显得画面过于杂乱。修改稿中,我们调整了光源,使得整体画面更加清晰明亮;同时减少了气泡数目,增强了气泡大小的对比。另外强化了远景模糊效果,使画面的重点聚焦在近处的重点区域。同时,水底的闪电和焦散效果也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在紫外光照区域添加了少量辉光来增强电子转移过程的能量感。

以上即本期封面的具体制作过程,欢迎更多有需要的课题组与我们联系。

以 图 像 诠 释 思 想 · 用 技 术 创 作 艺 术
思 斐 迩(Sphere Stuido),让 科 学 更 多 彩

往期封面欣赏:

SPHERE中稿封面精选(一)

SPHERE中稿封面精选(二)

SPHERE中稿封面精选(三)

SPHERE中稿封面精选(四)


更多作品欢迎登录思斐迩官方网站:www.visphere.cn

业务咨询

客服(17857127498,微信同号)添加好友时请注明“科研绘图”Email:customer-service@visphere.cn


Materials Today Energy期刊简介

Materials Today Energy是一本交叉学科、快速出版的期刊,专注于能源材料的各个方面。编辑欢迎关于能量收集、转换、存储和分配的理论以及实验工作的研究论文、短篇通讯和综述。

期刊涵盖的主体包括但不限于:

太阳能转换 / 制氢 / 光催化 / 热电材料与器件 / 核能应用材料 / 储能材料 / 环境保护 / 可持续的绿色材料

期刊特色:

Fair and Fast / Rigorous Screening / Rapid Publication / High Visibilit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