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国平:网络时代更需要自主学习、自我教育

给孩子 此念 2022-05-08

▲周国平老师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给孩子”(ID:tochildren)

导读

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凸显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也因此暴露了现代社会自我教育能力方面的不足。对于教育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

——周国平


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作家周国平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年会的主题为《教育生态中的变与不变》的演讲节选,分享给大家。



cinian



周国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

作家、哲学研究者



今年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年会的主题是“营造教育新生态”,我接到这个题目时内心有些抵触。因为衡量教育生态要看它好不好,而不是新不新,如果教育原本的生态是不好的,无论加了什么新因素,打造什么“新外观”,它仍然是不好的。


后来我看了说明,理解了提出“教育新生态”概念的原因,主要是指“新技术对教育发生的影响,导致了教育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想探讨一个我看来很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在外界变化的变化中不可改变的东西,或者说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如果我们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丢掉了,那就不再是教育了。


进一步说,新技术的应用更加凸显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和不可取代性,因此我们更应该在这方面下力气,来改善我们的教育生态。


现在最热门的两个新技术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人工智能,针对这两个热门技术,我谈两点看法。




01

互联网和自我教育

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改变大家有目共睹,我想谈一个问题,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凸显了自我教育的重要性,也因此爆发了现代教育培育自我能力方面很大的不足。


对于教育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一切教育本质上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本质上都是自我学习。


这个特性在天才生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人类文化的任何一个领域,一切做出重大贡献、创造性贡献的人物,都是通过自我教育达成的,而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在他们的学生时代,往往还会和体制化的教育发生冲突,他们突破了体制的阻力得以成长。这样的特性在一般学生身上同样也有所表现,只是不像天才成长故事那样富有戏剧性。


富有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在自己的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个学生从小学、中学、大学毕业以后,决定他优秀还是平庸最关键的就是他是不是具备了自我教育能力,具备了在兴趣引导下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我们的学校用分数评价学生的优劣,我相信走出校门以后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没有自我教育能力人的人很快会暴露无遗,就会走向平庸,这从来是规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表现得尤其鲜明。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是信息资源的发达和共享,每个人都可以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但要享受这个好处的前提是:


❍ 诞生在1961年,《小蝌蚪找妈妈》是中国的第一部水墨动画片,画中形象,取自齐白石爷爷的画。


❍ 具备相当的鉴别能力,找到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没有这两点的话,我们就像是面对潮水涌来,被动地接受信息,成为海量信息的通道。这些信息和你的心灵、生活毫无关系,所以它不是促进我们变得更好,反而是败坏了心智的成长。

所以互联网的作用有两个方面,对于有自我教育能力的人来说,它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资源;对没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人来说,往往被动的接受信息流碎片化信息,这种能力反而更加难以培养了。


今年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加凸显了互联网的优点和不足。优点很明显,如果没有互联网,学校教育将彻底停摆。另一方面有的人认为网课可以取代或大部分取代实体教育。我认为不能,因为疫情期间也暴露了网课的不足,主要是两点。


❍ 网课没有实体教育的现场感和亲密性,在课堂上学生和老师之间有现场互动和情绪交流。一个老师看着学生的眼睛讲课和对着屏幕讲课,听者和说者的感受都不一样。


❍ 年龄比较小的学生,例如小学生、初中生自制力比较差,听网课往往不专心。很多学校只好把上过的网课,重新再上一遍。所以至少在基础教育阶段,课堂仍然是教学的主要场所。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网课能不能取代实体教学,而是要改变我们的实体教学,让它成为良性新生态的基础。

▲ 4月29日,7岁的柯恩雅

在集贸市场的卤菜店案板下坚持上网课

现在的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课程划一、课业繁重,一直是在为应试打工。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区别只在于承受力的大小和应对的好不好。

好不容易熬进了大学之后,就觉得大功告成,可以松一口气了,在学习上不再有进取心。而自主学习的前提是对学习有兴趣,没有兴趣,谈不上自我教育。




02

人工智能和人的全面发展

人工智能是现在最“时髦”的新科技、新技术。虽然还没有大规模实际应用到教育里面,但这方面的遐想已经很多了,我也不妨遐想一下。


我相信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会有所作为,但一定有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它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我们需要知道到底什么是教育,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我认为不管教育怎样变化,它的本质始终是人的精神能力的生长,所以教育的目标始终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们要问一个问题,能不能依靠人工智能让自己全面发展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先问一个问题,人工智能能不能真正具备人的各种精神能力?


现在关于人工智能谈论比较多的是人工智能能不能达到甚至超过人类的智能。我是这样看的,人的精神能力不限于智能,因为人的精神能力还有情感。根据我粗浅的理解,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算法,就是把信息数字化,用大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

我觉得智能是人工智能的强项。人类智能的核心因素是什么,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知识、逻辑、记忆力,另外一种是知觉、想象力。爱因斯坦的看法是后者,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是创造的源泉,我赞同这样的看法。

而这方面的因素是无法数字化的,所以人工智能永远欠缺人类智能的核心因素。比如人工智能可以掌握相对论领域迄今为止的知识,但是人工智能发明不了相对论。


其次我们看情感,我倾向于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有各种外在表现,主要是脸部的表情、说话语气、话语内容。


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对视觉图像、语音和文本的信息予以识别,决定这些外部表现,甚至可以模拟这些外部表现,但这和真正拥有情感是两回事。


拥有情感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必须是一个活的生命体。活的生命体才有可能感受快乐和痛苦、爱和恨、希望和恐惧这些情感。而人工智能不可能成为一个活的生命体。


在道德方面情况与此类似,道德的基础无非是两个,一个是人作为生命对其它的生命有同情心,另外人有做人的尊严感,我认为人工智能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生命和灵魂,所以它不可能形成道德情感。


进一步说,人类的所有精神能力、智能、情感、道德,都是建立在人的主体性基础上。主体性是每个人的自我意识,每个人都是一个我,是我在思考、我在爱、我在向善。人工智能之所以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竞争能力,根本原因它是机器,不是主体,不可能拥有自我意识。


所以我的结论是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教育和学习的过程,无论人工智能多么发达,人的全面发展还得靠每个人自己,我觉得这真是一件好事情。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应用和享受这些人的精神能力,如果这些事情都被机器人取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今年技术界最轰动的新闻就是马斯克的公司展示了三只植入脑际芯片的小猪,这家公司的愿景是将来把芯片植入人脑,把人的大脑和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双向的信息传递。


有的人为此欢欣鼓舞,认为到了那个时候学习就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就不需要阅读了,直接把文本信息传递到大脑芯片上就可以了。且不说这种愿景是否能实现,就是能够实现,我相信大多数人也会拒绝采用。


把自己的大脑变成一个信息的储存器、文本储存器,完全放弃阅读本身的各种快乐、各种享受,这是懒人的理想,结果是变成一个蠢人。




- END -





《生命·成长》第二季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二季完整版纪录片





大家都在看


李松蔚: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自私”很多

  《生命·成长》第二季(第二期)


王熙乔:教育创新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探月学院就是要尝试去做不可能的事


杨东平:关于教育,我们到底在焦虑什么?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