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乡关何处是|徽祠记补遗
作者:☺(喜欢我给你们挑的小曲吗?)
□
| 正文 |
分山村(化名)位于歙县与绩溪之间,这里围绕着金窝岭及飞布山支脉,村中民居依山分布,古树掩映。山泉自村中、宅间冒出,淙淙悦耳。在村脚仰望,粉墙黛瓦重重檐檐,错落有致,这座村子由两个不同宗的王姓组成——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在外村村口,进村拱门之上镌有“蔚然深秀”四字,典出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深秀,琅琊也”。
新建的合福、杭黄高铁从周围的三座村子中间穿行而过,对于以平均260km/h的速度穿行而过的乘客来说,这里是沿途领略徽州美景中的过眼云烟,呼啸而过的一瞬间,留下一片古色古香和绿水青山的大致印象。高铁经过处曾经是分山村古树郁荫的水口。
这条蜿蜒的小路就是曾经入村的必经之路
村中的王氏宗祠
□□
但是,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村民们,真的是如那一眼的印象一般生活在淳古美好里吗?
分山村村外的山里有着丰富的石灰岩和石煤等矿藏。这座封闭的村子长久以来依赖着石料厂和碳化砖厂为村民创收,同时村委利用石煤渣等废气石料创立企业增加收入。村子附近现有石灰立窑十几处,碳化砖厂六家,石料厂两家。石灰、碳化砖和渣籽等建材供应了黄山市及宣城等地的城市建设。
石灰岩是烧制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也是炼铁和炼钢的熔剂。石灰岩的分布相当广泛,岩性均一,易于开采加工,是一种用途很广的建筑材料,同时在冶金、化工、轻工、建筑、农业及其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石灰岩最常见的开采方式都是采石场露天开采,但由于其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严重,开采场地应当远离居住区。
城市建设中大量使用的水泥砖便是石灰岩制成。繁华景象背后的材料来源地会是什么景象呢
中国长期以来遵循矿产资源“先开发,后治理”的模式,虽然某种程度上较快增长了经济和工业发展,但由此造成的生态的破坏却难以弥补。开发资源本无可厚非,但在分山村,我们看到的不仅是生态的破坏,当地普通村民的日常生活环境也毁于这种畸形的生存模式之中。村子长年笼罩在严重的粉尘之下,凡入村的沿途道路坑坑洼洼,碎烂不堪,看者无不触目惊心。
水口没有了,这里似乎成了新的村口
老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当一座座山丘拥有的不仅仅是木材资源,丰富的矿产对于当地村民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在分山村,开采石灰岩是大部分村民赖以生存的支柱产业,各种窑厂矿山伴随着自己的生活,翻斗车轰隆隆地经过村子时扬起滚滚烟尘,一切清晰的日常景象瞬间被灰色微尘吞噬,经久不散。当地村民的不满和抱怨,在多年的习惯和无力改变之后似乎也就渐成常态了,其中滋味,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确实,这样恶劣的生活环境或许给他们带来了比种田更好的收成,亦也许对于困于山区、缺少耕地的人们来说选择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东西。但对于出生在这里的孩子们来说,他们从出生开始就失去了一个正常的童年,伴随他们长大的只有望不到尽头的尘埃。
和所有普通的村子一样,大人抱着孩子站在路边闲话乘凉
□□□
类似的矿区在徽州绝不只于一处,我们并未特意走访,纪录的都是测绘沿途的所见所闻。其中最大的一处在绩溪县,路过时就被极大震撼,从google map上翻找卫星图时,才发现其规模不下于一座小县城。
徽州的大好河山有数不尽的村落人家和阡陌纵横,当游人陶醉于宏村、西递美丽的南湖和金黄的油菜花田中时,也请别忘了这片土地正所经历的哀愁和伤痛。靠山吃山的山被掏空了,淙淙细水、青青河池都成了绿藻泛滥的臭水沟,子孙后代拿什么追本溯源呢?游人眼中到一瞬间,在这里的两王子孙却已经居住了成百上千年,今后仍然要一直在此生活下去。
绩溪的矿区
乡间山路从这中间穿行而过
沿途所摄
□□□□
在这个平庸的城市时代里,乡村让我目睹了许多不平凡的动人景象,每一片土地都有它积淀许久的故事,内心对乡土的情愫被渐渐勾勒起。乡村的现实足让闻者伤心,见者落泪;乡村的未来又让人充满信心与遐想。
徽祠记所有的六篇只是简单叙述和纪录了一段在徽州田间的工作与观想,希望乡村的故事能被继续纪录下去,而乡村的悠悠诗意和世俗民风,终会伴着乡村的绿水青山重新荡漾回我们的心间。民德亦终归于厚。
徽祠记目录:
__完__
作者介绍:
由作者|树下小人|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联系后台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