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欢喜》没有结局

阿怡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11-11



写在前面

 

在《小欢喜》即将大结局的前48个小时里,微博上一共出现了4个与之相关的热搜。


两条关于小演员,一条关于大结局的预告,还有一条仅仅就是结局可能要后天才能播的通知。


这种不可思议的巨大流量,还只是这部剧达到现象级的一个小缩影。


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你都必须承认,哪怕它违逆着所有造剧公式,流量法则,却依旧在这个夏天席卷了几乎所有阶层,年龄段的观众。



如果要去分析它的成功,我相信每一个公众号都可以写下一张长长的清单。


但我们始终觉得,它想要带给我们的,绝不止是跟着几个家庭一起哭,一起笑。


背后还有它之于中国影视行业,甚至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的某些特殊意义。


所以,在这个大结局的夜晚,我们想当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来和大家聊聊,这部剧给我们留下了些什么?


  

如果要从头说起的话,那么它首先留给我们的是国产家庭剧对于“性教育”的不避讳。


这片土地对于性如何避而不谈,我们的教育中如何缺失了“性教育”早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教材缺失,课程空白,那些少有的几节生理课大多只是泛泛而谈,点到为止罢了。


另一方面,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些父母们常常对于性话题感到难以启齿,更谈不上有任何引导。


再加上自身本就对性知识的缺乏,最后索性持回避态度,用一句“长大后你自然就懂了”搪塞而过。


因为各种不可抗的原因,国内影视传播的大风,也始终吹不动性教育的这颗小石子。



而性教育缺失的结果其实也不需要再多说。


每个人都很清楚,都在最近几年的社会新闻报端用白纸黑字加惊叹号写着。


所以,当剧中“方圆和童文洁怀疑儿子方一凡和乔英子谈恋爱,第一时间对儿子进行青春期性教育”的那段,出现在我们荧幕上的时候。


其实就已经构成了一种非常值得鼓掌的尝试。



虽然涉及的剧情不多,但编剧在其中对性教育的认知输出非常清晰。


通过方圆的嘴巴不仅谈论了基础的生理方面,还衍生到了性别平等、人际交往方面的教育。



甚至除了基本的性知识普及,他还引导儿子应该如何与女孩相处。

 

教育儿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尊重人家,征求同意”、叮嘱他“一个男人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不能冲动”


我知道,性教育当然任重道远,但终于有人在荧幕起头。


哪怕是减少了一例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避免了一场少女意外怀孕堕胎的悲剧。


也值得我们所有人兴奋。



另一方面,它还抛出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这其实是整部剧最让我感觉惊喜的地方,剧情设置里呈现的方式也非常巧妙。



先把“丁一由于高三学习压力过大、大学被父母逼迫学不喜欢的专业,最终患上抑郁症,跳楼自杀”这场悲剧摆在了我们面前。

 

用死亡,用这种最极端的结局,并非为了制造压抑、窒息的气氛。


而是希望更多人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去思考“如果父母只在意孩子的成绩和分数,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究竟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紧接着,又通过“乔英子失眠,易哭,精神恍惚,出现幻觉,有过自残行为,险些跳海自杀”的种种行为,给我们做了一次心理科普。


认识抑郁症的常见症状。



关于这一点,导演考虑的很全面。


毕竟出现这些症状并不等于患上了抑郁症,必须要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才能确诊。


所以抛出问题后,它还利用“宋倩和乔卫东带女儿去医院检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这段剧情,留下了一个正确的处理方式。



仔细看会发现,其实很多桥段都有故意在引导父母反思。

 

比如,在确诊之后,宋倩和乔卫东平静地接受了女儿患得抑郁症的事实。

 

他们没有指责女儿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没有把女儿的敏感脆弱当做无病呻吟。


而是询问病因,耐心陪伴女儿接受治疗。



在剧中,我们看到了宋倩和乔卫东为了女儿做出的改变,也看到了乔英子逐渐地痊愈。

 

这时候再回到现实生活中去看一看,一些父母在面对孩子患得心理疾病时,他们又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于是《小欢喜》在某种意义上给很多家长上了关于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课。


虽然是被动的,但被动不也是主动的船锚吗


 

当然,这部剧留给我们最重要的,还是它自始至终都在探讨的核心话题,关于“原生家庭。


其实原生家庭这个词真的已经快被说烂了。


但我依旧从《小欢喜》的辩证性里看到了对待原生家庭的一种新视角。



比起单方面批判“父母皆祸害”、讨伐原生家庭的罪恶;


或者单方面用孩子的任性和不孝反衬父母用心良苦的形象,刻意制造冲突和对立,放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的这些做法。


它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而是分别站在了父母和子女的角度去展现亲子关系中的种种矛盾。


就拿宋倩和乔英子这对母女来说。



我们痛恨宋倩对女儿有着强烈掌控欲的同时,也能理解她身为一个单亲母亲的苦衷。


“妈妈只有你了。”



我们同情乔英子在原生家庭的影响下变得听话、顺从、小心翼翼,但也能看到她的叛逆,不够成熟,偶尔也会伤母亲的心。


父母子女双方,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没有任何一方是绝对委屈,绝对无辜的。

 

但谁对谁错其实从来都不是这个问题应该得出的答案。


就像剧中刘静所说的:“父母和孩子之间永远是有时差的。”

 


很多人在谈原生家庭亲子关系的时候,都忽视了母子,父子首先是两个人。


两个活生生,有思想的人。

 

哪怕是血脉相承,依旧是两个独立的个体。

 

立场,身份,阅历,世界观决定了这两个人在大部分问题上必然是无法达成共识的。

 

你没办法要求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去像四十岁的人一样思考,也没办法要求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搞懂未成年人的世界。


 

那既然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无解的,《小欢喜》是在呼吁什么呢?


私以为它其实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只是想给我们提供父母,孩子双方的视角,把矛和盾都隐去,让双方都能意识到这个“时差”。


而后再去想一想:


当矛盾变得不可调和时,我们是否应该适当地换位思考?


是否可以不再“以爱之名”去绑架、要求彼此?



尽管真正做到很难。


但互不赞同也互不要求的和解,总好过歇斯底里的斗争和无止境的相互折磨。


写在最后


很多人说,舍不得《小欢喜》就这样大结局了,但我觉得今晚并不等于结束。

 

因为它想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更希望我们看完之后,关掉电视,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可能你也有一个像童文洁那样很爱你,但是脾气却非常暴躁、不善沟通的妈妈。



或者像季杨杨一样,和常年工作繁忙的爸爸之间有着距离和隔阂。


但你始终都要拾起那把扫帚,去和解,去打扫自己家里的一地鸡毛。


不信,你现在回过头来看,《小欢喜》里在几代人身上发生的这些事,就是我们大多数人一生可能要经历的。

 

寒窗苦读十几年,为了拿到一个好学历,找到一个好出路。

 

毕业后走向社会进入职场,总是有着避免不了的竞争,顶着压力不说,甚至还会遇上性骚扰。

 

人到不惑之年,明明很多事情都应该想得透彻了,却意外地陷入一场中年危机,满是焦虑。

 

好不容易安享晚年了,结果一个不慎就会掉进传销组织的圈套里。


《小欢喜》好就好在,不设置明晰的主角,以群像供每个年龄段的人代入。


想要抚摸的人,止是此时此刻的你,还有未来的你;


也不止是此时此刻的父母,还有过去的他们。



音乐/刘瑞琦 - 小欢喜
配图/《小欢喜》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