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教科文摘|郝志军: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理据与路径

学科课程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载体,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和形态呈现。学科课程的完整性、 系统性和科学性对育人育才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离不开学科课程与教学这一基本载体和途径, 除了劳动教育必修课, 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和融入劳动教育是最基本、 最普遍的形式。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依据和遵循是什么? 如何科学合理、 系统全面地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 采用何种方式渗透哪些劳动教育内容, 等等, 已经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现实课题。


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基本依据和实践原则




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有着明确的政策依据、 学理依据和实践原则, 这是把劳动教育纳入并有机融入和渗透于学校课程体系全程、 各方面的根本遵循。

(一)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政策依据

学科渗透劳动教育首先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劳动教育相关的政策精神作为根本的决策遵循和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和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 在多种场合、从不同层面、以多种方式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对民族复兴、 社会进步、 国家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战略意义, 特别是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们扎根在劳动人民之中。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一切劳动,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都值得尊重和鼓励; 一切创造, 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 也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 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 以好逸恶劳为耻, 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 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让劳动光荣、 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 让劳动最光荣、 劳动最崇高、 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他在 2018 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 构建起新时代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 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 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 创造性劳动。”他多次强调, 遵循唯物史观, 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态度和情感, 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培养劳动精神, 并注重与时俱进, 体现新型劳动的时代特点, 等等。最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都强调和倡导 “孺子牛” “拓荒牛”“老黄牛” 的 “三牛” 精神, 其实也是新时代所需要的劳动精神的集中体现。

国家关于劳动教育的政策文件精神也是在学科课程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决策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以下简称 《意见》 ) 对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为落实细化此文件精神, 教育部印发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进一步明确并强调在课程教材中加强体现劳动教育,提出专门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和在学科专业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 特别强化并逐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建设, 并将其纳入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中。同时, 明确规定了学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时限、课时、学时和学分, 规定了在各门学科中融入劳动教育元素, 按照不同学段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学理依据

劳动教育本身所蕴涵的鲜明的思想性及综合教育功能是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本体性依据。

思想性是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导向和培养目标的直接体现, 着力破解劳动教育的有 “劳动”缺 “教育”、重技术训练少思维培养和劳动价值观养成的体脑分离等问题。体脑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核心观点, 劳动过程造就和锻炼大脑,形成主体劳动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意义; 劳动的认知、情感、意志和意义又促进主体从事更高形态和复杂性劳动。“单个人如果不在自己的头脑的支配下使自己的肌肉活动起来, 就不能对自然发生作用。正如在自然机体中头和手组成一体一样, 劳动过程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在一起。”从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来看, 劳动决不只是肢体的和体力的付出和消耗, 更是内在思想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品质的提升。“体力劳动在任何时代都不只是铲子和犁, 而是一种思维和对思维的有效训练。引导学生亲身劳动, 并从劳动经验中去理解认识事物、 发展思维, 是极为重要的教育环节。”劳动教育的思想性是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 身体或体力的付出与思想品质的生成及提高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促进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的劳动能力和水平会大大提高, 人的体力付出会大大减少,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的思维水平提升的外在表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新的劳动形态和方式更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在劳动中, 通过劳动、从事劳动的过程是人的身体与心理、体力与智力、意志与品质、 情感与审美整体发展的过程, 也就是说劳动是成长成人的基本方式和必要手段。在这个意义上, 劳动即生活、劳动即成长, 劳动的教育意义与内涵即存在于劳动自身之中。学科课程作为育人育才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承知识、思想、价值的神圣使命, 它必然要承担起吸收、渗透劳动教育的职责, 这是劳动教育本身的育人思想性所决定的, 也是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科课程育人价值所必需的, 强烈地体现着学科课程与劳动价值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功能, 内涵着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诸要素和影响。劳动教育不仅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教育内容, 更与其他教育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具有重要的基础性、 渗透性和融合性的价值。首先, 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劳动之德性、 劳动之情感、 劳动之品质、 劳动之态度和习惯方面, 有着显著的价值和功能。长期以来, 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一直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来实施。也就是说, 德育与劳动教育一直具有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紧密关系, 即以劳育德、以德促劳, 德劳不可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通过劳动教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劳动价值观, 发挥好 “ 三牛” 精神, 不但不能削弱, 而且要更加强化。其次, 劳动教育在增进学生生存发展的知识、 智力和思维能力方面具有基础性和本源性的作用。因为劳动是产生知识的源泉和动力, 只有在劳动实践中才能生产真知识、增长真见识、形成新认识、养成新思维和新能力, 进而掌握为人处事真本领, 所以劳动教育之于智育意义重大。再次, 就美育方面来说, 劳动教育就是人们以内在和自然的尺度来创造美的生活、美的环境、美的人生的实践。“劳动生产美”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 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 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感染人心的艺术创造、榜样示范的英雄形象、美轮美奂的建筑等, 无不是劳动创造美的体现。劳动教育就是创造美、体现美、鉴赏美的教育。至于劳动教育在体育中的意义和作用就更加显而易见: 劳动可以强体魄, 促健康; 反过来, 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 更能提高劳动的效率和质量。一言以蔽之, 劳动教育使人向善、求真、致美、强体。正是因为劳动教育具有综合的、多元的、整合的教育元素, 才为学科课程的有机渗透提供了本体性依据。

(三)正确把握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实践原则

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改革精神和性质特点,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独特的综合教育功能, 聚焦《纲要》 目标任务, 全面梳理各学段关于劳动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及相关要求, 明确各学科、各学段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要点和方式, 按照“五育融合” 的理念, 遵循 “应渗则渗, 能渗必渗” 的要求,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为目标,通过各学科培养学生 “ 热爱劳动, 热爱劳动人民”, 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同时, 以劳动精神为灵魂和主线, 把握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段特点和学科特点, 在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同时, 注重学段衔接和学科关联, 找准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切入点和融入点, 以适切合理的方式多途径、多层面地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元素和内容, 使各学科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促进渗透劳动教育, 实现学科课程育人与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有机统一, 形成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和育人格局。为此, 学科渗透劳动教育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突出思想性 (教育性)。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作为灵魂和主线, 有机渗透和融入各学科、 各学段, 贯穿学科育人全过程、各方面。特别要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有机渗透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 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评价等方面, 突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悟, 注重心灵、 思想、 价值观的塑造。劳动教育不仅是劳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 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的养成和劳动精神的培养。 

第二, 注重系统性 (整体性)。在建构学科课程标准, 思考如何渗透劳动教育时, 要整体设计、统筹考虑, 把劳动教育的相关目标理念、 内容要点和相关要求有机渗透在各课程的标准内容结构的各方面, 落实在各学科课程标准实施全过程。同时, 注意学段之间的衔接递进、 螺旋上升, 也要注意学科之间的相互关联, 充分体现在各学科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的整体性、协同性和丰富性,把劳动教育目标、任务等要求有机渗透于学科课程目标理念之中, 避免渗透劳动教育过程的片面性、随意性。 

第三, 把握适切性 (适宜性)。 渗透劳动教育要尊重和体现各学科和学段的性质、特点和实际,合理区分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关联度, 关联度强的学科在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时要充分、显著和直接。关联度较弱的学科在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时, 其关联会间接些, 程度也会弱些。无论关联度强弱, 都要遵循 “应渗则渗, 能渗必渗” 的原则要求, 在坚守学科立场、遵循学科特性, 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价值的同时, 合理渗透劳动教育元素, 而不能为渗透而渗透, 力戒形式化、机械化。同时, 要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合理选择渗透内容和方式, 不能“一刀切”。

第四, 倡导多元性 (灵活性)。在建构学科课程标准, 思考如何渗透劳动教育时要灵活多样、形态多元, 要体现各学科、各学段的特点, 采取差异性和变通性的渗透途径和方式, 避免僵化和单一。既要发挥和传承好传统劳动、工艺项目的育人功能, 又要积极吸收和借鉴科技发展与产业变革对劳动工具、劳动技术、 劳动形态提出的新要求, 充分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课程的渗透融合。


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一)分类梳理学科渗透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依据 《纲要》 相关规定, 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我们分类梳理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具体内容, 并提出劳动教育的主要渗透方式 (见表 1)。



(二)针对学段特点,明确选择渗透内容、方式与要求

按照《刚要》要求, 可明确不同学段渗透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 方式和相应要求。在小学低年段应以个人生活起居或日常活动为主要内容,侧重劳动习惯和劳动行为的学习、模仿和自理,着力培养学生的劳动启蒙和劳动安全意识。在渗中小学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 理据与路径- 80 -透方式方面主要体现生活化、直观化、趣味性、故事性的特征要求, 注重劳动的简单易学和兴趣引导。在小学中高段应以家庭、 校园为场域的力所能及的清理、养殖和手工制作为主要内容开展,培养学生 “体会劳动光荣, 尊重普通劳动者, 初步养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在渗透方式方面重点体现生活化、情境化、主题化、操作性的特征要求, 注重劳动习惯和情感培养。在初中阶段应注重家庭劳动、 学科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延伸和扩展, 注重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劳动的结合, 强调劳动的自主性、合作性和公益性, 养成 “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安全意识, 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在普通高中阶段应更加注重劳动的社会性、服务性、职业性, 更加注重劳动内容及对象的选择性, 适当与专业兴趣和职业定向相结合, 更加注重通过劳动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 “理解劳动创造价值, 接受锻炼、 磨炼意志, 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中学阶段渗透方式重点体现主题化、综合化、服务性、体验性的特征要求, 注重劳动能力和观念养成。

(三)针对学科特点,合理选择渗透内容与方式

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特点, 其渗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因此, 对劳动教育的渗透不能一刀切, 要有所区分。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育人功能不尽相同, 主要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关联强弱程度存在差异, 其融入的目标要求、 内容方式也不尽相同。按照 《纲要》相关要求, 当前劳动教育的重点是 “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其实质就是要明确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而能够渗透劳动教育价值观的学科主要依靠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人文类学科, 如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 而意识形态属性较弱的理工类学科如科学、数学等对劳动价值观的渗透相对较弱。为此 《意见》分别对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人文类学科和意识形态属性较弱的理工类学科渗透劳动教育作了不同的要求。基于此, 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的程度从弱到强大体呈现出如下序列: 数学、科学 ( 理化生)、信息技术、地理、外语、体育与健康以及艺术 (音乐、美术)、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在这一序列中, 数学、地理和科学类课程、外语、体育与健康等学科在内容上与劳动教育关联度较弱, 可称为弱关联学科; 艺术类课程、历史、语文、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等学科在内容上与劳动教育高度关联, 可称为强关联学科。除了从内容上渗透劳动教育, 还可以通过恰当的课程实施和教学方法开展劳动和实践,例如, 项目式学习就要求学生动手做以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 项目式学习这种实施方式有助于促进学生开展相关的劳动和实践。需要指出的是,关联度强弱的划分只是相对的, 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 应根据学科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其一, 在强相关学科中, 要鲜明地体现《纲要》 的渗透要求, 在课程目标、理念、内容和学业质量等方面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价值观和劳动精神等教育内容。 在道德与法治 (思想政治)、 语中小学学科课程渗透劳动教育: 理据与路径- 81 -文、 历史、 艺术等学科要体现 “三个纳入” “一个加强”, 三个纳入包括纳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劳动理念及相关原理、 内容; 纳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所涌现的劳动模范和在平凡岗位上奉献奋斗的普通劳动者的事迹材料; 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和传统教育内容, 加强学生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观念教育, 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强相关学科中, 可将学科内容整合为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单元 (或模块), 以单元主题教学、 任务项目等方式进行。
 
其二, 在弱相关学科中, 要体现 《纲要》 的渗透要求, “注重渗透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 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等教育内容”。 在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体现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 (认真负责踏实、客观理性、精益求精), 规范意识 (懂规矩、 讲规则、有章法), 效率观念 (节俭、 经济、致用)和创新精神 (不畏疑难、勇于探索)。

其三, 在弱相关学科中, 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 增加动手做的教学环节。数学、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学科从内容上看与劳动教育关联度较弱, 属于弱相关。如果在内容上要求渗透劳动教育, 则显得生硬牵强, 可以从课程实施方式上着力渗透劳动教育。鉴于项目式学习(或其他体现动手做的学习方式如实验、设计制作等) 强调动手实践, 与劳动实践相近, 因此可以要求教师在教学实施环节采用项目式学习, 由教师在本学科内规划和设计学习任务, 每学期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完成跨学科主题活动项目。例如, 可结合相关内容, 创设日常生活劳动情境,设计真实劳动任务。在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中, 明确工具使用方法、强调操作规范。设计跨学科劳动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参加。在动手做的过程中, 培养学生严谨的规范意识、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其四, 在弱相关学科中鼓励学科教师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选择围绕劳动教育的内容设计学科实践活动。 每门学科课程的课程标准中都有跨学科综合实践主题的内容, 要以跨学科的视野开展主题性劳动实践活动, 鼓励教师选择与劳动相关的主题进行设计。

(四)深入挖掘学科自身的劳动教育元素,实现学科育人价值的最大化

注重挖掘体现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显性 (直接)和隐性 (间接) 劳动教育因素, 充分发挥不同学科蕴含的劳动价值观、知识、技能的影响和作用。具体学科可以有所侧重。例如, 道德与法治学科是从道德层面认同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从法律层面认识劳动的责任、义务规则和活动。语文学科在选篇中可增设关注歌颂劳动、劳动者的篇目。历史与社会学科要关注学生理解唯物史观有关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容; 艺术类学科可选择歌颂劳动、普通劳动者的艺术作品,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艺术起源与劳动的密切关系, 了解各种各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起源于劳动之中。体育与健康类学科应注重体现培养学生拼搏坚强、团队合作、纪律规则、责任担当等观念和精神。科学或化学、生物、物理、地理这一类学科适合直接开展劳动教育的内容较少, 但有大量的隐性劳动教育内容,可关注科学精神, 不仅可以在实验教学中强调学生真实记录实验、按照实验规范操作, 加强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 培养科学严谨的劳动意识等,也应关注学科知识的实践运用, 引导学生尝试、创新问题解决思路和方法, 实现自我服务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统一。同时也要关注科学史, 呈现科学重大发现、科学家故事等, 歌颂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以及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及相关行业发展, 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进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感受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1年第5期

作者|郝志军(中国教科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往期回顾






教科动态|《教育研究》(英文)发布座谈会举行教科文摘|王志强、张海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实践逻辑与未来关切端午节|品读屈原教育思想,感悟历史文化我院召开“我为实验区办实事”汇报交流会教科文摘|高靓、王学男:我国培育“时代新人”理念下的生涯教育反思与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