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余世存:人要有自己的宝藏,才能现世安稳

余世存 此念 2024-04-30

本文摘自:《自省之书》

作者:余世存

出版社: 岳麓书社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余世存一起探讨「节气与人的性格」,3月14日,此念视频号19:30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读

《学记》产生于秦汉年间,是对古代中国文化教育的总结。


《学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藏修息游”,是中国古代教学的原则。


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休息,懂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cinian



余世存

学者、作家、诗人

代表作有《非常道》《时间之书》等




藏修息游的人生教育



教育问题是人生社会的一大问题,今天中国社会的教育让很多人摇头,主流教育的产业化和素质口号不用说,在民间,也出现了私塾、学院、父子在家教育等“盗火者”。但教育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虽然中国的家长孩子一度挽救了西方不少濒临倒闭的学校,但在西方,教育几乎是历届总统大选中最为社会所谈论也为人诟病的话题。说到底,我们感受的现代社会的危难,根源在于教育。


在这方面,寻根追源,看看先人的教育理念会给我们启示,在这方面,孔子在《论语》中的想法、《大学》一篇中的倡导,都值得学习。但把教育问题说得通透全面的,莫过于《礼记》中的《学记》一篇。


现代教育始于启蒙运动,启蒙运动的一大号召在于勇敢地运于自己的理性,但在社会发展中,这一理性化得到极端发展,那就是人在人生社会中永不停息地接受、拥有、参与……但《学记》对“君子之于学”的境界明确地说: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我们从人生的立场看这四个关键词,可以说,人要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宝藏;人要修行,实践;人要休息,懂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人要“逍遥游”于社会自然中,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即使具体从学习的角度看君子之学的境界:藏焉,学不能白学,学不能为老师、家长而学;把经典宝藏藏到自己心里,变成自己的。中国人一般说,看一个人的学识,叫“腹笥”,肚子里有没有货,没货的人是白学了。


修焉,有了学问,就要去修行,在日常实践中去运用。有所藏,有所行,知行合了,一个人的自心就来了。


自心就是息,息焉,身心就像镜子、像平静的水一样,把生活的烦琐和凌乱映照得清晰、和谐、有序,这就是息。


然后是游焉,孔子曾说这一境界是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优哉游哉。

可见,中国先哲对人生有一种极为通达的见解。其中为我们今人陌生的一个境界,自心为息——即人来到世上要找到自己的身心,要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去变化气质、听取内心,从而达到内心的安宁,使人气度开阖,胸中淡定。这种自省其心,才能不为外物所执,也不为自心所役,而获得真正的自在,喜怒哀乐之发皆能中节。苏东坡则说,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学记》一篇可诵可习,其重要者非止一端。我们今天熟悉的名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等,都来自《学记》。


这篇文献可称为中国文化教育的纲领性文献。今天不少教育工作者引外来的教育模式以济国人之困,如亲子教育的华德福模式、美式的迪科奕阳阅读模式,还有日式、英式教育等,或者重温《学记》也能对当代的教育有所启迪。


《学记》开明宗义:“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自我反思、践行良知,足以让人了解自己的美德,但不足以打动并动员众人。亲近贤能、体怀远人,足以动员大家,但不足以教化人的心灵。君子希望教化人,成其美俗,兴学是必由之路。


《学记》告诉人们,古代的教育是这样的:“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古人设学施教,闾巷有“塾”,乡里有“庠”,地区有“序”,诸侯、天子有“大学”。学校每年招收新生,来年考试一次。第一年考查阅读能力和志向;第三年考查是否尊敬师长,能否和学友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是否广学博览,亲敬师长;第七年考查在学术上的见解和择友的眼光,如果合格,叫作“小成”;第九年考查是否能够触类旁通,知识渊博通达,临事不惑,不违背老师教诲,如果合格,就是“大成”。然后足可以教化人,移风易俗,让近处的人都悦服,让远处的人都向往这里。这就是古人伟大的教育制度。

我们由此话可知,《学记》产生于秦汉年间,是对古代中国文化教育的总结。


在《学记》看来,教育有七个原则:“示敬道也”,身穿盛服以素菜祭祀先圣先师;“官其始也”,齐颂《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等篇章,以表达自己治世的愿望;“孙其业也”,击鼓召集学生、发放书筐,让人明白学习是一项庄严的事业;“收其威也,设置夏、楚两种学刑,”让学子们遵守规则、有所克制;“游其志也”,不轻易视察,让学子们的志向自由发展;“存其心也”,视察的时候,多听而少说,让学子们用心思考牢记;“学不躐等也”,对于初学者,只听不问,不急于求成。《学记》还引证说,凡学习,培养做官的能力首先在于培养从事具体事务的能力;培养士,则首先在于培养心灵的方向。


《学记》也批评了当时流行的错误教育方法:“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 


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把自己都不理解的内容念给学生听,或者讲得令人难以理解,急于赶进度不顾及学生的不安,让他们从小就学会放弃真诚并言不由衷,不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教学混乱,却希求学生们能够觉悟。结果,学生们厌学、讨厌老师,觉得学习是一个苦差事,不知道学习有什么用。即使勉强结业,也会很快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看这一段,就像是说千年后今天的教育样。

《学记》还说了四种教育方法。“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伟大的教育原则,在于问题未发生之前就告诉学生规则,在适合学习的年龄让他们接受尽可能好的教育,不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学,相互观察、效法从而达到各自获益等。


《学记》总结了六种不利于学习的类型。“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产生逆反心理了再去教规则,会冲突不断;过了适学年龄再学习,则勤苦而难成;教学混乱而不循序渐进,学生会厌倦学习也不去实践;独学而无友,则容易孤陋寡闻;接触坏的朋友会疏远老师;沉迷于某种癖好会荒废学业。


《学记》虽然是理论论纲,却跟中国其他经典文献一样不乏诗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我们读这样的教育文献,可以看到先人把教育、学习跟人生、社会、自然之间打通了。《学记》既是“学记”,也是“教记”,是“教学记”。因为“学”并非一个独立存在的事件,而是为了化民成俗、悟道为人,是人生的内容,是日常生活。

《学记》关于教育的结论也是斩钉截铁的。“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学记》是超越时空的。它跟现代教育理论并不冲突,在某种意义上,它更具形式感,也更有教学相长的学习人生化、实践化思想。因此,在大变动的时代,人们会重温它,从中汲取思想资源,以开启未来。如清末民初,不仅张之洞等人有《劝学篇》传世,而且刘光贲、王树枏等受传统熏陶而又盼望变革求新的文人,借着重新演绎《学记》而发出了启蒙与救国的呼声。刘说:“旧书重读,新解特生,盖身世之悲有不能自己于言者,强附经训以告稚子。”他认为社会贫弱局面的病根就出于“兵不学而骄,吏不学而贪,农不学而惰,工不学而拙,商不学而奸欺”,通过《学记》,他意识到:“化民成俗为兴学之本意,则造士育材犹为教学第二义,此亦今日立学堂者所当深思。”


王树枏则把《学记》做了中西比较。如“学不躐等”,他说:“泰西教育家之言曰:教人之道宜由已知以及未知。”“游焉”,他说:“泰西诸国教育最重游戏一事,英国教员以善与生徒游戏者为上。”“不顾其安”,他说:“波多野贞之助云:授受合于程度,是曰感受;因其固有者而发达之,俾有再生之观念……”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会有更开阔的视野看待《学记》的现代意义。


我们由此可见《学记》的生命力。如前说,《学记》总结了前人经验和现实教训,它立足于丰富的实践,跟现代教育学说有相应之处,但它的文化背景不同,以之为参照,更能看清我们的现实,更能看出我们的盲区。事实上,通读《学记》,我们知道,这不仅是教、学之事,也是人生之事,每一个人都可以从中看见自己的位置,看到自己在“藏修息游”的序列里处于哪一个阶段。


▲ 点击图片 即可购买《自省之书》余世存



- END -




【此念】赠书福利


藏修息游

你在哪个阶段?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余世存

自省之书》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3年3月10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心脏科医生冯雪:要减肥,先吃饱


黄仕明:被允许不改变,改变才会发生


王昱珩:

我高中时就立下目标,每天要做一件我没做过的事情

《生命·成长》第三季(第一期)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