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真相: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
---Tips:点击上方蓝色【商业人物】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回答了这个问题,也就回答了联想今天所遭遇困境的原因,同时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联想到底会走向何处?
本文作者迟宇宙曾阅读联想档案后撰写出版《联想局》一书。
【壹】杨元庆如何成为联想CEO?
2001年6月1日,联想集团完成了分拆。神州数码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李勤成为其董事局主席,郭为则成为其总裁。“此后,在‘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从47支减至27支的情况下,神州数码被纳入为新增成分股。”它的股票代码是0861HK,联想集团的股票代码是0992HK。两个数字符号开始画出各自不同的命运的K线,杨元庆、郭为走上了各自不同的命运的路。
联想集团的分拆,于2000年春天开始筹划。分拆的原因是杨元庆团队与郭为团队的冲突。原联想集团CFO马雪征曾告诉我:“到了1999年底2000年初的时候,大家的业务都蓬勃发展,蓬勃之后接壤就多……”接壤,就意味着冲突,就意味着火并,就意味着联想开始变成分裂之家。柳传志头痛欲裂,刚刚过上省心日子又要面对新的命运选择了。
联想分拆的策划者之一朱立南(现任“联想控股”总裁)也曾对我说:“其实很早就开始谈,谈的不是分拆,而是如何解决内部业务冲突。冲突当时已经蛮厉害,因为同一个企业,既做自己的产品,又卖代理产品,两个不同的事业部,都有自己的渠道,分销是分销的渠道,代理是代理的渠道,都打着联想的名号抢客户,人员方面也会有一些冲突。”
杨元庆跟郭为已经“没法在一个屋檐下抡大勺”。矛盾蓄积太久,已经不可调和,矛盾又引发其他矛盾,层层纠结,缠绕为一团乱麻。“有总部跟子公司之间的矛盾,公司内部也有冲突,还有柳总自己规划的问题,”朱立南说。
最终,他们只好进行分拆。整个2000财年都是一场过渡,联想内部已确定分拆,一个叫联想集团,由杨元庆执掌;一个叫联想神州数码,归到郭为名下。一年后联想完成分拆,神州数码失去了“联想的前缀”,完成了上市。
神州数码官方网站曾描述分拆往事,说是:“2000年4月,原联想集团进行战略拆分,神州数码正式成立,由原联想科技、联想集成和联想网络整合而成,媒体对此评价‘柳传志将联想的未来交给了郭为领导的神州数码’。”
没有人知道,这到底是神州数码的自吹自擂,还是令柳传志苦笑不得的自我安慰。“联想”是无形资产,合法的联想只有一个,合法的联想未来也只有一个,它属于那个叫杨元庆的年轻人。 【贰】杨的联想业绩如何?
我们先来看一张表格。
这张表格统计的是杨元庆执掌联想集团15年来的“税前利润”统计,单位为“万美元”,数据来源于“同花顺”股票软件中“联想集团”(HK.00992)的利润表。
联想集团完成分拆后,杨元庆领导的联想,业绩一直保持增长,虽然增速呈下滑状态,但他的CEO也干得有声有色。
为了使联想集团能有一个好的战略格局,杨元庆主导推动了联想收购IBM电脑业务的大并购。他敦促柳传志决定在2004年最后一个月下了17.5亿美元的大赌注。
柳传志在12月8日代表联想集团宣布以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普通股为代价收购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及高达5亿美元的负债,同时还宣布了一连串与这桩并购相匹配的人事变动,杨元庆出任新联想董事长,原IBM高级官员史蒂芬•沃德担任CEO。
2005年5月1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杨元庆正式接替柳传志担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在当了多年联想集团的“储君”之后,杨元庆终于在众望所归中即位了。
此时的杨元庆领导的联想集团,已经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球第三的PC制造商,它也将在纽约设立总部,在北京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主要运营中心。
对于联想集团来说,它正面临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全力反击的“临界点”。联想需要一场大冒险,赢了,他们将赢得时间;输了,他们会输掉一切。
投资者似乎不愿给柳传志面子,更不愿给“新君”面子。收购完成后两天,12月10日,星期五,香港联合交易所,表现最差的蓝筹个股联想集团股价下挫12.14%,报收1.086港元。虽然这笔交易被认为是中国公司进行全球并购的一座里程碑,但投资者的忧虑却不断增加,他们担心这座里程碑最终会变成一座墓碑:利润受到拖累不断下降,股东的股权权益会被稀释。
收购IBM的当年,便是联想集团的巅峰。它只在那一瞬间达到了高潮。体现在联想的财报中,这场并购最终推动2004财年税前利润达到联想集团分拆以来15年最高的112750.70万美元,自此便开始呈现断崖式下滑。
数字不会撒谎。联想集团的新君杨元庆,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在他的杨氏联想元年里,到达了辉煌。
2005年12月,联想集团CEO斯蒂芬·沃德辞职,由戴尔前高管威廉·阿梅里奥接任。阿梅里奥就是那个被杨元庆称为“当时的CEO”的那个人。
阿梅里奥担任联想CEO,其所被寄予的厚望是整合供应链、渠道、销售等资源。杨元庆试图领衔建立“一套班子、一套人马”,由阿梅里奥负责渠道、营销,刘军负责供应链,贺志强负责研发。这一体系随着刘军2006年中离职、戴尔系逐步强势,以及阿梅里奥与杨元庆的战略分歧而矛盾重重。
2009年2月5日,已经确定2008财年的数据将会极其难看后,联想集团宣布:柳传志将重新担任董事局主席,现任主席杨元庆将转任CEO,原CEO威廉·阿梅里奥将在担任公司顾问至今年9月后离职。
2008财年是联想集团历史上的首次亏损财年,它直接导致了阿梅里奥的出局和柳传志的复辟。柳传志重新出山,而杨元庆又退回到了联想集团CEO的位置上。
这次权力的更迭,究竟给杨元庆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面积,我们日后会再行求解,但毫无疑问,杨元庆作为联想集团的君主,又重新被太上皇打回“太子”的原形了;联想同时成立由八名联想高管组成的“联想执行委员会”,重回“八王议政”,杨元庆地位岌岌可危。
2011年,在联想集团开始恢复元气后,柳传志再度将董事局主席位置交给了杨元庆。在接下来的几个财年里,联想集团一直保持比较好的利润态势,虽然再没回到2004年的巅峰状态,但好歹还有给10亿美元上下的税前利润。
然而联想集团的好日子突然间走到了头,截至2015年12月31日,联想集团2015财年Q3税前利润为-47007.40万美元,如果不能在最后一季弥补亏损,联想集团史上第二次亏损即出现,而这次亏损的额度,恐将远超上次。
2008财年的巨亏公布前,柳传志复辟,杨元庆重新成为“太子”;倘若2015财年的巨亏坐实,柳传志将如何处置杨元庆?杨元庆将何以自处?
联想集团的两次巨亏,都在杨元庆担任董事局主席任上;2015财年的巨亏出现时,他还兼任CEO,掌握了联想集团不可撼动的权力。他已经无法再将责任推给“原来的CEO”了。
15年时间。杨元庆用了15年时间,带领联想集团创出利润新高,又不断刷新亏损新高度。10年前,联想集团成为了“最好”,10年后,联想集团达到了“最差”。
人们还相信它有未来吗?人们还会相信杨元庆可以给联想集团一个未来吗?
【叁】联想集团值得投资吗?
2001年6月1日,神州数码分拆交易后,联想集团的总股本是751396万股,按当日收盘价3.812港元计算,总市值为286.43亿港元。
2004年12月9日、10日,联想集团连续两个交易日大跌,股价跌至1.086港元,对应747486万股总股本,总市值跌至64.28亿港元。
2009年3月3日,联想集团股价创出新低,以最低的0.301港币计,对应921139万股总股本,总市值到了27.72亿港元。
就在9年前的2000年3月24日,尚未分拆的联想集团还一度攻击千亿市值(未果,最高市值975.53亿港元),被认为是一个帝国;此刻,它已经变成了一家遭人轻忽的公司。有哪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脑公司,总市值不到30亿港元?
2015年4月9日,联想集团股价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035港元,对应1110865万总股本,总市值最高达到了1559.10亿港币;这个数字,它在15年前就曾有机会触碰过。
市值创了新高,股价创了新高,但利润却未创出新高,并且有可能迎来历史上的第二次亏损。这样的联想集团,还是一家值得投资的公司吗?
数字不会撒谎。投资者可以选择用手或者用脚投票。
看到2015年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合影,以及幕后的聚会,有人曾感慨说:杨元庆,你怎么好意思还跟那些大佬们在一起,还以“大哥”自居呢?
面对马云、马化腾、丁磊、贾跃亭,甚至周鸿祎、雷军这些人的时候,杨元庆该如何自处?
【肆】杨元庆的并购眼神儿如何?
杨元庆及其联想,从来没错失任何一个机遇。在每一次战略机遇期,他们都踩对了步点。
柳传志从1998年开始关注互联网。1999年4月,在联想集团年度誓师大会上,柳传志向联想人发出“互联网,你准备好了吗?”的信号。
2000年,新世纪开端,联想集团大举进入互联网:成立FM365网站,购并赢时通,组建新东方网校,后动的联想仿佛要在一夜之间一步跨入互联网时代。
在互联网的门户时代里,联想集团投资的FM365,被认为有机会建设成中国的互联网领袖。联想集团还在2001年6月11日与AOL(美国在线)进行了合作,各出资1亿美元,以FM365为基础组建合资公司联想翱龙。
AOL在当时号称拥有互联网最成功商业模式,联想集团希望能够复制AOL的成功模式,“把联想未来的赌注下在了宽带设备的广泛应用上,下在了在线支付手段被消费者广泛接受上,下在了AOL的成功商业模式在中国的成功拷贝上,更下在了中国加入WTO之后政策的调整上”。
这一次赌博,被我们称为“联想赌命”。我们在《经济观察报》的特别报道中说:“联想赌命,未来命运仍不在自己掌握之中。”现在,FM365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FM365网站于2000年4月18日正式推出,并在2001年初进入中国门户前五名。
联想翱龙成立后,文化冲突及互联网冬天接踵而至。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FM365先后经历了裁员、转型,依旧无法扭转困局,终至跌毙。联想踏对了步点,却赌输了。
FM365的失败只是联想集团“多元化转型”失败的一个缩影。2001年4月20日,联想集团新财年“员工誓师大会”上,“新世纪、新联想”的口号喊破天。刚被委任为联想集团CEO的杨元庆意气风发,宣布了联想从2001财年到2004财年的三年规划:
在2001财年将实现280亿元的营业额,以后年增长率将达到50%,利润的年增长率将达到40%。
这样,到2003财年,整个联想集团的营业额将达到600亿元。在5至10年内,联想要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联想远景目标是“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这次誓师大会标志着联想正式启动一个“从单纯生产电脑的硬件厂商,向全方位的IT服务提供商的转变”。
三年过后,所有人都承认了失败。人们提起联想的时候,记起得还是只有PC,杨元庆的承诺,“联想将以因特网为核心,以全面客户导向为原则,以满足家庭、个人、中小企业、大行业大企业的需求为目标,从产品和服务两个维度来构筑我们多元化的业务”,最终变成了一句空话。“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三个目标当中,只有“国际化的联想”实现了。
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宣布收购IBM电脑业务,意味着“国际化的联想”出现了。联想集团开始在纽约设立总部,在北京和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设立主要运营中心。更主要的是,杨元庆他们突然发现,做大比起做强来,太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全球第三、世界第一,这样的词汇过于诱人。以前曾鸣曾问柳传志:他究竟是希望先做大还是先做强?柳传志沉吟半晌,说:“还是做大吧。”
收购IBM的2004财年税前利润达到联想集团分拆以来15年最高的112750.70万美元。这个数字与收购无关,而自此便开始呈现的断崖式下滑,毫无疑问是这场并购推动的。
在收购IBM之后,联想集团又进行了一系列收购,最耐人寻味的收购来自联想移动。
2008年1月31日,联想集团发布公告,宣布以1亿美元的价格转售手机业务给由弘毅投资为首的私募资金。“鉴于预期手机业务需要大量资本投资,于是做出该项出售决定。”
2009年11月27日,联想集团宣布买回联想移动,收购总额约为2亿美元。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从21世纪初联想进行多元化战略时就涉足手机产业,2002年和厦门厦华电子合资成立了联想移动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以7200万元现金收购了联想移动科技有限公司的剩余股份。联想手机一直在诸多挑战中求生存。
2008年1亿美元卖掉联想移动,然而到了2009年11月,联想却以2亿美元的价格买回了移动部门。“低卖高买,也说明了移动业务对这样一家大型PC公司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杨元庆表示:“在联想全球PC业务继续稳步发展的同时,我们将移动互联网视为未来重要的战略方向。”
虽然在2005年,联想研究院就成立研发小组,开发类似“黑莓”的手机,并制造出一台样品Beacon,但运营商认为它的设计导致无法商品化,最终没有投产。
2009年初,杨元庆给研发小组的指示是用10个月的时间搞出一台能抗衡iPhone的手机,希望以“价格是iPhone的一半加中国市场”作为市场突破口。为了做到差异化,联想研究院的合作总监毛世杰也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应用程序开发商。
第一代乐Phone是一个产品更是一个标志,它开启了联想正式进军智能手机市场的帷幕,也肩负着国产智能手机的希望。五年过去了,“肩负着国产智能手机的希望”的变成了华为,联想用不断下滑的数据证明了自己肩膀的孱弱,而K系列手机失败,也宣告了联想移动动开拓高端手机市场计划的破产。
为了拓展移动业务,联想集团又收购了摩托罗拉。2014年1月30日凌晨,联想集团证实以29亿美元从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摩托罗拉移动3500名员工、2000项专利,品牌和商标,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的合作关系都归入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由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刘军执掌。
联想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价格并不高,2011年,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移动的价格是125亿美元,在出售了一些非核心业务之后,谷歌收购成本仍然在100亿美元左右,如今却三折将其甩卖了。
分析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双赢的交易,联想集团能获得大量专利授权以及全球运营商合作关系,在未来手机外观和其他关键部位有充分的话语权;摩托罗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是一个有广泛知名度的手机品牌;谷歌甩掉了摩托罗拉移动这个大包袱,同时与联想共同推进其Android系统。
有时候,动听的话语反过来说也具有同样效果。谷歌三折甩卖摩托罗拉移动,也可以视为后者已经“烂透了”。事实也的确如此,摩托罗拉移动每年10亿美元的亏损,对谁都是一种压力;卖掉亏损,换回现金,对于谷歌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联想集团收购摩托罗拉,据称是其“全球扩张”的野心,与收购IBM属于同一行径。在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联想集团发生了什么?
九个月后,2014年10月30日,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摩托罗拉移动。“这段姻缘修成正果,我们如愿以偿把MOTO迎娶进门,成为联想大家庭的一份子!”杨元庆说。综合摩托罗拉的市场份额,联想也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
十年就如同一个轮回。十年前,2014年12月8日,联想也是通过收购IBM电脑业务成为了全球第三。
2015年,联想手机业务开始下滑,有分析认为,“联想采取的与并购来的摩托罗拉移动业务直接和间接关联的举措则是导致联想手机业务不增反减的主要原因”。
2015年6月1日晚间,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摩托罗拉移动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被宣布离职。
截至2015年9月30日,联想集团第二财季税前利润亏损7.90亿美元,净利润亏损6.09亿美元,创历史亏损新高。
2016年2月3日,联想集团公布2015财年第三财季业绩显示,移动业务成功扭亏,联想集团税前利润减亏至-4.70亿美元,净利润减亏-3.08亿美元。
“联想集团特别指出,移动业务已经扭亏为盈,实现了此前提出的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之后4到6个季度内移动业务收支平衡的目标。完成收购摩托罗拉手机业务交易后的2014年11月,联想CEO杨元庆曾做出这一承诺。”
“不过,随着智能手机市场竞争白热化,联想移动业务也并非一帆风顺。当季,联想智能手机总销量2020万部,同比下滑18%。”
联想移动的扭亏,是在其压低成本的基础上完成的,而非通过扩大销量,赢得市场。这意味着,联想集团的三个手机品牌,联想、摩托罗拉和神奇工厂,并未形成合力,反而因为相互牵制,而导致了整体销量下滑。
市场在下滑,这样的扭亏,其价值到底有多大呢?只是数字上的扭亏,还是具备竞争力的扭亏?相信人们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有人对比联想与华为在研发上的投入后,对联想进行了质疑。在联想集团第三财季财报沟通会上,杨元庆说,联想在2005年—2008年研发投入的确比较少,这应该与当时的CEO有一定的关系。
“不过,在2009年以后我上任CEO以来,联想的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当年我们研发投入2亿美元,此后每年都在增长,到2014财年已经在研发上投入12亿美元,在2015财年的前三季度也已经投入11亿美元,2015财年整体投入将超过2014财年。”
2005年—2008年间,斯蒂芬·沃德和威廉·阿梅里奥是联想集团“当时的CEO”,杨元庆是联想集团的董事局主席,最高领导者。
杨元庆也提到,“把联想和华为做比较不公平,因为大家在不同的行业无法进行对比,比如华为的研发费用投入占比跟软件公司和服务公司就没法比。华为的确是一家好企业,但中国只有一个华为就够了吗?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为。联想也希望在国际上成为一个拥有很好声誉的公司。”
诚如杨元庆所言,把联想和华为做比较不公平。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2月31日公布,受智能手机销售强劲增长提振,2015年全年收入较前一年增加35.3%,至人民币3900亿元。“华为轮值CEO郭平在公开信中对员工表示,华为2015年利润和现金流强劲增长。他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
依照华为2014年9.7%%的净利润率估算,华为2015年的净利润为377.6亿元人民币,而联想集团呢?
2015年第三财季亏损3.08亿美元,整个财年即使扭亏为盈,也很难出现大奇迹;而联想集团历史上,利润最高的年份,其净利润总额,也不过是华为2015年预估利润的20%。
依照华为的利润水平和技术驱动能力、市场的超高增速,如果它是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千亿美元,甚至两千亿美元,达到联想集团的10—20倍并不为过。
所以,把联想和华为做比较不公平。
可是,十年前双方进行比较的话,杨元庆又会怎么说呢?
十年前,2005财年,华为营业额59.82亿美元,利润6.81亿美元;联想集团2004财年营业额225.55亿美元,税前利润11.28亿美元;收购IBM后进行整合的2005财年,营业额为1035.51亿美元,税前利润6.59亿美元。
为什么仅仅十年时间,一个被认为是“帝国”的联想集团就衰落成了与华为比不公平的公司?
谁造成了“帝国的崩溃”呢?
难道是2009年“复辟”挽狂澜于既倒的柳传志?
【伍】杨元庆配得上那么高的薪酬吗?
杨元庆已经蝉联好几年的中国“第一高薪CEO”了。
2000万美元,意味着杨元庆的报酬,超过了世界上99.9%的CEO,在世界500强中也属于顶级水平。即使以近期税前利润最高的2013财年计算,杨元庆的2151.5万美元报酬,也可占到税前利润总额10.05亿美元的2.14%,在净利润中的占比甚至达到了2.63%。
作为对照,腾讯CEO马化腾本财年报酬为2755万港元,而腾讯2015财年利润,应在280亿港元左右,马化腾的薪资,约为腾讯总利润的1‰。
腾讯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市值是联想集团的近20倍,2015财年的利润更是联想集团所无法比拟的,而杨元庆的薪酬却是马化腾的5.5倍。
数字不会撒谎,但合不合理,应该由联想集团的投资者评判。
根据“同花顺”提供的新闻资讯,“联想集团CEO杨元庆,这位2015中国A股上市公司CEO薪酬榜以及中资港股CEO薪酬榜的双料冠军,却一边拿着1.19亿元的天价高薪,一边行着裁员之事……”
“市场人士认为,杨元庆一面向员工这样提出警告,一面仍享受着1.19亿人民币高居上市公司CEO榜首的年薪。身为联想CEO,杨元庆应该主动降薪,和员工共度难关。”
杨元庆做了什么?
联想集团的五大主要股东中,有三家联想控股作为最终控制人的公司,其他两家,一家是作为自然人的杨元庆,一家是杨元庆作为最终控制人的Sureinvest Holdings Limited。
根据公开资料,Sureinvest Holdings Limited,是一家设立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由杨元庆全资拥有的离岸公司。
根据联想集团公告,自2013年3月31日至2015年9月30日,Sureinvest Holdings Limited共减持1.972亿股,期间未有增持行为;期间杨元庆反复增持、减持后,大约增持了174万股。
也就是说,在2013年3月31日至2015年9月30日期间,杨元庆总计减持了约1.955亿股联想股票,即使以8港元均价计算,杨元庆也减持了大约16亿港元联想股票,减持比例接近2%。
一位坚定看好公司未来的CEO,联想集团的“主要股东”,会如此看空自己实际控制的公司吗?
如果说,杨元庆的减持跟乐视贾跃亭的理由相同,试图以减持资金投入到公司扩张中,人们尚可理解;但杨元庆的减持意图是什么?
【陆】杨元庆带出了什么队伍?
柳传志的管理三部曲叫作: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
建班子的事,柳传志已经为杨元庆干了;定战略的事,素来不是杨元庆的长项,杨元庆在联想15年来所定战略,由结果进行推导的话,已经被时间检验为全部失败。不错,就是全部失败,全部,全部,全部。所以,“定战略”我们也无须讨论。
我们且看杨元庆的联想15年,究竟带出了一支什么队伍?
熟悉联想的人都知道,联想的官僚体系有多么庞杂。这也是联想集团多年来遭受诟病的主因之一。
联想集团经历过多次裁员,动辄上万人。这样的裁员,一方面说明联想集团举步维艰,另一方面也说明联想集团长期处于冗员状态。联想集团全球有约6万名员工,2015年8月13日新一轮裁员3200人。
每年都会有联想集团副总裁以上级别高管离职。联想集团人力资源高级副总裁乔健2012年接受采访时曾说,联想集团高管离职率低于行业水平。这或许是事实。但我们可以看看,联想集团历史上五次影响重大的离职,都是些什么人:
联想集团CEO斯蒂芬·沃德,2005年12月辞职。
2007年5月23日晚,最后一次解说完联想集团(0992.HK)财报,马雪征宣布她将从联想集团CFO的位置上离职。
联想集团CEO威廉·阿梅里奥,2009年2月5日,被宣布将在担任公司顾问至当年9月后离职。
2011年10月11日,联想集团确认高级副总裁陈绍鹏离职,并发表声明。
2015年6月1日,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被宣布离职。原联想集团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将接替刘军的岗位。
斯蒂芬·沃德和威廉·阿梅里奥,是“当时的CEO”,他们不是“联想大家庭”成员,其离职是一种职业化选择;马雪征的离职,或许更接近于其内心选择。
但陈绍鹏与刘军呢?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史上,陈绍鹏和刘军都属肱股之臣,甚至被柳传志认为是杨元庆的接班人选;尤其是刘军,柳传志曾在多个场合表达了对他的喜爱。
柳传志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曾回忆说,刘军1993年加入联想,从底层一步步成长为管理层,柳传志特别地强调,培养一员大将需要经过很多磨难,而联想正是靠着这些历经磨难的大将,一步步成长到今天。
这也不是刘军的第一次离职。2005年4月1日,刘军出任联想中国的COO,重回前台。阿梅里奥继任联想集团CEO后,刘军曾被迫去美国给自己“充电”——先后在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参加高级经理人培训课程。
2007年10月26日,联想集团宣布,任命刘军担任高级副总裁兼消费集团总裁,负责联想全球消费PC业务。阿梅里奥发了一封内部邮件表示祝贺。
“没有人知道此时刘军内心真实的感触。但是作为柳传志的一员大将,作为杨元庆事业上的臂膀,作为血统纯正的联想人,他得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个新起点上,刘军挣扎着往前走,最终成为了联想集团的执行副总裁和移动业务集团总裁,成为联想集团的“二当家”和杨元庆CEO位置的挑战者。
在联想集团内部,甚至在“联想大家庭”内部,刘军都被认为是联想集团的“储君”、杨元庆的接班人。
然后,我们都看到了,他离职了。
据报道,杨元庆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提到了这件事:“我希望能给这个团队,给这个业务带来更多的变化。而这个变化要从头开始,所以首先要从领导人开始,从调整一把手开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调整,给这个团队注入更多的活力,让变革来得更彻底,更到位,更猛烈些。”
在联想集团的发展史上,最有希望挑战杨元庆位置的两个人,陈绍鹏、刘军都离奇地离职了。他们都曾为柳传志抱以厚望。他们的离职都发生在2009年“柳传志复辟”之后。
陈绍鹏已经在联想控股和佳沃集团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1月18日,刘军出任了肆拾玖坊(北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开始了创业之旅。他们都不会再回去了。杨元庆的位置稳定了,他彻底断了柳传志为其“立储”的所有念想。
我们可以想象,柳传志的那一场复辟,到底在杨元庆内心留下了多大的心理阴影面积。这个话题,“商业人物”将会另文讨论。
今天,我们只想问一句:
杨元庆是联想集团合格的领导者吗?
或者说,杨元庆还有资格继续领导联想集团吗?
数字不会撒谎,杨元庆已经用了15年时间证明了一个真相。
真相是什么?
联想人,联想大家庭,柳传志,“联想局”的局中人和出局者,你们难道不比我们更清楚?
*未单独标注图片均系我号购自cfp@视觉中国
投稿、约访、合作,联系邮箱:bizleaders@qq.com
添加商君微信bizleaders2015,邀您加入商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