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DP增速相差0.5%,看北京、上海两大头部城市的竞逐
笔者收集整理了近两年北京、上海GDP增速情况,具体如下图:
通过对比发现,2020年第一季度京沪GDP增速均跌至谷底,经过二季度的复工复产,上半年上海GDP增速高于北京0.6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北京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回升,经济增长由负转正,领先上海0.4个百分点。但上海第四季度发力,全年领先北京0.5个百分点。是什么因素造成了2020年上海增速领先于新经济业态发展较好的北京?
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北京受疫情直接冲击更为严重。
2020年6月,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爆发了新冠疫情。新发地批发市场作为北京乃至华北的菜篮子,疫情传播风险较大,波及范围较广。为确保首都大局稳定,在爆发初始,北京即以最高等级应对此次疫情。在疫情持续的一个月里,首都经济按下“暂停键”,各大商场客流量明显减少,娱乐场所再次关停。二季度疫情冲击造成了上半年北京GDP增速为-3.2%,同期上海为-2.6%,严重拉低了北京全年经济增速。
第四季度,北京顺义、大兴又出现小范围聚集性疫情,全市疫情响应等级再次迅速提升,涉疫区域大型商城几乎全部闭店歇业,部分工厂停工停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进一步拉低了北京全年经济增速。
反观上海,在过去一年里,疫情主要为“零星散发”现象,通过精准防控,疫情并未大规模扩散,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相对有限。同时,上海先后制定实施扩大投资“20条”、新基建“35条”、促进消费“12条”、稳定外贸“11条”、利用外资“24条”、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2条”等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经济稳增长。
2020年上海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达10.3%,是上海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实现两位数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3.5万亿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达到202.3亿美元,增长6.2%;新增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1家;上海上市企业融资额、总市值均居全国首位。
同时,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虹桥商务区以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发力,切实发挥了上海的龙头带动作用,为区域内各地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提供了便利。
因此,就疫情的直接冲击而言,北京受影响更大更广。
据最新数据统计,北京和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5.8%和26.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83.9%和73.1%。产业结构的差异,实为影响京沪两地经济增速的深层次原因。
(一)工业经济展现强大韧性
工业在疫情中的韧性更为强劲,为上海经济稳定起到了压箱底的作用。2020年上海第二产业增加值领先北京4573.07亿元。其中,以新材料、汽车制造业等为代表的工业产值在第四季度突飞猛进,汽车制造业从2020年前三季度产值增长0.8%提升至全年9.3%水平,有力拉动了上海全市工业增长,推动上海经济增速在第四季度反超北京。
工业在疫情中的韧性这一点从江苏的南京、苏州、南通等制造业大市的经济恢复中也可以看出来。南京去年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增速位列全国GDP前10城市第一,这与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密不可分;苏州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体系,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加6%,装备制造业产值首次突破一万亿,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大盘;南通也在工业领军企业的有力支撑下,在2020年上半年里,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工业应税销售同比增长3.2%、7.2%,增幅均列全省第一。
(二)服务业受疫情冲击更大
2020年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增速情况表
从上表看出,2020年上海第三产业增速始终快于北京。第三产业作为北京强项,在GDP占比中高出上海接近10个百分点,但受疫情冲击更大。
一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支撑力量,增速分别低于上海0.8%和3%。尽管北京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数量多于上海,但2020年上海制定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出台实施在线新文旅发展行动,数字经济、流量经济、无人经济等蓬勃兴起,智能配送、网络零售等新经济呈现爆发式增长。1-11月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营收分别增长12.9%和24.9%,有力拉动了上海服务业快速增长。
另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受影响尤为严重,2020年全年社零总额为13716.4亿元,上海同期社零总额达到15932.5亿元,再度位居全国第一。
(三)产业结构的变迁
北京、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产业体系较完善的两座城市,但两者的现代产业体系却有明显不同。笔者收集了北京、上海近二十年来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近二十年北京、上海二产占GDP比重表
近二十年北京、上海三产占GDP比重表
从产业占比趋势看,自2000年以来,北京与上海第二产业占比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占比明显上升。从产业增加值来看,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与上海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从2010年开始,上海第二产业发展迅速,两者差距不断拉大,上海的工业发展要比北京强出一个档次。但2005年以来,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始终保持略高于上海的增长态势,差距基本维持不变。
作为中国大城市发展的绝对领头羊,北京、上海都积极抓住国家重大战略与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长远布局最具发展潜力、含金量更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北京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智能装备、节能环保、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人工智能、软件和信息服务以及科技服务业等十个代表新经济增长的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高精尖产业。在软件信息、科研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医疗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产业具有绝对优势,持续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
上海以工业起家,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是中国制造业最发达的经济区之一,且商贸业发达。未来将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通过不断引进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构建“3+6”现代产业体系,即3大战略先导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人工智能产业集群,6个重点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生命健康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现代消费品产业集群。
因此,从产业结构的演变来看,高精尖产业为未来北京发展的重点,而上海构筑的是更加开放的产业体系,产业链更加完善。
从更长期的时间线来看,笔者收集了北京、上海近四十年GDP数据发现,北京与上海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如下图所示:
1980年北京的GDP还不足上海的一半。从1995年开始,北京经济开始提速,奋起直追,逐渐缩小与上海的差距,一直到2015年,京沪GDP占比一直维持快速缩小趋势。从上文可知,近二十年以来,北京第二产业增加值从未超过上海,且两者之间的差距在逐年变大,因此,北京第二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京沪GDP占比上升的主要原因,反之,第三产业的强势增长才是答案。那到底北京凭借哪些服务业缩小了与上海的差距呢?
从图4可看出,2005-2010年是北京服务业的发力期。在此期间,2006年北京提出发展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金融街、北京商务中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奥林匹克中心,带动了北京经济的快速增长。
据数据统计,2007年六大功能区实现增加值3413.8亿元,同比增长21.3%,功能区增加值占北京市GDP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28.8%提高到2007年的36.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0.2%。同时,六大功能区的建设也推动了北京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总部经济、金融业等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其中,中关村示范区作为中国“新经济”的窗口,也是孵化最早一批高科技公司的摇篮。2006年前后,这里诞生了一批互联网早期创业公司,批量走出了美团王兴、字节跳动张一鸣、快手宿华、暴风影音冯鑫等一群互联网创业者,为北京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到目前为止,北京互联网产业大致分在四个板块:腾讯(北京)、联想、小米、百度、网易聚集在后厂村板块;阿里、美团、陌陌抱团在望京;京东选择从中关村南下,在亦庄一枝独秀;字节跳动、商汤、爱奇艺等仍留在中关村。
2005-2015年期间,北京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由517.2亿元增长到2372.7亿元,年均增长16.5%。同期,上海在这三项上的增加值由422.5亿元增长到1753.49亿元,年均增长15.3%,增加值与增速均低于北京。
通过这组数据对比可看出,中关村示范区的建设引领了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发挥出了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和自主创新主阵地的作用。
北京金融街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吸引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金融集团、支付组织的中国区总部云集此处。在这里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占全国的40%,区域人民币支付业务占全国的40%,外币支付业务占全国的60%,为北京金融业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但由于北京、上海均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构建金融中心的政策与措施,在2005-2015年期间,京沪两地金融业增加值相差较小,不超过200亿,可以看出北京金融业的发展对京沪GDP占比的变化影响不大。
与总部经济优势密切相关的北京商务中心区也是一大亮点。凭借CBD的快速发展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一系列推动总部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等优惠政策的密集出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428家总部企业,以及强生、德意志银行等170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商务中心区,逐步形成了以总部企业为核心,楼宇经济为载体,信息、金融、商务服务为主要产业形态的新兴经济增长体。
在2006-2015年期间,北京总部经济发展综合能力稳居国内首位,辐射全国、链接世界能力不断提升,助推首都服务业提质升级。综上,在北京经济快速发展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服务业的发展明显快于上海,这一优势对京沪GDP占比的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
“十三五”期间,也就是从2016年开始,京沪GDP占比稳定在92-93%左右。那么问题来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北京GDP增速在过去五年一度放缓?
首先,这与两座城市的功能定位密不可分。上海作为全国经济中心、长三角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始终将经济发展放在第一要位,坚持强化“四大功能”、深化“五个中心”、打响“四个品牌”,不断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0年,上海经济总量达到3.8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连续43年蝉联全国第一,人均GDP2.4万美元,经济总量迈入全球城市前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全面深化,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而北京作为大国首都,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大力围绕“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2020年,北京经济总量达到3.6万亿元,人均GDP2.6万美元,劳动生产率超过28万元/人,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一批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获批,营商环境连续两年全国第一。
同时,也要看到近年北京正在发生深刻转型。围绕着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北京深入开展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全力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建设,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城市。
2017年以来,北京疏解腾退一般性制造业企业累计1819家、区域行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632个。
北京现代四工厂、新兴际华集团下属的凌云建材化工公司等纳税大户都迁往天津、河北等承接地。在一般制造业企业大量疏解的同时,数字经济、高精尖产业等新经济仍在培育发展过程中,动力转换尚未全部完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十三五”时期北京经济增速放缓、未进一步缩小与上海的差距。
综上所述,受疫情影响较大、产业结构差异以及功能定位变化均成为导致2020年北京GDP增速落后于上海0.5个百分点的直接或间接原因。
随着我国将科技自立作为驱动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战略,以及实施以超大城市为代表的都市圈和城市群发展战略,北京、上海仍然是城市经济发展的“绝美双雄”,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将继续引领南北两大区域的发展,代表中国城市的顶尖水平参与全球城市角逐。
———— e n d ————
【原创】决胜“十四五”:苏南头部县市经济再出发的关键抉择(下)【动态】华略解读: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旨在搭建进口贸易产业体系
【荐读】陆铭:新城热下的城市更新冷思考
【荐读】“轨道”上的横滨——工业之城如何变为活力之都
【荐读】最新“强省会”排行:谁是中国最强省会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