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进翻译世界,感受文化魅力——外国语学院举行文炳教授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提高外语学子文化素养,深入了解翻译专业,拓展知识储备,10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特邀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文炳教授于文一105作题为《汉英文学翻译的复杂性研究》专题分享暨外语节开幕讲座。学院党委书记刘春香、党委副书记陈国华、原学工办主任洪灵敏,辅导员钱丽敏、章雨洁及2020级新生出席活动。讲座由学院院长庞继贤主持。

《檀香刑》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发生在“高密东北乡”的一场兵荒马乱的运动。其中使用了大量形形色色的比喻,因此在翻译时具有极大的难度。其中,葛浩文翻译的版本独具风格,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文炳教授就葛浩文译本中运用的比喻为例向我们解释文学翻译的复杂性。

在讲座开始,文炳教授提出一个问题,即为何要研究比喻的翻译。随后,他解释说因为比喻的翻译最能体现译者的价值观,并且最容易受到价值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最富有解释和评价余地,因此是翻译中的关键点,也是一个极具考察和研究价值的部分。从而将我们引进了翻译比喻的世界。

首先是研究“比喻翻译”的原因,教授指出比喻的翻译是考察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如何决策的关键点,更是评价译者对原作忠实与译者风格等等的关键点。教授以葛浩文英译《檀香刑》为例,分析了此书比喻的英译用到的九分法翻译模式。在比较了几种翻译方式之后他得出结论: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翻译,首先必须要传达理解,避免误解。也提醒了我们在以后进行翻译时要注意融通中西,考虑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    

二是“比喻翻译”的分类,介绍了译本中九种比喻分类,包括误译,完全直译,直译但对喻体做少许修正,直译加注等等。紧接着教授用五个例子展现翻译中的“蝴蝶效应”,说明了即便是微小的因素也会对翻译产生巨大的影响,再次展现了语言使用的复杂性。同时也强调我们在翻译时要多看英汉对照的材料,不可太中式化。

讲座的最后,文炳教授讲述了翻译理论的演变,并提出了自己的翻译原则,即传达理解,避免误解。也提醒我们要注意关注语言的正确使用,并向我们介绍了如何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推荐了一些翻译学习的工具和方法,帮助我们进行未来的翻译和日常学习。

翻译之道,融会贯通之始。外语的学习与使用是每位ZUCC外语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次文炳教授的讲座,不仅仅让外语专业的学生了解翻译时比喻的译法,更让他们对于英译了解上了一个台阶。谨愿外院的新生们始于未知,一路向前,去探索,去领略其中无以言说的曼妙和惊喜,而后精于所学,去发现,去开拓语言文字的独特和魅力!

THE

END


文字 / 刘芝翔、刘丹华、沈怡昀、谢思儿

编辑 / 王佳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