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一等奖作品:水市绿汀 · 门泊船归(同济大学团队)【2018大学生竞赛获奖方案推介】
📣村民朋友们📣
一起来涨姿势!
小贴士
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的成果相比往年明显进步,并且体现出了地域文化特色丰富和设计思路多元的特点。虽然依旧只是结合大学生课程设计的方案性竞赛活动,但涌现出的丰富多彩的、颇具启发性的成果,仍然令评审者、观览者纷纷称赞。无论这些成果成熟与否,或者可实施性有多高,它们面对现实问题时的思考、价值立场和理念的确立过程,以及为解决问题而提出的种种设想,乃至为推广成果所采取的表达方式,都足以引起我们的认真思考。
水市绿汀 · 门泊船归
获
全国一等奖
自选基地三等奖+最佳研究奖
学校 | 同济大学 |
学生 | 黄卓雅 | 施笑晨 王昱菲 | 潘妍涵 |
老师 | 潘海啸 | 汤宇卿 | 张立 |
黄卓雅
施笑晨
王昱菲
潘妍涵
潘海啸
汤宇卿
张立
方案介绍
基地现状
1
基本情况
设计基地汾湖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陶庄镇西北角,位于江、浙、沪交界,占地6.05平方公里,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地貌。周边旅游资源丰富,已有西塘古镇、周庄古镇等,形成了一定的古镇旅游规模和体系。汾湖村总人口为3265人,903户,外来人口160人,耕地面积5640亩。
2
空间特质
汾湖村水系丰富,地形多样,四面环水,空间气质多变,内河小桥流水,外湖大开大合。目前村内景观多以自然形成为主,剖面上形成了荡-塘-田-宅-河的特色农村景观。
问题分析
1
现状问题提取
从产业、生态、生活、文化四个方面,从汾湖村最重要的水资源出发,分析如下:
产业分析:汾湖村农业需水量大,但发展途径单一,效率低下,给村民带来的收入较低。工业主要为冲床、喷水织机及金属制品,污染较为严重,已逐渐腾退。汾湖村目前处于亟待转型的时期。在上位规划中,汾湖村将建设游船码头并打造水上运动基地,可见其水资源是其主要的发展切入点。
生态分析:汾湖村水网密集,田林广袤,生态环境良好。有湖荡、河湾、鱼塘、河道多种水系形式,水资源丰富。但农业、工业及生活污水对水系造成了部分污染,急需治理。汾湖村水生动植物种类多样形成了较好的生态栖息地网络。
生活分析:汾湖村存在老龄化现象但不空心,仍具有一定活力。空间骨架上,村民大多临水而居,以一户一院的院落形式为主,日常生活生活与水联系较为密切。
文化分析:汾湖村北面的汾湖历史悠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有重要的文化景点,如云台寺、白龙潭,也有文化活动如夷婆船、踏白船、水上集市等,丰富多样。
2
问题总结
根据以上对现状的分析,结合发展切入点水资源,可以看出汾湖村庄水资源丰富,水网条件优越,但使用日渐式微,未能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且汾湖村地处江南水乡,易陷于水乡文化同质化困局。如何在水乡地带的共性中谋求特色,独特发展,激活水网并为乡村发展进行助力,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重新出发,是汾湖村发展需要思考的问题。
设计概念
突出汾湖村的水网空间特质,以复兴水网为核心,激活水网功能,通过产业、生态、生活、文化层面的策略手段,联动生活、生产、生态,以达到“水网兴村,水网利民”,营造一个借力自然,长足发展的村庄,实现“水市绿汀,门泊船归”的理想。同时打造一种江南“新水乡”的村庄模式,区别于古镇模式错位互补,协同发展。
方案阐释
1
运营模式构建
规划构建“外部联动-多方协助-内部运营”的运营模式,其中外部联动以景区和产区为主引入客流、资本等资源;内部运营强调村民参与实施与反馈,组织小队主导。同时政府部门、专业群体、旅游公司等多方加入协助,共同经营。
2
规划策略解读
江村重现
新水乡模式
水路交通——为了发展的新水乡模式,首先从交通方面振兴水网。
水网激活区域联系:通过水陆双格局交通,联系江苏省及周边镇村,形成完整的旅游与产业路线,加强区域联系。
村域航道及节点方面,不仅从旅游层面更从村民居住生活方面复兴水网的交通功能,沿水布置旅游景点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点,船作为主要交通方式串联各节点,进而复兴汾湖悠久的船文化。
产业方面:“水市”——依水造市,以水兴业
① 水网促进三产融合:重新利用水网格局,以河流水系串联各空间节点,使水网不仅是交通联系通道,也是人力、资本的流动通道,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传统农业种植提升观光体验农业、传统工业作坊改造体验式手工作坊等,促进三产融合。
② 水网激活区域联系:通过水陆双格局交通,联系江苏省及周边镇村,形成完整的旅游与产业路线,加强区域联系。
③ 水网打造各有所游:结合水体特点进行动静活动分区,组织特色水上田园游览景点,通过游船交通连接,打造不同游玩主题路线。
生态方面:”绿汀“——益水净化,重塑绿汀
① 净化水体:通过疏通水系、修复湿地,提升水网品质,增加水网发展的可持续性。
② 修复生态:通过生境活化、构建多重廊道提升村庄整体生态环境。
生活方面:”门泊“——倚水宜居,门泊汾渚
① 保留聚落沿河布局特色
② 优化宅与院、宅与水、宅与宅旁地的空间组织
③ 改造生活用水节点
④ 利用传统材料再塑驳岸空间
⑤ 梳理与水公升的公共空间体系
文化方面:”船归“——忆水乡情,思源寻根
通过保留村庄特有元素,传承水乡民俗并创新,进行时令活动组织加强推广宣传,提高村民的文化认同感以及村庄的文化吸引力,实现”棹船归——召人归——水乡文化回归“。
总体规划说明
为了发展的新水乡模式,首先从交通方面振兴水网,不仅从旅游层面更从村民居住生活方面复兴水网的交通功能,沿水布置旅游景点和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点,船作为主要交通方式串联各节点,进而复兴汾湖悠久的船文化。
从以下重要节点中可以体现水市绿汀门泊船归的愿景:
1
水市兴
位于村域正中心的小内湖。四周均有村落民居,东有村委会,南有游客集散码头和滨水广场,北有水塔制高点,古有船上废铁交易市场。因此这是一个村域中商业、设施与活力较为集中的地区,适合以船和码头为载体发展水上集市,业态为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特色产品等。
2
汾汀绿
位于西浒村南侧和白龙潭。湿地有利于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和生态韧性,营造良好的滨水景色。西浒村南侧作为旅游休闲重点区域,将一部分鱼塘替换为湿地并增加观鸟栈道。白龙潭作为汾湖八景之一,为改善现状可达性低、界面破碎的现状,增加湿地景观恢复其绿汀美景。
3
门泊客
在全村范围内增加多样的驳岸空间形式,增加水网的可达性,营造开敞的亲水界面,船均直接停泊在目的地的码头。
4
棹船归
保留禅寺、水塔、船、桥、建筑等水乡元素,并以一种原生态的形式展现,增加多元的活动发扬传统水乡文化。
详细规划说明
选取空间元素较为完整的西浒村进行详细规划,并可作为模式进行全村推广。
西浒村的节点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植入新功能、活化空间盘活资源三个策略进行全村改造,其中完善公服方面,设置公共广场,加入运动器材,疏通道路网络,完善照明,污水集中处理。功能置入方面,居民点内重新通船便利水上出行,设置码头集市增加商业活力,设置亲水平台振兴水文化。空间活化方面,疏通翟建道路,加强前后两户庭院的联系,农田承包后,农户利用自家庭院进行生活种植,弃置空房搭建长亭供村民娱乐休闲。
西浒村南侧作为旅游休闲的开发区设置了湿地观鸟、水上茶室、西浒民宿、码头集市、日落疗养五处重点节点。
1
湿地观鸟
原为养殖鱼塘,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现将部分鱼塘功能置换为湿地,净化水质并提高生物多样性,其间设置长廊用于观赏白鹭。
2
水上茶室
作为游船路线的其中一个站点,茶室拥有独立的码头以接待游船,游客不仅能在室内品茶,也能在室外戏水观景。
3
西浒民宿
拓宽原有滨河道路,利用建筑界面自然形成公共空间,供游客休憩观景,与河对岸的码头集市遥相对望。
4
码头集市
水上集市旁的码头配套滨水广场,供游客与居民日常休憩。
5
日落疗养
引水入境,营造较为宁静的疗养休憩氛围,南部亲水平台在傍晚时分有较好的景观,落日游船。
方案赏析
调研花絮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陶庄镇汾湖村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发达地区的乡村,并不是很发达的村路和四通八达的水网令人眼前一亮,这里大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湖荡-鱼塘-稻田-民居-河道的模式。
村民们淳朴的的生活方式、错落有致的江南民居和原汁原味的水乡风貌深深地感染到我们,因此我们决定延续水乡的风貌,并提出在当代环境下“新水乡”模式。
我们采访到许多村民,非常愉快的讨论村庄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家对自己的生活环境十分满意,并以水乡特色为傲。同时,他们希望村庄能够得到繁荣的发展,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小组四人(摄影师兼司机默默地站在镜头背后)合作非常愉快。
文 | 大学生竞赛同济大学团队
图 | 大学生竞赛同济大学团队 提供
编辑 | 孙一休
END
大学生竞赛
相关资讯
【各基地初赛获奖名单】2018年度全国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大学生乡村规划方案竞赛
欢迎交流:rural@planning.org.cn
看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