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鹏颖、田菁 | 动态演进视角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特征、新要义

田鹏颖、田菁 思想田野 2022-01-15


动态演进视角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特征、新要义

田鹏颖、田菁

《学习论坛》2020年06期





[摘要] 人民美好生活的演进不是从实践到话语的直接生成,而是经过了理论的沉淀,这其中既有古今中外智者先贤的哲思,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美好生活”一词,美好生活不仅是人民的诉求,而且成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和理论概念。随着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关注的焦点逐渐向物质性需要以外的精神、文化、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拓展,人民美好生活呈现出高端性、全面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等特征。习近平始终把对人民的关切摆在第一位,立足于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变化,赋予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要义,使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认知上升到新的高度,展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图景。

[关键词]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动态演进





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贯穿并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美好生活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场景或固定状态,它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除了包括基本的“硬需求”,还包括许多以往没有的“软需求”。在新时代,人民多方面、深层次、高标准的“软需求”使美好生活需要不再仅仅体现为简单的生存与享受,而成为更加注重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本文从动态演进的历史视角考察、梳理人类社会中美好生活的变迁,总结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要义。





一、人类社会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动态演进

人是一种实然的现实存在,社会生活亦是如此。现实生活未必是理想中应然的状态,因此,这种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使得人们有了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努力实现较之以往更为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的实现就是在这种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张力关系中长期螺旋式发展的过程。另外,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可以看出,美好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不断向好的过程。因此,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动态概念,具有动态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个动态演进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设想均不相同,既源于又高于人民当时的社会环境。古今中外的智者先贤从未停止过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探讨,这种追求和探讨本质上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美好生活的更加深入的理解。


(一)智者先贤关于美好生活的哲思

自古以来,中国的智者先贤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直是思想文化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在礼崩乐坏的年代,提出“大同世界”的美好生活构想,主张“安贫乐道”“克己复礼”“推己及人”,试图将无道变有道。在孔子“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中,社会秩序与理想社会紧密相连,强调以“礼”为支撑治理国家,追求“仁”的目标。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推崇“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状态,提出美好生活应是没有战争和剥削、人人平等、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的恬静生活。“小国寡民”思想是老子在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对美好生活的探索,是对当时社会状态的一种超越。佛家思想追求的美好生活是“涅槃佛境”,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个超越生死、断尽一切烦恼的彼岸世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陶渊明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幅“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画卷。如果说陶渊明建构的世外桃源是从自然维度对美好生活的阐释,那么主张维新变法的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构建的“太平世”社会愿景则是从社会维度对美好生活的构建。    

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对理想社会均有较系统的阐释。苏格拉底认为, 德性就是知识,知识即美德,人一旦有了知识,就有了德性,有了德性,就会做善事。苏格拉底理想中的美好生活归根结底是“善”的生活和不断追求“善”的生活。柏拉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哲学王”的思想,其著作《理想国》描绘出人人平等、共同担责、财产共享的美好生活状态。他提出了以“善的理念”为核心的正义社会有机体;认为维护社会秩序需要每个人守好等级与本分,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实现正义并成为一个理想国度。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充满理性与德性的“沉思生活”才是最完整幸福的理想生活状态。他在《政治 学》中提出,城邦(国家)存在的价值在于追求幸福生活,建立优良城邦制度。近代哲学家对理想社会也有着深刻领悟,卢梭主张契约精神,认为应以契约为载体构建共同体的理想生活状态。海德格尔主张“诗意栖居”的生活状态,反对科学技术进步导致的人们个性的缺乏和碎片化的生活。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美好生活的构想

近代,随着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入,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探索有了历史性飞跃,从理性与经验角度出发阐释国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成果十分丰硕,这其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以社会主义者莫尔的著作《乌托邦》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该书以乌托邦岛为背景阐述了莫尔所推崇的理想社会形态,即一个没有剥削、没有贫困、财产归社会所有的理想社会。《乌托邦》的最大贡献在于使人们意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合理社会制度的构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建立在良好社会制度(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由此,构建美好的社会制度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核心内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探索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进入 19 世纪,社会主义运动取得了重大突破,圣西门、傅立叶、欧文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更深入、 更精彩的论述,并被誉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恩格斯对他们给予高度评价: “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1]

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意味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第一次为美好生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时,吸收了大量以往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积极参与工人的革命实践,在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次较为系统地提出并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给予人类正确认识和分析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方法。唯物史观的创立为人们正确看待人类社会、认识人类历史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为美好生活的制度建构与路径设计提供了科学指南。通过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及资本的运行逻辑,提出了剩余价值学说。1848 年,科学社会主义文稿《共产党宣言》诞生,这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的伟大著作,通过缜密的逻辑、生动的语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使得它必然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形态所替代的规律,向全世界公开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总趋势,为资产阶级掘墓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向指引,从而最终推出了承载着人类最高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美好社会。


(三)中国共产党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实践走向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拉开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这一伟大征程的帷幕。党的十九大之前,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美好生活”概念,但中国共产党已经开启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需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在不同时期结合实际提出与我国实际相符的美好生活建设目标。从土地革命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抗日战争时期的“要地主减租减息,也保证农民交租交息”,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的“耕者有其田”;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一直带领人民奋斗在实现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旗帜鲜明地提出并落实美好生活目标。在《论联合政府》中,毛泽东针对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做了深层次阐释,将其上升为党的宗旨。毛泽东强调,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3],给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邓小平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为人民服务成效的标准,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4]。江泽民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及胡锦涛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深刻体现。只有坚持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落实美好生活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标志着人民有限的、较单一的生活状态的结束,同时标志着人民全面的、高质量的生活状态的开始。这一重大转变反映了人民需求的升华,给未来中国的发展带来了全局性的深刻影响。

人民美好生活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理想,它不是僵死的概念,而是动态的范畴。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美好生活是人类恒久不变且无处不在的追求。人民美好生活的演进不是从实践到话语的直接生成,而是经过了理论的沉淀。这其中既有古今中 外智者先贤的哲思,也有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精髓。我们不能片面地评价哪个时代对美好生活的构想是完美的,因为对美好生活的评判标准本身就不是一个可以设定的静态指标,也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人民美好生活是一个玄奥且抽象的形容词,不具有可操作性。当然,这种观点是对人民美好生活本质的误读。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认识和把握,要自觉遵守历史唯物主义,以求在具体的历史时空下探究美好生活的本质。





二、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特征

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全方位、开创性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深层次社会变革,使人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大幅提升。随着基本生活需要得到较好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向更高层次的领域拓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从以往注重物质向注重精神、文化、政治、环境等诸多方面转化。新时代,人民对生活“美”和“好”的追求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高端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美好生活”一词,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论断。这说明,我们党准确把握了人民群众当前最大的生活需要,标志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美好生活”一词也不再仅仅是人民诉求,而成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和理论概念。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在原有物质文化生活基础上提出的更高标准,反映了人民群众渴望更加富足、充裕的物质条件和更加完善、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等;是对自我价值提出的更高要求,反映了人民群众渴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更多的社会尊重和政治权利等。这些需要已成为衡量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因素,只有充分理解、尊重和满足这些需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才会得到明显提升。

二是全面性。人民美好生活蕴含丰富的内容,它既包括人们对当前生活状态的客观评价,也包括人们对未来生活状态的向往与期待。“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6],人类的需要可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历史阶段。恩格斯将人的需要对象划分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与发展资料三种,他认为,“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再仅仅局限于物质生活领域,而是扩展到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层面,落脚于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充盈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上,如公平正义、文化繁荣、设施优良、生态文明等。也就是说,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再是单一物质层 面的渴望,而是多元化、全面性的需要集合体:民主方面,要求更加注重个人权利,更多地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法治方面,要求自身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社会秩序更加稳定、法律法规更加健全;公平方面,要求更多的个人发展机会和更公平的社会待遇;环境方面,要求更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是动态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环境的改变,以及实践活动的逐渐深入,人的需要随之发生变化。这就像马克思所说的,“……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8]。人的需要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诉求。在不同历史阶段和历史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尽相同,具有动态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永无止境,没有“最美好”,只有“更美好”。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一经满足,便会成为真实存在的美好生活,但同时,这种真实存在的美好生活很快就会催生更高、更新的需要。只有如此螺旋式地前进,社会发展才有可能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得以满足并实现进一步发展,从而不断向好,这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层强劲动力之一。因此,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不能局限于一时,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

四是差异性。唯物史观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性是统一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9]。有什么样的人,就会相应地有什么样的需要,反过来,有什么样的需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人的需要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不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诉求从摆脱对物的依赖出发,强调实现自身的发展,强调人的社会存在感和价值感,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I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多次提出,要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诉求。矛盾无处不在,因此,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不同,人们的价值观、利益面也不同,人们对美好生活理解的差异性也在所难免。人民美好生活虽然具有差异性,但也在某些方面具有相通性。因此,要善于从主体角度理解和抓住主要需求,真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总之,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具有的高端性、全面性、动态性和差异性等特征,使我们对人民美好生活的认知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应有的新时代图景。也正是由于这样富有时代意义的美好生活的提出,才使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成为可能。







三、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新要义

自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来,习近平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讲话,这些论断既包含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也蕴含党对人民利益的聚焦与关注。现在“美好生活”一词既是官方话语中的常见词,也是群众口中的流行语。美好生活不仅是人民诉求,而且成为重要的政治话语和理论概念。习近平基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变化,赋予人民美好生活新的要义。


(一)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观

人民是美好生活的主体,既是需要主体,也是享受主体,更是创造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决定了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都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根人民、为了人民,是人民切身利益与美好愿望的思想引领,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其重要价值追求。习近平始终把对人民的关切摆在第一位,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12],“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13]。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4]习近平还多次强调,要把人民对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态度作为衡量标准,看人民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拥护、是否答应。可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现实呈现,这与人民利益是一致的,与时代发展是相符的,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契合的,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统一的。正是怀揣对人民的关切,习近平才始终把美好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装在心里并贯穿和落实于治国理政的全过程。

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这是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诉求。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15]。只有站在人民立场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做到心系人民、造福人民。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16]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书写者,得人民者得天下,中国共产党人唯有不忘初心与使命,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才能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习近平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17]习近平心中装着千万个“梁家河”,牵挂着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用脚踏实地的行动去实现人民美好生活。


(二)体现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观

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发展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人民的生活需要也随之变得更加多样化、多层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大家期盼在教育、收入、工作、居住、社会保障、医疗服务、环境卫生、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有更长远、更稳定的发展,这些不同于且高于物质追求的多元化追求给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强调:“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18]新时代,我们要充分了解和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结合起来,实现目标任务上的高度契合、同向同程、内在相连。对此,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19]从理论上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恒久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一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最高追求,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

    习近平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体化,他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0]。民主方面,“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1];法治方面,“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2],“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23];公平方面,“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24];正义方面,“……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25],“一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更充分体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26];安全方面,“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27];环境方面,“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8]。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


(三)体现出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实践观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9],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是靠人民群众勤劳的双手奋斗出来的。对此,习近平强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要充分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汇聚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号召人民噜起袖子加油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30],美好生活要靠人民群众自己去创造和积极争取。要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就要倡导人民靠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31]。习近平提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32].

激发人民创造活力,就要明确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要靠人民的奋斗方能获得。基于此,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形成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蕴含巨大的潜力和智慧,中国共产党人要积极向人民群众虚心求教,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执政本领,提升领导艺术。同时,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继续稳步推进人才战略,慧眼识人,爱才用才聚才惜才,鼓励人才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四)体现出关切世界人民美好生活的全球观

需要指出的是,人民美好生活还包含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关切。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3]。习近平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时刻关切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各国只有同心协力、携手前进,才能把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习近平呼吁,应该把人民福祉放在首位。世界上所有国家都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任何人都无权也不能阻挡发展中国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习近平强调,“古往今来,过上幸福美好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梦想”[34],“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35]。习近平以国际主义的胸怀向世人表达了中国在满足本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在帮助世界各国人民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国正在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以及新的路径与选择,努力实现中国人民与其他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满足世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坚持文明互鉴,共同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学习借鉴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另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和平安全的国际环境,积极建设持久和平、开放包容、普遍安全、互鉴互通的世界新秩序,尊重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的价值诉求,尊重各国独立自主发展本国经济的权利,共同书写国际规则、维护国际秩序。

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已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引领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主要遵循和行动指南,为世界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提供了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3]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4]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02.

[6]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26,514.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

[10] [12] [13] [16] [20] [22] [23] [27] [28]  [30]  [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45、1、1、11、38、39、23、50、15、58.

[11] [3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2014:4,46.

[14] [2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 23-24, 30.

[15 ]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7.

[17」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5.

[18]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

[1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0.

[24]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1.

[25]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834,236.

[2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

[2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129.

[34] [35]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




审核:张琳

责任编辑:陈铁迪

图片编辑:赵佳丽

文字编辑:米亚楠、孙鹏伟



#往期推荐#

#  田鹏颖、郭辰 | 全面彰显“党是领导一切的”制度优势


#  田鹏颖 | 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遵循——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论述


田鹏颖 |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传统制度文化渊源与创新表达


#  田鹏颖 、崔菁颖 | 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创新发展与时代启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