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旗林州:一道渠与一座城的命运

任新建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任新建 华略智库创始合伙人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林州,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有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在那个条件极度艰苦的年代,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于悬崖峭壁之间,徒手苦战十年,突破各种人类极限,造就了这条“人工天河”,解决了当地用水难的问题。而他们留下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也将永垂不朽。

全文2982字,阅读约8分钟


华略原创音频上线,欢迎收听音频版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习近平



提起林州这座城市,估计知道的人不一定多。

但要提到红旗渠,估计不知道的人一定很少。

这座位于太行山东麓、中原大省河南北部的县级小城,因红旗渠而闻名。城里不仅有红旗渠风景名胜区,还有红旗渠大道、红旗渠机场、红旗渠火车站、红旗渠医院、红旗渠干部学院、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迎宾馆等一系列以红旗渠命名的建筑设施。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已经成为林州人的精神图腾,成为刻在骨子里的信仰。


翻开林县(林州原称)的县志,就会发现,林州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部和旱魃做斗争的历史。县志的每一页上,几乎都充斥着“旱”“大旱”“连年干旱”等字样。


1436年到1949年的513年间,“十年九旱”的林州发生旱灾100多次,庄稼绝收30多次。旱灾严重的年份,不仅“粮绝收”,甚至“人相食”都屡见不鲜。


“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这首旧民谣,形象勾勒出林州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

林州其实并不缺乏河水。县域境内自南向北有淇河、淅河、洹河、露水河(古称“苍溪”)以及与河北、山西交界处的漳河等河流。

但这些河流大多为季节性河流,由于林州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缺乏良好的隔水层,导致河水难以有效利用。汛期河水猛涨,枯水期则长期干旱。“雨大冲得粮不收,雨少旱得籽不见”。

为了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下去,顽强的林州人,早在700多年前就开始与天抗争、凿井修渠。

始建于元代至元五年(1268年)的“桃园渠”(天平渠),是林州现存最早的水利工程。

明弘治十七年 (1504年)开始修建的“黄华渠”,源自黄华山,蜿蜒十公里,向东流入县城壕与“天平渠”汇合。

明万历年间(1592年)修建的“谢公渠”,是林州古代唯一以知县姓氏命名的水利工程。当时的知县谢思聪,带领当地民众,在合涧洪谷山修建了⼀条9公里长的引水渠“洪峪渠”,后世百姓感其恩,改名为“谢公渠”,至今尚在使用。

此外,明万历年间还修建了“永惠渠”,清康熙年间修建“桃园南渠”“浊漳河二条灌区”等。

这一道道渠,见证了700多年来林州人民和旱灾抗争的历史,也塑造了林州人绝境中敢与天斗、永不认命服输的精神。

据统计,截至1959年底,林州先后建成中小型渠道1364条、水库36座,开凿旱井27120眼、水井5652眼。


这些渠道、水库、旱井、水井,不仅缓解了林州人民的吃水问题,也为靠天吃饭的农业带来了宝贵的灌溉水源。

但1959年的一场大旱,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地方遭遇旱灾。林州所有过境河流断流,主要依靠林州本地水源的水渠、水库、水井基本全部干涸,这让林州又一次陷入绝境。


痛定思痛,为了彻底解决缺水问题,在时任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林州决定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引漳入林”

这个引水工程,是从山西境内的侯壁断,即浊漳河的上游,修建一条水渠,把水引到林州境内地势的制高点坟头岭,然后让河水顺势而下,浇灌全县域。


方案设想非常好,但面临的巨大难题是,要想将浊漳河的水引进来,必须让水渠穿行在太行山中,需要经过大大小小、高低起伏的山头就有一千多座。

而且,在缺乏现代测量仪器和手段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抽水设备,必须让水流完全依靠落差自然流下,70多公里的渠道落差只有不到14米,意味着必须达到每8公里落差不能高于1米。这极端考验这条人工天河的修建精度。

1960年2月11日,农历元宵佳节,37000名林州人,自带铁锹、洋镐,自备干粮、水壶,义务反顾走向太行山,开始启动这一历时十年之久的“引漳入林”工程。次月,这一工程被正式命名为“红旗渠”。

红旗渠的修建,是在无比艰难的条件下开展的。

红旗渠开工之时,正逢国家遭受3年大饥荒,加之中苏交恶国家要还苏联外债,几乎没有财力来支持修建红旗渠。全县只有300万元的资金,对于修渠犹如杯水车薪;3万多修渠大军中仅有28名技术人员,在苛刻的技术要求面前犹如沧海一粟。

没有资金,修渠人就自带干粮,睡觉就睡在山洞里、碎石堆上。

缺乏石灰,技术人员就地取材,利用太行山上的石头,发明了无窑堆石烧灰法,制造的石灰成本低,质量也不错。

没钱买炸药,就只买炸药的核心材料硝酸钾和硝酸铵,再用硫磺、柴杆自制炸药,省了一大笔钱。

甚至自制推车、自制水桶、自制编筐……

受地壳运动影响,太行山地貌复杂、地势雄伟,拥有绝美的自然风光,但也因此给红旗渠修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由于要让水沿渠自然流淌,所以红旗渠的大部分修建,都是在陡峭的山腰上。在陡坡甚至峭壁上开山凿石、掏洞挖渠,难度可想而知。

在开山凿石的工程中,经常会有被爆破震得松动的石块,从石壁上方掉落下来,给下面正在施工的修渠工人带来危险。为此,红旗渠诞生了一个专门的工种——峭壁排险工。

他们腰里系着绳子,吊在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的悬崖上,手持专用的长钩,一边用脚蹬在石壁上“荡秋千”,一边瞪大眼睛仔细观察峭壁上松动的石块,及时用长沟敲落或撬下,还要随时防备上方掉落的石块。名为排险工,实为红旗渠修造过程中最危险的工种。


青年洞,红旗渠现在最知名的景点之一,却是当时修建过程中施工难度最大、危险系数最高的一个地方。

难度最大,是因为必须在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一个六百多米的隧洞,漳河水才能由此进入林州。

为了攻克这一难关,300名青年自愿组成突击队,花费一年多的时间,终于凿通了这一隧洞。作为一个全部由青年人攻克的难关,青年洞也因此得名。


1969年7月,在经过全县人民的十年奋战,红旗渠终于全面竣工。

十年中,林州人民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了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19座泄洪闸,先后有81民干部和群众献出了生命。他们的名字,被永远刻在在红旗渠纪念馆的墙上,铭记在林州人民的心中。


不信邪、不信命,敢于与自然抗争、与天斗的林州人,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硬生生凿出一条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彻底解决了全县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


1974年,新中国首次在联合国大会播放影片,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纪录片《红旗渠》。此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林州的红旗渠都是外国政要访华时的热门之地。

如今的林州,早已告别干旱缺水的梦魇。红旗渠犹如蓝色飘带环绕在太行山中,大大小小的水库犹如颗颗宝石,城区内处处绿意盎然。红旗渠不仅永久改变了这座城市的命运,也铸就了林州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2021年9月,红旗渠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注:1994年,林县正式改名林州市。本文为方便表述,统一使用林州名称。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苗圃”如何转变为“森林”:基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十周年案例的全景透视【原创】华略智库夏骥采访实录:“进博机遇”怎样“一体”共享【原创】宁波港口岸扩容 长三角港口群效应凸显【原创】设施、数据与算力:打造数字长三角示范区应如何创新?【原创】华略智库夏骥:从进博会看如何构建高水平开放格局【热文】黄奇帆最新演讲:当下的严峻形势,怎么办?【热文】上海这么搞,真的很厉害【热文】深圳市长覃伟中喊话:深圳政府愿意跟企业陪跑、共同成长
【热文】干货满满!市委政研室主任手把手教你起草文字材料
【热文】储能新“鬼故事”:已经开始没订单了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