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榆阳:65亿元农业产值背后有什么?
榆阳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田园综合体游人如织
陕西农村网--陕西农村报讯(记者 鱼玉军 通讯员 张应成)2018年,榆林市榆阳区农业总产值达65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77元,5年时间分别增加了25亿元、2746元。那么在这65亿元背后,榆阳区做了什么;在这些数据之外,榆阳区还有什么?近日,记者追寻近五年来榆阳区“三农”事业的发展足迹。
美丽乡村——榆阳区牛家梁镇什拉滩村
三个“一号文件”成牵引器
在大举推进城市化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浪潮中,如何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在“空壳村”壮大集体经济、推进乡村振兴?“十二五”以来,榆阳区提出了“十大农业”建设思路,启动了实施脱贫致富“幸福工程”,相继制定3个区委一号文件,全面开展“三个美丽”建设,走上了一条切合榆阳实际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2013年,榆阳区委政研室编写了《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路径选择》一书,全面总结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榆阳模式”。2014年,榆阳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一号文件,确立了到2020年把榆阳区建成陕北农业强区的目标任务。此外,榆阳区委政研室撰写了《探索农民可持续增收路径的创新实践》《榆阳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思考》等10余篇调研报告,为推动榆阳“三农”工作提供现实依据。
稻香上盐湾
2017年,榆阳区委出台了《榆阳区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一号文件,并下发了《关于深化赵家峁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等3个具体实施意见,全面推动农村改革。
2018年,榆阳区委出台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实施意见》一号文件,榆阳区委政研室撰写了《榆阳:‘国字号’产改试点进行时》《榆阳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的思考》等10多篇调研报告,编写了《榆阳区‘三农’资料汇编》等书籍,拍摄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政论片《黄土地·金土地》。
赵家峁9D玻璃桥
榆阳区下发的这些政策文件和撰写的调研报告,在理论上破解了制约本地区“三农”事业发展的难题,成为为榆阳区“三农”工作强大的牵引器。
产权改革激发农村活力
“我们村的旅游彻底火了,光是‘五一’小长假来的游客有八九万人。4天时间,我承包的‘舞牛桥’项目收入9万多元,就连我们村卖凉皮的都赚了七八千元,这都是改革带来的红利。”榆阳区金鸡滩镇白舍牛滩村村民蒋志祥介绍,2018年7月份,他承包了村上的“舞牛桥”项目,也就是当地人熟知的“网红桥”,截至今年6月底已收入30多万元。
孟家湾乡三道河则草滩风情景区水上游玩项目
近年来,榆阳区以“百村示范、全域改革”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精准脱贫攻坚、农村党建标准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集体经济清零、人居环境整治“五项三年行动”。
2010年,榆阳区设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奖励资金,推动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截至2018年底,全区累计完成土地流转55万亩,其中百亩以上集中连片流转土地30万亩。
2013年,榆阳区在古塔镇赵家峁村试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成功后全域推广。目前,榆阳区317个行政村中有303个村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01个,其中15个集体经济组织累计分红6000余万元。目前榆阳区80个贫困村已退出49个,2019计划退出31个。在4991户961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有户2933户6183人脱贫,在册贫困户减少至2058户3432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0%。2018年,榆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077元。
榆阳区委政研室副主任秦永军介绍,榆阳区探索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三条路径”,“榆阳模式”在全国推广。2018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推进会上,榆阳区作了经验。今年3月,榆阳区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交流典型单位。
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发力
“我从2012年开始种大棚,一个大棚一年收入3万元以上,21个棚一年能挣60多万元,比打工强过10倍。”38岁的王广荣是榆阳区鱼河镇郑家沟村人,说起种菜感觉非常自豪。
榆阳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高之雁介绍,截至2018年底,榆阳区已建成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23565亩,全国特色果蔬示范镇1个,全国温室蔬菜一村一品示范村2个,省级设施蔬菜标准园7个,百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48处,引进特色瓜菜新优品种278个,拥有农民技术员3000多人,年生产蔬菜8.8万吨。
近年来,榆阳区“粮薯菜羊猪杏”六大主导产业不断提质增效,富硒作物、中药材、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逐渐兴起,科技三项经费投入7160万元,引进示范新品种新技术180多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8%,农业机械化率达到68.5%,粮食生产喜获“十五连丰”。2018年,榆阳区农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
大地种业第一农场
今年3月,榆阳又出台了相关文件,决定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三年行动,用3至5年分别发展饲草、果树、蔬菜各10万亩。据了解,榆阳区发展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主要是培育新的农业增收点,马铃薯、玉米、小杂粮等传统产业仍是主导产业。
“三个美丽”点亮乡村振兴
“以前生活污水随意排放,自安装了这套一体化生物处理设备,家里的污水经过处理不仅能浇花、冲马桶,过滤出的沉淀物还能作有机肥。”榆阳区孟家湾乡孟家湾村村民高海发说。
2010年开始,榆阳区启动脱贫致富“幸福工程”,全面实施美丽小镇、美丽村庄、美丽农居“三个美丽”建设工程。榆阳区决定每年重点打造5个镇、20个村、500户美丽农居,每年安排2000万元的奖补资金,新建户每平米奖补100元,每户不超2万元,旧居改造每户奖补不超1万元。
2018年5月,榆阳区有关部门外出学习厕所改造及一体化生物处理经验,随后在黄崖窑、孟家湾、小壕兔等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开展改厕试点,目前已完成安装5套集中型设备(处理能力150户)、300多套单户型一体化生物处理设备。同时,榆阳区在鱼河峁镇刘崖窑组和孟家湾乡孟家湾村试点实施了40多套粪尿分集式厕所。
“农户家中产生的污水经过微生物降解、净化处理后,排放水质可达到一级B标准,可以循环利用。”孟家湾乡政府办公室主任杜治林说,“这套设备成本5000多元,其中4000元由区上配套项目补助,农户只需出资1000多元。 ”
马铃薯花开正艳,长势喜人
据了解,2018年,榆阳区完成118户贫困户的住房改造,建成1个省级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村、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试点村和25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预计到2020年,榆阳区317个村庄全部建成清洁乡村;全面完成污水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将80%以上村庄建成生态乡村;所有乡镇完成一轮基础设施建设,将20%左右村庄建成美丽宜居示范村。
榆阳区委书记苗丰介绍,2019年,榆阳区将围绕“基层党建、精准脱贫、产权改革、特色产业、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社会治理、生态基础、健康乡村、双新双创”十件事,开展“十乡十村十件事”示范创建工作,力争用两年时间把“十乡十村”打造成为全区各个领域的新典型、“全市一流”新样板,为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总结经验、树立标杆。
转自陕西农村报7.17五版
http://epaper.sxncb.com/sxncb/20190717/html/page_04_content_000.htm
往期回顾
塞上陕农 权威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