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青春期孩子的自我探索,是生命中必经的历程(第二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了不起的身体
(ID:tansuoshenti)
导读
青春期是一朵云、一行诗,还是一场疾风、一团烈火,或是最麻烦、动荡不安的时期?要了解如此矛盾的青春期,需要找到解读青春期的关键密码。
很多家长对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叛逆头疼不已,不知如何应对。其实叛逆是孩子逐渐脱离童年期的稚嫩、从儿童期向成年期过渡时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父母需要深入了解子女真正的内心需求,再来审视他们的叛逆行为。
本期,「此念」邀请心理学家、北大心理学博士李松蔚一起探讨,什么才是青春期孩子的主要任务?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喜欢和父母博弈?父母该如何去缓解焦虑?
cinian
▲ 点击观看【了不起的身体】视频号
李松蔚
心理咨询师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
01
探索自我
是个持续终身的过程
李松蔚:青春期就是探寻的过程,有的孩子很幸运,可能短时间内就找到了自己和别人的差别,并且他认为通过寻找自己的“位置”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地带来乐趣和成就感。
但也有些孩子可能没那么幸运,有段时间他特别喜欢这件事情,时间一长,他又不感兴趣了,认为自己在这方面,也不见得有多高的天赋,就好像到了一个天花板,再也超越不了,于是就想再试试其它事情,所以他需要花好多年探索。
李松蔚:一生都在寻找也是一种状态,就是我有一份工作,能够自食其力的生活,在社会层面,对得起自己的身份和责任。
但是,比如我下班,利用空余时间,写小说,画画,摄影,唱歌……不断地寻找,也许到某个时刻,就与自己握手言和,发自内心的认为:“这大概就是我”,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记录生命的体验。
02
青春期学习的后劲
来自于孩子的内驱力
李松蔚:是的。在学术、学业这一方面,只有少部分孩子能得心应手,特别是现在,家长对学业要求不只是达到平均水平,可能要达到前10%,好像这样家长才感到放心。结果必然会导致90%的孩子,在学习这方面没办法找到自信心和价值感。
所以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这段时间会感觉很痛苦。如果家长对于学习要求特别高,那他们这几年的人生主题就是「如何跟家长斗智斗勇」。
李松蔚:对。实际上在青春期以前,孩子的学习成绩优秀,这件事情不是靠孩子的天分来决定,而是靠家长对孩子学业方面足够重视,再加上他智力处于平均水平,综合而来的结果。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比如:十几岁的孩子,他不仅有很好的学习成绩,而且可以达到一些成就,拿很多奖,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或者通过考级,达到专业水准。
其实这些成就也并不能说明孩子很优秀,但是通过这些行为,能了解孩子背后的家长,他们大概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执念。如果恰巧孩子对这件事特别感兴趣,那很幸运。
但是如果等孩子到了某个时刻,认为这不是他想要做的事,该怎么办?他现在必须要找到自己的内驱力。所以寻找内驱力其实是一个特别悖论的过程,虽然我们现在有很多的书和课程,教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但最后培养出来的反而是外驱力。
03
青春期父母
应该与孩子探讨生涯规划
李松蔚:至少在中国绝大多数的家庭里,学习不只是学习,它的本质其实是在讨论前途,讨论孩子到底要走哪条赛道,以及他在选择的赛道上竞争力强弱,所以我认为学习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议题。
父母和孩子,需要定期讨论。讨论围绕的主题不在于成绩好和差,或提高成绩的方法,更多的集中在「你将来要走一条什么样的路?是走一条主流的路线,还是尝试走有个性、少数人走的路?」。
比如像艺术生(包括体育特长生、音乐特长生……等),这条路孩子是不是真的能走通?或者有多大的风险?不确定。如果想通过高考拼文化课,走这一条路,他大概有哪些期待?大学要报考最好的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
父母要与孩子心平气和地去讨论,不要轻易用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评价他,告诉他「行或不行」或者「什么才是对与错」,而是问「你有什么打算?」。有时候,当孩子做出一些在父母看来出格或有压力的举动,比如:因为太累,他想休学一段时间;或者提出对这门学科没兴趣,打算放弃它;甚至休学,出去打工。
当孩子提出这些想法时,父母不要着急去评判对错,而是换一种方式讨论:“好的,我知道你现在很累,有这样一个想法,我尊重你,那我们一起规划。对于未来,你有什么打算?”。一定要谈清楚,而不是一味地满足孩子,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04
分享经验教训
是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有效方式
李松蔚:对,比如:「你成绩如何?或者你有没有更好的学习方法?」,父母头脑中要有一个概念,其实学习是孩子要为自己负责任的事情,不是为别人学。
自我负责包含了他需要自己去判断,投入学习程度的大小和学习节奏的快慢,也包含了他要怎么通过父母和老师,比如:适度的监督和补课等,外部学习资源来帮助自己。
我建议父母:
第一、当孩子现在提出需要帮助时,可以告诉他:“现在这个时期确实对你很重要,如果想通过参加高考来考上心仪的大学,就要好好学习,更重要的在于你必须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不能像小学,我们来替你决定每天学习花多长时间,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你还要再做多少页、多少本的习题册,现在你要自己决定学习速度的快慢,和投入不同学科精力的大小。在这个过程里,我们能帮助你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你如果认为,我们替你把控时间和关键节点,让你更有安全感,那可以提出来,这是暂时的,我们这么做也不代表一直以这样的节奏进行。之后,如果你觉得被我们督促,心里有些反感,或者不够自由,可以随时提出来,我们再做调整,总之一切由你自己做主,我们是你可以使用的资源。
这是一个大方向。
第二、落实到更具体的操作行为上,可以告诉他一些微观的学习策略。比如:「你应该平时多花时间去学习,不要到了期末考试临时抱佛脚」。
如果你有类似这样的经验或教训,想分享给孩子,怎么做才合适?我经常教来找我咨询的父母,说:“我不知道”。
比如:现在我和孩子讲述自己的经验,「数理化这些科目,放在平时去学,到了期末,我会比较从容,不会手忙脚乱。临近考试,我会花大量的时间背诵政治、历史等文科科目。这是我的经验,不知道对你来说适不适用?」这句话一定要记得加上。
否则性质就变成了你在指导他,而不是在分享我的经验。甚至有些父母可能主要分享教训,「当年我在这个科目上吃亏,不知道对你会不会有帮助?」说完这句话,孩子就立刻能感受到把主动权拿到手了,他就会判断我要吸收多少经验,心平气和地想,「父母的经验或教训,对自己是不是有帮助?」,如果你不加这句话,孩子就会反抗,因为你又在说教。
- END -
《青春期》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点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青春期》完整版纪录片
【此念】赠书福利
在和孩子沟通时,你有什么好方法?
或者有哪些心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李松蔚新书
《 5%的改变》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2年7月28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赵天玮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李松蔚:父母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第一期)
成为和平,创造和平 | 《非暴力沟通》下
汪曾祺:只要是书都可以读,
哪怕是一本老黄历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