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错,值回票价

灰白,小哥 3号厅检票员工 2022-08-11

写在前面


《独行月球》确实是热度太高了,一个礼拜前就开始有朋友在后台问这个片子怎么样了,这几天点映一开就更是暴增。


那我在开头就先回答大家,如果有些朋友怕剧透的可以先看个开头,看完片子再回来看这篇文,看看同不同意。


我的观感是觉得好看的,非常成熟的商业片,带着蛮高的预期去看也没有太失望。


总体上是推荐大家去看的,除开科幻的一些设定逻辑问题,基本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说到科幻设定我就再讲一嘴,这片子其实和科幻的唯一关系就是发生在地球之外,基本没有什么比较系统的科幻设定,科幻就是个壳子,喜剧在里面还是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这种取舍,我看完片子之后觉得是做得对的,好几个和科幻有关的地方再往下做真的就要露怯了,但麻花都用喜剧止住了。


这是很聪明的做法,保留科幻片最容易用钱完成的视效部分,弱化自己最不擅长的科幻设定部分,拿最擅长的喜剧去填充,效果就是会很好。


当然,这也导致整个电影没什么可解读的,但取而代之的是做到了好笑、好玩,我觉得已经很足够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看一部商业喜剧,好笑,逻辑不顺拐,故事不乱套,尊重观众,有比较平等的共情要素,其实就够了。


所以只要不带着看科幻片的预期去看,整个观影过程应该都是很舒服的,算是目前我们大银幕和观众最需要的那种“高质量消遣”。


我们今天也没必要去做什么过多的解读,就单纯聊聊好笑,好玩是怎么做到的。


《独行月球》


尽管好笑与否是个特别私人向的东西,但至少从我以及所看那一场(接近满场)的反馈来说,《独行月球》效果还可以。


笑点密集丝滑,每隔一两分钟就触碰下你的笑腺,且并非搔痒式逗笑,而是以顿悟式埋梗,以脑洞的荒诞横飞,不断地击溃你的常规预设,完成解压。



做到这一点其实蛮难的,能看出导演也做了非常多的设计,比较明显的便是麻花擅长的类型化元素的杂糅,说白了,就是让喜剧和不同的类型元素对撞,以此冲击出意想不到的新奇效果。


这从麻花相近的故事结构便能看出来:之前的《西虹市首富》的故事糅合了体育元素,《夏洛特烦恼》是穿越、音乐与青春类型元素混用。


而《独行月球》则是一场新的类型实验,糅合了软科幻,讲述的是在人类面临小行星撞击的末日危机下,唯一被遗落在了月球的维修工独孤月(沈腾饰)如何自救。



因为是近未来的背景,很多非日常的笑料,都能借着这一设定被摩擦出来。


比如开头我们跟随独孤月视角的时候,会同样消极地以为月盾计划失败,只剩下他一个地球人,而当他在月盾基地各种胡吃海喝、撬暗恋对象马蓝星(马丽饰)的门时,本来还没那么好笑,可突然一下从基地摄像头切换到了马蓝星那一边的基地,告诉我们,成功撤离的他们,实时旁观了他的所有滑稽状态。


这种类楚门的嵌套,一下就把笑点轻轻引爆了。



还有地球那边,黄子韬饰演的是作为一线明星的他自己,因为已经人人自危,信仰欲崩,没人再关心娱乐,所以躲在地铁站的他对经纪人说的那句“都末日了谁还关心形象啊,你脑子不好吧”,以及经纪人劝他的那句“原本你是一线艺人,现在是一号线艺人”配上方言腔调,会那么日常而好笑。


这些都是类型混搭设定配上喜剧包袱的好处,不尴尬,不生硬,梗铺得再多都自如。



另外一个把喜剧元素践行得有效的设计是,电影里多少还是有些流于低俗的段子,但导演都把它们一一反向消解了。


电影只把主角当暂时性的丑角来写,不会一俗到底,这是麻花这一次的最大进步之一。


一个技法是先立后破,俗称“吃了吐”。


比如开始独孤月去破门闯马蓝星房子本身是令人不适的,这事原本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属于某种低俗的意淫。


但后面马上接的一个笑点,是转到马蓝星那边视角,戳破“只有他一个人”的自以为,给我们看旁观的人的嫌弃与厌恶,把不适立时抵消了。



包括独孤月为了取得一瓶药,扮作雌金刚鼠去色惑金刚鼠,然后被追着要交配,属于很常见的三俗笑料,也会马上用他被揭露,然后被揍得鼻青脸肿,以此把恶俗迅速破掉。


另一个技法是回环


这个技法同样作用在了独孤月色诱金刚鼠这个笑点上,这一设计的流俗感,在后面被两次回环的呼应,给基本瓦解了。


一次是独孤月因为信念破灭,想要自杀的时候,他跟金刚鼠告别,最后留了一句说“以后就它陪你了”,镜头一转,便是那个和他之前扮作的雌金刚鼠,他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替身。


另一次是他最后做了一个更大的决定,不能带上金刚鼠,隔着舷窗跟它说,“以后找个母袋鼠,生一窝小袋鼠,好吧刚子”,虽是最简单的交代,却也是最适合祝福它的交代,而且因为前面的相处铺垫,一下就把羁绊之情表露了出来。



有回响的笑料,效果更有层次。


而且更令我惊喜的是,虽然因为题材与末日相关,涉及一些极端困境下的人性,但导演还是更多地致力于喜剧,更愿意让你笑。


每一次你要觉得过度煽情或英雄主义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喜剧包袱出来给你止住。


比如因为载着金刚鼠的车脱了钩,独孤月面临救或不救的难题,救了可能是同归于尽,不救却心生不舍,地球那边都是不忍的神色,马蓝星也隔空说了一句“不能救,但是,他会救”,可以说英雄主义色彩被铺垫得很浓了。


而转镜便是独孤月干脆的一句自白“我才不救呢”,迅速把煽情止住,回落到了一个更平和的笑点上,很妙。



还有独孤月发现原来月盾基地并没有和外界取得联系,是金刚鼠的无意所导致的误会,灰心绝望之时,马蓝星那边连结了地球发出声援,让独孤月看到了地球上代表希望的点点光亮,民族情绪一下拔得很高。


但就在这时,独孤月刚流出一滴泪,镜头便转向他的主视角,原来那句“你不是一个人”的治愈,实际被显示为“你不是人”,燃血情绪也一下降了下来,依旧是好笑。


这些招数真的还挺好用的,这片子该调动观众情绪的地方都到位了,同时也不会觉得救世主题和喜剧元素太割裂,终究都落在了解构、荒诞、好玩这些点上。



最后再来聊聊这片子里的共情要素。


这也是我觉得科幻设定,在喜剧效果之外唯一的作用,也就是去一次又一次回答这部片最核心的一个问题——


人为什么活着?


当然,在一部喜剧片里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不是哲学维度的,只能是鸡汤维度的,但好就好在,《独行月球》的主创利用科幻自带东一榔头,西一剪刀,把这些非常鸡汤的答案落到了一个个能让观众共情的具体物像上。



你看完回头想就会发现,整个片子在推动叙事上最贯穿的一件事就是“让独孤月别死”


一开始发现只有自己被落在了月球上,而地球毁灭了,孤独完全足以杀了他。


所以抛出了第一个答案,为什么要活着?因为人有各种好的坏的欲望。食欲——300多人的口粮1个人吃,暴饮暴食,性欲——亲马蓝星的照片。



然后这俩也没用了,又给出了新的答案,陪伴——一只实验用的袋鼠一起被落在月球上了,这种陪伴不论是单方面挨揍,还是宠物式的存在,都是同一个答案。


再后来和地球联络上了,不管是一开始误以为联络上,还是真正联络上,都是又往前了一步的同一个答案——希望。


每一个答案的给出,都是隐藏于具体的事物之下,人物也由此取信于了观众。



最后,只需要再通过科幻加一点接轨现实的小对照——一颗危险的陨石,所有人带上防毒面具隐入地下,生活方式改变,人与人的隔阂从加深到复原。


而重叠展示的意义,本身便是给大家带去希望。


共情要素立马就齐全了,这片子也就成功了。


去看看吧,乐呵乐呵真的足够了。




音乐/
配图/《独行月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