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超32万人次在线观看!CAAI云论坛(杭州站)成功举办
点击上方“数字法学”可以免费订阅哦!
为庆祝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日, 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CAAI人工智能逻辑专业委员会(筹)和浙江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联合承办的“CAAI云论坛(杭州站):人工智能逻辑及应用”于5月28日成功举办,吸引了超32万人次在线观看。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陆汝钤院士和深圳大学原校长谢维信教授共同担任名誉主席,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熊明辉教授和深圳宝德人工智能现代产业学院院长贾晶博士担任主席。由熊明辉教授和贾晶院长担任论坛主持,谢维信教授和陆汝钤院士于论坛伊始致开幕词。
一、会议概述
本次论坛以“人工智能逻辑及应用”为主题,采用产学研结合模式,围绕人工智能逻辑及其应用的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曹存根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工程学院陈仪香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创始人和院长翁家良先生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二、专家发言
01
中国科学院曹存根研究员作了题为“人类愿望的常识获取与逻辑表示”的学术报告。报告从人类常识知识库建设、叙事理解和图灵测试的研究角度出发,认为人类愿望常识与社会场景(如家庭和学校)紧密相关,因此首先构造了几百个社会场景类型(如组织和人群);然后针对各个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利用文本挖掘方法从Web中获得人类愿望常识的语句,并且将这些语句编写成逻辑规则,形成适用于特定社会场景角色的人类愿望常识规则。
02
华东师范大学陈仪香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可信性”的学术报告。陈教授认为,人工智能是可展现近似人类智能行为的计算机系统,其发展经历了六个阶段,包括三次高潮和两次低潮。自2020年起,人工智能进入了深思发展的可信时代,“人工智能是否是可信的?”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在简单回顾人工智能的发展史之后,陈教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诸如鲁棒性、公平性、可解释性、伦理性、正确性和安全性等可信属性,以及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可信智能实验室最新研究成果,展现了该领域研究的活力和潜力。
03
清华大学刘奋荣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逻辑:以推荐系统为例”的报告。报告以推荐系统和偏好逻辑为例,说明人工智能的当代发展正在与逻辑学发生更多的交互。刘教授首先引入“推荐系统”及其中心问题:对任一用户,如何推荐一个物品,使得效益函数的值对该用户而言最大;考察了改善推荐系统的几种做法。接着介绍了关于主体偏好的逻辑推理,特别是在哲学、经济学领域兴起的关于偏好的原因和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理想推荐系统的标准,即要能够整合对偏好的演绎推理、归纳学习用户的新偏好,在遇到用户出乎意料的选择时还要有能力及时修正假设条件(溯因推理)。最后,报告还介绍了如何应用动态逻辑研究偏好的改变,倡导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关注那些可能引发主体偏好变化的事件,从而让推荐系统更为智能。
04
AIII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翁家良院长作了题为“演绎数据库与溯因:回顾产学研究案例与探索未来”。翁院长认为AI发展需要考虑到“产学研投用治”更全面的维度,首先介绍了“演绎,归纳和溯因”推理理论,回顾了1980-1990年代的AI 研究成果和经验,如在美国研究院第五代电脑的Logic Data Language演绎数据库,CYC常识推理知识库,分布式数据库和AI 代理,知识挖掘,数据清理等研究。然后分享了在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完成的演绎和溯因推理的可计算治理研究和在AI科技企业实现大规模限制配置器在各行业成功落地的案例。最后,畅谈了对未来AI的探索,分析了AI面对的机会与困境,提炼出需要思考几个核心研究课题,总结了他对AI 3.0第三代人工智能的观点和倡导“以人为本的可持续人工智能”(Sustainable AI for Humanity)的方向。
三、会议总结
论坛的自由讨论环节,针对四位嘉宾的报告,线上观众通过云端提出了诸多问题。因为时间限制,四位报告人就其中某些问题与观众进行交流。本次论坛的主题报告富有创见,具有显著的前沿性和前瞻性,产学研观点的碰撞、经验的交流是富有成效的,擘画了新一代人工智能背景下产学研用融通的美好愿景,尤其是人工智能与逻辑交互作用的技术前景。
END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本文编辑:李华勇
本文审阅:尚 鹏
(本文观点和内容与本公众号无关)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主 编:周莙松
副 主 编:吴 芮
来稿请投:zjulaw@aliyun.com
转载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