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歌这次太猛了!

检票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19-12-19



 

写在前面


怎么说明白这片我有多喜欢呢。

 

给大家讲一个我看完片的反应吧。

 

这片我是提前看的,在北京看的首映礼,刁亦男,胡歌,桂纶镁,廖凡什么的都在,但我几乎没顾着听他们在映后说了什么,当时看完的第一反应就是一个劲地在找认识的片方朋友问他:

 

“这片上映前,哪还有放映,我想再看一遍。



后来这朋友让我给打个分,我干脆没打,就只是回了这么一句:

 


哪部片我估计你们也都猜到了。


《南方车站的聚会》


 

作为今年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的唯一一部华语电影,又是金熊奖导演刁亦男的新片,胡歌第一部担纲男主的电影。

 

我估计大部分国内影迷应该都和我一样,馋这部片快大半年了。

 

从这片入围戛纳主竞赛,戛纳首映就开始等,等来了定档,又等来了个撤档,求爷爷告奶奶地继续等,最后总算在这个多磨多难的2019年末,等来了这场南方车站的聚会。



距离我第一次看完他已经过去快一周了,但它的后劲到今天都没醒干净,跟瓶烈酒似的,撒几泡尿都醒不过来。

 

它不单纯是想给观众讲故事,它是奔着带我们做梦去的。

 

一个充满奇情的梦。

 

一.如何欣赏这部片?

(风格)


其实这个梦的很多东西都很熟悉,只是《白日焰火》中那座隆冬的北方小镇,这次被换成了一座春末的南方城市,刁亦男说,这是三个城市的各自取景,组合成了电影里的这个虚构城市。

 

那里有一个虚构的叫野鹅塘的地方,一个杀了警察的男人会从城市这头渡过河去城市的那头,躲在那里,然后死在那里。


 

几天后,他会和一个刚认识三天的陪泳女在一条船上交合,然后被她害死。

 

这个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天还有些湿冷,那个城市的雨季还没过,雨好像每天都在下,一停不停。

 

和刁亦男之前讲的每一个故事一样,他依旧从一开始就拼命想办法调动一切,来给观众制造那种不安全感,

 

然出现,穿风而过的列车,不知道在干嘛的路人人影,不知道哪里传来的叮叮咚咚声响,人物小心翼翼的眼神。

 

整个风格就像是奥康纳的小说,有荒凉、神秘元素,还有不少奇情,暴力,阴暗的下坠感,里面的人物也往往乖张,易怒,不可琢磨。

 

还有数不尽的夜戏,逼仄的楼道,落魄的男人,神秘的女人,极端的暴力,这几个元素你几乎能够在刁亦男的每一部电影里找到。


 

这是属于刁亦男的坚持,是他作者性里独有的电影诗意。,

 

夜,车,冷,雨。

 

四种环境元素被他在所有作品里串联,把玩,成诗。

 

其实你把前两个字组合起来就是刁亦男的一部早期作品《夜车》。

 

这当然不是一种巧合,你依旧可以在《南方车站的聚会》中看到大量《夜车》时期的电影风格。

 

那是一种他诗篇里的基底色。

 

一种冷感。

 

刁亦男的电影几乎没有太阳,冷色调的调色,构图常常有逼仄的窥探视角。《夜车》里大量的镜头摇移,连扫过自行车的金属龙头都透着冷光。



光被用在电影的各个角落,霓虹灯被放大到了最极端的饱和色,街上的红绿灯也永远是闪烁不停,闪烁不停。



《南方车站》的冷,是连故事都还没开始讲,你就能哆嗦起来的那种。

 

一开始的一场戏,整个景别都是黑暗的,你只能看到角色背后的小吃店,发出被虚焦的弱光,一束不知道哪里来的白光打在那个男人身上,泛白光的只有水泥柱子,你看不到其他什么,其他地方只有雨声,但你根本看不到雨丝,只有滴滴答答的声音。

 

那个男人找了一个能遮雨的地方抽烟,抽烟是以哒哒哒响开始的,因为火要打上好几次才能点上,冷风作祟。

 

突然出现的女人会找男人借火,两个人一开始也不会有什么多的话,就只是在风中兀自沉默,眯着眼,女人将嘴里的那支烟吸上用力的一口,吐出来的烟圈马上又被冷风吹散了,消失在根本看不到底的黑暗里面,各怀鬼胎的他们来不及去注意什么。

 


只会像伪装自己的变色龙一样,把眼睛撇到另一方向的远处。

 

这只是短短五分钟的戏,几乎没什么台词,单就是一个想骗钱的陪泳女,一个入末路的亡命徒,两人的相遇场景,但你就能感受到灌入胸膛的冷意和不安。

 

那个女人叫刘爱爱,是一个陪泳女,另一个男人叫周泽农,刚刚杀了一个警察。

 

他们一起卷入一场犯罪故事。

 

 

二.这部片讲了什么?

(故事)

 

听起来可能会让你觉得像个段子,但这就是一场由电瓶车引发的血案。

 

我也不知道是导演故意设置的黑色幽默,还是他觉得这个其实并没什么好笑:整个故事都是因为一场窃贼团伙内的偷电瓶车大赛。

 

周泽农本来只是个偷车贼。

 

团伙老大为了扶他上位,顺便服众,安排了一场偷电瓶车大赛,结果在偷车途中被对手报复,胡歌小弟被拦在路口的起重机砍头。



胡歌也中枪,逼不得已骑路边的电瓶车狂飙逃命,半途遇到警察,应激反应下开枪射击,杀了警察,成了亡命徒。

 


那是一个大雨的夜晚。

 

血在胡歌脸上和雨水混在一起,车灯的光被刁亦男设置成了一种和黑暗对比明显的高反差光效。

 


整个画面就是一个男人在看不起是乡野还是城市的小道上疾驰,他甚至都不知道要去哪,他只知道,在那一声枪响之后,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了他的位置。

 

那一幕确立了整部电影的基础风格,那不像是我们周遭会经历的世界。

 

刁亦男不同于娄烨,贾樟柯那种极致的写实性,他的写实性其实更弱一些。

 

他更喜欢弱化一些电影的社会视角,去让故事和故事发生背景接近一种与现实的游离状态,城市是假的,架空的。里面也是法制化的社会,但更像是另一面的中国,呈现着完全江湖化的人物关系。

 


比如这一次主取景地就是武汉的城中村,那是一个被高速中国的工业痕迹遗漏的地方,于是那里给这部电影形成了一个舞台,故事成了一出话剧。

 

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物都在用乖张,极端化的人物动机去达成某件事。而一个人对某个目标事件的达成,又同时在影响另一个人物的目标达成。

 


于是矛盾,纷争,冲突,欺骗,就在这个舞台上一个接一个地上演。

 

那故事有了,如何讲好它?

 

刁亦男有自己的方式。

 

他一直信仰“电影有多种表达方式,一切都取决于导演的表达直觉”

 

所以《南方车站》成了一部用镜头来讲故事的电影,他的镜头表意远大于叙事表意,整部电影的台词对白也大多极简,在一个强对抗的故事文本里,他悄悄置入了一个留白化的讲述方式。

 

最典型的也是最精彩的,就是最后一场筒子楼里的追捕戏,算是整部电影的高潮,但你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物从自己的嘴里说出什么关键信息,甚至在大部分时间里,连人物的脸都看不清。

 

这一段很明显有在致敬京剧《三岔口》的意思。


同样三方势力,警察,周泽农,想杀了周泽农拿赏金的仇家。

 

同样偏黑暗,狭窄的幽闭环境,一座筒子楼。

 

同样是借用声音,影子来触发情节转折。人物步调也都靠近了配乐中的鼓点。

 


整一场抓捕,枪战戏都是靠影子,遮挡物,墙转角来呈现。

 

比如,拍人物追逐。

 

一个固定机位对着墙壁,被追逐的周泽农跑到墙前停下,探头看二楼的仇人有没有发现自己。

 

然后继续往前跑,镜头却没有跟着角色移动,而是留在那给我们看周泽农在墙壁上的影子随着周的跑动而慢慢拉长,消失,这个时候追逐他的杀手慢慢跑入这个墙壁,墙上影子再一次经历放大,拉长,消失。

 

观众因为看不到人物而会更加紧张,同时筒子楼里那种幽闭的氛围,又能够通过这个镜头传达给观众。

 

还有一场持枪对峙的楼梯戏。

 

二楼楼梯上是周泽农,三楼楼梯上是仇家杀手,一楼楼梯上是警察。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画了一张当时演员的站位)


本来相遇就应该是一场乱战,但刁亦男处理得非常高级,克制。

 

他给我们的第一个视角在周泽农的背后,你能看到周泽农手里的枪,同时又能够看到楼梯转角墙壁上倒影出来的持枪杀手影子,在向下靠近。

 

在你以为马上要开战的时候,却突然切到了一楼警察的视角,随即楼上一声枪响,血液从楼梯缝隙滴落到警察的脸上。

 

你连周泽农击杀仇家的画面都看不到,但因为视角的非常规切换,让你没有任何反应时间,所以会比你看到激发出了更多的紧张感,最后血液也达成交代结果的目的。

 

类似的视听语言手法电影里还有非常多,也是这部电影最过瘾的观影乐趣。



 

 

三.为什么里面的人物那么反常?

(人物)

 

人物是我这部片最喜欢的一个地方。

 

刁亦男把所有人物都被有意地动物化了。

 


什么叫动物化,就是把他们从社会规则,契约里提了出来,放入了一个完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

 

胡歌这个角色放在新闻里出现的话,一定是那种被全国人民唾弃的亡命徒。

 

但电影里你感受不到这点。

 

因为警察和周泽农,被拍成了一场猫鼠捕猎游戏,电影用了各种方式去模糊观众的道德判断。

 

比如有一场戏是在一个单一场景(广场)里,周泽农通过自己的小兄弟约见自己的老婆见面,同时观众的上帝视角得到的信息还有这个广场里藏着十几名警方便衣。



电影没有像传统警匪片那样,通过一些傻兮兮的特写人物眼神飘忽来直接告诉观众,哪些是警,哪些是匪,他什么也不告诉你,就是为了让你产生一种看小时候《动物世界》时,围观捕猎的猎奇感。

 

更叫绝的是,那场戏他还在街头放了一个做爆米花的老式机器,我们这一代应该都见过,爆米花做好会炸响一声。

 

电影利用这个和枪声类似的炸响,吓观众,也吓现场的警匪双方,因为他们是现场神经最高度紧张的人,他发挥了过滤网的作用,你只需要听那一声出现的时候,谁最受惊,就能判断谁是“捕猎者”,谁是“被捕猎者”。


 

胡歌和桂纶镁两者的角色也完全是动物性的相处。

 

雄性动物和雌性动物,两个人发生交合的契机就只是孤独。

 

还有为了钱豁命的配角,也都是以“性本恶”来剔除人性后的动物状态,弱肉强食。

 

它没有任何美化谁,也没有任何丑化谁,甚至根本不想让观众去想这系列故事是否关乎正义。

 

好比那场动物园的枪战戏,受惊的动物的眼睛特写和持枪对峙的警匪双方的眼部特写,被剪辑在了一起。



想表达什么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

 


四.演员表现怎么样?

(表演)

 

再从戏里面抽出来,聊聊表演吧。

 

廖凡和桂纶镁一如《白日焰火》里的稳定,但最惊喜的还是胡歌,作为电影主要视角的人物演员,他几乎担纲了电影的百分之七十的戏份。

 


同时又是一个极难揣摩心理的亡命徒。这类角色的极端处境,意味着胡歌必须表现出角色在不同处境中的人物变化,再加上角色的台词都是极简的,对演员的要求便非常高。

 

但胡歌完成得很出色,至少很明显地看到了表演层次性。

 

一开始是本性里的凶狠,打架下死手,

 

出事后是被迫藏起凶狠的小心翼翼,眼神无时无刻都是飘忽的,因为要注意四周是否有人。

 

还有遇到桂纶镁后的怀疑,信任,再到怀疑,不止是停留在台词上来表现,还有大量的肢体动作甚至脸部细节去慢慢地给观众释放二人关系的变化。

 

最后


这篇文写到这已经4000+了,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东西可以拿出来解读,分析。

 

后续我会再三刷,如果三刷后有什么新的解读,到时候可以试试再给大家写一篇看。



音乐/春末的南方城市-lz
配图/《南方车站的聚会》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