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峰:基于数据又不止于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驾驭未来
本期导读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规划人员如何助力“城市大脑”实践?
如何更好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智慧技术?
规划领域大数据分析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规划人才教育体系如何响应规划智慧化的新需求?甄峰教授如何解答这些问题?更多精彩观点,尽在完整版视频。
完整视频
甄峰教授简介
部分精彩剧透
一
大赛意义
甄峰:首先,大赛有效地推进了规划行业规划技术创新的工作,进一步让高校、规划设计机构来关注规划决策支持模型,关注大数据新技术新方法在规划领域的应用。
其次,大赛也激励和培养了一批有志于规划技术创新的应用型人才。城垣杯大赛有很大一部分参赛的群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的参与能够带动更多年轻的同学参与到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中。第三点,大赛的举办提升了规划行业的社会影响力。原先的规划工作主要还是面向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一种行业性的工作。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的背景下,我们面临的问题会越来越多,很多问题实际上也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大赛也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到我们规划行业对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能力和贡献,对规划行业的社会影响力也有极大的提升作用。二
城市大脑基于数据又不止于数据
近年来,您领衔的“智城至慧”团队聚焦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以及“城市大脑”领域,产出了很多成果。请问您认为规划人员应当在“城市大脑”的实践中做出哪些努力呢?
甄峰:“城市大脑”的基础是数据,但是肯定不是止于数据。“城市大脑”的核心应该还是在于分析处理数据,利用数据来解决问题,支持综合决策,为城市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支持。这才是我们建设“城市大脑”的宗旨所在。城市规划师可以在“城市大脑”的建设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城市大脑”的建设不仅依赖于IT从业者,也依赖于城市规划师。因为规划师知道城市是如何产生的;城市面临着哪些问题、哪些机遇、哪些挑战;城市的功能是如何运转的;城市中老百姓、企业和政府的诉求是什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了解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为“城市大脑”在分析计算能力方面提供有效的支撑。所以我们规划师在“城市大脑”领域大有作为,这也是我们今后应该去努力的一个方向。
三
重视学科协作,贯彻以人为本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正在逐步的建立起来,各地和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您认为应当怎样更好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以大数据为支撑的这样一种智慧技术呢?
甄峰:进入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实际上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多了。但是规划师也不是万能的,我们需要在这个时代更多的和其他的学科加强协作。其次,要把我们在人类活动大数据方面的一些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包括“双评价”、“三类空间”等结合起来,在以人为本的空间规划编制方面去做出实质性的探索。
四
重视数据规范,推动数据共享
您是国内规划领域进行大数据研究的先行者和领军者,在大数据领域有很多的实践和探索。现在规划领域的大数据分析已经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一门显学,您认为目前在规划实践当中应用大数据存在着哪些问题,应当如何解决?
甄峰:规划领域应用大数据的发端应该是在2011年左右。当时大家都欢呼大数据的到来,觉得大数据对城市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到了2015年之后开始探讨怎么样把大数据分析和城市规划结合起来。近年来大数据应用已经在规划界产生了一个巨大的影响,被规划界绝大多数人所接受,对促进规划编制的科学化意义重大。我们还是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就是数据的规范和标准的问题。在应用大数据方面更多的还是探索研究。与“小数据”相比,“小数据”的数据规范性强,比如统计年鉴是规范的,它的这种范式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但是大数据是没有标准的,并且很多大数据的标准由IT企业所掌握,有时候我们可能对它的内涵,它是否真实反映了我们所想要的信息,都不掌握。所以我想标准和规范的制定非常重要。而且现在我们要建“城市大脑”的话,标准和规范问题就更为迫切,“城市大脑”还需要引入政务数据、运营商数据等。怎么在“城市大脑”的框架下,匹配城市空间治理的需求,去考虑大数据的标准和规范的建设,这一点非常重要。其次是怎样更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支持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在做大数据研究的时候也会遇到。有时候大家都觉得大数据很重要,大数据分析出来的问题确实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大数据只是对问题做了可视化和量化展示,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但是在支撑规划驾驭未来这方面,大数据却显示出能力不足。我觉得这不是大数据本身的问题,而是在数据积累方面的漏洞所导致的。目前的大数据分析往往缺乏连续的,多时段的分析和比较。如果今后在大数据积累方面能够做些工作的话,那就可以更好地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做一些科学的预测。同时也可以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测,再通过模型来对城市未来进行预测和模拟,从而达到空间高效治理。最后,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实际上也有利于我们利用大数据去解决未来的一些问题。第三点是数据共享的一个问题。现在推进数据共享有很大的难度。我想这需要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以及同一学科内部加强协作。这样的话在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或者一个区域进行研究和规划时,通过数据共享,可以群策群力来共同做好一件事情,进而共同推动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化和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工作。
五
应当通过校内课程与校外竞赛引导学生善用数据来自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团队是我们城垣杯大赛参赛者的主体。作为来自高校的专家代表,请问您认为当前的规划人才教育体系应当如何响应规划工作对智慧化的需求呢?甄峰:我想谈三点吧,一个是我们要在对学生的教学和培养中引导学生去树立善用数据的理念,要鼓励学生利用多源数据进行城市问题的分析和规划的探索。其次,要利用各个学校各个学科在已有数据科学方面的基础去增设相关的课程。在南京大学,我们在2019年给本科生开设了“城市大数据应用和智慧规划”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致力于让学生掌握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基本技能,能够利用编程技术,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建模。这个课程这个两年多来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对同学在这方面技能的提升有一定的作用。在研究生课程建设方面,我们也新开了一门“未来城市研究导论”课程,实际上我们也主要是想通过对未来城市理论和方法的探索,引导大家关心智慧城市,关心大数据,关心规划的新方法和新技术。第三个方面,作为学校,要让学生有获得感,要鼓励学生要走出校外参加各种各样的竞赛。从这几年来看,我们南大的学生也都积极参加各类城市规划,包括智慧城市、大数据的竞赛,通过这些竞赛,同学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不断提升。同时因为竞赛都是团队合作的模式,所以大家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六
好的决策支持模型必须是创新的,管用的
今年的城垣杯大赛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您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好的规划决策支持模型呢?对于今年的大赛的众多参赛选手,您有哪些宝贵建议可以提供给他们呢?
采编: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崔喆
采编简介:崔喆,男,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2018级硕士研究生,即将入职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大学“智城至慧”团队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产业集群与产业网络,流动空间与城市网络,产城融合等。友情提示:竞赛提交成果的截止日期为北京时间2021年5月31日,请各位选手按照规定格式尽快提交成果,提交邮箱为chengyuancup@city-if.com,邮件标题为“报名编号-模型系列-作品名称”,例如“A335-空间发展战略-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END.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城市决策
ID:city-ds
欢迎关注!
往期回顾:
新征程新起点 创新领航 | 第五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正式开启
赠书啦!《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2019-2020)》重装上阵!
上线啦!《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2019-2020)》开启预售!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梁弘】以尺度深化城市认知,以数据洞悉城市未来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林诗佳】以需求导向落实人本交通规划研究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吴海平】把握信息化机遇,落实生活圈规划实践
城垣杯 | 上届优秀获奖团队专访:【崔喆】决策支持模型要从规划研究走向规划实践
第五届“城垣杯”规划决策支持模型设计大赛新亮点—— 百度地图慧眼大数据专项议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