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园林,胜似园林: 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妙在哪?|园亭记

匠心 九樟学社 2019-07-04


作者:匠心(本文获作者授权)




 | 正 文 | 


说起苏州园林,人们往往想起另外两组词,封闭性内向性。但苏州园林里也有孤例,如沧浪之水竟在园外顺着水畔做起了紧贴岸壁的双层岸线(假山线与廊道线)。虽然也有照顾园子里的人欣赏水面的情趣,但是无疑从这通透的岸线和假山的面向甚至假山观赏的距离判断,它们的受众大概都只能是园子对岸的人而已。这是我至今见过的最具有外向性的苏州园林。但这种外向性在那里也仅仅止步于此。(有人说这种外向性表征了宋时遗风)


相比之下,以西湖为主导的杭州园林却有一定的开放性。特别是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展现的极端外向性,与苏州园林竟有天壤之别。这种外向性常常让人们都忘记了原来它也是一组园林。的确论规模它只能算一般园林的冰山一角,但它所调动的元素,它所追逐的诗意,证明着它们的同类性。没有一个园子能如平湖秋月般以极小的体量和尺度撑住了孤山脚下广阔的西湖。



平湖秋月1911年(图片来源:《西湖风景》一书)



 | 选 址 | 


     宋祝穆《方舆胜览》序西湖十景首推平湖秋月。这一四字诀短语道出了这一景色的意境由湖月两大意向相映衬而成,并且点名了景致背后的时间--


秋天的月自然是中国人认为最饱满,最有情怀,最诗意的月,而用来承载一年中最好的月的环境则是万里广阔的西湖。这一意向原并不包含任何建筑,而只是泛指秋月之夜泛舟于西湖上时的景致。这可以从明代及清初的各地方志所绘之图中得到证明。在这些图上,平湖秋月只是随意写于湖中空白处。


图片来源:明《西湖志类抄》之平湖秋月图


《重刻湖山便覧.王維翰.重訂.槐蔭堂》之平湖秋月图


《西湖佳景.湖上扶摇子辑》(彩色图绘套印本1750年)之平湖秋月图


平湖秋月尽管已经享誉1000余年,但其今日选址确定和主体部分的格局形成始于康熙三十三年(1699年)。(相关的历史变迁过程已经有诸多研究,本文不再叙述)一直流离于各处的平湖秋月景点为何最终会选址于今天这个位置,它为什么不在西湖东岸西岸或者南岸,为什么偏偏选择北岸?从中国人北面为尊的观念上考虑这一问题似乎便有了答案。孤山南麓的建筑有着形成背山面水这种中国人所认为的最好的建筑朝向的基础。但也许更为确切的理由是孤山南麓最容易与平湖秋月这个意境形成最高的默契。在这里湖面平阔,视线外眺,可收纳东西南三面之景,东南部,南部,西部各山峦形成的连绵变化的轮廓可形成这组意境中的远景。在此处湖中各小岛又悉数可入目,作为画面的中景也已经有了。


       于是孤山路口与白堤西尽端的交叉点上形成了这处赏心悦目的观湖景点。这一最终选址基于这一点上原有的望湖亭。而平湖秋月这一意向的介入则将这一景点在意境上进行提升,并将其主题化。


       笔者认为这一选址并非单纯的上述文化心理模式甚至意境相契合的考量,而是整个西湖北部游览线设计的最终结果。这一地址是白堤与孤山的一个交接口。虽然白堤有两座曲桥,更有“断桥残雪”这样的十景之一。但无论如何都无法掩盖白堤过于平直,轮廓僵硬的事实。在这个白堤尽端与孤山路口的交接处,南部的水岸轮廓出现变化。用题景式的小园林来打断白堤的单调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作为结果,现在走在白堤上越靠近孤山,平湖秋月凸出水面的平台和平台背后的歇山建筑已经作为一种节点标志的存在,吸引着游人前往,并以这样的方式来削弱白堤的单调性。另一方面, 当时平湖秋月以西的孤山南麓水岸处还只是完全自然的植被,在此处建一组小园林无论是作为上白堤前的一个停留暂歇之处,还是作为西侧视线的一个驻留点也都是有理有据的。


岸线僵硬的白堤与突变的平湖秋月


□□


 | 品型格局与两个中心空间的形成 | 


     现存的平湖秋月主体部分 虽然建筑数量,规模都极小,但仍然形成多个有变化的层次。这种变化的层次是通过建筑实体与外部虚体之间互动,最终形成了品字形的建筑布局与两个性格迥异的外部空间。这种品字形布局的一个特点即是形成了两个与众不同的空间性格-——向品字形外部的发散性、开放性;和向品字形内部的内聚性,围合性。



  • 品字型建筑格局

       

御书楼为主,以碑亭月波亭为辅,相互间以折桥连接形成这组有主有次的湖边小园林的建筑群体格局。它们之间既被中轴控制,又通过相互进退形成品型建筑群。通过屋顶的变化,前部平台的有无拉开相互间的差异性。


       御碑亭的攒尖顶及它的四面性的朝向成功交接了白堤和孤山路口的人流路径和视线。重檐歇山顶的御书楼则以此处面向湖面的最大的体量掌控全局,并以一种适宜的尺度压住了凸出水面的巨大平台。


      月波亭是一个最值得玩味的建筑。虽然古建筑设计到了清代各种制式和限制已经到了扼杀创造力的程度。但是在这个建筑的设计中,笔者不免要对学术界早已有的一些结论深表怀疑。这个建筑以一种脱离制式的方式成功解决了围合平湖秋月楼背后的内侧水面,平行岸线的穿越亭子的动线,面向西湖的建筑群整体朝向这三个似乎相互矛盾的问题。


    在古建筑中,山墙面和正面的两面性是大部分屋顶制式的特征。唯有四向性的攒尖顶能打破这一特征。单纯的从解决上述矛盾来讲,攒尖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在这里使用攒尖顶一方面无疑与碑亭太相同,另一方面围合内部水面所需要的建筑尺度和对长边的要求也无法通过攒尖顶得到解决。最终的结果是这个仍然采用歇山顶的建筑被切掉了一个角微妙而低调的成功解决了几方面的矛盾。主要的建筑长边朝向东面去围合内侧的水面,也以一个正面应对了来自东侧的主要人流。(月波亭的匾额也是放置于这个面)如果按照常规的制式的话,这种做法必然带来一个朝向西湖的山墙面。这无论是对于亭子里面的人的感觉还是对从湖上的人观看岸线来说都并非一种积极的朝向。


    但清人面对这样的左右为难,大胆的切掉了平面的西南角,由此形成了一个有切角的平面轮廓。对于在湖上游船的人来说,有切角之后这个朝湖的立面便有了两层,更有了前后关系,它因此变得不再像山墙面而更像凸出水中的亭子。从一层建筑平面来看,对于从亭中看西湖的人来说,切角带来的是凸向湖面的一块空间,这种凸出带来的的趣味正如平湖秋月前平台一样微妙而难以表达。最后对西侧过来的人来说,进入这个亭子有一块凹凸的空间,显现了一种强烈的入口标识感,而那凸出水中的一段轮廓则增加了月波亭的吸引力。这个亭子的设计尽管在笔者看来非常的耐人寻味,但是在现场这个亭子的种种强烈的设计意图被面前的湖光山色所消隐。


月波亭临水侧局部挑出到水面,削弱山墙面


月波亭望湖



  • 两个中心空间


在这组小园林中以御书楼为界分形成了两个中心空间:面向湖面的平湖秋月前平台御书楼后水院


由品形格局的建筑布局构成的内聚性庭院与发散性开敞性中心平台


前者是整个小园林的最主要也最闪亮的高潮与中心。如果说这组园林的设置全是为了营造这样的一个望湖平台也不为过。这个望湖平台与西湖,背后的御书楼构成的建筑-平台-水面的基本模式是一般园林中经常采纳的。虽然是常规的方法,但是这里的平台与建筑紧密的构成一体,形成一个脱开基本岸线的小岛。岛的四面临水的基本特征拉开了它与别处的差异,也为这个平台的独特的趣味性体验打下了基础。与基本的岸线拉开的近30米的距离与向西湖三面开放的开敞感进一步加剧了人在这一平台上亲水体验。这个位置湖面开阔,天空绵远,山峦起伏,既可欣赏湖中各小岛,又与西南角雷锋塔,南部的城隍阁形成对照,这样的外部条件是引发这个伸向水面的大平台的最重要的形式动因。


前部平台(转角处的灯加的好,但是又无法说穿好在哪里)


御书楼前平台西望平湖


御书楼前平台南望平湖(城隍阁与雷锋塔)


御书楼楼的屋脊离地高度约为8.5米左右,而平台外边缘离建筑约14.5米左右,高宽比接近1:2。笔者以为这一比例是御书楼楼与前平台之间良好尺度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比例。在现场笔者有一个非常强烈的印象,那就是即使退到平台的最外边缘线,也无法拍下平湖秋月楼立面的全貌。这对很多游客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但笔者以为这种遗憾说明了御书楼楼尚能控制得住前面的平台,使之不因过大而失却尺度感。


面对一个开敞的面,背后有所凭靠是需要的、安全的,符合人站在这样的情景下微妙的内心。这一点已经在笔者的其它文章中多次提到。那种全无凭靠,广阔无垠的空间并不属于对这种微妙关系有着深入执着和实践基础的中国园林。如果有景可观,有水可赏,我们总是建景亭,水榭,即使有平台,那平台之后必然也会有与之相互匹配的建筑。


与这样最中心的开放平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御书楼楼背后的水院。原本这一空间只不过是上述平湖秋月楼及前平台构成的岛空间的剩余部分,但是却被巧妙的设计,使之也成为了一处非常有性格的内院。院子首先被切割为植物带和水院带两个层次,又用小桥将水院进行东西切分。它的外部被碑亭,月波亭与平湖秋月楼三面围合,东南角与西南角则向西湖放开。如果从尺度上来说,御书楼楼体量过大,但它的一层檐口化解了这种尺度上的差异。植物从岸边挑出到水中,使得光线明晦有变,进而形成了平湖秋月这组小园林中最宁静之所,可谓闹中取静。


御书楼交接的双重性格的外部空间


中部入口,御书楼的大体量与小院之间的尺度为一层屋檐所化解



  • 岸线设计:凸字形轮廓的反复应用


     整组小园林面对背后的道路是一条平直的线,而面对西湖的面则创造出了不断变化的轮廓。但变中又有统一。岸线轮廓的设计以同一个模式被不断的在不同的层级上使用。这种模式就是凸字形轮廓。从整体来看,以平湖秋月楼与前平台组成的岛为核心将岸线最大程度的拉离开岸边(约有30m)。这是制造第一道凸字形岸线。


连接月波亭,平湖秋月楼与碑亭相互之间的水上平桥则制造出了整体的第二道的凸字形岸线。第三道和第四道岸线的关系是以第四道岸线的内退形成的。在这主要的四道面湖岸线中又有小变化。在第一道岸线中,那个面湖大平台的中间位置又有局部轮廓滑离整体深入水中。而这个窄小的变化却成为了今天游客最喜欢停留的地方。人总是有更近距离的亲近水面的那种欲望,这一小变化也成为这个小园林高潮中的最高潮。


由水上平桥形成的第二道岸线并没有与靠内部水院的南侧岸线直接拉平,而是相互间拉开了距离,使得内部水院的南岸线也形成了凸字形。前文所详细叙述的月波亭的建筑切角之后,出现了挑出到水面的一块凸空间,它也使得这第三道岸线发生进退变化。这个小园林中没有出现曲线,但却以不断转折变化的方式突破了直线的僵硬。凸形折线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它不像曲线一样每一段都是均质,而总是呈现出有主有次,有进有退的变化。




这组小园林中将这种模式发挥到了极致,在整体的凸形之下如众星拱月般将中心平台烘托成最核心的空间,在这一大的谋划之下又分设多道凸形岸线,在不同的层级烘托出各自层级最重要的东西。这三个建筑的布局也附和了这种方式,呈现出品字形。






(四)被动线瓦解的中轴


   延续孤山路而形成的一条隐含中轴控制了整组园林。这种感觉会从平面上得到更加明确的体会。这条中轴线通过月洞门北侧的桥,穿越平湖秋月楼到达望湖平台,并指向那些轮廓优美的远方的山。中轴两侧的建筑配置,平桥的设计也都呈现出一种对称性。但这种对称性又似是而非,体量之间的错位与微差,凸形轮廓的不断设置都削弱了这种对称感。


      但笔者以为这种对称感的削弱最主要的是因为这组小园林由动线设计带动的空间变化的精妙。这组园子的三个入口分列东中西三个点上。


      东侧入口面对的主要是白堤过来的人流,这股人流量是最多的。平湖秋月楼与楼前望湖平台所组成的形式意向可以在白堤上被欣赏。这种标识感吸引了人群的前往。但越走近时,入口处的白墙将这种空间的意向压低了,并将园子里的景物全部隐藏起来。入口小院中的碑亭延续了这种被压低的尺度感。只有转过碑文之后,西湖的形象与平湖秋月楼才又再次展开。


在进入一个高潮之前刻意的压制,这种欲扬线抑的手法在这里也是刻意被采用的。碑亭与平湖秋月前平台正中观湖点之间的动线设计是这组小园林中最精彩的一段动线。在这个非常短暂的路程当中,路径发生了四次转折。而在这里让路径变成这般曲折的最主要的动因是贴水平桥与岛的连接位置。这个正对平湖秋月楼山墙面前部窄空间的连接点也许是最佳方案。正是在这个位置平湖秋月山墙与转角的一颗树再次制造了一次刻意被压制的空间。这一杯压制的空间既接续了人在贴水平桥上的作为次高潮的亲水体验,又进一步烘托最高潮空间的魅力。


由树的提示,山墙的延伸,游客被刻意引导着从建筑的侧面绕到建筑的正面,最终获得最为开阔的视野。


     正中间则是另一番体验。穿过月洞门之后,是一座微拱的跨水小桥,整个空间非常幽暗。这种幽暗也应当是被刻意压制来烘托转过平湖秋月楼前望湖平台的的开敞的。有意思的是从这个院子到达望湖平台的方式并非沿着中轴穿越,而是被设计成了环形流线。不从建筑正中间穿越可以阻挡视线的直接穿透,也进一步瓦解了中轴线的存在。这一环形流线的设计也接续了两个侧路方向的动线,将这里动线的可能性变得更有选择性。(西侧入口到达望湖平台的动线与东侧较为相似,为避免重复不表)


   由此可见,对称感不仅被偏于两侧的入口所分化,也被中路上环形流线的设计所最终瓦解。因此这种在图纸上得到的对称感在现场是不存在的。


碑亭置御书楼平桥



  • 两面性


北部的道路与南部的湖挟持而成的这组小园林所面对的两面是两个性质迥异的两面。越往湖面越开放,越往北部的道路越内聚。靠向道路侧的外墙轮廓也较为平直,而朝向湖面一侧的轮廓却是变中又有变,不断的塑造出层次。这种两面性是这组小园林基于场地,发挥场地特色的结果。


这种两面性是对场地特征解读的结果。这两个层次的竖向界面延续了耸立的孤山面湖的特征:压住北部,向广袤湖水的南部全面敞开。这种简单的特征与模式,却成为这组园林群又再次被不断挪用的空间模式。北侧通过围墙与毫不透气的密林压住边界,制造出两道向湖的刚柔并蓄的竖向界面,而第二道由进退的建筑群组成的向湖竖向界面则相互间留出空隙,将界面分解成几个段落,并形成主次。很显然,围墙和密林即隔离开北侧的道路,又成为这组园林的一个背景。而三个散置的建筑体量犹如在打好底稿的背景上做出前部的点睛一般。它们也成为一个明确的前部层次。


正如前文所叙述过的一般,无论是山,墙,密林,还是建筑群都是一个观看南部开敞湖面的人背后坚实的凭靠。而它们形成的多道有层次的变化的界面则成为湖上观看的一副风景画。


沿湖立面


总结:


平湖秋月这组小园林是一组典型的以赏月为最佳目的的主题化园林。这种主题化同样可以被暗藏于围墙边上的桂花丛植所印证。丹桂飘香,平湖望月这样的主题性是充满诗意的。而这种主题也进一步影响了园林的格局。同时白堤以西,孤山路口,水岸之交这样的场地位置又暗含了动线,轴线。


清人在这种主题化和场地特征的双重影响下塑造出的这个精妙园林所采用的方法虽和一般内向性园林一致,但是在这里所达到的意境,所制造的空间也绝不再是“壶中天地”甚至“芥子纳须弥”,而恰恰是更为广阔的湖光山色。


此图来自网络


说明:

文中图纸来自《西湖申遗文本》,文中分析图为笔者所画,未注明出处的照片为笔者所摄,版权所有,请勿转载。



相关阅读:


园林中的方池欣赏随想|学问铺


小木大作:中国古代家具与建筑的结构性关联


皖南余音 : 寻访竹编老手艺


京都晚春的寺院|庭院之美


谷口吉郎与修学院离宫,女性 · 诗之美的再发现|庭院之美



____




作者介绍:



由作者|匠心|图文供稿

九樟学社编辑部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或投稿,请联系后台

| 联系邮箱 |

jiuzhangsociety@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