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华洲 张 映|建党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演进、宝贵经验及重要启示

陈华洲 张 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3-08-28

摘 要

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职责,英雄精神培育是育新人的重要途径。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各个不同时期分别对大学生突出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奉献精神、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拼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并形成了培育主题与历史任务统一性、过程与群众联系紧密性、成果与时代精神一致性等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加强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正确引导、围绕学生实际推进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等方面带来重要启示。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1](P333)梳理建党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线索,总结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宝贵经验,掌握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的发展规律,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No.1

建党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演进

考察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历史,不仅要考察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过程和成果,而且要考察对大学生有重大影响的英雄精神。

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与救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相适应,对大学生重点突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建党初期,部分先进的青年学生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者所影响,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从容就义的李大钊、铁骨铮铮的陈延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夏明翰等英雄成为当时大学生的楷模。学生运动是培育大学生英雄精神最重要的载体。1923年6月,中共三大形成的《青年运动决议案》要求将一般学生运动转化为反军阀反帝的国民运动。[2](P265)同年,第四次全国学联代表大会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方针是党直接领导的结果,是我党取得学生运动领导权的开端。1925年1月,中共四大形成的《对于青年运动之议决案》进一步提出“青年运动必须在共产党指导之下”[3](P245)开展。在取得学生运动的领导权后,党在大革命时期产生的五卅运动的先锋精神、北伐战争的铁军精神等对大学生影响颇深,何秉彝、尹景伊、刘和珍、潘琰、李鲁连等是这一时期大学生英雄的代表。毛泽东提出,“伟大的正义的学生运动”是“第二条战线”。[4](P1224-1225)此期间,还产生了左翼文化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等对大学生具有重大影响的英雄精神。习近平评价伟大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5](P146),抗战胜利“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伟大胜利”[6](P277)。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赵世炎、方志敏、杨靖宇、张思德、董存瑞、刘胡兰、江竹筠等英雄代表人物。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这一时期,与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历史任务相适应,对大学生重点突出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奉献精神培育。“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党和国家也多次发出青年学生参军参干的倡议。在国家动员下,青年学生积极响应,踊跃订立爱国公约,参加和平签名、捐献物资等爱国运动。战争中涌现的杨根思等英雄也为后来的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树立了榜样。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工业方面突出大庆精神;科技方面涌现“两弹一星”精神;党政干部方面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群众方面也有维护集体利益的榜样草原英雄小姐妹等。1963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激励了大批大学生学习雷锋。然而“文革”时期,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蓄意培植了白卷英雄张铁生、革命小将黄帅等另类“英雄”,让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遭受严重曲折。

 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一时期,党继续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因此对大学生突出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拼搏精神培育。为坚持真理的典范张志新平反,做张海迪式的“四有”新人,树立陈景润等“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学习小岗村、步鑫生、马胜利等改革先锋是这一时期英雄精神培育的主题。此外,“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张华、支教榜样徐本禹等是这一时期大学生英雄代表。这一时期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活动也更加多元化。始于21世纪初的“感动中国”“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等评选活动,让伟大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被人们铭记于心,也让大学生找到了可学可做的身边榜样。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使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伟大新征程。在这个英雄精神蓬勃发展的时期,对大学生突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育。首先,习近平高度重视英雄精神的培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纪念活动讲话中都给予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迹高度赞扬,并总结新时代英雄特征为忠诚、执着、朴实三大鲜明品格,要求全社会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2013年,习近平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勉励这些大学生继续弘扬志愿精神。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授中国历史时,要注重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气节、崇尚英雄气概,引导学生学习英雄、铭记英雄”[7]。其次,中央对英雄精神培育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2021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要求开展致敬革命先烈活动,弘扬英雄精神,并开展学习先进模范活动。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了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性,并要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再次,对英雄表彰层级不断提高,法律保障逐渐完善,宣传覆盖更加全面。对党和国家的英雄授予“共和国勋章”、“人民英雄”称号、“七一勋章”等荣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媒体对英雄精神宣传的空前效果,这些均对大学生影响重大。

No.2

建党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宝贵经验

 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进程和成果与党的历史发展脉络有着高度一致性。

 1. 培育主题与历史任务的统一性。党的中心任务是随着所处历史阶段的不同而变化的。对于大学生来说,战争年代需要通过引导其参与学生运动等调动其革命斗争的积极性,培植爱国主义思想以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需要社会主义立场坚定、甘于奉献、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知识青年,因此需要培育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和拼搏精神;进入新时代,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大学生有了更为全面的发展,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时代精神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更为契合。

 2. 培育过程与群众联系的紧密性。人民群众是英雄精神产生的土壤。从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演进来看,我们党始终坚持引导大学生到工人、农民等群体中去,联系不同历史阶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培植英雄精神。在解放战争时期,“第二条战线”的高度评价体现了大学生对中国革命事业、英雄精神传播等起到的积极作用,极大推动了党的精神谱系的建构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更加注重培育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奋斗精神等,体现了英雄精神培育方式、资源等随大学生特征而变化的现实。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智能设备和新兴媒体的普及让新时代的培育过程与大学生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更加潜移默化的英雄精神培育。

3. 培育成果与时代精神的一致性。建党初期和改革开放时期,都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时代,建党先驱们缔造的建党精神是首创精神和改革精神之源,而改革开放精神是对它的赓续和创新,它们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觉醒”。在以建党先驱和改革先锋为代表的英雄群体的引领下,这两个时期的大学生也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开阔的思想以及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奉献的赤诚之心。战争时期,英雄普遍从军队中产生,因此战争时期的英雄类型以战斗英雄为主。战争年代的大学生有在战斗英雄影响下弃笔从戎的,也有如西南联大学子背负科学救国使命在炮火声中开辟一隅求知天地的。无论选择何种形式,战争年代的大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和贡献是殊途同归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主题都是围绕着经济建设和发展生产力展开的,因此劳模精神是该时期歌颂的主旋律。在经济建设热火朝天的时代,作为脑力劳动者的大学生除了更加积极地学习科学技术知识、产出科研硕果,还与工人一道下工厂、与农民一起上山下乡,打破了知识分子固有的刻板印象,也助力整个社会形成一股争做好事、志愿劳动的良好风气。

在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等思想政治工作上取得的成果,本质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极高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党在这方面留下的宝贵经验也为新时代继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

No.3

建党百年来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重要启示

1. 加强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正确引导。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成功经验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多元的文化和思潮冲击可能会影响他们形成错误甚至扭曲的价值观。现在部分大学生在西方文化的浸染下对美国电影中的超级英雄如数家珍,或在泛娱乐化的冲击下把偶像明星视为榜样,甚至被某些别有居心者利用而化身“键盘侠”在虚拟世界中污名化英雄,这都是极其荒谬或极具危害性的,也说明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加强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正确引导,提升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工作的重视是重点。目前全国上下都高度重视各领域英雄形象的选树和英雄精神的宣传工作,从深入基层的全民票选,到各平台媒体向上向善的舆论引导,再到各项高规格的颁奖仪式,无不体现出党和国家正不遗余力地培育英雄精神,然而英雄精神培育进高校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自五四运动以来,党领导大学生组织了多次学生运动,奠定了现代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基础。然而部分当代大学生与近现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信念、精神风貌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大学生是英雄精神培育最重要的群体之一,英雄精神是大学生缝好人生之扣的重要针脚,党和国家应以史为鉴,加大对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的重视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有组织、有目标地推进高校开展英雄精神培育活动,形成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培育合力,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 围绕学生实际推进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必须贴合大学生实际生活,因此从大学生中选树先进典型是培育大学生英雄精神的良方。《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重点宣传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可见,从大学生中产生英雄、学习身边英雄才能达到良好的培育效果。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产生了诸如陈延年、夏明翰、刘和珍、张华、徐本禹等大学生英雄楷模,他们中有的用生命践行了对党和人民的承诺,有的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一生。现如今这样的大学生英雄、身边英雄被发掘被宣传的越来越少,新时代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面临着英雄形象与大学生距离过远、英雄事迹不贴合大学生实际等困境。打破困境,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在顶层设计上要大力支持高校先进榜样的选树和宣传,对大学生英雄事迹进行严格筛选和多渠道宣传,让大学生榜样走进学生、贴近学生。其次,高校应加强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队伍建设,过去共青团承担了其中大部分工作,对领导学生运动、培育英雄精神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新时代高校团委也可以知往鉴今,将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工作有机融入现阶段工作内容中。同时高校教师也应以弘扬英雄精神为己任,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记录事迹、弘扬精神。再次,大学生应从自身做起,选树贴合自身实际和价值追求的英雄榜样作为学习目标,积极主动挖掘身边人、身边事,在校园形成崇尚英雄、争做英雄的良好氛围。

3. 弘扬英雄精神,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8]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已正式发布,大学生英雄精神是构成精神谱系的一部分,以后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新时代大学生参与续写。大学生正值风华正茂之年,弘扬英雄精神、让理想信念之火生生不息,是他们的责任;传承英雄精神培育的历史经验、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他们的使命。

精神血脉延绵不断,精神谱系源远流长。伟大建党精神是血脉之源、谱系之本。一百年前,一群可敬可爱的革命者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高举理想信念的火把,在黑暗中摸索出一条正确而光明的道路;一百年后的今天,当初仅有50余人的小小政党已成为拥有9500多万名成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这百年间,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各条战线人民的不断努力下达成了第一个百年目标。其中就有像黄文秀、张小娟等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入脱贫攻坚战最后献身于斯的优秀大学生,他们为理想为人民的奉献精神,与夏明翰、陈延年等为信仰、为民族解放舍生忘死的精神一脉相承。伟大的学生运动在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中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在今天的抗疫一线、抗洪抢险中,也有很多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不懈奋斗甚至牺牲在岗位上的刚毕业的“90后”“00后”大学生。历史与现实相对照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史上的大学生在英雄精神培育过程中链接着精神谱系之网,新时代大学生在英雄精神培育过程中承担着践行、赓续精神谱系之责。

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由地点、时间、人物、重大事件等多维向度构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延伸、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支柱的立体体系。精神谱系是在历史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中壮大的,因此更需要加强大学生英雄精神培育,让大学生在培育过程中知史懂史、赓续英雄精神血脉,鉴往知来、将党的精神谱系踵事增华。不同时代的大学生肩负着不同的历史使命,英雄精神培育是为了使新时代大学生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能够更足履实地的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铿锵之诺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一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二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4]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6]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7]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8]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J].求是,2021,(7).


基金项目: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融入大中小学课程教材研究”(项目编号19JZD0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华洲,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 映,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丨马 程

审核丨张永平  罗 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全国教育系统唯一党建期刊

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会专业委员会会刊


我知道你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