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古希腊之雅典城,是一个杜撰出来的城市

shengminwujiang 生民无疆 2023-01-30


       先提醒一下希腊粉、罗马粉:西方文明,博大精深。因此,发言需谨慎。

        一些希腊粉、罗马粉,往往读不懂我的文章中谈到的一些洋概念,还在迷迷糊糊中,就开始留言,大骂。这样,很不好!

        西方文明,是很有文化的,很讲逻辑性的。

        古罗马文明,就很有文化。单说“罗马”这两个字,便是博大精深。仅在地理概念上:

罗马,是罗马城(村);

罗马,又是罗马城邦;

罗马,也是罗马共和国;

罗马,还是罗马帝国;

  罗马,是罗马城邦的首都;

罗马,还是罗马帝国的首都。

        罗马由一个小村子,发展成为一个大帝国了,依然叫罗马!

        啥叫爱情专一?一个男人名叫张三,娶了6个老婆生了12个娃,全都叫张三。

        这也叫有文化,懂不!

        今天要谈的雅典,也是如此的爱情专一、有文化:

雅典,是一个部落联盟的名儿;

雅典,又是一个城市的名儿;

雅典,也是一个城邦的名儿;

雅典,还是一个帝国的名儿;

  雅典,是雅典城邦的首都的名儿;

雅典,还成了雅典帝国的首都的名儿。

        因此,读我下面的内容时,遇到雅典二字,可得小心了。

        现在进入正文。


壹  古希腊的雅典城,到底在哪里?

      古希腊的雅典城到底在哪里?阅读的资料越多,你就会越糊涂。我可以肯定地说:没人能说得清!

      据现行的西方史,古希腊的雅典城,就在当今的雅典。在古希腊时代,这里是雅典城邦的首都,也是雅典帝国的首都,这里不仅诞生了民主政制,而且养育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培育出了亚里士多德。

      但是,明朝末年来华的耶稣会士留下的信息,与现行古希腊史矛盾重重。请记住:他们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即正在大规模“复兴”古希腊文艺的人。不管怎么说,他们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至少比当今的“专家”们多得多。

      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艾儒略等人联合完成的《职方外纪》中这样描述了“古希腊”的首都

厄勒祭亚......其都城周裹三层,生齿极众,城外居民绵亘二百五十里。有一圣女殿,门开三百六十,以象周天。附近有高山名阿灵薄,其山顶终岁清明,绝无风雨。古时国王登山燎祀,其灰至明年不动如故。


        大意是:古希腊的首都规模巨大,里外三城,人口极多,城外居民区绵延250里;都城内有一座圣女殿,它开有360个门,以对应一年的360天;都城附近有一名叫阿灵薄的高山,山顶长年天晴无云也无风,古代的国王登山烤肉祭祀天神,留下的灰烬,直到第二年依然保持原状。

       由此可知,古希腊首都有以下特点:

      1.  根据其城外居民区绵延250里(大致120公里),我们假设这是其长度,而其宽度仅按2公里计算,那么,如果加上城内的面积,古希腊首都的面积至少250平方公里。中国唐代首都长安城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由此推测,古希腊首都人口至少也有300万。

       2.  都城内有一座开有360个门的圣女殿。

      3.  都城附近有一座山,名曰阿灵薄山,这是古代国王祭祀天神的圣山。由此,我们推测,这就是所谓的奥林匹亚山



       上述第一、二条,颇与现行的西方史相近。因为现行的古希腊史中,雅典是一个规模巨大、拥有千万人口的首都,而雅典城至少百万人口。这里的开有360个门的圣女殿,应该就是圣女雅典娜的神庙了。

      但是,一看第三条,地理位置就不对了:山顶长年天晴无云也无风的奥林匹亚山,与雅典的直线距离便超过250公里。这相距太远了。


奥林匹亚山与雅典的直线距离


       显然,明末耶稣会士笔下的古希腊的都城绝不可能是雅典,而是另一个城市。事实上,古希腊时代的雅典,无论如何也没有25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更不可能存在一个开有360个门的圣女殿。

       但是,明末耶稣会士笔下的古希腊的都城,似乎确实是现行古希腊史中的雅典。据现行古希腊史,雅典养育出了苏格拉底、柏拉图,培育出了亚里士多德。正好,在明末来华耶稣会士笔下,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正是生活在这个古希腊都城里,不仅在城里教书育人,而且享受着高官厚禄,苏格拉底曾任希腊的教育部长,柏拉图则官至宰相,亚里士多德更是位至帝师。(详见点击《致在校大学生:明朝末年来华传教士说,苏格拉底、古希腊是近百年的人和事》)

        显然,这个古希腊都城,就应该是雅典。

        遗憾的是,在明末来华耶稣会士笔下,竟然没有提到过这个古希腊都城的名字。

       这就麻烦了:

       现行古希腊史中雅典到底在哪里?

       现行古希腊史中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底生活在哪里?亚里士多德到底在哪里拜柏拉图为师?

       莫非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均有分身术?

       莫非雅典或者奥林匹亚山能够乾坤大挪移?

       莫非古代的“圣女殿”有360个门,后来自动缩身了?

       我们是应该相信明末来华耶稣会士的话呢,还是应该相信现行的古希腊史?还是都应该相信?


贰  古希腊的雅典城有多大面积、多少人口?

     古希腊的雅典城的面积有多大?同样是一笔糊涂账,没人说得清楚。

     我以为,这至少有两大类算法,N种结论

     第一大类算法,是依据明朝末年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的著作。前面,我们说过,据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利玛窦、艾儒略等人联合完成的《职方外纪》,苏格拉底、柏拉图生活的城市的城外居民区绵延250里(大致120公里)。按现行古希腊史,这应该而且只能是雅典。据此,至少有三种计算方法。

       如果这“ 绵延250里(大致120公里)”的居民区是摊大饼的圆形,那么,这120公里可能是直径,也可能是半径。第一种算法是以120公里为半径来计算,这数字太大,简直就直接吓死人了。因此,我们直接进入第二种算法,按直径计算,且假设雅典城为面积可以忽略不计的圆心,那么,雅典城城区的面积是1.13万平方公里,其人口之多可谓无以计数,仅其面积之大,放在当今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城市

     因此,我们考虑第三种计算方法(直接抛弃正方形、六边形等等计算方法)。假设这“绵延250里(大致120公里)”的居民区是一字长蛇阵,雅典城是蛇头,那么,120公里便是蛇身的长度,而其宽度仅按2公里计算,那么,如果加上城内的面积,古希腊首都的面积至少250平方公里。中国唐代首都长安城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过百万。由此推测,古希腊首都人口至少也有300万。城区拥有250平方公里、300万人口的城市,放在当今欧洲也是不可忽视的大城市。

      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说的是真是假?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们说的与现行的古希腊史不一样,而且出入很大。      

      下面,我们进入第二大类算法,根据现行古希腊史,实事求是地来推测一下雅典城的面积和人口。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雅典政府里,有1400多名官员、6000名审判官、1200名骑士、2500名重装步兵以及拥有4000人的护卫舰队和拥有2000 人的索贡舰队……

      据此,每天在雅典城上班的文武百官,是一支超级庞大的队伍。仅1400多名官员、6000名审判官,这7400人按照人均3名助手计算(即官、吏之比为1:3,这显然是低估),官员和助手加在一起为2.22万人。当然这个数字大大低于实际人数。(参阅《致在校大学生:数据证明,古希腊的雅典的法治荒谬绝伦》)据古希腊史,骑士、重装步兵、舰队首领都是上等人,地道的官员级别的人物,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名或多名助手或仆从,这里姑且忽略不计。

      如果仅以2.22万官吏、每名官吏家庭5口人计算,那么,雅典的吃财政饭(不事生产)的人口便超过11万人。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可怕的数据了。在古代,至少10户农家(10名壮劳力)生产的剩余农产品,才能养活1户非农业家庭。也就是说,仅仅满足这2.22万户官吏家庭的粮食需求,就需要超过22万户即110万农业人口来为他们专门从事农业生产。

      某些专家的研究结果,比这个数字还要吓人。某些专家表示,伯里克里时代雅典人直接控制下的属国多达200个左右,人口在1000万以上,爱琴海是雅典帝国的内海。于是,雅典公民由农民转型为雅典帝国的公务员,即:雅典公民全民从政。他们或者在雅典城里做官,或者做雅典军队的军官,或者是被派驻海外做领导。派驻海外的人很少,才700号人。果如是,在雅典帝国时代,3至4万的雅典公民,几乎全部定居到了雅典城。我们按照3.5万人定居雅典计算,那么,大致有3.5万户约18万人,成为了雅典城的居民。

       雅典城是一个拥有18万吃财政饭人口的城市!那么,这个城市的常住人口,一定是乌央乌央的多!

       第一,18万人要吃饭,柴米油盐酱醋茶都要有人运输、保管、销售;鸡鸭鱼肉生猛海鲜,要有人运输、饲养、屠宰。

       第二,18万人要穿衣,需要有人纺纱织布,针黹缝补。

       第三,有人要住房,需要有人建造、修缮。

       第四,有人要走路,需要有人修桥铺路,清理打扫。

       第五,衙门需要乌央乌央的下人提供“物业服务”。

       第六,家家户户都会有人生孩子、生病,需要医生、医院。

       第七,孩子长大了必须读书,生来就当官的雅典人更需要读书,那么就需要有大批的教书匠和学校。

       第八,雅典人也会衰老,需要下人伺候。

       第九,再高贵的人都会死,需要人处理丧事中的下贱活。

      第十,雅典人有的是钱,有的是文化,迎来送往、沙龙party一定不少,端茶送水扫地抹桌子,都需要人伺候着。

       如此说来,雅典似乎真的是一个商业王国,以工商业立国。

       我们知道,有人买的东西,一定有人卖。更何况,身为官吏的雅典公民不差钱!那么,围绕服务于雅典公民的工商业,绝对是超级火爆,雅典一定是不夜城。

       那么,雅典城的常住人口到底有多少呢?

      没有任何资料,我们只能推算。我们以中华盛唐时代的长安城作参照,来推算一下吧。

       据《资治通鉴》,至富至强的唐朝开元二十一年,全国吃财政饭的官吏(含全部的文官、武官、科学家、公立学校的教师、公立医疗机构的医生等等),约7.5万人。据《唐六典》和《新唐书•百官志》,供职于长安城的官吏,加上皇宫内院和皇室成员,不超过2万人。我们索性夸张一点,这2万人,每个人都另有8个人一起生活(家人4名和仆人3名),那么,长安城里吃财政饭的人员,也是18万人,与雅典城的一样(强调一下,在计算雅典公民时,我们没有考虑他们家的仆人和奴隶;如果计算进去的话,雅典吃财政饭的人将远远超过18万)。

      史载详细,考古翔实,唐代长安城的面积84平方公里;据学者们研究,常住人口约100万。

      唐代长安城,18万吃财政饭的人,弄出了一个百万人口的都市。

      那么,18万吃财政饭的雅典人,会搞出个多大的雅典城呢?

      我想,雅典城的面积,一定比长安城大许多。之所以认为雅典城一定比长安城大,我的基本理由有三:

      第一,据专家们说,雅典的家家户户都有大批的奴隶;以平均每户5名壮劳力奴隶计算,雅典至少有15万壮劳力奴隶(有专家认为,雅典的奴隶超过30万)。尽管奴隶不算人,但是总归得给奴隶们一个居住的地方吧,哪怕只是一张床,也得占一些地方。

      第二,据专家们说,雅典人有开大会的传统。根据正常人嗓门的有效传播范围,假设每1000名公民设一个会场,那么,雅典城至少有40个专供开公民会议的小型会场。再根据伯利克里这样的超人的需要,至少设有2个可容纳2万人以上的大型公民大会的会场。

      第三,据专家们说,雅典人酷爱体育、音乐、戏剧,雅典政府一直免费为雅典公民定期提供这样的服务。那么,雅典城至少有80个这样的高档的专用休闲场所。

       因此,我们估计,雅典城的面积应该不小于90平方公里

       这是根据现行的“古希腊史”推算出来的结果。

       那么,90平方公里的古城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据美国学者斯塔夫理阿诺斯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球通史》,将地中海变成了内海的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

      至此,关于雅典城的面积,我们根据“可靠的”的“西方史料”,至少有了以下三个比较稳重的数据:

        1. 面积1.13万平方公里,人口之多无以计数;

        2. 面积250平方公里,人口300万;

        3. 面积9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以上。


长安城的考古


      有人不禁要问:到底哪一个是靠谱的呢?

      我的回答是:不好说。因为,如果说第一二种靠谱,那便是否定现行的古希腊史;反之,无异于在说明末来华的耶稣会士传播的是伪史。

      据说,当今某些历史学家笃信“考古”,高度崇拜西方考古学。因此,我想,大家还是关注一下西方的“古希腊考古”的信息吧。

     

叁  雅典帝国政府的办公区,在哪儿?

      基于现行的“西学东渐史”必须改写的前提,我们知道,雅典城的面积不下90平方公里,人口多于100万,规模之大,超过了唐代的长安城。

       这,就是“古希腊考古”学家们进行雅典城考古的前提。

       任何一个文明,都必然是由一群有血有肉的人,通过衣、食、住、行的平凡生活而来实现的。

      遗憾的是,专家们谈到的、博物馆展出的雅典文明,古希腊铜钱、陶罐、塑像之类的小物件、加上什么神庙,真是很无趣、低层次。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这样的联想:难道雅典文明就是一群光屁股的人,在神庙里念经,念出来的?

        鉴于中国能挖出地下的汉朝长安城、唐代长安城,那么,一定应该存在一个庞大而繁荣的地下雅典城。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雅典政府里,有1400多名官员、6000名审判官、1200名骑士、2500名重装步兵以及拥有4000人的护卫舰队和拥有2000 人的索贡舰队……

        据此,每天在雅典城上班的文武百官,应该不少于一万人。

        那么,作为雅典帝国的首都,雅典政府的办公地点在哪儿呢?

        首先,中央政府的办公用房,有多少呢?

        没有资料可查,我们只能估算。

        1.  这10000名官员,按照平均每4人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计算,那么,就应该有2500间办公室。那么,办公用房的总面积为50000平方米。

如果这些办公室都是纵5米、横4米的结构,那么,一字排开,这些办公室便是:

4× 2500﹦10000(米)

        即一个长达10公里的办公室。

        2.  1万名官员,至少也得有1万名助手吧!按照平均每10人一间20平方米的办公室(挤一挤吧)计算,那么,就应该有1000间办公室。那么,办公用房的总面积为20000平方米。

        如果这些办公室都是纵5米、横4米的结构,那么,一字排开,这些办公室便是:

4× 1000﹦4000(米)

        即一个长达4公里的办公室。

       3.  有2万工作人员,按照平均每天10%的人,即2000人要凑在一起商量公务,即开会议事,假设平均每个会议是50人参加,那么,就至少必须有40个会议室。假设,每间会议室为200平方米,那么,会议室共8000平方米。鉴于雅典人有开大会的习惯,当然还必须有一间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超大的会议室。那么,会议室的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

        如果200平方米的会议室都是纵20米、横10米的结构,一字排开,这些会议室便是:

10 × 40﹦400(米)

        即一个长达0.4公里的会议区。当然,不包括那2000平方米的会议室。

        4.  据说,雅典帝国各个角落的百姓,前赴后继地到雅典来,找雅典的“6000名审判官”打官司。

        假设平均每天有10%的审判官,即600名审判官在开庭审理案子;又假设平均每5名审判官共同审理一个案子,那么,雅典必须拥有至少120间审判用房。假设,每间审判用房为200平方米,那么,审判用房的总面积为24000平方米。鉴于雅典人有民主审判的习惯,当然还必须有一间不少于2000平方米的超大的审判室。那么,审判用房的总面积为26000平方米。

        如果200平方米的审判用房都是纵20米、横10米的结构,一字排开,这些审判用房便是:

10 × 120﹦1200(米)

        即一个长达1.2公里的审判厅。当然,不包括那2000平方米的审判室。

        5.  这么多的官员,这么多的案子,1000万人口的大帝国,每天必然形成堆积如山的文件资料,而且档案是没完没了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建一大批档案库房,那是必须的。要求不高,先建一个5万平方米的档案馆再说吧。

        如果档案馆是500间纵横皆10米的结构,一字排开,这些档案馆便是:

10 × 500﹦5000(米)

        即一个长达5公里的档案馆。

        6.  雅典的文化超级繁荣,柏拉图等人天天在写书,无数的戏剧家天天在写戏,建一个1万平方米的图书馆,那是必须的。

        7.  据说,雅典帝国的福利待遇超级棒。我想,2万工作人员,每天一定在工作地点享受免费的午餐。

        此外,雅典有定期召开三、四万人的公民大会的传统,开会时,也至少要管一顿午餐。

        那么,雅典必须具备至少3.5万人吃午餐的大食堂。

        假设,平均十人一桌,那么,午餐时,有3500桌。

        如果分设35个食堂,每个食堂都是1000平方米,那么,食堂的总面积为35000平方米。

        如果这些食堂都是纵50、横20米的结构,一字排开,这些食堂便是:

20 × 35﹦700(米)

        即一个长达0.7公里的大食堂。

       8.  这么多的工作人员,每天要消耗巨额的办公物资(如纸墨笔砚),每月要发放巨额的工资,所以,必须有一个巨大的办公物资仓库。姑且以为这个仓库只有1000平方米吧。

      9.  据说,雅典的国库,拥有足以堆积着足够17年的军费和行政开支的财富,而且每天还在接受各属国送来的源源不断地贡品,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金库!我想,雅典至少拥有10万平方米的国库吧。如果分设20个仓库,每个仓库都是5000平方米,如果都是纵100、横50米的结构,一字排开,这些仓库便是:

50 × 20﹦1000(米)

        即一个长达1公里的国库区。

       10.  雅典拥有数以十万计的军队,而且每天要消耗巨额的武器,当然有一个超大的武器库。我想,雅典至少拥有10万平方米的武器库吧。如果分设20个仓库,每个仓库都是5000平方米,如果都是纵100、横50米的结构,一字排开,这些仓库便是:

50 × 20﹦1000(米)

        即一个长达1公里的武器库区。

      11.  据说,无论刮风、下雨,雅典都会定期在露天剧院召开公民大会。按理说,露天剧院也应该属于办公区。考虑到露天剧院主要是上演免费戏,以娱乐为主,所以,也就不算面积了。

      12.  超过2万的工作人员,再加上来来往往的百姓,一定需要N个厕所。好在欧洲人历来不太在乎这事儿,也就不算面积了。

      就这么一算,雅典的工作用房的总面积,超过40万平方米。

      考虑到雅典在建筑学的先进性,雅典政府办公区的规划一定超级科学,少不了大面积的花花草草,密布有大量的光屁股塑像,所以,我想,其容积率至多为0.1。由此,我们可知,政府办公区的占地面积为:

40万 ÷ 0.1 ﹦400万(平方米)

      这就是说,雅典帝国政府办公区域,至少占地4平方公里。如果是正方形的,那便是纵横各2公里。

      雅典地方并不大,基本是围绕雅典守护神的庙宇进行定向考古。

      我们知道,中国的考古学家,都是西方专家的弟子。但是,汉唐长安城的宫殿遗址,甚至二里头、石家河、良渚古城的宫殿遗址,也被挖出来了。

        那么,规模巨大的雅典政府的遗址,在哪儿呢?


肆  百万雅典人的生活遗址,在哪儿?

      雅典是一个拥有千万人口的帝国的首都。

      我们可以放开思维,想象一下:雅典城的街头,熙熙攘攘、灯红酒绿,那是怎样的繁荣景象!

       想象很丰满,考古很骨感。

       不管有多少人在街头逛荡,逛饿了,就要回家做饭吃;一身臭汗了,就要回家洗澡洗衣服。

      做饭、洗澡、洗衣服,预防火灾,乃至于活命,都离不开水。

      古代世界,所有的著名城市,都位于世界著名的江河湖泊之畔。比如中国古代的长安城、洛阳城,也是拥有百万人口,城内河流密布,水多到不时闹闹水灾。平时,商人们用船运送货物,文人们乘船把酒吟诗。

      古代的中国人,把清洁卫生搞得十分精细,简直是到了烦琐的程度,甚至创造出专门的字,分别用来表示洗手、洗发、洗澡等等。中国人不仅在家里洗澡,还热衷于泡温泉。中国人不仅热衷于洗浴,还搞得到处是香料香草。比如屈原,便在诗里炫耀他洗完澡后,身上挂满了各种香袋。

      根据众多的光屁股塑像,众所周知,雅典人从来是光脚丫子满地跑的,即便是上战场,也是如此。

      光脚丫子光屁股,我们姑且把它当做一种先进文化。因为专家们说,雅典人比同时期的中国人科学。

      我想,哪怕是为了保持床单清洁,上床睡觉前,雅典人一定会洗脚。那么,问题就来了。

      洗一次脚,如果每人用水4升,那么,100万雅典人晚间洗脚,便用水400万升。这似乎不是问题。

      夏季,是人类对水需求量最大的季节。可是,夏季,也是希腊半岛严重缺乏雨水的季节。

      人活着,就要做饭、洗衣、喝水、洗澡。按照每人每天生活用水100升计算,100万雅典人每天生活用水的总量便是1亿升。

      据说,在雅典城,每天有庞大的建设工程,纵横交错的道路需要洒扫,还可能存在无边无际的花花草草需要浇灌,如此等等,都要用海量的水。

      百万人口的雅典城,公用、农用和生活用水需求量,自然是巨大的。这些水,不知来源于何处?

      据说,也有两条时断时续的小溪穿城而过。不过, 这样的小溪,是否足以保证100万雅典人的用水需求,那就得问宙斯了。

      解决办法,当然是有的:打井。

      也许,在古希腊时代,雅典城里有许多口水井。按照每1000人(200户)共用1口井,那么,雅典城必须拥有1千口水井。

      不知考古学家是否发现了多少口古井?不知道在古井中是否淘出古希腊时代的海量钱币、羊皮纸或纸草纸文献?

      100万人口,天黑后那几个小时,全雅典的人都在洗脚,每人一盆洗脚水,那就够吓人的。更何况,秋冬季节,雨水不断,倘若连续下雨一个月,那还得了。 

        那么,古希腊时代的雅典城,是否建有蜘蛛网般的城市下水系统?



伍  关键点:雅典的墓葬区在哪里?

       真正的文明古国,必定拥有以下两大宝藏:

       第一,是传承有序的经史子集,比如十三经、二十四史、诸子百家著作、诗词歌赋等著作。没有这些,只能是指着一堆烂石头,漫无边际、天马行空地胡诌。

       第二,是地面、地下的年代相继、规模适当的文物遗存。比如开封市下,一层一层地摞着各个年代的几个开封城。

      说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的“经”、子、集,是有的,而且很多;虽然没有可以与“二十四史”比肩的“史”,好歹也有希罗多德式的《封神演义》、《镜花缘》的“史书”。

       据说,西方史学界很是严谨,他们订立了铁标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仅仅经史子集说了,是不算数的,还必须有“考古”证实了,才能算作信史。

       想想,似乎是那么回事。具体到古希腊,更是那么回事!

       有一个人间常识:人都会死的。人死了,都要安葬的。经常看到中国某地发现某古墓。近些年,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古都纪南城周边的墓葬区,只挖了一部分,就出土了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

       那么:古希腊人的古墓,在哪里呢?

       根据希罗多德《历史》,尤其是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古希腊人是十分重视葬礼的。

       古希腊墓葬里也有随葬品,《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徐松岩译本)第一章第59页:

“在这次战争期间,雅典在提洛岛举行祓除仪式时,岛上的坟墓都被掘开。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墓主人是卡里亚人,他们随葬武器的风俗和埋葬的方式,与现在卡里亚人的习俗并无二致。”


       在古希腊人看来,祖宗之墓很神圣的。第二章第76页:

“他们蛮横无理地命令爱皮丹努斯人:接受那些被驱逐者回国的请求,遣散科林斯的驻军和移民。爱皮丹努斯的被逐者已经前往科基拉,他们指着祖先的坟墓,利用他们和科基拉人的宗族关系,以恢复他们的地位。然而,爱皮丹努斯人对这些要求置若罔闻。”


       古希腊的墓石,也是精雕细刻的,第四章第122页:

“时至今日,从城墙本身仍可看出仓促修筑的痕迹。城墙的基础是用各种石头建造的,有些地方是粗陋地拼砌而成的,当时无论哪种石料拿来就砌。有许多从坟墓中取出的石柱和雕刻过的石料同其他石料垒砌在一起。城市的范围在四周都有所扩大。他们仓促之中,把一切能拿到手的材料都不加选择地用上了。”


       古希腊各城邦,例如雅典,还设有专门的公墓区,死者也是用棺木安葬的。雅典的“国葬”,可隆重啦!第六章第192--193页:

“在同一个冬季中,雅典人要对那些在这次战争中首批阵亡的将土予以国葬。按照他们祖先的习惯,国葬的仪式是这样举行的:......在举行葬礼游行时,用四轮马车载着柏木棺材,每个部落一辆车,各部落死者的遗骨装在各自部落的棺材里。……死者的女性亲属在墓前志哀。遗骨安葬在公共墓地,这是市郊风景最优美的地方。雅典人总是把阵亡将士安葬在这里的。唯一的例外是马拉松战役的阵亡者,因为他们的功勋极不寻常,他们就被安葬在阵亡的地方。在遗骨被埋葬以后,雅典城邦推举一名他们认为最有智慧和最有威望的人发表演说,以讴歌阵亡者。演说之后,大家解散这就是葬礼的程序。”


      古希腊人有刻制纪念碑的癖好。第八章第229页:

“卡尔基斯的骑兵来到阵前,随心所欲地攻击他们。最后,雅典人大为恐慌,在敌军的追击下,他们溃逃得很远。雅典人逃往波提狄亚,后来在休战的条件下,才取回了阵亡者的尸体。剩下来的军队就回雅典去了。此战,雅典所有的将军以及430名士兵阵亡。卡尔基斯人和波提亚人建立了一块胜利纪念碑,收回死者的尸体,然后各自回国了。”


      对于重要人物的坟墓,古希腊人还会修筑围墙,予以特殊保护。第十五章第439页:

“克里阿利达斯率领其余军队追击敌人之后,剥下敌军阵亡者的衣服,竖立了一座胜利纪念碑。随后,所有同盟军将士全副武装结集在城中现在市场所在地的前面,为伯拉西达举行公葬,安菲波里斯人修筑一道围墙将坟墓围起,将其奉为英雄,他们举行各种竞技比赛,每年还要向他献祭,以示纪念。”


      根据现行西方史,按理说,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雅典,应该存在多个 古墓摞古墓 的大型 墓葬区。

     但是,古希腊的“历史”很丰满,但是,寻找墓地,很骨感。

     雅典的规模巨大、至少安葬了数万人的“公墓区”, 在哪儿呢?

     雅典的一个个烈士陵园、出土的棺木、“随葬武器”之类,在哪儿呢?

     雅典诞生过那么多的“著名人物”,按理说,必然有许多的被“一道围墙将坟墓围起”的高档坟墓。那么,这一个个高档坟墓、相应的精美的出土文物、墓志、纪念碑,在哪儿呢?

     无以计数、雕刻精美的墓石,在哪儿呢?这可是代表古希腊石雕艺术的杰作啊!

      难道雅典的一切墓葬,都被雅典的泥土腐蚀成泥巴了?

      最近一个时期,在埃及,几乎每天都有古埃及墓葬被“发现”;连英国,也有“吉姆在这里”出土了!

      雅典呢?

     莫非真如明末耶稣会士所说,“古希腊雅典”真的不在当今的雅典?

     令人不解的是,在整个希腊大地上,也没有大片的古希腊墓葬出土!

     为什么呢?


陆   结语

     雅典城在哪?不知道!雅典城有多少人口、多大面积?不知道!雅典城遗址在哪?就更不知道了!

     在“考古学”牛气冲天的西方,至今,连这样的基本问题都没有搞清楚!

     西方考古学家责任重大,急需完成“雅典考古”!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雅典不是只有二三百年历史,而是如现行的古希腊史说的那样,那么,雅典的地下,至少埋藏有三五个古代的雅典城。

      仅关注出土的古希腊铜钱、陶罐、塑像之类的小物件,太小家子气,是在太不够档次,与高大上的“雅典”十分不相称。因此,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热情,等待西方考古学家发掘出各个时期的地下雅典城----西安的地下有周、秦、汉、唐、明、清各时期的长安城。

      鉴于西方史料对“古希腊雅典城” 的具体位置有争议,我想,是否可以这样:在希腊大地上,哪儿能挖出大型的古城市遗址、大型的古墓葬区,哪儿就是古希腊雅典城。




相关文章:

奥运会、马拉松,与古希腊有啥关系!别把故事当历史

古希腊的战船、海军、海战,纯属胡编滥造的童话故事

航海专业人士:古希腊“海军”真伪辨

雅典的“民主制度”,不可能存在过

波斯帝国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存在

100问之后,告别"西方古代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