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骆玉明 此念 2024-04-30

本文摘自:《诗里特别有禅》 作者: 骆玉明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4年2月出版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骆玉明,一起探讨「诗词中的美好禅意」,3月26日,此念视频号19:30 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导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南宋】慧开禅师《颂平常心是道》




cinian




骆玉明

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

《辞海》编委

中国古典文学分科主编



▲ 图片来源:Mikiko Noji

世俗的知识和欲念就像一件湿衣服一样,紧紧裹在我们身上,脱不下来。


禅宗的公案中,最常被提起的一句话是“平常心是道”。这话头极为简单朴素,同时又特别能够体现中国禅的精神气质。


宋代禅僧无门慧开所撰《禅宗无门关》,收录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公案。


据这本书记载,“平常心是道”为南泉普愿接化赵州从谂之语句。


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


南泉云:“平常心是道。”


赵州请他解说,南泉说:“拟向即乖!”意思是,“平常心是道”是简单而直接的感悟,不是什么复杂的义理,一旦解说,就背离本意了。


南泉普愿是马祖道一的弟子,也就是慧能的第三代传人。而依照《景德传灯录》的记载,这句话马祖道一早已说过:“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贤圣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


马祖道一的另一名高足大珠慧海曾经在这一点上也有过发挥。


《五灯会元》记载,有一位有源律师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还用功否?”


大珠禅师说:“用功。”


又问:“如何用功?”


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问:“一切人总如是,同师用功否?”


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


再要追溯上去,还可以归源于六祖慧能的《六祖坛经》: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这意思是说:佛法就在世间日常生活之中,试图脱离世间日常生活追求“觉悟”,犹如在兔子头上找角,永远不会有结果。

▲ 图片来源:Mikiko Noji

在这里稍稍多引了几条资料,想说明“平常心是道”体现了南宗禅的一种重要特色。


由此引出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修习禅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从宗教意义上说,禅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一样,最终目标是“成佛”超越生死和轮回,达到涅槃境界。


但禅者在强调“平常心是道”的时候,所谓“见性成佛”,显得很少有神秘意味,它更多地指向精神的解脱和超越,表现为一种轻松愉悦、自适自足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这样来看“平常心”,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远离颠倒梦想,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妄生喜忧;就是处变不惊,遇事泰然自若、无所畏惧;就是万事随缘,不勉强不焦躁,平平淡淡;就是宽容大度,不苛刻,不张狂;就是不避艰辛,踏实劳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但“平常心”又不是容易做到的。就像大珠慧海所说,“饥来吃饭”原本很简单,可是世人喜欢“百种须索”,用无穷的心思来满足口腹之欲,使生命变得轻浮;“困来即眠”也很简单,但世人该睡觉时辗转反侧,计较不休,使生命变得焦躁。在说“平常心是道”时,包含了一种返归生命本真、返归朴素与单纯的意味。

▲ 图片来源:Mikiko Noji

无门慧开的《禅宗无门关》在每则公案后面附有诗,关于“平常心是道”的一首诗是这样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首诗旨意非常浅,不过是说一年四季风光各异,只要心境恬淡,便觉人间处处都好。但读上几遍,又觉得它意味深长。


“你好吗”,朋友见面,都这么问一句;“好的,好的”,一般都这么回答。


可是自己问自己,更多的时候容易觉得“不好”。身体不好,总是哪儿有点不舒服,牙疼也足以让人心烦;工资涨了,可是别人涨得更多;身边的同事、朋友,关系都不错的,但他们的心事不好猜;就说天气吧,春天风沙大,夏天闷热,冬天伸不开手……

▲ 图片来源:Mikiko Noji

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事之自然”,不能够以淡然的心情去面对一切,欣赏事物的趣味,那真的容易觉得“不好”,看不到处处都在的“人间好时节”。


有个词叫“心魔”,它导致我们和世界的关系混乱。《庄子·达生》有一段说赌博的心理:一个人用瓦器做赌注,他的技巧会十分高超;如果用带钩去做赌注,他心里就会有疑惧,动作就变形了,技巧就会降低;而用黄金做赌注的人很容易头脑发昏,心烦意乱。如果把赌博视为智力游戏,赌注越贵重顾虑就越多,心智受到破坏的程度就越严重,这就是心魔的骚扰。


日本围棋史上的一个故事犹如对《庄子》寓言的注释。

林海峰二十三岁时在名人战中挑战坂田荣男,首局败北,这使他失去了自信。在向老师吴清源请教时,吴清源题写了一幅“平常心”的题字送给他,告诉他:


“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老天对你已经很宽厚了,二十三岁就挑战名人,这已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也达不到的成就了,你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


林海峰由此大悟,随后连胜三局,坂田扳回一局后,林海峰再胜一局,挑战成功,成为日本史上最年轻的棋坛名人。

同样说“平常心是道”,无门慧开的诗朴素简单,而宋初灵澄禅师的一首诗层次要丰富一些,可以比较着来欣赏。


因僧问我西来意,我话居山七八年。

草履只栽三个耳,麻衣曾补两番肩。

东庵每见西庵雪,下涧长流上涧泉。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


“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是禅宗一大公案。禅宗祖师菩提达摩为什么来到中土?换句话说,禅宗的根本宗旨是什么?这是初习禅者想要知道的问题。如果禅师正面回答这个问题,为之详加解析,就意味着禅是有“原理”的,是可以用逻辑解说的。

▲ 图片来源:Mikiko Noji

但禅中国化以后,强调它超越语言,不承认有所谓“原理”,所以禅师的回答真是五花八门。稍举例来说,赵州从谂的回答是“庭前柏树子”;南台勤的回答是“一寸龟毛重七斤”;径山道钦的回答是“待吾灭后,即向汝说”;石霜庆诸不作答,“乃咬齿示之”。总之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这些奇怪的回答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答案那是各人自己的事情!


灵澄此诗也是从“因僧问我西来意”发端,下面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展开自己对禅旨的理解。但这不是哲理的解析,而是对日常生活的描述,也就是说“平常心是道”。


什么是“西来意”呢?“我话居山七八年”,我就知道自己在山里住了七八年,别的说不上来。山里的日子很简单,脚穿草鞋,身着麻衣。“耳”是草鞋上穿绳子的地方,“草履只栽三个耳”,意思是说草鞋没什么可讲究的,有三个耳就行。鞋子也有绣花嵌宝的,抬起脚来光彩耀眼,那真是必要的吗?老想着那双鞋子,人就变成鞋子了,变成鞋子很好吗?“麻衣曾补两番肩”,麻衣破在肩上,三番两次地补,表明和尚过着劳作的生活。


对于喜好享乐的人来说,这样的日子未免太清苦,但对于禅者而言,“运水搬柴,无非是道”。锦衣玉食,常人所求。倒也不是说锦衣玉食本身有什么不好,只是它总是用来表达人的贪欲和虚荣,使人脱离生命的本根,诚不如粗茶淡饭更宜于求道之人。


山涧流水,岭头飘雪,也是山居生活的寻常景象。身在东庵,看见西庵的雪,心里知道东庵也笼罩在雪中。雪的世界是一体,“东”与“西”是由人而生的差别;偶尔漫步山中,看见下涧流水,知道这就是上涧之泉。水本是一体,“上”与“下”也是由人而生的差别。


这是平淡的话,却并不是浅薄的话,很有可以体味之处。


世间万物是有差别的吗?其实种种差别,都是由人而生的。你往一条长桌的中间一站,两边分出了“左”和“右”,等你离开了,桌子是一体,哪有什么“左”和“右”?我们习惯于把中国说成是“东方国家”,有一首歌唱的是“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但通行的地理概念中所谓远东、中东、近东,原本是站在欧洲立场所说的话。若是站在中国立场说,“遥远的东方”是美国西海岸。地球是个球体,哪有什么固定不变的东南西北!人间的事情也是如此。站在对立的立场上,甲有甲的是非,乙有乙的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出《庄子》),等到对立消失,是非亦随着消失。

▲ 图片来源:Mikiko Noji

人若过分地执着于自我,永远也不能理解他人的立场,永远只有自己道理十足,不合自己的道理就必然错。这样,也许自己会觉得满足,可是哪里还能看到事物的本相呢?贪、嗔、痴,无非由此而起。


那么,世间万物没有差别吗?明明是方圆不同、黑白分明,世界上都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况且,不立名相,无从区别也无从选择。


没有东、南、西、北之分,你在大街上乱走一气,真的要“找不到北”了!没有善恶之别,人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世界岂不乱了套?关键只是在于要明白差别的成因,懂得名相的依据,摆脱偏执的立场。所谓万象各异,真如一体。


马祖道一说:“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平常心”这东西,说简单也很简单,无非是从事物本来的样态来看事物。但这又并不是很容易做到的,用铃木大拙的话来说,“无明”世俗的知识和欲念就像一件湿衣服一样,紧紧裹在我们身上,脱不下来。


“半夜白云消散后,一轮明月到床前”,诗在这里结束。白云是遮蔽,有遮蔽则月不见明。去妄降惑,自性显现,就像云消月出,景象澄明。这时候,得道的人是平静的,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的愉悦。



- END -



此念直播预告


「此念」将邀请骆玉明,一起探讨「诗词中的美好禅意」,3月26日,此念视频号19:30 直播,欢迎大家预约观看!




▲ 点击图片 即可下单
《诗里特别有禅》


【此念】赠书福利


你有在吃饭的时候吃饭,

睡觉的时候睡觉吗?  


欢迎在本文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从中选取一位小伙伴

送出

骆玉明

《诗里特别有禅》一本

活动截止时间:2024年3月30日

活动解释权归【此念】所有



《生命·成长》第四季 正在播出,欢迎收看。

👇

击下方海报即可观看

最新《生命·成长》第四季 完整版纪录片



大家都在看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全文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和谐 | 贝曼


如果你的空闲时间少于2小时,那你正在陷入“时间贫困”


赖念华:我们很爱父母,却没有学会如何关爱

点击阅读原文,看此念出品更多精彩视频

喜欢~马上点击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