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内陆副省级领导的思考:我们要向合肥学什么?
作者:郭承录 甘肃省政协副主席来源:甘肃政协发布(ID:gszx-dyh)
从昔日“江淮小邑”到如今的“创新高地”,跨越赶超的合肥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标杆典范。强势崛起背后,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敢想敢试、科学决策,力促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而甘肃作为“老牌”工业基地,面临工业逐年衰落的发展困境,“合肥模式”又将带来哪些经验借鉴?一起来听甘肃政协副主席郭承录合肥调研后的所思所感。
“是什么力量,让合肥这个家底薄弱、长期‘不紧不慢’的中部城市陡然加速、跨越赶超?”
近日,微信公众号“甘肃政协发布”,刊发了甘肃省政协副主席郭承录的文章《“合肥现象”对甘肃的启示》。郭承录表示,通过今年11月中下旬在合肥的考察,深刻感受到安徽尤其合肥市近几年的快速崛起有自身的秘诀,合肥的成功在于抓住了关键。
合肥跨越赶超的秘诀到底是什么?甘肃向安徽(合肥)学习什么?一起来看全文。
“合肥现象”对甘肃的启示
11月中下旬,我在安徽省合肥市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对安徽创新馆、合肥市东超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了考察。
通过考察,深刻感受到安徽尤其合肥市近几年的快速崛起,在于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导力量,抢抓机遇,改革创新,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安徽省的后继勃发提供了最大动能。
近十年来,合肥GDP规模从百亿元跃上万亿元,增幅达到272%,年均复合增速达到8.5%,全国排名从97位攀升至20位。从“江淮小邑”到如今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家底薄弱、长期“不紧不慢”的中部城市陡然加速、跨越赶超?
(一)创新引领发展
一是创新思维谋发展。眼界决定境界,思维决定思路,合肥成功的关键在于思想解放、敢想敢试。十年间,虽然合肥换了几任一把手,但历任领导都以对人民负责的担当,勇于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体制,始终保持发展思路和投资策略不变,真正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成就了如今的“合肥模式”。
二是创新举措促发展。创新贵在落地落实,合肥科技创新取得的非凡成就,根本在于精准制定实施了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一系列创新创造具体举措。
三是创新人才助发展。合肥始终贯彻“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出台“普惠性”人才政策,留住了一大批合肥高校毕业生就地安家。同时大力推进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运用,努力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支持创业创新的生态环境。
(二)以培育产业为核心
一是坚持“两手抓”,夯实产业链竞争实力。立足产业基础、技术优势和市场前景,一手抓有竞争优势和特色的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智能家电、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高端制造业培育;一手抓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如今,“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框架布局已经全面建成。
二是精准施策,优化制造业发展生态环境。加大省级先进制造业政策资金投入,发挥国有资本引领带动作用,积极撬动社会投资;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强化金融和土地等要素支撑,促进更多社会资源要素向制造业集聚。
三是畅通融合“创新链”和“产业链”。依托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等载体建设,利用互联网与制造融合技术与平台,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
(三)科学决策护航发展
一是敢于接盘、不怕风险。合肥在产业布局、市场开拓、实现路径等方面的许多做法看似下注赌博,其实是基于政府利用资本市场的能力、科学的决策和领导干部勇于担当的实干精神。
二是深研企业,精准投资。以尊重市场规则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资本纽带、股权纽带作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引入高校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部门,让懂科技的人参与项目运作,同时,借助于外脑,聘请专家学者作为招商顾问,成立目标产业领域顶级专家数据库,对于体量大、技术先进、专业性强的项目,依托专业团队论证把脉。
对比安徽和合肥,甘肃作为中国“老牌”工业基地,工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下降,已由90年代的53%下降到25%。省会兰州从1984年居全国第39位下滑到2020年的第95位,工业增加值仅有726亿元,仅为合肥的35%。
没有工业支撑的经济结构是畸形结构,没有制造业支撑的工业产业也是弱质产业。甘肃这些年一直被周边省份超越,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工业的衰落是最主要因素。
(一)解放思想、对标先进,树立比学赶超的发展理念
合肥取得的每一次重大跨越,无不得益于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甘肃要发展,首先就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对标先进地区,找差距,抓落实,始终坚持以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甘肃实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上下同心、接续奋进,久久为功,营造出长久而良好的政治生态,形成抓发展的最大合力。
(二)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
“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是“合肥现象”最鲜明的写照。甘肃要发展,就需要树立创新发展思维。从实效性和操作性出发,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系统推进理念创新、方式创新、路径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制度创新,形成有新气、接地气的具体行动方案,并持之以恒抓好落实。
同时积极构建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政策链“多链协同”,着力打造融通各种资源、衔接各个产业、激发各方力量的系统创新链,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力、要素集聚力、功能承载力。
(三)牢固树立“工业强省”战略
安徽(合肥)始终坚守“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实现跨越发展”的理念,咬定制造业不放手。甘肃要发展,工业是关键。
一是要进一步明确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布局。一方面以延伸产业链和培育产业集群为方向,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壮大石化、有色、冶金、能源四大特色经济,着力打造石化、有色、冶金、机电、食品、医药六大产业集群。通过“三化”改造,培育发展高端化工产品,精细化工新材料、化工中间体等产业集群,推动传统制造业提质、降耗、增效。
另一方面要抢抓“双碳战略”机遇,集中优势力量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及其装备产业,使新能源产业成为助推甘肃发展的新引擎。
二是要积极培育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当今时代是以高铁、智能制造和生物技术为标志的创新时代,甘肃要想不被时代淘汰,必须在这方面加力。
要利用现有基础,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着力打造兰州(新区)、天水、平凉、张掖、金昌等地智能制造先行示范区,发展以“东数西算”、集成电路封测、芯片制造、全产业链智能配套设备为基础的智能制造企业,协调推进行业内资源优化整合,做大做强行业和产业链实力。必须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具有甘肃特色的创新产业集群。
(四)培树干部“敢担当、善作为”的精神
合肥投资京东方、蔚来,尽管现在看来非常成功,但当时干部也是冒着风险、顶着压力在干,没有敢于负责、敢于担责的精神是做不到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大力培养使用敢于担当、勇于突破的干将,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闯将,让敢干事成为干部队伍的“主流”。
同时,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着力提高干部专业化素养和能力,尤其要注重对经济、金融、城建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努力打造一批懂经济、会发展的行家里手。健全和落实精准容错、规范纠错、抓早防错的一体化工作机制,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心无旁骛干事创业。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原创】股票发行全面注册制,将会对股市、产业、投资带来什么变化?
【原创】“北京智造”如何搭上“两区”建设东风——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
【原创】胶东经济圈产业协同发展报告——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原创】中关村VS张江VS苏州工业园区:谁是中国“第一药谷”?
【热文】“笔杆子”宣传部长回京履新,他的一篇调研讲话堪称样板
【热文】副省级市委书记震撼发声:“强省会”再跨越,未来五年这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