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补习班》该骂吗?
写在前面
《银河补习班》绝对是今年到现在最值得拿出来讨论的一部华语电影。
这种讨论倒不是因为它好,或者有解读空间之类的。
而是它引发了一场影评人,影迷和普通观众的离奇对立。
这种对立体现在与这部片相关的方方面面。
评分上,在影迷群体为主要受众的豆瓣,评分6.3,堪堪及格,而且仍有不断下跌的势头,
但在另一个主要受众为普通观众的淘票票,评分高达9.1,超过9.0的《复联4》,与《流浪地球》并列今年最高分华语电影。
票房上,虽然电影媒体骂声一片,豆瓣首页也几无好评,但依旧挡不住观众手拉手撑起票房。
让《银河补习班》在点映阶段就强势破亿,坐稳了暑期档头把交椅。
邓超到底拍了些什么?
弄出那么大动静?
《银河补习班》
从一篇文章说起吧。
前几天看到有同行发了一篇文章叫《银河补习班:不够好,但真诚》
写的很客观,也无意中道明了开头提到的那一场纷争的原因:
观众从情绪出发看到的是真诚,影评人从专业出发看到的是不够好。
但要我写,它可能还得对调一下:
“真诚,但不够好”
有区别吗?
有。
一个是亮点大于缺点,一个是缺点大于亮点。
我更倾向于后者。
但也还是得客观的和大家把优缺都聊聊。
一
先说优点,《银河补习班》很真诚。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邓超拍这部片的初衷,毕竟作为两个学龄孩子的父亲,在创作中产生这样的思考倾向是一件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
其中所涉及的很多理念,观点,也都是邓超真的想要和观众讨论的,它不像以前《悲伤逆流成河》那类电影,是借公共议题的壳去拍狗血爱情故事。
它没有消费,而是真诚地在表达。
比如他敢制造对立。
第一个对立是个体和集体,一个普通工程师和庞大的国家机器之间的对立。
他敢把官员互相踢皮球,渎职,贪腐给拍出来,虽然是点到为止,但在目前的中国电影创作环境里,实属难得。
另一个对立是传统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对立,这也是贯穿全片一个矛盾。
它通过设定两个角色化身,让主角马皓文代表素质教育,学校教导主任代表守旧的应试教育。
再让他们不断地去冲突,投射出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现实交锋。最后达到对应试教育中那些顽疾弊病的批判。
包括对于目前教育体制中,鼓励学生养成独立思考习惯的呼吁也非常吃重(思考这个词,在全片出现了有十次。
另一方面,这些对立中也夹杂了很多柔情。
把父子关系作为了一条暗线,在一次又一次冲突中发挥串联和情绪助推的作用。
更巧妙的是,这种特殊父子关系又在电影最后的20分钟,用一个儿子的选择反过来折射出了社会的现实和苦味,值得啧摸。
二
但真诚归真诚,它能力不足也同样明显。
最主要的是它在探讨这些东西的时候,实在太浮于表面了。
片中大部分的观点是通过邓超的嘴巴说出来的,停留在文本层面,说教感非常浓。
而且对自身教育观点的证明缺乏说服力,每一次都是用对立方的愚笨或者自以为是来获胜,再以获胜去证明自己教育观点的正确。
这点你在看片的时候可能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感觉。
但你只需要看完后细想一下,教导主任,任素汐演的妈妈,包工头,甚至最后那个行贿不关门的副局长,这些对立方,哪一个不是脸谱人物,哪一个有智力可言?
甚至在后期为了凸显邓超角色的光辉,已经直接让对面的教导主任这个角色变态了。
本身他就只是一个老派的教育工作者,代表教育改革中的保守派,他最大的恶至多就是盲目追求升学率,应试学习,歧视差生,还算符合我们读书时候碰到的某些老师。
但到后期,这个角色直接失控,成为了一个大恶人。
前期因为马飞是差生,所以让他退学,这个动机是站得住的,毕竟他影响到了学校的升学率。
但后期马飞明明已经考进了年级前100,成为了一名尖子生,主任却依旧想方设法去让他退学,几乎和前面的人设动机相悖了。
后面就更加夸张,为了保住学校的声誉,不惜让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流浪汉,自生自灭。为了学校出状元,让马飞放弃飞行员特招。
这基本上已经是一个不存在一点善念的恶人了,典型的反人性式道德泛化:
反派设定反人性,只要有一点恶,便处处恶。
这确实很好的凸显了邓超教育观点的英明,但如果把这些人的恶,犯蠢全部摘掉,邓超的那些教育观点在电影中根本谈不上有证明和探讨。
三
更让我感觉不舒服的是,整个马飞的教育过程都是真空的。
大部分人应该都读过高中,你们真的能在里面看到真实性吗?
我看不到。
因为它在设置戏剧冲突的时候发生了一个错位,邓超始终没有敢去触碰高考,或者考试这个制度。
当然,这个我能理解,毕竟电影要过审上映,限制了表达。
但既然你反对这样的应试教育,那为什么在电影中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尺,还是考进年级前十,还是那个赌约?
有人说,因为邓超想证明素质教育也可以在应试教育体制中拿高分。
但最大问题恰恰就出在这里。
电影一开始,马飞成绩差的原因并不是有自己的爱好,或者特别擅长某一方面,也不是因为老师没有因材施教,没有遇到素质教育。
而是完完全全的因为逃课,不做作业,迟到,这样的学生不管放哪一个教育体制里都是差生啊。
这个前提就出了问题,后面马皓文的教育方式更是站不住脚。
我希望大家仔细想想。
在这样的应试教育体制中,用马皓文那样不做补习书,不做试卷,每天就看0.1厘米的教科书,看完剩下时间都请假去旅游的教育方式,考年级前十你们觉得可能吗?
我不认为这种方式有错,我也赞成素质教育改革。
但我极其反对电影这样把素质教育过程服务于应试教育的结果。
这让这部片子某种意义上产生了一种误导性,让很多学生觉得体制不需要改变,只要我们改变学习方式就好了,反正也能考年级前十。
但问题难道不是我们应的那个“试”,在衡量标准上出了问题吗?
这个衡量标准得到矫正,学习方式自然会跟随去修正。
很可惜,电影几乎和这点背道而驰了。
三
除了人物设定的问题,它还有剧作上的问题,特别是故事里的各种元素的堆叠,让人摸不着头脑。
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在一部反思教育的电影里塞进那么多的无关元素。
你不是拍《夏洛特烦恼》《乘风破浪》那样的喜剧片。
干嘛要加那么多时代金曲和历史事件进去,而且全部都只当做背景板,走马而过,非常多余。
你也不是拍《流浪地球》《战狼2》那样的科幻片和主旋律。
干嘛要花那么多的篇幅,那么满的情绪去拍火箭发射,拍全民族大团结,跟剧情又没有任何关系。
没必要,也不可以。
写在最后
当然,即使骂了那么多我也依旧不觉得《银河补习班》是一部烂片。
光凭它的表达和勇气,我就可以给它掌声。
但还是希望邓超们可以让自己的能力跟上自己的表达,等那个时候再去拍片,可能掌声会更多一些。
今晚的掌声+口水,私以为也是我作为一个观众对《银河补习班》,对邓超们的最好尊重。
音乐/爱的箴言-邓超
配图/《银河补习班》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