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言难尽《攀登者》​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11-10

  
写在前面
 
写这篇文的时候,《攀登者》的豆瓣评分已经从开画的7.0落到了6.9,算是垫了这个十一档的底。
 
这部片子怎么说呢,有点一言难尽的感觉。
 
这一言难尽倒也不是说它有多差,而是我看下来整体的观感特别矛盾,有我特别喜欢的地方,也有不少肉眼可见的遗憾。
 
好坏都特别明显的一部片子,和《中国机长》一样,一股脑夸没意思,一股脑骂更没意思。
 
所以好坏我们都聊聊吧。

《攀登者》

 
这片子应该是我整个十一档期待值最高的一部了。
 
一个是他的原型故事实在是太值得玩味了。
 
里面夹杂了那一代中国攀登者的伟大,很多激动人心的东西,又涉及很多时代节点,有那个十年的狂热,有集体和个体关系的异化,甚至还和好几个外交事件有关。
 
这太适合拍电影了呀。
 

另一个是这部片子一开始爆出来的阵容,还是挺让人放心的。

编剧是拿过茅盾鲁迅文学双奖的藏族作家阿来,演员老中青又个个都是能扛鼎的人,投资不小,视效有徐克监制。
 

而最后成片出来,我喜欢的几个地方,其实也都和上面几个原因有关。
 
演员表现都不错,视效,场面戏因为很多实拍,所以还挺震撼,编剧的功底和原型故事的伟大都增色不少。

但遗憾的是,导演始终没有能力去撑起这样一个故事。
 

先谈谈编剧写得好的地方吧。
 
整体是一个群像型的叙事,这种叙事要是处理不好人物关系,就容易让电影失焦。
 
但编剧的功力也恰恰在这里得以显现出来。
 
整部电影中有好几对人物关系,包括从头到尾的变化,轻重主次都拿捏的很好,更重要的是都暗含了不少对那些时代节点的投射。

我最喜欢的是两位男主的关系,方五洲(吴京饰)和曲松林(张译饰)。

 
这两个人,应该算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一个核心人物关系,在电影一开始,三人第一次冲顶遇险,第一个特别好的矛盾点就出现了:
 
在雪崩面前,吴京面临了第一个选择,救张译的命,还是救摄影机。
 
摄影机代表什么?
 
电影后面也给我们普及了:那个年代,国际上要认可你的登顶,必须要你拍摄在山顶的360度环绕影像。
 
丢了摄影机,就意味着你丢了证明,而那次登顶又因为某些极其复杂的时代背景,代表远不止是个人,更是国家。
 
丢的不止是摄影机,更是当时的国家荣誉。

那国家荣誉重要,还是队友的命重要?
 
这是一个没有准确答案的问题,每个年代都会有每个年代的答案,而在那个狂热的特殊年代里,答案更多时候是残忍的。
 
但吴京做了一个和时代相悖的决定,选择了后者。


这种矛盾选择的设置高明在哪里呢?

一个是它在电影中探讨的东西,是有益的,有价值性;

另一个是它很好得将两次登山串了起来,这是功能性。
 
第二次攀登依旧是围绕这个矛盾展开的。
 
一个是摄影机丢失,影像缺失需要第二次登顶来找补。

另一个是那十年里几个登山英雄的境遇都急转直下,张译申请留在了早已解散的登山营,吴京被下放到了锅炉房当锅炉工人。

 
很多人都说张译吴京重逢的时候,那种冲突太突兀了。
 
但我恰恰觉得这里是整部片最好的地方,两个人的立场其实在这里已经开始趋向于一种对立,你把两个人放到那个特殊年代里你就能明白了。
 
张译怨恨吴京放弃集体荣誉,救了自己,因为他是把集体利益置于所有个人利益之上的。

你在后面故事里能够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折磨式训练负责拍摄的井柏然,不听劝阻,多次强硬要求登山队员冒着生命危险去冲顶。

因为当时的张译眼里,个体生命在集体荣誉面前,不值一提。
 

吴京代表着那个年代里稀缺的个体关怀。

最直白的表现就是它和张译在餐桌上的那一段争吵,那段戏很精彩,也很好地强化了吴京的立场:

他信奉生命的价值,信奉科学的作用。
 
他这个人物和张译的对比也很明显,他是个体化的,有自己的爱情,有自己的生活,章子怡那一条线其实也是在发挥这个功能。

 
张译完全是一个把自己置于集体主义中的人物。

虽然两人都放不下那个事情,但张译明显更加极端,把自己关在登山营十年,也没有任何其他的个人欲望表现出来。
 
所以整部电影从开始到井柏然牺牲,都是在探讨这两种矛盾的冲突。
 
井柏然的牺牲,算是给这场讨论导出了一个结果。
 

当张译拉着井柏然的“尸体”回来,哭喊的那一句“我错了”,石破天惊。
 
编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但电影问题其实也是从这里开始出现的。


后半部分结束了这个问题的讨论之后,一下子就感觉陷入了没有重点,没有逻辑的状态。
 
因为吴京和张译的戏剧冲突已经没了,所以只能找新的冲突来维持张力,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们选择了感情戏。


 
这里其实就已经开始走向本末倒置了。
 
为了让感情戏得到足量的铺垫,女性角色几乎都被“牺牲”了。

黑牡丹明明是第一个登顶珠峰的中国女性,是英雄。

却因为要服务于井柏然的牺牲,被塑造成了一个满脑子想和井柏然谈恋爱的傻姑娘。


章子怡在前期和后期的大部分决定,也都是在配合吴京那条线的。
 
特别是最后章子怡的“牺牲”,完全是反着逻辑去送死。

唯一的效果就是去托起吴京这个角色最后登顶的氛围。
 
你搞不明白他们俩一路情感线的逻辑动因是什么,起承转合在哪里,章子怡是怎么生病的,为什么不经过训练就可以跟队上山。
 
总之,到她最后奄奄一息还被扶着去爬北坳的时候,我已经看得一头雾水了。
 
至于她带来的那么多学生助手,好像也没起到任何作用,只是全程抬着她去送了个死。

 
大家都以为章子怡都快不行了,她又突然起来,开始和吴京生死诀别。

从对话文本到情节,都有一种浓浓的琼瑶感,低级又老套。
 
这里岔开去多嘴一句。

整部片子有配乐的段落应该都快多于无配乐的段落了,很多地方都是一段音乐结束马上再接另一段。

遇难的时候明明最让人紧张的应该是珠峰上的环境音,但导演偏要用各种配乐来替代。
 
还有章子怡“牺牲”时的煽情配乐,真的被导演用得快要溢出屏幕了,就差把“快给我哭”这几个字打在上面了。
 
配乐过剩,配合感情戏过剩,非常不适。


最后还有一些小问题,就放在一起说了吧。
 
电影名为《攀登者》,文戏上确实兼顾到多个攀登队员的塑造,张译,井柏然,胡歌都还算立体。

但在动作戏上几乎全部压在了吴京一个人身上。
 

个人英雄主义实在太过于浓烈了。
 
就感觉是和隔壁《中国机长》拍串了。人家叫《中国机长》,却缺少对机长个人的塑造,这部叫《攀登者》,又全给了吴京去表现。
 
前期跑酷反物理会轻功就算了。

后期舍身救章子怡已经夸张到,被悬崖掉下来的冰柱砸都只受轻伤的地步,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

另外,很多动作戏上的逻辑bug也都没法忽视。
 
吴京可以只身从冰裂缝的一端“飞到”另一端去;梯子可以从百米雪坡上滑下来不会翻,撞了山没一点惯性不会把人甩出去;在冰山上还可以大声喊叫,不担心引起雪崩。

类似不符合逻辑的地方非常多。

 
和《中国机长》一样的毛病。

违背逻辑去神化人物。
 
昨晚也有人质疑这一点,说:“拍个电影,是宣传英雄事迹的,你他妈就是吹毛求疵”。
 
那我们再换个角度想一想:

这些片子是有原型人物的纪实类电影,尊重常识、逻辑和专业素养,不才是对原型英雄最大的尊重吗?

写在最后
 
没啥最后的了,腥风血雨的十一档终于写完了。

三天三篇文,除了睡觉,基本都待在办公室没挪过屁股。

超出预期的《我和我的祖国》,好坏掺半的《攀登者》,进步又遗憾的《中国机长》。
 
最大的体会就是,电影其实都有闪光点,就是三篇文的舆论场里的蛆虫多了些。

其实您要不喜欢就大路朝天往外走就行,我们也绝对不留着谁。

这些话说了不少次了。

我们就是写点自己想写的东西。

不一定对,欢迎理性讨论,不要求别人一定认同,也没想着要改变什么。

但谁要死命拿自己一套来要求我们,我们说话也从来没好听过。

从来都不惯着谁。


音乐/¿Téo? - Ascended Vibrations
配图/《攀登者》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