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金险和储蓄险,有什么区别?怎么选? | 【三分钟保险#20】

精算君Alex 精算视觉 2019-06-19
本视频是「三分钟保险」的 第20期

精算视觉

不吹不黑

精算视角看保险

导读:年金险和储蓄险该怎么选,看了你就懂!

上一期,我们提到了香港政府4月1日推行的可以扣税的“自愿医保计划”,递延年金,还有强积金自愿供款计划,很多在香港工作和居住的朋友都很感兴趣。当然,也有些朋友表示,存钱养老的道理我们都懂,可是想给自己做一笔养老储蓄,投保年金险和储蓄险,都有些什么区别呢?应该考虑些什么因素呢?

在很多人的理解中,养老储蓄就是存钱,存够了钱,到了退休之后拿出来花就可以了。

但其实这里是有一个误区的,那就是:假如我们活得太久,存的钱最后不够花了怎么办?

这其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除非我们的资产投资带来的被动收入已经能够无限期地覆盖我们老年生活的一切日常开支,否则当我们活得足够久,我们的投资和积蓄就总有花完的那一天


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只要规划合理,投保一份可以终身领取的年金险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这种年金险可以保证我们在活着的时候每个月都可以领到养老金,直至身故,因此我们就不用担心活太久而积蓄不够花的问题啦。

只要投保人活着,保险公司就要一直派钱,这听上去“太赚了”。保险公司开发这样的产品,难道不亏钱吗?

其实这种可以终身领取的年金险也是有利益平衡的,也就是“活得久,领得多,但活得短,就领得少”

所以,假如购买了终身年金的朋友早早就身故了,那么就相当于在这笔投资上“亏钱了”。保险公司会把从这张保单上面获得的利益,拿去补贴那些投保人比较长寿的、一直在领养老金的保单。

哦,原来年金险的运作机制是这样的!那投保一份储蓄险,难道就做不到这一点了吗?

是的,因为储蓄险一般都没有长寿风险转移的功能,因此是无法解决投保人终身领取养老金的需求的

一份储蓄险,无论是分红终身寿险、万能险、投连险,或者是强积金自愿供款计划,其主要功能都是将投保人的保费储存起来进行累积生息。

我们可以把这张储蓄险保单理解为一个“储蓄账户”,等到投保人退休的那一天,投保人就可以开始从自己的“储蓄账户”中取钱。如果投保人身故比较早,那么“储蓄账户”中剩余的钱就会被当做身故理赔款,赔偿给保单的受益人;如果投保人身故比较晚,那么投保人最后能领多少养老金,就完全取决于这个“储蓄账户”中最后还剩多少钱,一旦账户中的钱被领光了,这张保单就自然终止了,是无法确保投保人领取终身养老金的

怪不得你常常说年金险是可以转移风险的,而储蓄险不能,原来差别在这里。

所以说,在我个人看来,为了保证我们的养老金不会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中断,让我们老年时的生活能更有尊严,我们每个人至少要购买一定的可以保证终身派发养老金的年金险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三分钟保险》的主要内容了。

如果大家有自己的见解,欢迎在下方的留言区写下你的评论。

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不要忘记点赞、收藏哦。

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吧!


想了解更多前沿的保险市场资讯吗?

欢迎加入我们的星球——

(已有超过1,020人加入)

  往期精彩回顾  保险储蓄相比其他投资的主要优势是什么?你有足够的钱活到100岁吗?聊聊香港政府推行的“可扣税”保险计划

 喜欢我们的节目,请不要忘记点“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