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检察日报】发现线索、固定证据……看“天眼”如何助力检察公益诉讼!

提示点击上方"重庆检事儿"↑ 精彩随时关注



2021年6月6日,《检察日报》第2版刊登《“天眼”技术助力 绿水青山增色》一文,其中对重庆市检察院在公益诉讼中运用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航拍技术开展调查取证进行了报道,内容如下:


从起初的照相机到近年来逐渐普遍应用的无人机,如今,人类拥有了自己的“天眼”——卫星遥感。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技术支撑方式不断更新,正如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此前在江苏检察机关调研时指出的,“检察信息化需要日新月异的学习”。让我们看看公益诉讼检察如何充分发挥“天眼”优势。


办案所需与遥感技术优势契合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当前环境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大多由检察机关自行发现,存在线索发现难、案件调查难等问题。究其原因,除了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线索移送、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仍需完善外,专业技术支撑有待加强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由于缺乏技术支持,不少办案人员在线索发现方面缺乏有效途径,往往过多依赖职能部门。此外,刑事案件与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证据标准不同,导致部分证据缺失且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后续的收集,也给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带来一定难度。”上海市青浦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环境资源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跨地区特征十分明显,在案件线索发现、办案协助等方面,需要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为推动检察一体化先行先试,早在2019年5月,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善县三地检察机关便签署《青吴嘉检察机关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备忘录》,共同推进太浦河流域生态环境公益诉讼等重点工作。


经对办理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梳理、分析后,三地检察机关办案人员发现,近年来长三角区域生态一体化建设主要面临水体污染、河湖违法行为、垃圾堆放、国有土地违法滥用等问题。


“长三角区域资源环境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开展以来,虽然整体效果良好,但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大都表现出复杂性、长期性、隐蔽性,环境公益诉讼案件呈现总体数量大、线索发现率低、追溯获取证据难、评价量刑不精准等特点。因此,不断更新技术手段提升公益诉讼办案的精准度与时效性十分必要。”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苏州市吴江区水域覆盖面较广,面对交错庞杂的水系网,检察机关如何发现水域污染线索?2020年5月,吴江区检察院联合青浦、嘉善检察机关,探索卫星遥感在水环境和渔业资源公益诉讼保护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实现时间和空间的精准定位,为获取公益诉讼案件线索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公益诉讼遥感应用是利用空天一体化遥感空间信息技术,对发生在地表的包括非法土地占用、林草破坏、地表水污染等疑似破坏公共利益的违法现场进行识别、监测、追溯和取证的综合技术应用。”最高检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公益诉讼案件办理对客观事实的还原、全面快速的线索发现、连续的追溯取证等重要工作环节的需求,与遥感技术具备的技术优势十分契合。


存档的“时间切片”更好固定证据



在调查核实涉及环境损害公益诉讼案件的过程中,取证工作是重中之重。


“检察机关综合运用卫星遥感影像和无人机航拍技术手段开展调查,通过打破地理、环境因素等制约,可以掌握涉案现场历史变化,有效解决线索摸排难、调查取证难等公益诉讼实务难题。”重庆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就一起案件的办理向记者进行了具体介绍。


重庆市某混凝土公司自2003年起开始生产预拌商品混凝土。案发前,该公司混凝土年产量已超100万立方米。办案人员发现,该公司在清洗运送混凝土罐车的过程中,将产生的废水、废渣仅经简单处理后直接向外环境倾倒,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在该案办理中,出现了这样三个难题:如何明确涉案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行为?如何确定涉案企业违法行为是否造成了公共利益损害结果,以及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何判断有关行政机关是否存在怠于履职的情况?


重庆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技术人员多次到办案现场进行实地勘验,确定涉案企业的现场布局,明确生产区域、混凝土罐车清洗区域及污水沉淀池的位置,确定污染源。在确定现场污染情况以及被污染区域与涉案企业污染源的位置与环境关系后,办案检察官和技术人员明确了勘验重点,并启用无人机对涉案现场进行航拍,通过合成航拍图,建成了现场平面布局图,并通过现场勘验笔录、遥感测图等搜集、固定证据。


“在调取、对比历史卫星遥感图像后,我们直观看到了数年来涉案企业排污及有关污染区域的变化。结合相关证人证言,证明了涉案企业长期排污损害公益以及有关行政机关怠于履职的情况是属实的。我们对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涉案企业也随即在其督促下进行了整改。”重庆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刘朔看来,存档的历史遥感图像可以看作是“时间切片”,能够重现违法事件的历史情景,回溯公益诉讼案件的关键节点,具有追踪的连续性和可追溯性。此外,卫星遥感还具备大面积监测的能力,单幅影像可覆盖几千甚至几万平方公里,能够有效节省实地调查的交通及人力成本。


“环境公益诉讼主要涉及水、大气、噪音和土地污染以及渔业资源、水资源破坏等领域。涉案行业主要包括纺织印染、化工、机械等企业、建筑企业、码头堆场、电镀作坊、部分私营医疗机构等。”谈及遥感技术在线索发现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杨瑞强说,遥感空间信息技术通过卫星、航空等平台的遥感技术连续获取的地面图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等特点,能够高精度识别、定位地面目标,探测地物目标的微小变化,并不断存储图像数据。因此,遥感空间信息技术能够为公益诉讼线索发现、追溯分析和调查取证等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盘活用好大数据变被动为主动



盘活用好源自陆地、海洋、大气以及人类活动相关的卫星遥感大数据,加强卫星遥感技术在检察办案中的应用,是新时代检察办案理念与时俱进的重要体现。


2020年1月,浙江省慈溪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接到“小姑岭古窑遗址附近垃圾堆积”的举报线索后,技术人员配合公益诉讼部门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现场水塘旁为当地镇政府设置的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同,水质浑浊,臭味明显,初步判断,垃圾临时堆放可能导致水体污染。然而,当地环保部门抽样检测结果显示为水体富营养化、未达到污染标准,案件调查工作一时陷入僵局。


后来,慈溪市检察院技术人员结合现场勘验情况,主动比对卫星遥感影像与无人机航拍照片,发现一年时间内水塘面积有明显缩小的迹象,由此判断该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可能并未将垃圾及时清运,而是就地填埋。随后,技术人员调取了近十多年该区域14个不同时间点的历史遥感影像图,发现2008年5月该水域面积较大,2018年3月有填埋迹象,之后水域仅剩一角。技术人员将这一重要信息及时告知办案检察官,案件初查方向快速得到调整。


“我们结合水塘面积动态变化过程和具体时间点,迅速查明现场的垃圾并非临时堆放,而是直接在水塘里填埋,且经过一年多的填埋、压实、表面覆土,水塘大部分已基本填平……”慈溪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诉前磋商会议中,慈溪市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以多媒体示证的方式对卫星遥感影像等信息进行展示,有力印证了其他证据材料,当地环保部门、镇政府对检察机关提出的问题全部予以认可,并积极启动整改工作。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作为公益诉讼的重点领域,在制度建设层面正不断完善,在技术手段上正不断着力创新。


如何更好地将检察技术工作融入公益诉讼案件办理中?刘朔建议,要注重发挥技术工作的基础性、技术视角的独特性、技术赋能的显著性,实现以检察官为主导、多方支援、全面支撑的“公益诉讼+技术”办案机制。5月中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业务竞赛,是对“公益诉讼+技术”办案机制的一次很好检验和正向推动。这也是检察机关的努力方向,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和检察技术信息部门为此正不懈努力。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猜你喜欢”

↓↓↓


猜你喜欢

【重庆日报】守护绿水青山:重庆市检察院打造“绿色检察”制度网

【世界环境日】提起公诉5601人,立案公益诉讼4441件,重庆检察晒出守护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三年成绩单!

【世界环境日】渝北:揭秘全市首例非法捕捞水产品地下产业链案件



来源 | 市检察院检察业务保障部、检察日报文字 | 史兆琨校对 | 张典斌       编辑 | 张博排版 | 谭啸鹏       审核 | 满宁主编 | 侯映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