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里的寄语 | 法官札记
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傍晚,在湖边散步时,看到一位母亲正在安慰她的孩子,鼓励摔倒的他鼓起勇气站起来,这样温馨的场景本是常见,却再次让我想起一对母子在法庭上仇恨的目光,那是亲情破碎的样子。
刘 燕
LIUYAN
朱家角人民法庭
一级法官
写满恨意的双眼
从三峡移民到上海,这家人的命运却并没有被改写。物质丰富了,盖了新房,分了土地,本应越过越好的日子却成了一地鸡毛,刚刑满释放的王亮,又一次因拿锄头打伤自己母亲而入狱。
王亮的妹妹绝望地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了,我哥扬言出狱后要杀了我,真不知我们家为何会折腾成这样!”
王亮,在开庭见到父母那一刻,红着双眼,挣扎着从椅子上站起来,发出困兽般歇斯底里的怒吼。而母亲也激动地大声哭泣,向我展示着她被儿子伤到而留下的疤痕,场面一度失控。
复杂而充满悲剧的家庭
第一次看见王亮,已经是他第三次服刑。三次入狱,均是缘由家庭矛盾而导致。王亮性格强势,也有些执拗,因生活琐事经常和父母及妹妹发生矛盾。上一次刑满释放不久,王亮的妻子和父母因菜地归属纠纷而发生口角,为了袒护自己的小家庭,王亮与母亲扭打在一起,母亲用铁棍打了王亮头部,被激怒的王亮,拿起锄头打伤了母亲。
这次服刑,也让王亮的妻子坚定了离开他的决心。妻子离开了,家散了,让王亮彻底崩溃,走向极端, 认为这一切的不幸都是源于父母。
被儿子打伤,也彻底寒心的母亲,起诉到法院要求儿子赔偿自己的人身损害。
这起身体权纠纷案件,审理起来并不复杂,但在监狱里的庭审,深深震撼到我。庭审上的控诉,让我看到了至亲之间的仇恨纠缠,充斥着愤怒、怨恨和诅咒。在仇恨之下,也看到父母子女之间无法割弃的亲情。我希望能为破碎的家庭多做一些努力。
2个月后,案子下判。在判决书里,我写下“法官寄语”。
致王亮一家
“父母对子女,本应舐犊情深;子女对父母,也应感念养育之恩。”
"当大家都在为你们这个家庭的前景感到担忧时,唯有你们仍沉浸在往日的仇恨中。作为远离故土来到上海的三峡移民,一家人本应团结和睦,共建新家园,奈何你们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因各种家庭矛盾制造悲剧。每一个家庭都来之不易,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本应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如今却如同仇人一般,令人可悲可叹。作为旁观者,虽不能对你们的家庭矛盾及各自的内心纠葛感同身受,但对父子、母子互殴的场景仍不敢置信。到底是多大的仇恨能令骨肉相残?!你们每个人,对于外人甚至陌生人,估计都能拿出宽阔的胸襟,为何对自己的至亲却要步步紧逼不肯相让。
短短的法官寄语,不知能否唤醒你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角落。本应幸福友爱令人羡慕的家庭,如今却结满冰霜,被告更是身陷囹圄,亲情荡然无存,令人痛心。
作为母亲的原告,希望你重拾母亲慈爱,对于自己的骨肉,能多给点温暖,多点宽容,给孩子一个停靠的港湾。
作为儿子的被告,对你如今的处境感到惋惜。庭审时听你的陈述,得知你对整个大家庭、对父母之恩仍怀着一份眷恋。作为一名成年人,一位父亲,此刻你对自己女儿的关心和爱怜,估计正如同几十年前你父母对你的感情。你年纪尚轻,万不可就此颓废,如想好好尽到一名作为父亲的责任,就应当好好改造,刑满释放后再不可冲动行事。作为父亲,应当用宽厚的肩膀为女儿撑起一片天,用双手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作为案外人的被告的父亲及妹妹,也希望你们能念及往日亲情,化解矛盾和恩怨,凡事能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摒弃前嫌,好好维护这个“家”。
法官心语
时隔多年,每每想起这一家人,都感到痛惜又难过。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王亮一家,却因家庭矛盾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最终发展为多起刑事案件。他们家庭悲剧应为所有人敲响警钟,在对待家庭矛盾时,除了法律保护和社会各部门的家庭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以外,当事人情绪的控制、有效的沟通都必不可少。
青浦法院家事审判始终秉持温暖正义的司法理念,力求让当事人在每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更要让当事人感受到家事审判独有的司法温度和法院司法为民的人文关怀。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
撰稿 | 刘 燕
编辑 | 崔缤予
☝ 封控在家,怎样使用“微法庭”?如何尽快退费、领取执行款?
点击关键词
直达历史精选
2022年工作 / 社保未缴满购房 / 骚扰电话 / 两张“原件” / 借条写错名字 / 转账多输一个0 / 开工日 / 春节收红包 / 流量密码
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