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精兵丨不放弃、不退缩!这位敢跟命运“叫板”的兵教头,太燃了
作者:武警淄博支队 孙建波 聂广鹏
命,是失败者的借口
运,是成功者的自谦
在他的人生字典里
“命”是用来被一次次逆袭的
“运”是靠努力一次次拼出来的
30余次圆满完成各项重大任务
50余次投身部队各类集训事业
培训学员3000余人
带过的800余名新兵超过半数转改士官
先后有300多人走上班长岗位
荣立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3次被武警淄博支队评为“十佳士官”
2次分别被总队、支队
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0年被总队评为“优秀四会教练员”
2012年、2013年分别被
武警部队表彰为
“优秀教练员”“标兵教练员”······
一连串的数字
一项项的荣誉
让武警淄博支队
教导队教员王庆毅的军旅人生
充满传奇色彩
但这些数字的背后
却是这名从军15年的老兵
敢向命运“叫板”的缕缕印记
人生的起点无从选择
可以选择的是要走的路
只要有信念、有梦想、有毅力
就能看到希望的光芒
就能实现生命的涅槃
人穷志不穷
参军报国的梦
让他的人生重新起航
王庆毅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父母靠打零工和侍弄几亩田地维持生活,常常因孩子的学费愁容满面、四处举债,家境的贫寒让他学会了成熟,学会了替家人分担。
王庆毅常说,“生活的苦不是苦,内心的苦才是真的苦”。面对家庭的困境,他从未牢骚抱怨,而是牢牢记住母亲的话,“人穷志不能穷,穷日子、富日子都不能不三不四的过。”13岁的他刚上初一,寒暑假同学们都在玩耍的时候,他就去村里的建筑队里搬砖,大人每天二十元,他每天十元。
初中毕业以后,17岁的他只身去往大连,18岁又辗转走进广东,多年的打工生涯,他凭着吃苦受累的劲头,工资从400元提高到4000多元,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但他却始终没有得到归属感,找不到梦想的依附。
没有梦想的人生是空虚的,就像飞机在天空中失去航标,船只在大海里失去灯塔。王庆毅从小就羡慕军人这份崇高的职业,一直向往着走进部队、报效国家。2004年11月,冬季征兵的消息刚刚传到家乡,还在广东打工的王庆毅就毅然辞工回家,在没有和家人商议的情况下报名参军。
得知他的做法后,家人很不解,觉得他当两年兵就退伍回家,还不如在外边打两年工,多挣点钱,以后结婚生活能宽裕点。但王庆毅的目标却异常坚定,他告诉自己,既然选择了就不会后悔。
王庆毅回忆说,走的时候,大字不识的母亲却对自己说了一句影响一生的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要在你离开部队的时候让人戳你的脊梁骨。”上了离家的汽车,周边很多人都在抱着亲人哭诉和惜别,但他一次都没有回头,他怕一回头就会动摇自己追求梦想的决心。
再苦也是自己的家,再穷也是生养自己的父母,再难也是自己选择的道路。当汽车行驶在远离家乡的公路上,王庆毅眼中噙着泪,心中的信念却愈加笃定。
他暗暗告诉自己,穿上军装不容易,家里的父母更不容易,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家人的幸福,一定要在部队干出个样子来,当一个好兵,当一个有本事的兵。正是当时定下的这份决心,伴他走过艰难坎坷,支撑他一路成长为四级警士长,让他的人生在奔梦的旅途中转舵扬帆。
军旅的苦累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还没有去征战却已臣服
败给了与生俱来的惰性
不肯再坚定地迈出一步
执着地试上一把
后进不后退
无畏现实的苦
让他的奋斗开花结果
“一艘没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只有紧紧地锁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才能到达终点,拥有美好未来!
2004年冬季,刚刚走进部队的王庆毅就像一艘没有目标的船。他告诉小编,那个时候的营房是83年建的,暖气片的温度只能用来暖暖鞋垫。湿抹布叠好了放抽屉里,第二天就被冻成了“冰疙瘩”。得用热水化开以后才能用。
执勤岗楼不密封,还建在开阔的土坡上,一到冬天就在风口,站一次岗冻得一整天缓不过来。到了夏天,这便成了烈日下的炙烤,汗流浃背是常态,皮肤晒伤也常有之。而平时,除了上岗就是打扫卫生和训练,简单枯燥、苦累交织。
于此同时,王庆毅还面临着文化程度低、领会能力弱、身体不协调、体能素质差等种种困境。新训结束,所有考核成绩近一半不达标,更是给他的军旅梦浇了一盆冷水,让他感觉到沉闷苦恼,陷入了犹豫彷徨,意识到梦想惟艰。
那时的王庆毅晚上经常用被子蒙住头偷偷流眼泪,但哭过以后,他就开始回忆母亲的教导,审视苦累的生活,重铸自己的梦想,直到他想通了一个道理:“环境不会因自己而改变,能改变只有自己的心态,能证明自己的只有奋斗的汗水。”
“碌碌无为是庸人,奋发图强是智者。”自此,王庆毅又拿出了跟命运“叫板”的劲头。身体不协调,他就练协调性,在操作间、在班里,在任何可以练习的地方和时机,一个个简单的动作他练了一遍又一遍。战友们忙完了都在休息,他却拼了命的在“改命”!
他把目标定为每一天、每一个月、每一个季度,并执着的沉浸在实现这一个个小目标里。今天学会什么动作、这个礼拜参评内务标兵、这个月争取一颗红星。
新兵下连的第二个月,他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第三个月,他又交上了参加骨干集训的申请,虽然条件还不够,但他认为这既能表达自己献身部队的愿望,也是请战友监督自己,更是督促和提醒自己。
在目标的实现中,他不再迷茫彷徨,变得更加开朗与自信。靠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年终考核,他的军事成绩全部达到良好以上。中队年终评功评奖,他凭着毫无争议的最高票取得了“优秀士兵”,他的军旅生涯正式步入正轨,开始了属于他的“士兵突击”。
生命的重量难以衡量
能够衡量的是人的品德操守
心怀感恩尽好应尽之责
奋斗的脚步才能坚定
奉献的人生才有辉煌
知恩更感恩
勇担战士的责任
让他的军旅溢满光辉
“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王庆毅经常告诉身边的战友,自己的成长虽然有自己的努力,但更是组织关心关爱的结果。每次遇到困惑和不解,中队干部总是第一时间开导他、帮助他,教会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父母遭遇车祸,大队、中队第一时间批假送钱,排长把自己的银行卡交给他,让他随便用。诸如此类的事不胜枚举,深深恩情让这个坚强的硬汉不止一次留下感动的热泪,更坚定了他知恩感恩的决心。
他在2014年的一篇日记中写道:
转眼间已经进入了我在部队服役的第十个年头,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也到了而立之年。当兵就是这辈子最大的梦想,不能让自己牙齿掉光,头发花白的时候还抱有对人生的遗憾!
为此,我违反了父母的意愿,赔上了我对象8年的青春,也赌上了自己这辈子最关键的时期。回想这段旅程,努力过也付出过,也因此错过了亲人的生老病死,未曾体会床前尽孝的纠结艰难,不曾感受孩子膝下承欢的幸福美满,但这一切我并不后悔,我相信我逝去和健在的亲人也不会抱怨和遗憾。
我能做的就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坚守,积极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不辜负父母的一世期望,不辜负部队的关心培养。
2008年,王庆毅被调入教导队。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面对各项以前未接触的工作一头雾水,让他再次感到了自身知识储备、方法经验与部队建设需要的巨大差距。
为了弥补文化上的不足,王庆毅一边当教员、一边当学生,利用点滴时间,钻研各个科目的组训特点和方法,把自己放到考核与比拼的“厮杀”中摔打,用他的口头禅来说就是“绝不放过任何一次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正是凭借着这种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他连续五年在总队组织的教练员考核评比中,取得了四次第一、一次第四的优异成绩。
2012年,总队探索创新“哨位小教员”组勤思路,后来这项任务落到了他的头上。没有经验、没有借鉴,为了把任务完成好,他带着攻关小组在3个月的时间里没日没夜搞研究,演示脚本一改再改,思路一换再换,前前后后修改达26次。经过了重重锤炼,他平添了诸多白发,任务圆满完成的同时,也让他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财富。
2013年,他代表总队参加总部组织的教练员比武,凭着过硬的教学素质和精心的研究准备,赢得了仲裁组的一致好评,一举夺得第六名的好成绩,被武警部队表彰为“标兵教练员”,荣立个人二等功。
2018年10月,他在受领带领支队“士官帮带小组”下基层帮扶的任务后,积极发挥自身专长,帮扶指导基层完成重难点课目训练的同时,总结编写出意见建议十余份,向支队输送了破解部队建设难题的思路、方法,受到了支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士兵突击》里有这么一句台词:“过日子不能只往上看,有时候,要看看脚下。”
陌生的人,眼下你可能还不知该往哪里远航,也可能在经历着不止一次的失败,当我们看到许三多的成功,看到王庆毅的逆袭,我们就该相信,在无数次生活的考验中,只要坚持不妥协,在别人放弃的时候不放弃,在别人退缩的时候不退缩,在别人停止的时候不停止,我们就能趟出一条自信的人生之路。
END
●VOL.6时代精兵丨拼搏奋斗铸就“三等功臣”,这个风一样的男人成为战友心中的“兵峰”
●时代精兵丨“不允许”放弃,“铁血”中队长的成功秘诀就是一个“狠”字
●成功的“捷径”是什么?他给出的答案是“自信”“无惧”和“坚持”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郑逢民 狄帮聚
主 编:王宜海 杨一鸣
编 辑:杨 洋
校 对:魏见宝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a75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