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终追远丨缅怀守桥烈士,传承红色基因
作者:武警济南支队 姜洪斌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中
英雄是醒目的标识
在一个国家的道德天空上
英雄是璀璨的星辰
英雄
不仅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
更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
在山东济南鹊山脚下,有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铁路大桥——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
它修建于1907年,是建国前最大跨度的桥梁,拥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先后经历四次战争破坏和修复。新中国成立后,就有部队一直驻守在这里,一代代官兵用忠诚和担当,日夜守护着这条跨越黄河的生命线。
在这座见证了中华民族从觉醒到富强的大桥旁,有一尊王士栋烈士雕塑,他矗立在青松绿柏间,神情刚毅,肩扛枕木,时刻保持着英勇抢险的冲锋姿态,目光始终注视着他守护的大桥。
人物简介
renwujianjie
王士栋(1946—1967) 山东省泰安县季家庄(今属泰安市岱岳区)人。山东省军区一等功臣、 革命烈士。1966年3月入伍,为省军区独立一师一团二营战士,担任警卫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的任务。
1967年5月31日晚8时,狂风大作,突降暴雨,堆在洛口大桥桥头的原木被大风吹落在道轨上。守桥部队紧急出动,进行清理。为了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王士栋不顾个人安危,奋力将最后一根原木掀出道轨,此时一列客车疾驰而过,巨大的车流将他吸入车轮下,不幸牺牲。
为表彰王士栋的英雄事迹,中共山东省军区党委于同年7月6日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员,并追记一等功。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和济南军区分别作出决定,号召全省人民和全区部队开展学习王士栋的活动。《大众日报》为其发表社论。济南市政府在其牺牲地,为王士栋革命烈士塑像以示纪念。
经过多次编制体制调整,如今济南洛口黄河铁路大桥守护任务已经撤销,但在这座大桥上游20公里处,武警济南支队某部官兵正担负着曹家圈黄河铁路大桥的守护任务。虽然守护目标变了,但一代代守桥兵的使命没有变,他们用忠诚和热血践行着守桥兵的誓言。
英雄因崇高而不朽,精神因传承而闪耀。今天,让我们跟随武警济南支队守桥官兵和济南铁路工务段干部职工,近距离接触英雄,在“缅怀革命烈士,传承护桥使命”主题活动中,感受那份最诚挚、最厚重的守桥情感。
庄严的烈士纪念地,苍松挺拔,官兵对周边进行了认真清扫,对每块碑文进行了细致擦拭,让烈士的形象焕发光彩,让英雄的事迹感召世人。
大家排成整齐的队伍,官兵代表向革命烈士敬献了花圈。纪念碑前,全体官兵神情庄重地鞠躬,肃立默哀。手捧鲜花敬献烈士,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
“我希望你们把王士栋烈士的精神传承好,在危难时刻就要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时任山东铁道学会秘书长的桥梁专家曾兆来,为大家动情地讲述大桥的前世今生和守护大桥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每名官兵在鲜活真实的英雄故事中接受了一次彻底的精神的洗礼,激起了他们内心最诚挚最厚重的护桥情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全体党员在王士栋烈士雕像前重温入党誓词,面对庄严的党旗,高举右拳,用洪亮的声音再次作出郑重的承诺,表达着自己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决心。
赓续英雄精神,激发前行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守桥兵,他们每年都会在新兵入伍、重要时节组织官兵在王士栋烈士雕像前进行仪式教育,深切缅怀先烈,追忆英雄壮举,一茬茬官兵始终不忘接过守桥使命的忠诚火炬,将信仰之光照亮军旅人生。
缅怀革命先烈不仅是为了慎终追远,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教育今人,不管岁月如何变迁,英烈们的遗志也时刻提醒我们身负重责大任,鞭策我们要传承英雄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实际行动,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在新时代做出应有的贡献。
END
●老兵回家!传统不丢、本色不褪,这是每一个“成武兵”心中的誓言
(本文为山东武警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授权)
监 制:郑逢民 狄帮聚
主 编:王宜海 杨一鸣
编 辑:杨 洋
校 对:魏见宝
投稿邮箱:sdwj_new@163.com
小编微信:a753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