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路桂军:生命尽头,寻求永恒的生命意义|《生命·成长》第三季(第三期)

此念18 此念 2024-04-30

▲ 路桂军

导读

安宁疗护到底做的是什么?


清华大学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安宁疗护负责人路桂军,经常用这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工作——当一个人生命走到尽头,在余晖下,我摇着橹,陪你出海,为生命撒下最后一网,尽可能让生命满载而归。


本期,路桂军老师与「此念」一起分享,安宁疗护具体是做什么的?怎样才是中国传统意义的善终?




cinian


▲ 点击观看【此念课堂毛诗篇】视频号

路桂军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厦门长庚医院疼痛科主任

安宁疗护负责人

《华人生死学》副主编

中国抗癌协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生命·成长》第三季

看见有形,看见无形,看见造化的心灵


01

在天人物我的关系上

寻求共融

路桂军:安宁疗护在我们的场景下,当自己的亲人走到生命尽头,不知道该怎么爱的时候,他会找到我们。那些生命尽头认为无论如何都是人财两空的人是不会找到我们的,我们的工作决定了我们见证更多美好。


 主持人:安宁疗护,可以理解是有点像心理学和医学结合的一个部门吗?


路桂军:可以这么理解,死亡不是一个纯医学事件,而是一个社会学、人类学事件。我做安宁疗护之后再回头看医疗体系,我经常说,医院其实有两个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挽救生命,挽救各种突发意外,创伤。第二个功能是送走生命,因为太多人在被送进医院的那一刻,生命就注定是一条不归路,这个情况下我们到底该做什么。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下,其实没有教会我们的医护人员该做什么。


所以有个患者说:“我就不想被你们折腾得死去活来。”我们经常形容极致的痛苦是用“死去活来”这个词,这个患者说:“你们把我折腾的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了,还不如让我安安静静地走”。


在我们安宁疗护病房,我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身体上的痛苦症状,比如:疼痛、呼吸困难、憋胀、麻木;第二是心理上,有没有死亡恐惧、死亡焦虑;第三是有没有遗憾,人走到尽头,有没有爱没有表达,有没有关系需要和解;最后一个是人生的意义,我们叫身心社灵,他是否寻找到了生命意义。


 主持人:其实并不是每一个医院都有安宁疗护,有可能是挂不上号的?


路桂军:是的,不是每一个医院都有,这一点很遗憾,我们有很多病人在等我们床位的时候就死在了外边。有一个老人家,在临终跟我沟通说:“路大夫,我希望你活200岁。”我说:“为什么是200岁呢,不再多一点再少一点?”他说:“你把我送走,把我儿子送走,再把我孙子也送走,我最亲的目前可见的就这么几个人。”这个朴素的认识,充分反映了他们对自己最爱的人,希望他们都能得到一种完整地来,完整地去的这种妥帖地走。


生命的尽头,最好的医疗状态是“人文医疗”,人文医疗的模式,我们总结出一句话就是:“人走到生命尽头,在生命消失的这个节点,希望在天人物我的关系上,寻求到一种共融,寻求到永恒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路老师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听路老师的讲话,你的心就可以静下来。


我们过去不太敢谈死亡的问题,也不太敢像路老师一样谈得如此透彻,包括对待临终病人的一些做法,我们过去都是错的,比如给病人盖被子,实际上,路老师告诉我们,快死的人是不喜欢热的,要凉。还有给病人打点滴喂水,喂饭,这些都是忌讳的。


——患者家属




02

中国传统意义的善终

让逝者安详,生者安宁

 主持人:安宁疗护包括疼痛管理,对于疼痛管理我们了解的不太多,您能介绍一下吗?


路桂军:疼痛非常有意思,在人体的所有恶性刺激中,疼痛、瘙痒、麻木,痛和痒它是排第一和第二的,是最严重的恶性刺激。人体最不愉快的感觉就是痛觉,第二个是瘙痒,所以中国有一个词叫“无关痛痒”,我们如果不疼不痒就都可以坐得住,如果有痛痒在,那一定寝食难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一种不太合时宜的观点就是“忍痛是一种美德”,得病忍一忍,坚强是条汉子。但是我们现在认为忍痛是软暴力,在我们疼痛病房,我经常看到各种剧烈疼痛的患者,我们把患者聚到一起,探讨到忍痛是一种美德的时候,患者简直是恨得咬后槽牙。


有一位患者说:“忍痛就是软暴力,我的身板,百病缠身,如果国家民族有危难,我同样可以上战场,但是在和平时期,我认为忍痛是对医疗技术的纵容和对疾病的迁就,因为忍了疼痛,毁了生活。”疼是躯体的,痛是心理的,疼痛就包括躯体加心理,所以长期疼痛的患者,往往都伴有些焦虑和抑郁,而焦虑、抑郁、烦躁的情绪,又把疼痛放大。


在重庆这个地方,他们几乎不说疼痛这个词,而是经常说“恼火”,头很恼火,肩膀很恼火,疼痛完全是情绪化的,疼痛严重影响到人的生活质量。


 主持人:您怎么看安乐死?


路桂军:安乐死,其实并不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安乐死来自西方。我们仔细探讨安乐死这个事件中,到底安了谁?乐了谁?


很多安乐死的报道,比如台湾人去瑞士安乐死,如果你详细读这篇文章,前面一定有一句,因为痛不欲生,所以寻求安乐死。


如果痛不欲生解决以后,一般就不想安乐死了。如果让每一个在痛苦状态的人都去安乐死,那是一种社会责任的缺失。所以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下,我们追求的是善终,善终比西方的安乐死,要浪漫一万倍。


 主持人:但是也有的人觉得活够了,生病以后生命质量不好,活着没意思了。


路桂军:西方的文化和我们中国文化不一样,中国的家文化非常重要。中国文化下,一个人的生死不是一个人的事,还是一个家庭事件。善终,其实是“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环境平安顺遂”,比如我得病就想死,但是我的孩子会痛苦万状。


也有中国人去安乐死的,他死了之后,他的儿子第三个月就出现了严重的抑郁,所以在中国,目前安乐死似乎并不是最佳选择。


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好几个病人在瑞士注册了安乐死,还有很多病人一来的时候痛苦万分,我经常习惯性地问:“有什么需要帮你的?”他说:“如果你帮我,就让我赶快死”。我说:“你先住进病房再说”。一旦把疼痛缓解后,第二天就在病房唱歌,唱妈妈,唱祖国。我说:“还想死吗?”他说:“谁不想多看世界两眼。”


是因为痛苦的折磨,他不想活,因为疼痛和希望是呈负相关的,如果得病以后,遭遇到的是无尽的痛苦,希望会降到很低,直到最后把生命妥协掉。




03

医生就像文物修复师

既修补裂纹,还恢复文化

 主持人:您觉得未来医疗的发展,在生命教育方面,哪个方向更理想?


路桂军:我觉得是朝着关心人、爱护人,以人为中心,人文的方向。


提到人文,就不能不提文化,文化、人文有序对接以后,才能出现理想的医患关系和医疗大环境。


生死之间的信仰叫文化,梁晓声曾经说过:“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发自内心悲悯和以约束为前提自由,这是文化。”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说,我们医生有时候就像一个文物修复师,比如青花瓷出现裂纹,我们要把裂纹修补上,我们还要恢复它的文化,让别人读懂它,让它很好地融入这种文化,这似乎才是一个人应该做的。


我们作为一个理科生,掌握了很多可以治病救人的技术,但是一旦走到生命尽头,你会发现所有的科技都变得苍白无力,再好的药物也没法让他重返健康,再好的手术也没法给他重回往日的神采。当科技日渐没落、萧条、苍白的时候,我们应该有文化信仰,赋予他人生的意义,我们发现文化让我们从信仰、家庭、各种空间,彰显人生的价值。


所以医学一定等于科技加人文,另外科技应该是人文的基础,如果没有科技,人文就像空中楼阁。比如你对病人再好,你给他唱歌、跳舞,他就是便秘,十天解不出来,那个腹胀感绝不会被悠扬的音乐声疗愈,还是要在身体基本舒适的情况下,再进行人文照护。


 主持人:以前可能更多的是把病治好,至于你是谁,你的要求是什么,可能没那么重要。


路桂军:对,原来我们总结一句话就是:“以往的情况,疾病是医生眼中的世界,而痛苦是患者心中的苦难。”我们把医学分科,心脏脾肺肾,我永远看到肝脏有问题,看不到这个人。


人文其实也就是人性化医疗。人性包括三个基本属性:


第一、生物属性,就是新陈代谢,组织器官;


第二、精神属性,就是信息交换的过程,我说的话你是否听懂了;


第三、社会属性,我得病靠谁,靠国家,靠医院还是靠家庭。一个没有人性化的医疗,就不是人文的医疗,这种情况有人觉得很无力、很痛苦。


我曾经看过一个患者,他罹患胰腺肿瘤,在一个基层医院看病,因为这个肿瘤很痛苦,在基层医院可能限于当地的基础诊断水平,没有查出来什么病。从生物层面,他说不清是什么病,从精神层面他很痛苦,经常发脾气、摔东西,从社会层面上,也没人太多理解他,因为天天砸骂摔,家人以为他是不是得精神病,就把他送进了精神病专科医院,当狂躁症收住院治疗,住了大概一个多月,病情日渐沉重,身体日渐消瘦,疼痛依然如故,再看病才发现是胰腺肿瘤,但是这个时候发现比较晚,也没有得到很有效的治疗。病人走之前,特别感谢我们医务人员,他给了我们写了一首打油诗,写他生病以后住进精神病医院的场景。


亲人送我精神院,无理可讲度日难,任其捆绑无所惧,我心飞翔亦如箭。


从生物层面上,没有人读懂他,精神层面,他也不被理解,社会层面上,靠家庭,家庭把他当精神病,靠医院,医院又当精神病治疗。



结语



在安宁疗护里,需要做的是“身心社灵”:身体层面要舒适,心理层面要平静,社会层面有关注,灵性层面有超越,需要按照这个次序来依次进行。



历时两年,“此念”出品


《生命·成长》第三季

嘉宾名单


高艳津子 北京现代舞团团长、艺术总监

邱振中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书法与绘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 

朱赢椿 设计师,艺术家,

多次荣获“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称号 

徐皓峰 导演、作家,

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

王昱珩(水哥) 南极大使

林曦  水墨画家

路桂军  清华长庚医院 疼痛科主任

巫鸿  著名美术史家、芝加哥大学教授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 博导

 陈传兴 作家、摄影家、导演,作品《掬水月在手》

 刘擎 华东师范大学紫江特聘教授,

政治学系博士生导师 

 郦波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宁织造博物馆馆长

 邱启敬 当代艺术家

 许静 南京书画院专职书法家

青山周平 B.L.U.E.建筑设计事务所 创始合伙人

六神磊磊 作家、知名自媒体人


《生命·成长》第三季

看见有形,看见无形,看见造化的心灵


▲点击图片

即可观看《生命·成长》第三季


- END -



【此念】赠书福利


你对安宁疗护有了解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路桂军亲笔签名

《见证生命,见证爱》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2年11月22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出品 | 此念

编辑 | 演忱

  排版 | 王啊晶



大家都在看


路桂军:唯有爱可以超越生死

《生命·成长》第三季(第二期)


彭凯平:孩子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 

《生命·成长》第三季


张展晖:运动,是一种动态的冥想 

《了不起的身体》(第一期)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