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一星和五星,我都认同
今晚写很多人催的:
《旺卡》
这部已经上映一周了,本来觉得就是部常见的合家欢小甜片,所以没有着意去看,结果后台一直有读者留言,就还是带着好奇去看了。
很意外,比想象中还要喜欢。
有两个前提需要先说,一个是,虽说《旺卡》是人物前传,但跟两部前作《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欢乐糖果屋》其实不是一个沿袭与否的简单关系,里面有不少保留的部分,比如那个奥帕伦帕小矮人,比如巧克力工厂的大树、瀑布等场景。
而且尽管有很多的革新,旺卡的童年、性格和寄托都不同了,可最终的结局又是相像的,整体更像是平行宇宙的关系,是一个全新又“老友”的旺卡。
一个是如何评价这部,其实取决于你站在什么角度。
如果站在童话片视角来看,它可能是令人失望的,但如果从成人向视角去看,它又有挺多眼前一亮的地方。
对于我而言可能是倾向后者,但两个角度我们也都会聊聊。
正文
如果当童话片看的话,《旺卡》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也是这类合家欢片子常见的老毛病了。
首先故事相当套路化,走的是比较低幼的治愈路子,讲的是草根巧克力匠旺卡(提莫西·查拉梅饰)大战资本巨鳄,历尽艰险,最后成功开辟了巧克力工厂的故事。
其中的正反派设定粗暴刻板,已经垄断了城里巧克力市场的资本家斯拉沃斯(佩特逊·约瑟夫饰)只因为看到旺卡卖过一次巧克力,被他戏弄过一次,就莫名到了要赶尽杀绝的地步,不仅不让他卖还要他死,只能说全程服务于剧情推动。
里面所谓的斡旋和计谋也都很幼稚愚蠢,反派的策略差不多是打明牌,给旺卡的巧克力下毒后还要特地来炫耀。
旺卡这边就基本依赖巧合了,要靠长颈鹿制造混乱,好偷出反派的账簿,需要反派“刚好”被堵车、反派给动物园打电话要“刚好”被旺卡团队的人接到等等,戏剧性拉满但很难有代入感。
配角也都和反派一样,十分功能性,每个人物早早就用台词交代了自己的职能,比如可以在水下说话,当过电话接线员,实在过于明显,主角一切困境都不需要猜就能知道会很快解决,完全没悬念。
作为童话片,它很明显可以做得更好。
但如果当童话隐喻片看,它又的确埋藏了比较多有意思的设计和暗喻。
一个比较明显的解构是,在《旺卡》里,作为核心的巧克力不再是简单的食物。
首先是视觉上,电影里出现了很多种巧克力,但全都没有怎么强调巧克力的口味,也没有具体描述如何美味,反派手里掌握的那种巧克力甚至还带着包装,都没让人见过真貌。
而旺卡虽然能随时制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上只是一味强调艳丽缤纷,还有它能飞之类的功能性,可以说看上去就不怎么好吃。
为什么要这么描写呢?我想就是为了淡化巧克力的食物属性,而强调它的真正含义。
巧克力面对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象征。
电影把这种象征,通过童话元素给具象化了。
对于权贵,也就是反派三巨头,巧克力完全就不是拿来吃的,而是拿来用的,他们雇了“500个痴迷巧克力的僧人”终日劳作,产出巧克力,然后再用巧克力贿赂官员、警察,垄断整个市场,类似于一种无所不能的通用货币。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设计是,当他们买通警长和船长,谋害旺卡时,给警长的报酬就是一块比车还大的包装好的巧克力。
可见巧克力于他们而言,是资源,也就是压榨平民而得的原始资本。
而对于平民,它也不是纯粹拿来吃的。
在旺卡和同伴小面条面对资本巨头的势力灰心时,旺卡做了一个“雷雨云朵+液化阳光”巧克力,希望能够让他们重振信心。
其余为资本家服务的平民人物,也都没怎么在意巧克力的口味,而是在意巧克力能给自己带来的某种情绪,比如旺卡给保安准备了“模仿都市之夜”的巧克力,让他大醉而难得冲动,想要给过去喜欢的人打电话。
可见,巧克力于他们而言,是精神意义上的,是对抗资本压迫的一种稀有燃料。
之所以这么区分,倒也不只是为了让旺卡最终的反抗成功,达到短暂的治愈。
相反是利用巧克力这一解构设计,戳破幻想,对看似寻常的一切抱有警醒。
什么意思呢?就是当巧克力不再只是巧克力,电影还实现了一层更隐晦的表达。
在旺卡没有来这个美食长廊之前,巧克力的味道是单一的,工业的劳作是人工实现的,毕竟无论是制造巧克力,还是旺卡遇到的那家压榨工人的洗衣旅店,都要靠人工去维持,因为人容易控制,人工成本也低廉。
旺卡出现后,为了让自己从洗衣旅店脱身,去卖巧克力,也就是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他发明了简易版的机械洗衣装置;
他还制造了各种充满创意的巧克力,开的第一家店,巧克力造型就极其丰富,有鲜花、瀑布、大树等,还可以化作雨点洒落。
这就说明,所谓的甜蜜味道和平静生活,都可能是被资本家塑造出来的幻觉,而旺卡和他的巧克力则是对这一点的戳破。
旺卡的遭遇也是在证明这一点的,因为资本三巨头掌控源头,掌握资源,可以控制几乎每一个流通环节,所以他们随时可以下毒,还可以用巧克力把人埋葬。
对于这一普遍的困境,电影未必真给出了什么解法,却显然抱有比较积极温暖的态度。
首先是对个体能量的认可。
旺卡得以制裁资本三巨头,最关键的节点有两个,一个是旺卡本来已经灰心离开,但因为跟小面条学过认字,意识到了小面条处于险境,果断回去。
一个是喜欢看书的小面条制定了周密的计划,让每个小伙伴都发挥所长,最终成功拿到三巨头的贿赂账本,让他们的帝国破灭。
这都意味着一件事——知识以及认知的重要性,这也可能恰恰是超越眼前所见的可行之法。
其次是从更大层面上,对个体区别的祛魅。
我们前面会用资本巨头、平民这样的词去给人物下定义,是因为电影里面确实有如此清晰的区分,每个人物对自己的身份定位都很明确,三巨头其中一个每次听到穷人两个字就要呕吐,“不要在我面前提到这个族群”。
普通人也自认自己平凡,旺卡说自己和小面条同龄时想当魔法师,最终只当了巧克力匠,小面条说自己是被捡来的,项链吊坠上的“N”可能是小面条这种最常见的平民食物,是没人要的孩子。
但是电影又实际让他们以不同方式,暗暗颠覆了这些定义。
旺卡的巧克力工艺已经练得出神入化,他的巧克力能够让人飞起来,还能让人吃完长头发。
这实际就是魔法了,他无意中和自己梦想中的身份完成了重叠。
小面条则是三巨头其中一个兄弟的孩子,只是因为财产之争遭遇抛弃,她并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普通。
这种设定在寻常电影里可能会流于狗血,但放在《旺卡》里刚好合适,因为它佐证的是身份定位的无常和无意义。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身份并没有对她带来更多的影响,既没有帮助旺卡脱身,也没有得到利益,只是回到了自己在图书馆工作的母亲身边,过依旧爱看书的生活。
还有一个贯穿全局的巧妙设计,体现在那个压榨工人的旅店老板娘身上。她贪财而喜欢贵族,旺卡为了转移她的注意力而脱身,让她店里一个男店员装扮成了贵族,博取了她的欢心,和她相爱,最终被戳破后,停留在了男人委屈的一句“可我对你的情是真的”上面。
身份的定义,同样只是飘渺的幻觉罢了。
就像旺卡最后从妈妈纸条上领悟到的,“重要的不是巧克力,而是跟你分享的人”。
一切真真假假之中,重要的从来都只是每个有情感,有心愿的人。
某种意义上,《旺卡》这部电影本身,也正是在这个冬天,被旺卡轻轻掰开、递向了我们每个人的一块巧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