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岁一“哭荣”,不觉间,哥哥离开我们已十四年

2017-04-01 罗婉 深港书评

广见闻,开心智,乐人生。这里是《深港书评》。

书评君小Tips


闲暇时不知道看什么书?点击“书单”给你推荐

安静时不知道如何修心?点击“氧气”读点书吧

寂寞时不知道如何排遣?点击“文化”查看文化动态


▽本期关键字▽

继续宠爱 | 张国荣 | 哥哥



“一个人再也不能拥有的时候,他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东邪西毒》



2003年4月1日那天晚上,全中国的荣迷们都以为这是他跟大家开的一个愚人节玩笑,谁知,这是张国荣和所有人开的一个无法挽回的玩笑。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这张图,突然泪目,虽然小编算不上“荣迷”,但却被那些每年都在这个时候纪念哥哥的歌迷所感动,是什么样的人,才会让大家继续宠爱着他14年。


如果他还在,愚人节就真的只会是一个纯粹愚人节,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每一年的4月1日,一边是一个充满恶搞气息的杜撰的愚人节,一边是永远让人伤痛的张国荣忌日。



一岁一“哭荣”。不觉间,哥哥已经离开我们有14年了,14,不是一个特别的年份,而有关哥哥的记忆和影像,已经被说了再说。



在诸多70后、80后心目中,哥哥就是神,他永远定格在14年前的这天,音容笑貌永恒不变;


但对于习惯“小鲜肉”、“大长腿”偶像的90后,甚至95后们来说,哥哥又是怎样的存在?



《阿飞正传》上映时,1990年代才刚刚出生;



1994年哥哥凭《霸王别姬》提名戛纳“影帝”时,最早的一批90后也刚刚牙牙学语;



更别说《春光乍泄》以及《宠爱》、《红》等经典唱片。


但哥哥毕竟是哥哥,他塑造的角色和演唱的歌曲,足以穿越时代,感召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不得不略感残忍地说,哥哥到今年已经是61岁冥寿,对90后早已经不再是“哥哥”,而是“爷爷”的辈分,但这些并不重要。


最近,有媒体在哥哥十四周年祭之际特意向超过120位90后学生发出调查,结果发现,虽然有超过7成的90后(仅以本次抽查的124人为标本)不知道张国荣为什么被称为“哥哥”,但没有人不知道张国荣;并且有9成受访者都还是喜欢张国荣,会去看或者听他的作品。



哥哥在2003年去世时,最早的90后也不过十来岁,但是同样有将近9成的90后表示,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他有新的更深的认识。


90后不比70后、80后,死忠的“荣迷”比例在降低,对哥哥的讨论比例也在降低,但仍旧会有不少铁粉,在4月1日这天用各种方式纪念他。


哥哥,是永远的“哥哥”。



哥哥张国荣原名张发宗,出道后改名为张国荣,洋名Bobby后来也改成较成熟味道的Leslie。圈内人大都以“哥哥”这个花名称呼他,原来“哥哥”这个名传闻有两个出处。


首个出处源自1987年,张国荣与王祖贤合演徐克经典影片《倩女幽魂》,饰演女鬼“小倩”的王祖贤在戏中唤宁采臣(张国荣饰演)时用了“哥哥”两个字,后来“哥哥”这个名字便成为大家戏外对张国荣惯用的称呼。


电影《倩女幽魂》


第二版本则来自1993年张国荣与林青霞合作拍摄《白发魔女传》,当时片场的人都称林青霞为姐姐,与她同样分量的男主角张国荣则顺理成章成为哥哥。张国荣对这个称呼非常受落。


电影《白发魔女传》


由于坊间传闻时间比较久远,这两个版本大家渐渐地也不管哪个版本是最确定的,反正大家都叫张国荣为“哥哥”就对了。


而张国荣自己也非常喜欢这个称呼,之前大家都比较习惯叫他的英文名字:Leslie,早期也有人常称呼他为“荣少”,后来他更喜欢大家喊他“哥哥”,因为这个称呼更加亲切、更加亲近,仿佛是一家人的感觉。



为什么即使逝去这么多年,大家还一直不断地纪念着这位眉目里总带着一抹忧郁的“哥哥”?或许,这和他的艺术成就和为人涵养有着紧密关系。


据说这是“四大天王”第一次同台、同穿黑色正装,共同清唱一首歌。 2003年4月4日,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对张国荣的追悼,四大天王同唱的是《当年情》。


在艺术上,张国荣一直站在潮流的前端,引领着本地文化的先锋导向。对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一直保持着严谨的求索态度,不断努力寻求创新,将不同的艺术文化概念和意识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结合本地文化特征又将这些意识演化为烙上了“张国荣” 灵魂印记的作品。他的作品具有的前瞻性与他本身对待艺术的不断探求创新的态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早年的时候,别人都西装笔挺、一本正紧地唱歌,他偏要蹦蹦跳跳、穿个背心就上台。多年以后,他们又开始流行搞怪奇装异服,他却选择最低调的服装来演出。只是再平凡的服装,都已掩盖不了他自身的光芒。


而在为人上,他一直保持着完美的个人人格魅力,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虽为巨星,然始终随和待人,对前辈尊敬,对后辈提携……长期热心于公益慈善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别人。他的真诚、磊落、坦率、坚强等等特质使他的一生有着艺术化的人格精神。


戏剧家张曼玲第一次见张国荣前,心想他虽然是个大名人,可我是国家剧院的演员,一定要保持不卑不亢。可没想到,张国荣早在王府饭店门前迎接张曼玲,见张曼玲下车,就赶紧跑下门前的高台阶去搀扶。他说,“张老师,我叫张国荣,能见到您我很高兴”。


“我叫张国荣”和“我是张国荣”,就一字之差,但做人的虚怀若谷尽在其中。


世面上关于张国荣的书籍很多,却也鱼龙混杂,有不少是以八卦绯闻炒作的著作,甚至内容都是大篇幅的抄袭网络,毫无作者本人见解。


在此,我们从那些与张国荣相关著作中挑选了较为客观的五本,通过这些文字与图片记录,愿能还原大家各自心目中的张国荣之一二,以此纪念不老的“哥哥”。





1







张国荣的时光

志摩千岁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1年12月



第一本书来自志摩千岁女士,任职于日本东京产业编集株氏会社。她曾于1998至2001年间与张国荣共事多时,一手为他主理出版两本个人写真集。


这是一本回忆录式的手记,详细记录了《Leslie的所有》和《庆》这两本写真集采访拍摄期间,作者与张国荣的交往和交流。其中有不少记录都是独家发表,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张国荣”。 


在此先来说一说这两本写真集吧。分别是1999年4月15日出版的《Leslie的所有》


以及2000年9月15日出版的《庆》▽


张国荣在日本深受欢迎的同时,也从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这本写真集《庆》以爱国为主题,将中国的大好河山展现给日本歌迷看。


他可以在日本的演唱会上让所有的日本粉丝和他一起喊“他们的名字叫红军”。这是他对中国的热爱。这样的爱国之情,也感染到日本的民众,大批日本粉丝为了他学习中文,学习粤语,了解中国文化,每年数次往返香港专程看他,几十年不变。


张国荣写真集《庆》插图 


每年张国荣冥寿之时,日本荣迷一如既往,都会为“哥哥”亲手制作千纸鹤,并将亲自带到香港纪念“张国荣”。


日本粉丝折纸鹤庆生纪念合影


言归正传,这本《张国荣的时光》志摩千岁女士从“熟人之上,朋友之下”的立场出发,详细回忆了与张国荣共事三年间的点滴——从两本写真集的策划制作、东京大阪香港等地签名会的筹办,到其间一同经历的电影《流星语》的拍摄、“热情”演唱会的世界巡回演出,还有私下闲聊中涉及的话题,大到对于香港电影界的评价、对媒体的看法、导演梦想的实践,小到家宅装饰、衣着格调、对于食物的口味、甚至关于胡子的争论……力求用自己的描述为读者还原出一个形象丰富饱满的张国荣。 


本书内容无所不包,而读来又不觉琐碎凌乱,盖因作者的观察能力十分了得,往往能从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发掘出被观察对象的性情与人格,因此每一段交往过程都会带来新的发现,而她也毫不避讳地将他们诉诸笔端。 


不过,为了尊重张国荣生前曾多次说过的“我是一个艺人,怎么写我都可以,但我的家人和朋友的隐私是绝对要保密的”这句话,志摩千岁特别注意绝不触及可能给他的家人或朋友造成麻烦的内容。


此外,本书作为事后的记录,有关日期和地点等详细情况儿半全是凭借记忆写的。或许会有不少记忆错误或与事实不符之处,在此事先作一声明。



2







张国荣:禁色的蝴蝶

洛枫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年3月



对于很多荣迷来说,张国荣的舞台表演与银幕形象早已成为一份情结,我们反复听他的歌,重新看他的电影,一遍一遍,回顾他生命蜕变的璀璨历程。


在这本书中,作者分析了张国荣的种种艺术形象,包括“性别易装”、“异质身体”、“水仙子”形态、“死亡意识”等,以丰富的资料搜集及问卷作基础,分析媒体对张国荣生前死后的论述以及张国荣迷的“歌迷文化”。


通过作者的理性解读与诗意书写,我们得以了解张国荣是一个很有自觉意识的演员,他明白每个演出的处境,同时更知道在每个处境的限制中能够做些什么,进而让“自我”的演出超越限制而升华存在,在给予每一个角色活泼灵动生命的同时,也使他自己因那角色而蜕变万千不同的姿彩。


张国荣演唱会造型风格的尝试


本书作者洛枫是一位研究流行文化的学者,一位诗龄不短的诗人,同时,她也是一名荣迷。


《禁色的蝴蝶》可谓迄今为止,以张国荣为主题,最具思想深度的一本著作。既值得海内外荣迷珍藏回味,更应该引起广大社会读者和文化研究者的关注。



3







盛世光阴:张国荣(新版)

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现代出版社 

2014年4月



《盛世光阴》出版于张国荣离世两年后,2005年9月12日张国荣49诞辰之际(英文名:《A Time to Remember》,为张国荣为电影《红色恋人》所取英文名),以纪念张国荣生前始终不断追求艺术创新、德艺同馨光辉璀璨的一生


这本书也是电影双周刊与张国荣艺术研究会联合献给哥哥的一份“以艺术读解张国荣,以作品追忆张国荣”的真挚心意。从他的音乐,从他的电影,从他的艺术人格精神,从他的社会文化影响与贡献……来追寻张国荣留在人间的艺术生命。




4







与他共度六十一世:张国荣的电影生命(上下册)

的灰 著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3年3月



《与他共度61世:张国荣的电影生命(上下册)》就是一部张国荣电影生涯的全记录


全书洋洋洒洒30余万字,800余幅获得香港电影双周刊独家授权的剧照,61部电影逐篇细说从头,从影片内容、演技评价、艺术风格、旧闻花絮、影坛大动荡直至微妙变迁,无所不包,无所不言其详。犹如一个个分镜头剧本,将电影中的世界历历再现,还原出一个艺人毕生的电影生命传奇,也还原出整个香港电影最为辉煌的黄金年代。


该书自2006年出版以来,一直得到广大荣迷及读者的支持,2013年再版,以更加精美的图片和细致的文字呈现给大家,是对张国荣六十一部电影中那些曾经打动过我们的一个个美丽瞬间的回顾,也是对其逝世十周年的纪念。



5







张国荣的电影世界1、2、3(1978-2002)

张国荣艺术研究会 

现代出版社 

2014年4月



这三本书详尽介绍了张国荣从1978——2002年间的电影,主要内容是一些电影人畅谈当年往事电影背后的故事及与张国荣的合作经验、珍贵剧照、资料图片、广告、评论、拍摄资料及昔日之导演编剧演员等专访记录。





编辑 | 罗婉



亲可能,还会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点击文字获取相关内容


请收下这张深圳最全的“踩”花地图中国版《嫌疑人X的献身》今日上映:一场因为爱的完美犯罪小说的颜色因人而异,她有一副灰色眼镜 | 你是如何被 《未来简史》“洗脑”的? | 浮生如云,“现世”的云朵已千百年 | 那些失踪于历史迷雾中的人、事以及谜 | 他们为什么不能完成复活与自我救赎? | 这位双性间谍81年的人生中,有33年在做女人 | 不只《美女与野兽》的贝儿,她们也同样掌握了命运的钥匙 | 他们说的话,可能将会成为阅读的大事儿 | 世界无妖怪,单调又无聊



深港是起点 书评是风帆

这里是《深港书评》

如需合作或转载,请联系后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