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人靠谱事办妥 ——专访上海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
来源:经济日报
全文3699字,阅读约10分钟
经过近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普陀区主动淘汰落后业态,让现代服务业成为区域经济的最强支撑,发力培育科创产业,建立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吸引了一批头部企业项目,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将站上“千亿台阶”,区级财政收入将突破“百亿大关”。
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未来5年的发展路径,上海市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接受经济日报专访,畅谈普陀区如何用“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工作精神和服务热情,奋力“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同全区人民一道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家园”。
记者:如今,普陀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发展理念,这两句话是如何成为普陀区最具辨识度的发展标签、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的?提出至今,它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什么新变化?
姜冬冬:这两句话是2020年提出来的,最早主要是针对营商环境和服务企业方面,契合了普陀的谐音。
去年召开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时候,很多代表提出希望能够把这两句话作为全区干部队伍等各个方面建设的统领性要求,后来我们采纳了广大代表的意见,将这两句话作为我们全区上下的共识、态度和精神,并在今年正式发布了《普陀区推进“人靠谱(普),事办妥(陀)”营商环境建设行动方案(2022年)》。
“人靠谱(普),事办妥(陀)”,讲穿了还是做人和做事。
人靠谱,就是要做到四“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面面俱到。事办妥,就是要做到四“办”,即该办的事坚决办,决不能拖;能办的事马上办,决不能等;难办的事设法办,决不能放;合办的事协作办,决不能推。
最终,希望普陀的老百姓、企业等各类主体在普陀都能感受到四个心,就是要办事更加省心,发展更加顺心,生活更加舒心,扎根更加安心。
如今这个理念已从经济领域慢慢扩展到民生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行各业,我们也将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推动普陀形成一种“人靠谱(普),事办妥(陀)”的氛围,做到人人靠谱、事事靠谱、处处靠谱,以昂扬的面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除了“人靠谱(普),事办妥(陀)”以外,普陀区还有一句话很生动——“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作为未来5年的发展愿景,普陀为何会构建起这样的发展目标?
姜冬冬:“写好五线谱,谱好两部曲,携手零距离,共画同心圆”,我们简称“520同心圆”。
具体来讲,“写好五线谱”主要是围绕“5个高”的主线,即努力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城区形象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城区治理高效能、干部人才高素质;
“谱好两部曲”,是指我们“十四五”规划确立的“两个区”的奋斗目标,就是加快建设“创新发展活力区、美好生活品质区”;
“携手零距离”,就是要与区域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类主体加强联动、携手发展;
“共画同心圆”,就是同全区人民一道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同心家园”。
记者:普陀在去年党代会报告中提到,摆在“五线谱”首位的是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并提出经济总量实现五年翻一番。那么,将通过何种路径实现这个发展目标?
姜冬冬:这个目标实际上定得很高,我们也想通过高目标,激发出内在的潜力。经过详细分析,为实现目标,我们会坚持几条路径,让“生普”和“熟普”竞相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第一,就是要大招商、招大商。要想快速地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招商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现在,“全域、全力、全员”的大招商格局已初步形成,我们的营商环境就像一口热气腾腾的大火锅,水已经开了,吸引了一批好项目、头部企业来这里发展。
第二,招商后还要大抓产业、抓大产业。企业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形成了产业聚集,此后要进一步细分产业,分出不同的系列,每一个系列都要有“系主任”,每一个大产业都要有区领导、有部门牵头抓发展,具体为这个系列产业服务。
第三,要加大载体建设。好公司、好项目落户普陀一定需要优质的物理空间。普陀大概还有10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可供开发,一些商务楼宇资源也在不断升级,目前的桃浦智创城核心区、真如城市副中心、21公里苏河水岸经济发展带等,都是这样极具潜力的载体空间。
第四,还要加大改革力度。比如,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深化“两张网”建设,在全市率先建立了“陪办”“帮办”制度。另外,开展“网办季”活动,把政务服务事项从线下转移到线上,通过刀刃向内持续改革,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吸引更多好项目。
第五,要持续打造营商环境。就是以“人靠谱(普),事办妥(陀)”为工作指引,打造更加良好的营商环境,坚持“以四到四办换四心”。
记者:近日,普陀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专题推进会上提出,要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变成最大增量,请问为何要重点培育科创产业,目前哪些成果,未来将如何发力?
姜冬冬:从历史上来看,普陀区集聚了一些大的科研院所,另外也积累了一些功能性平台。区内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3个、市级科技研发公共服务平台3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形成了“一轴一园一中心”的科创布局,“一轴”即武宁创新发展轴,“一园”即中以(上海)创新园,“一中心”即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图:中以(上海)创新园
当前,普陀区正在加快培育智能软件、研发服务、科技金融、生命健康四大重点产业,其中包含了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未来将发挥地处G2、G42大动脉入城口的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集聚的优势,主动对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打造上海连接长三角的“会客厅”。
记者:我们注意到,普陀区党代会报告中提到发展中遭遇了一些挑战,其中,提到经济发展不足仍然是最大短板,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重点培育产业尚未壮大成势,新增长点和竞争优势还不明显等……请问当下最紧迫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普陀将如何突破?
姜冬冬:首先,最紧迫的挑战还是要提升产业的集聚度,打出重点产业的显示度和影响力。第二,从民生角度,要为老百姓提供更多不同层次的服务供给。第三,要进一步深化城区的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区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因此,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持续吸引产业集聚,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因为无论民生改善还是城区建设和治理,最终还是要靠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未来,普陀要形成一些高能级平台,吸引更多产业导入,提升城区发展能级。除了吸引头部企业、大企业以外,一些颈部企业、腰部企业、瞪羚企业也是需要关注的对象。
还是那句话,要通过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好企业到普陀发展。同时,还要吸引更多人才,提供更好的人才服务,打造宜创、宜业、宜居的发展环境。通过人才的培育、人才的引进,为普陀注入人才动力。
记者:最后,能否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个在普陀经济发展过程中,记忆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或一段经历?
姜冬冬:感受最深的就是引入360公司华东总部项目入驻普陀的经历。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2019年12月,之后就发生了疫情,虽然大家都在忙着抗疫,但我们仍秉持着高效负责的态度跟360公司进行了多轮视频沟通,把一些意向进行反复打磨。这种特殊时期的接触过程,让360方面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靠谱,最终选择落户普陀。如今,360公司华东总部成为了去年普陀区“纳税第一大户”,同时更带动了整个网络安全产业在普陀的发展。
我曾说过一句话形容企业和区域的关系,叫“寒冬腊月你不在,春暖花开你是谁?”这其实就是要我们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只有在企业最需要的时候及时响应,才能真正建立起互相的信任。
还有一句话用来形容我们的营商环境,叫“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一边望眼欲穿,一边按部就班。”因此,我们的工作就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企业提出的服务事项决不能拖、决不能等、决不能放、决不能推。要通过几年努力,想办法让区域经济里的“小苗小树”铺天盖地,让“参天大树”顶天立地。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热文】万亿级城市“期中考”:郑州连超无锡长沙,福州成最强黑马
【热文】世界500强企业分布图鉴:北京领跑,上海抢眼,成都破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