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鹏颖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展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田鹏颖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11期
[摘 要]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必须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研究和教学全过程。通过研究和教学过程,让大学生深刻理解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进而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开辟了新前途,为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新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创造了新版本,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方案,充分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世界话语权。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
高等学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是塑造大学生灵魂的基本载体。因此,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最新成果进教材、 进课堂、进头脑。这是因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本质上就是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一、通过教学,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开辟了新前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发展前途关系来把握。通过教育教学,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在建党95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三大历史贡献”,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历史逻辑的分析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95年的历史就是探索和寻找独立自主地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的历史,不断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从而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是布满荆棘、充满坎坷的。因此,必须倍加珍惜,坚持发展。
通过历史逻辑分析让大学生理解,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华文明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社会主义具有五百年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中华人民共和国具有60多年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了新的蓬勃生机。
通过历史逻辑的分析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95年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开辟。明确告诉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建党95年取得的根本成就,不仅中国人民自己充满自信,就连曾经提出“历史终结论”的美国学者福山,也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充分证明西方的自由民主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人类文明发展史应当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留有一席之地。
概括地说,自从马克思主义问世以来,近 170 年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颠覆了西方的传统社会现代化理论,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二、通过教学,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指明了新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来把握。通过教育教学过程,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趋势。社会主义作为承载人类美好理想和期待的社会思潮已经存在五百年。社会主义从西方到东方, 从欧洲到中国,从1516年英国学者、社会活动家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历了六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蕴含着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必然逻辑。
通过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分析让大学生深刻理解,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由其催生的世界社会主义时代洪流汹涌澎湃,苏联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存在7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强大阵营,从而改变了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格局和趋势,这是人类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具有伟大革命意义的跨越。
通过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分析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不管什么性质的社会制度,不管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和10000美元之间的历史时期,人类社会还面临一次更具挑战性的历史性关卡,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正当人类苦苦思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历史时刻,具有7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的苏联“崩塌”了。20 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开始陷入了低潮。现在世界范围内,在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西强我弱的局面没有改变,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分析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历史阶段,一些西方政要、学者极力提出“共产主义大失败”、大混乱,主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应当扔进历史博物馆,并试图阻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和历史选择的深远影响。人类开始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重新评价科学社会主义,重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通过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分析,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黑云压城”的社会背景下,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克服重大风险,解决重大矛盾,更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定探索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没有丢,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经验教训被记取,创造性结合了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赋予了社会主义新的内涵,使社会主义在人类发展史上焕发出了蓬勃生机与活力。
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命运,找到了社会主义继续发展的新出路,为处于低潮中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现”了新曙光。
三、通过教学,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创造了新版本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系来把握。通过教育教学过程让大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在中国文化土壤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引发了中国文明的深刻变革,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用不断发展着的活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生动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时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理论观点。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社会发展总的趋势是“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1](P36)也就是说,人类现代化的趋势不可避免。正如马克思《资本论》中所指出的,工业化国家展示的是未工业化国家未来的景象。[2](P8)这充分表明,在马克思的视野中,现代化、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任何国家、民族都无法摆脱现代性的综合与改变,这是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模式是如何确定、选择的,人类社会现代化的模式是一个还是多个——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理解历史发展的辩证法,特别是弄懂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种社会形态,必然存在于某一特定阶段,但却未必存在于所有国家、民族的发展历史当中;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确实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但并非一切国家、民族都必须经历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才能进入或建成社会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史事实。换言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模式并不是“历史终结”的标志,而只是人类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唯一模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开辟了现代化的“中国模式”。这种模式宣告了弗兰西斯·福山等所宣扬的“历史终结论”的彻底破产,让主张和坚持西方现代化模式是“唯一”论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崛起的历史现实,不得不重新评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价值,不得不承认人类超越资本主义的探索不但没有终止,反而以一种更加理性、更加稳健、更加坚定的崭新姿态进入21世纪。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根据充分,而且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理解“中国模式”不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克隆”和“照搬”,而是对“西方模式”的突破与超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3]
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了人类探索和创造现代化道路的社会实践,挑战了“西方模式唯一”的历史神话,为马克思主义具体化创造了一个全新版本。
四、通过教学,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新方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制度文明发展(设计)的关系来把握。通过教育教学过程,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既是中国自己独特并具有鲜明政治优势的社会制度,又是无可争辩的人类社会制度文明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曾几何时,西方人一直以为“西方模式”是人类现代化的“最佳方案”并极力推而广之。在人类历史几十年的演变、发展中,也确实有一些国家“克隆”了“西方模式”这个所谓“最佳方案”。然而遗憾的是,不仅“西方模式”的推广者,其经济政治发展陷于困境,而且那些“西方模式”仿效者也几乎都从希望转向失望,又从失望陷入绝望。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人类社会制度发展史增加了一种新的制度文明,尽管这种社会制度不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但却给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探索中,在近代以来1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传承中创造出来的。作为一种新的制度文明,关键在于这种社会制度在人类发展史上既是第一,又是唯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离“两个一百年”目标越来越近。从综合国力看,中国已经从贫穷落后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人民生活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已经使五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五分之三的中等收入国家人口的命运发生了深刻改变,创造了人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了解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于“一带一路”等这些理论和实践创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南,从而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概括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其最新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的中国方案,具有无可争辩的世界话语权。
五、通过教学,让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类共同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迈出了新征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充分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来把握。通过教育教学过程,让大学生深刻理解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而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大国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基因,具有超越国度、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应当也必然成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时代人类的共同价值。第十一届G20峰会上,中国政府把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领导和工商界人士凝聚到一起,展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积极主张,特别是自己发展好,又帮助别的国家也发展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赞赏。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种高度文化自信、思想自信、实践自信。这种主张不是内心激动的产物,它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发展目标和条件的深刻把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世界发展大势、规律的深刻把握,因而不是也不可能是权宜之计,更不是什么外交辞令。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让大学生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马克思早在近 170 年前为人类发展总趋势的深刻揭示与把握,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世界各国人民都应当以高超的实践智慧把握人类发展大势,谋求合作、共赢,使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应当多视角、多维度地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关系、人类社会与现代模式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具体化的关系、人类探索更好社会制度的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从而论证、传播、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2).
审核:张琳
责任编辑:陈铁迪
图片编辑:赵佳丽
文字编辑:米亚楠、孙鹏伟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