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生产的中国专利有多少成色?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与新型智库零距离
作者:张梦真 设计师:赵鹏路
来源: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
近期,关于日本18年18个诺贝尔奖,技术创新能力世界仅次于美国,海外日本之类的消息不绝于耳。相比之下,我国中兴被制裁、中美贸易摩擦、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弱这些负面消息不断传来,不禁让人疑惑,我们在创造发明上就这么弱么?我们到底差在了哪里?或许今天的推送能为您解答一二。
中国的专利法保护着这样一些专利:
嗅之微臭,泛着“青光”的红茶臭鸡蛋制作、温胃止呕型臭豆腐味羊肉串制作、将中国传统荷叶鸡和西方汉堡结合起来的汉堡鸡制作;
又或者是,专为妇女设计的、不锈钢材质的“防强暴自卫铠甲短裤”,在妇女受到猥亵需要防卫时裤脚暗槽会弹出钢刺,裤腰还设有安全栓和密码锁;
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多功能防强暴自卫铠甲短裤”
再如将吸尘器机身上安装音乐播放器的“快乐吸尘器”,专利说明书中写着“快乐吸尘器,达到了边听音乐边吸尘的目的”。
这些专利本享受着10-20年的专利保护期限。但实际上,除了诞生时间较晚的臭豆腐味羊肉串和汉堡鸡外,其他都已经夭折,平均寿命仅为2.7年。
在中国,有大量白菜价的劣质专利,正在批量生产,批量死亡。
01
坐上火箭的专利大国
单从专利的数量上看,作为后起之秀的中国可谓来势汹汹。
2017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针对工业产权进行了全球范围的统计,其最新发布的《专利事实与数据报告2017》(IP Facts and Figures 2017)显示,中国在工业产权方面的发明专利、商标专利、工业设计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四种专利的申请量中均占绝对优势,数量比美国、日本、韩国、欧洲专利申请数量之和还要高出许多。
在这四种专利类型中,最为特殊的是“实用新型”专利。实际上,多数“实用新型”专利既不“实用”,也不“求新”,多被用来授予对现有发明做出微小改进的次要发明,含金量低、创新水平差,且审查宽松。
上述“防强暴自卫铠甲短裤”和“快乐吸尘器”就是实用新型专利中比较典型的存在。
而在全球155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中国独占鳌头。2016年,中国以30.9%的超高增速、创下了148万件的申请量记录,占世界总量的95%。
中国在专利申请上实现了量的飞跃,作为拉车老牛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功不可没。
2006年之前,中国34个省市在专利拥有量上并无明显差别,增长发生在“十一五”规划(2006-2010)的后几年。
虽然“十一五”规划提出“专利质量、数量两手抓”,但政策到了地方,只有“数量”被写进政府年度规划,如安徽省政府就在2007年发布了《确保完成专利申请量的年度任务》,专利数量作为政府指标强制完成。
在专利申请数量上,安徽省冲的最猛。
“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头一年,安徽省专利申请才不到4700件,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十一年间,安徽专利申请量的年均增速高达43.44%。2016年时,安徽专利申请量已经达到17万余件,比起2006年,翻了近36.9倍。
科研底子好的北京、江苏、广东,也都保持着相对稳定的高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众高歌猛进的省份中,只有不适用中国专利政策和审查制度的台湾省数据不那么“体面”,是34省市中唯一一个专利申请数量年均增长率为负的省份。
02
专利泡沫,一戳就破
作为专利生产大国的中国,数量上去了,但是在专利质量与创新水平方面仍然任重道远。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研究报告就曾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的知识产权强国,高质量专利占比不高,专利对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的有效支撑力度还远远不够。
围绕“提升专利质量”这一主题,2015年国务院陆续颁布若干政策,十九大也再次重申“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与运用”。
但知易行难,专利结构畸形、低质垃圾专利泛滥的现状仍然没有明显改善。
中国的三大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在含金量上有着质的区别。发明专利的投入成本高、研发难度大、对专利质量及创新性有着较为严格的把关,“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一指标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
而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审查则较为宽松。如实用新型的审查重点为“申请书有无包括请求书、说明书、摘要、附图及权利要求书”“格式有无缺陷”“申请费有无缴纳”“文件中有无实质明显缺陷”等。
审查不严格,为低质专利留下了可趁之机。在外观设计专利领域,不乏专利申请者以“剪刀加浆糊”的形式对已授权专利进行形状、图案、色彩抑或材料、组分、配比、部件再编辑后重新申请的侵权案例。
然而,低质低效垃圾专利充斥的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却在中国整体专利结构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2012年至今,实用新型专利与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占比从未低于75%。发明专利授权在2015年才首次超过20%。
对于不能带来收益的低质专利,申请容易,但维持起来就日渐艰难。
专利申请与维持并不是零成本。实际上,中国对专利收取的申请费、维持费、审查费、复审费和年费与国外相比已经算高昂。
专利权人需要在专利保护期内缴纳年费。越接近保护期限,需缴纳的年费越高。如发明专利在专利保护的第16-20年,每年需缴8000元用于专利维持。
于是,在低质低效、侵权案件高发、年费成本高昂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中国专利中颇为壮观的“昙花一现,批量死亡”场面。
彭博社此前查阅了JZMC数据库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数据,对中国的短命专利进行了报道,发现2013年至2017年间,中国分别有91%的外观设计专利和61%的实用新型专利因未缴年费而失效。
只是年费一项,就轻易地戳破了中国专利的泡沫。
03
能拿补贴就行,质量不重要
事出必有因。造成中国专利结构扭曲、垃圾专利泛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的专利资助制度。
为了激发专利创造的热情、减轻专利研发成本,政府以财政拨款的方式对专利申请和维护费用进行减免或定额补贴。
这本来是好事。但财政资源是有限的,大量低质低效的专利项目势必会分流一大部分财政资金,而真正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专利研发项目却可能因资金短缺而夭折。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6年中国专利调查数据报告》显示,当年共有83%的省市项目受到资助。国家级项目、区县级项目、部委级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资助占比总和不超过20%。
而中国畸形的专利结构意味着,流入地方的财政资金被规模庞大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所消耗。
通过梳理27个省市的专利资助政策可以发现,2016年时,有16个省市对三种专利都进行资助,20个省市的资助政策中包括实用新型专利。仅有7省只针对发明专利进行资助。
虽然单笔资助额度并不高,但由于缺乏严格的筛选机制、数量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膨胀,仍然可以套取一笔可观的资金。
2002年就曾发生过典型的专利资助诈骗案件。当事人吴某从互联网上下载他人已被授权的专利文件,做了简单处理后,借助专利代理机构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206项专利,套取资助费20.6万元。
不以对专利质量严格审查为前提、没有针对性的专利资助,实际上是在变相鼓励垃圾专利的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资助政策的风向已有显著改变。2018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加强了对资助对象的筛选,专利资助类型更有针对性。三类专利全部资助的省份大幅减少,仅对发明专利进行资助的省份增加到了16个。
不过,作为专利发明活水源头的专利权人,对提升专利质量的措施却有不同的看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17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征询了多省抽调的高校、企业、科研单位等专利权人对提升专利质量措施的意见。与加大科研投入的强烈呼声不同的是,提高政府补贴对专利质量的要求、提升专利审查、复审以及无效程序质量、打击专利侵权的呼声寥寥。
毕竟,如果提高了专利申请的质量要求,以后再申请专利势必会变得更难,想拿补贴,也不容易了。
1775年法国科学院通过决议,宣布永不接受永动机。美国专利及商标局也严禁将专利证书授予永动机类申请。而在中国的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中,你可以轻易搜出90项永动机的申请。
▲
欢迎关注他们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e n d ————
推荐阅读
改革开放40年100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名单公布!统战部:为什么是他们?
入世谈判第一人龙永图:面对美国误判,这才是应对贸易摩擦的正确姿势
这就是金融危机最深刻的教训!每一次疯狂的泡沫,都将以眼泪结束
【原创】长三角经济走廊大设想:寻找G60科创走廊之后的下一个发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