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喇叭说法】第十八期:警惕!电信网络诈骗“盯上”老年人

 提示:点击上方"重庆检事儿"↑ 精彩随时关注



贴近百姓生活,传播法律知识——重庆市普法办、重庆市检察院和涪陵区检察院联合推出首档面向乡村的互联网普法栏目【大喇叭说法】现已播出第十八期,栏目由涪陵区检察院驻区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检察室副主任范莉莉担任主讲人,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说身边事典型案,讲法理情理事理,让法治声音、检察故事飞入农村百姓家。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由于老年人对网络不了解、风险意识不足,不法分子往往将他们作为侵害的对象。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


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被告人彭某、朱某和侯某,在互联网上成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雇人利用上述网络平台采取假扮古董、古玩中介,通过电话联系、微信聊天等方式主动联系被害老年人,谎称能为其高价出售古董、古玩,并以制作虚假的营业执照、鉴定证书、支付收款记录等方式骗取被害人信任,以交付“实名认证费”“开通店铺费”“古玩鉴定证书费”等为由骗取老年人钱财。
彭某等人最终以诈骗罪被追究刑事责任。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分子在不断翻新花样过程中,衍生出了以鉴定、拍卖古玩为名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他们把诈骗目标锁定为藏品专业知识欠缺、拍卖经验不足,对藏品估值期待较高的收藏品卖家,特别是老年收藏卖家,骗取被害人鉴定费等。此外,针对老年人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还有利用虚假中奖信息诈骗、兜售虚假理财产品诈骗、利用相亲交友诈骗、冒充“老友”实施诈骗等。


为增强老年人识别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我防范意识,在此,检察机关特别提醒:一是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比如“零风险”“高收益”的投资骗局;二是不要相信天上掉石头的事,比如冒充公职人员诈骗;三是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漏、转账汇款多核实。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老年人要擦亮双眼。而作为子女要常回家陪伴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多向他们普及防诈知识,帮助老年人远离诈骗陷阱。本期的【大喇叭说法】栏目到这里就结束了,感谢您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猜你喜欢”

↓↓↓


猜你喜欢

【我为群众办实事】璧山:出台重庆首个“督促监护令”实施办法 让家庭监护不再缺位

【家风故事展播】聂斌:爱是最好的家风

【理论与实务】崔念、李廷明:明确标准促进诉前检察建议真正落实


来源 | 涪陵检察策划 | 马弘、杨颖文字 | 杨颖校对 | 张典斌       编辑 | 张博、谭卉
排版 | 谭啸鹏       审核 | 满宁
主编 | 侯映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