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些匠心重塑的新地标,窥见人民城市的上海品质

陆辰佳 上海华略智库 2022-12-24

  


作者:华略智库新兴产业研究院研究员 陆辰佳
来源:华略创智(ID:HUALUETT)
一座真正属于人民的城市,必然是可阅读、可触摸、有温度、可爱的城市。作为价值共同体,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汇聚凝结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评价一座城市,可以有很多维度。爱上一座城市,可以有很多理由。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我更愿意从可阅读、可触摸,有历史、有情怀、有温度的焕新旧宅,去理解“人民城市”的品质。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其本质,我想应该是——可爱。

01

历史街区:

在探索精致多元中传承历史文脉


一提起上海,人们想到的除了现代高楼大厦,还有韵味十足的老宅子、老街区。追溯上海现代城市生长发育的根脉,位于黄浦江畔的老城厢是申城的“城市摇篮”,而历史街区则是见证开埠之后近代上海沧桑巨变的“时间居所”。上海江南文化、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在这些饱含历史文化积淀的众多地标中,交织、碰撞、升华。


15年前,上海将64条马路纳入一类历史风貌道路保护名单,承诺“永不拓宽”:规定街道两侧的建筑风格、尺度都要保持历史原貌。这64条受到“最高级别”保护的道路,分布在上海9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它们就像流淌着的文脉,串起了建筑经典、历史印痕、人文情怀和生活点滴。

 
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


从上海的实践来看,对历史街区的更新改造和对其空间的重塑,已摆脱以往“大拆大建”的外延式扩张,进入了以反映新要求、承载新内容、重视新传承等为特点的内涵式“有机更新”阶段。其更新的区域,也从大片区的综合改造、环境整治向局部小区域的精细化、美学化、智能化及功能多元化的“微更新”转变。


近两年,朋友圈频频被“上生新所”这一魔都新晋网红地标“承包”。“上生新所”地处有“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美誉的长宁新华路历史风貌区。百年前,这里曾是上海外籍侨民运动、休闲、娱乐、聚会的主要场所。开发商在对整个片区进行“留、改、拆”的甄别与更新时,遵循真实性、最小干预和可识别性等原则,尽可能保留老建筑的基本外形和材质,如彩色拱门、海军俱乐部内的两层拱券柱廊、红方地砖、希腊螺旋柱、欧式窗楣等元素。


百年历史风尘远去,繁华喧嚣依然映衬


历史与现代交织,古典与时尚辉映。从民国时期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孙科别墅+海军俱乐部”,到解放后的“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经过两年更新改造,“上生新所”逐渐从封闭低调的工业科研园区,转变为开放共享的时尚创意空间和办公场所。


目前,“上生新所”已成功吸引一批创意设计企业入驻,如裸心社、稲城书店、PIRATA、相扑猫、The ER中餐馆、Brew bear、POPOLO、MissSth等20余家网红品牌。在这里,运动空间、休闲餐厅、专题讲座、音乐演出和艺术展览等活力业态交融共生,成为一个传承经典、激发创意、深受大众尤其是年轻人欢迎的上海新地标。


上生新所:魔都新晋最洋气的网红打卡地


城市更新的目的绝不单是建筑外壳的保护与改造,更是一座城市历史文脉和文化记忆的延续与传承。如何将场所精神和记忆文脉嵌入公共空间系统中,让城市的“失落空间”重焕昔日华彩,上海或许能为其他城市提供些许经验。

02

工业遗产:

在创意激活中焕发“第二春”


美国城市学理论家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发展史上,不同时代累积下来的胡同、牌坊、院落、民居、街区、厂房、码头等,构成了这个城市文化的基本形态。


作为中国近现代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上海的城市建设、城市文化与工业发展素来息息相关,并积累了丰富的工业遗产。据《上海文化发展报告(2018)》显示,上海共有约4000万平方米的老厂房,300多处工业遗产建筑。


实际上,上海也是我国最早提出工业遗产保护的城市,至今已有30余年,也诞生了很多成功案例。


位于普陀区的M50创意产业园,是原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第一家机器面粉厂——阜丰机器面粉厂。坐落于虹口区的1933老场坊创意产业集聚区原是建于1933年的上海工部局宰牲场。位于黄浦区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已走过120载峥嵘岁月,原先是上海第一家民族发电企业——上海南市发电厂,后来于2010年作为上海世博会城市未来馆被使用。长宁区的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改建于2004年,原是上钢十厂内冷轧钢厂,如今已成为上海地标式的文化艺术项目。


1933老厂房是全世界唯一现存完好的曾用作宰牲场的建筑
原本的上海南市发电厂于2010年被改造为世博会城市未来馆,后修葺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这些工业遗产改造成创意产业园、艺术场馆等公共空间,重新彰显出它们在历史文化、城市风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价值。


实际上,大多数工业遗产建筑因为体量较大,能为艺术家提供自由发挥想象力、激活创意思维的空间,加上创意产业园区集时尚生活、美术创作、创意研发、展览展示、休闲娱乐、艺教活动等复合功能为一体,容易吸引年轻力量集聚。


比如,位于黄浦江东岸的民生码头已逾百年历史,坐落其中的“八万吨筒仓”,曾顶着“亚洲最大容量散粮筒仓”的烫金名头,也是上海重要的工业遗产。三年前的一场蜕变,让它成为了魔都当代艺术新的“集散地”。


如今,“八万吨筒仓”被用作以艺术展览为主要功能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八万吨筒仓:民生码头中最具震撼力的工业遗产


30个混凝土大筒仓,排列组合成长140米、高48米的庞然大物,静静屹立在黄浦江畔,扑面而来的工业气息,朴素而厚重。原来,工业化时代用于生产的工具理性,其斑驳和锈迹可以不是衰败和荒芜的代名词,亦可以幻化成现代城市的野性力量。

03

社区空间:

“社区营造”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


以往的城市更新,只关注对建筑外观和功能进行改造,而建筑所承载的生活故事、个人经验、地方文化等宝贵的历史记忆,由于当地民众的缺席而常常被漠视或淡忘。


“社区营造”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市民运动的产物。一般指通过自下而上的社区实践,以渐进式微更新方式,对社区空间进行品质化、功能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将居住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群,聚合成富有认同感和凝聚力的群体。


作为中国高密度城市的代表,上海近几年开始探索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的环境宜居和可持续发展,如何调动社区民众的积极性,共同参与设计营造、维护管理、共建共享。


上海武康路整治更新注重场地文脉的原真性保护


例如,上海武康路的微更新不仅强调场地原真性的挖掘,并通过结合原住民和使用者的日常生活,保障空间物质环境的同时保持居民生活的真实性。


又如,中心城区缺乏绿化空间,新营造的社区花园能让都市里的居民“诗意地栖居”。


与城市里常见的由国家投资建设、园林工人维护的公园绿地不同,社区花园是利用城市的零碎空间,由社区居民和公益组织设计、营造、保养和管理的自治型“迷你花园”。


自2014年至今,上海建成60余处社区花园,创智农园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


创智农园位于上海杨浦区创智天地园区,这里原是一块废弃的空间,毗邻几个被围墙隔开的小区之间,是城市开发中的一块“边角料”。


2016年,杨浦区政府、地区管委会、瑞安公司等联合一个叫“四叶草堂”的社会组织,共同发起该项目的改造和再利用。


曾经的废弃地变身为城市中心的田园绿洲


创智农园项目通过参与性的景观营造方式,构建了充满互动性的都市农园空间,这里有步道、菜园、景观,可举办夏令营、种植采摘、专业沙龙、趣味讲座、手作工坊等活动,吸引教师、学生、学者、艺术家、居民等各类人群参与。



社区花园植根于高密度空间和邻里生活,将田园自然回归到城市社区,打破邻里之间的隔阂、促进社会交往,成为社区空间活力之源与和谐社会治理的重要支点,而以共同体精神和意识为内核的公众参与正是“社区营造”的本质内涵。


跟创智农园一样性质的城市田园绿洲,还有中成智谷火车菜园、我们的百草园、363芳园、跑道花园等。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可能内涵式的营造比外延式的建造更为重要。充分激发社区闲置资源、创出社区“增量”、提高全龄层的社区融合、增加社区凝聚力、优化邻里关系、促进社区共治,这便是“共创更美好的城市、共享更幸福的生活”的现实意义。

04

滨水秀带:

城市生态项链实现“还水于民”


2010年,上海世博会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十年来,黄浦江、苏州河孕育上海城市文化的“一江一河”,持续推进贯通开放,上海的滨水公共空间不断被赋予新景观、新功能和新内涵。其中,塑造活力水岸、实现“还水于民”,引导区域功能错位、强化功能导入是其成功的关键。


2017年底,黄浦江两岸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终于全部贯通并向公众开放。黄浦江两岸岸线贯穿上海五区。无论是黄浦滨江、虹口滨江、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还是江对岸的浦东滨江,日益成为人们漫步、跑步、骑行、健身、摄影等活动的首选之地。听江水拍岸、看绿意盎然,上海母亲河真正实现了“还江于民”。


浦东滨江是浦东市民青睐的休憩之地,致力于打造东岸滨江品质生活体验带,望江驿、城市客厅等成为浦东充满人性魅力的网红新地标。


“望江驿”是东岸滨江的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和公共卫生间


黄浦滨江沿线有老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老码头、南外滩金融集聚带、世博最佳实践区、江南造船厂等重要区域,目标是要打造世界级滨江空间。


虹口滨江以生态绿林、林下休闲、健身游憩、色彩花带为特色,再现滨江森林的层次和林冠线,建立人与自然的互动感受。


徐汇滨江实现跑步道、漫步道、骑行道“三道”全面贯通,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等这些由工业遗存改建的公共艺术空间成为当代艺术新标地。


杨浦滨江由于过去工业产值曾一度占到上海的1/4,集聚城市供水、供电、供气等功能性项目,创下多项“工业之最”,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杨浦滨江——中国近代工业文明长廊


在当前苏州河贯通工程中,“还水于民”理念也有生动体现。虹口岸线的北苏州路正从机动车道改为慢行道;苏州河健身步道长宁段11.2公里岸线将与长6.25公里的长宁区外环林带生态绿道、3.7公里长的新泾港慢行系统相连,有机串联上海西部的绿地、商业、体育、文化、旅游等多样元素;黄浦段“苏河之驿”滨河公共空间,日前正式对外开放……


“上海2035规划”指出,力争到2035年,将滨江两岸建设成世界级的滨水公共空间,打造成为有历史厚度、有城市温度、有社区活力的舒适乐园。据悉,接下来上海水岸整治将聚焦品质提升,塑造各区段特色,增加景观设计以及绿地配套服务等。


苏州河的往昔与今朝


“一江一河”作为城市滨水区,成为上海又一张鲜活的城市名片。由于水岸开发建设兼具生态修复、环境优化、文化繁荣以及营造宜居家园等多项功能,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以水系为纽带进行滨水沿岸空间开发,以此激活城市生命力与发展新动能,成为国内很多城市效仿的路径。

05

   城市内核:

遵循人民至上的人本价值


随着以人为本、可持续理念的发展与延伸,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越来越关注人民大众的情感诉求,从城市规划与重建、社区治理等层面上满足人们情感回归的愿望。


除了共享休闲空间、爱心椅、加装电梯、社区公益基金等富有特色的上海社区治理案例,浦东塘桥街道峨海小区将一处废弃闲置近20年的配电房,改建为阳光阅读室;同济大学教授邀请“00后”参与城市街角设计,为的是留下“放学路上的美好回忆”;杨浦、徐汇、普陀等区率先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邀请规划、设计、建筑领域专业人士走出参与道路景观设计和社区微更新。


杨浦“社区规划师制度”项目:翔殷路491弄小区一片闲置多年的绿地变身为一个色彩斑斓的“大象亲子乐园”


实际上,2015年上海在编写《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时,就通过邀请不同领域的嘉宾参与讨论和公众参与网上问卷调查、评选等形式,将民意写入政策。这一做法被国家部委推广至全国。


2016年推出的《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营造社区生活的基本单元,在居民步行可达范围内,配备生活所需的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也被其他城市排队“抄作业”。


目前,从旧街区、旧厂房改造到水岸贯通开发,再到社区营造、微更新,上海新空间理念给城市设计工作者指出一条新路:要重视空间之于人的意义。想让一方空间富有活力,必须满足并尊重人们的交往需求,让空间真正成为居民交流情感的场所,并创造尽可能丰富的体验和参与感。


一座成熟的城市,不取决于它的历史有多么源远流长、它的经济总量排名多么靠前,而在于生活在其中的居民能否在这座城市里各取所需,能否在营造的空间中感受到舒适,能否从身边的建筑中阅读到过往的记忆。人民城市的愿景究竟怎样体现?一定是通过那些离普通市民最近的地方。


上图为具有魔都“小故宫”之称的杨浦区图书馆,下图为被称作上海“最美图书馆”的嘉定区图书馆,一古一今,一东一西,正是这混血的海派文化,孕育着上海独有的城市精神,成为上海文化独特性的集中体现。


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再到近日召开的十一届上海市委九次全会提出,上海要秉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其实,本质意义是一样的:


一座真正属于人民的城市,必然是可阅读、可触摸、有温度、可爱的城市。作为价值共同体,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精神品格,汇聚凝结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之中。


———— e n d ————
推荐阅读【原创】竞胜未来五年:什么样的城市能在“抢人大战”中获胜【原创】烟火凡人心,城市管理如何留下温情?
【原创】平台经济组织党建,应该怎么做?【荐文】中国养老金真相:东部七省市“支援”全国老人?
【荐文】10万人转移,重庆发生了什么?
【荐文】北上广深说“不”,“发烧”了的地摊经济多久能降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