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莞:深蹲反弹,蓄势待发

刘舒婷、姚荣伟 上海华略智库
2024-09-03



作者:战略规划研究中心 刘舒婷;华略创始合伙人、首席研究员 姚荣伟

来源:上海华略智库(ID:HUALUETT)


回望东莞的发展历程,“敏捷机变”是这座制造大市不变的底色。面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东莞通过15年的艰难转型,不仅稳住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更是实现了向“智造之都”的跃迁。从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东莞经济再次面临一业独大、外贸下滑、经济趋缓的结构性挑战。为此,东莞积极应对,全力以赴采取产业立新柱、外贸拓领域、科创强硬核、土地大整治、深莞一体化等举措,努力在巩固提升智能手机产业的同时,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动能加速转变,努力实现经济“第三次飞跃”。

全文7171字,阅读约19分钟


华略原创音频上线,欢迎收听音频版

智能型手机:东莞涅槃重生的秘密武器

东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经济转型发展的样本,在发展历史上曾经经历了两次重大挑战、两次重大飞跃。

第一次飞跃始于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以开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发家,迅速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县的重大转变。尤其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东莞充分发挥土地和人力成本优势,集聚了一批外资品牌电子信息企业,民营企业也在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中逐步成长,“东莞制造”迅速行销全球,“世界工厂”的地位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1997-2007年,东莞GDP年均增速高达20%以上。“东莞塞车,全球缺货”,成为东莞作为全球IT业加工制造基地的真实写照,充分体现了东莞电子代工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东莞传统电子代工产业遭遇了重大冲击,这是东莞经济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挑战。在这一波冲击中,三星、诺基亚等外资品牌电子代工企业拔根式迁移,工业产值、外贸出口出现大幅下滑。2009年东莞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放缓至5.3%,创下1980年以来新低;制造业产值下降近40%,进出口总额下降近20%,1600家台企、2000家港企撤离流失,此后的6年间,有超过4000家企业倒闭。

面对海啸式的外部冲击,东莞及时抓住智能手机红利,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经济新增长点,连续培育出OPPO、vivo等自主品牌,后又引进华为终端总部,为东莞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带来了天量变化。如今东莞形成了以松山湖华为系和长安镇步步高系为核心的两大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构建起以三大智能手机自主品牌为代表的“超级天团”,实现了经济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2019年,东莞智能手机产业迎来了“高光”时刻,全市智能手机产量高达4.06亿台,占全国总产量的33%,占全球总产量的29%;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2%,高出全国增速20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也随之创下近9年来新高。目前,东莞智能手机形成了从基础零部件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体系,本地配套率、综合配套率均超90%,东莞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

图1:华为产业链(图片来源:千际投行)

一业变独大:东莞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

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电子信息制造业迅速崛起,既为东莞带来了第二次飞跃的“高光时刻”,也因形成“一业独大”格局为经济埋下了第二次挑战的隐患。2019年,东莞电子信息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以及手机出口额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均接近40%,电子信息制造业尤其是智能手机产销量一旦剧烈波动,全市工业、外贸和经济的增速就会受到大幅影响。

2019-2022年,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制造业生产线向东南亚转移等因素影响,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步入下行周期,国内外需求持续疲软,东莞手机产量及其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连续下降,全市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及外贸增速呈现“下降-反弹-下降”的同频共振现象。2022年东莞GDP增速降至0.6%,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6.3%,外贸进出口总额下降8.7%,手机出口下降30%以上,全市经济增速在全国大中城市和广东地级市中垫底,东莞经济发展面临第二次重大考验。

对此,前期召开的东莞党代会做了很好的概括总结:东莞已经进入动能转换爬坡过坎期、社会治理重要转型期和深化改革集中攻坚期。面临的最大挑战,在于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和支柱产业受打压的态势仍将持续,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创新能级有待提升,新动能亟需培育壮大。面临的最大隐忧,在于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更趋紧约束,又叠加“双碳”背景下的能耗压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集约发展任重道远。

图2:2017-2022年东莞主要经济指标(数据来源:东莞统计公报)
图3:2017-2022年东莞手机产量及其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东莞统计公报)

产业立新柱:东莞渴求实现多业并强

正当东莞工业和外贸大幅下滑之际,一河之隔的深圳经济却一路高歌猛进。新冠疫情发生后,深圳经济在2万亿元大体量的基础上依然保持正增长,2022年GDP增速达3.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实现全国城市“双第一”;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3.9%。这与东莞工业和外贸“双下降”的局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究其原因,是深圳在经济结构上相较东莞具备三大领先优势:

一是支柱产业更加多元。除电子信息制造业之外,深圳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和智能装备等其他先进制造业集群规模庞大,能够发挥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支撑作用。

二是科创实力更加硬核。企业创新动能强劲,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深圳一年的专利量相当于英法、瑞典、荷兰四国之和。

三是外贸结构更加优化。深圳一般贸易占比过半,民营企业作为外贸主力军的角色不断凸显,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和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新三样”,成长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动力。尤其电动载人汽车在深圳2023年前11个月的出口总额增长了近3倍。

为此,推动产业结构更加均衡,成为东莞稳增长、促转型的首要任务。2021年开始,东莞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启动“产业立新柱”工程,强调要加快打造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半导体及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构建经济发展“第二增长曲线”。具体举措如下:

——在土地供给上,东莞全域统筹规划80平方公里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整合推出连片成熟的25平方公里的六大标准化产业片区,为产业立新柱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实现了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的转变。

——在招商引资上,东莞突出“招引龙头企业及总部项目+服务本土企业增资扩产”,构建“洽谈—签约—落地—建设—投产—达产”全链条全生态服务体系,实施“互联审批围合供地”改革,并联审查开发方案、征地方案、供地方案。

——在产业资本上,东莞整合优化存量单一引导基金,构建起2000亿元规模的“矩阵化”基金集群,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需求,通过实行不同轮次投资,为项目提供符合其发展阶段的资金支持。

经过几年筹划培育,东莞新支柱产业集群初露峥嵘。以新能源产业为例,东莞市政府制定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新能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在区域布局、招商引资和科技创新上对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如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作为发起方成立了能源材料与器件创新工场,为新能源行业提供技术服务。

通过陆续引进比亚迪电机电控、赣锋锂电等企业重大项目,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能源产业发展得到了龙头支持。东莞新能源产业集聚度连续两年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22年实现营收近700亿元,预计未来将突破千亿元,新能源成为仅次于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的第三支柱产业。

图4 赣锋锂电项目效果图(图片来源:东莞+)

外贸拓领域:东莞积极谋求外贸转型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城市,2022年,东莞经济对外依存度高达124.3%,居全国主要外贸城市之首,外贸无疑是东莞经济的稳定器。但新冠疫情引发的短期封锁以及全球经贸格局的迭代重构,凸显了东莞过度依赖加工贸易导致的外贸脆弱性。在传统优势产业向资源要素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迁移的背景下,东莞外贸面临结构性调整和稳规模的双重挑战。为此,东莞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和保税物流三种贸易新业态,努力为全市外贸拓展新增量。

——在跨境电商领域,东莞以创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为契机,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配套体系,吸引了阿里巴巴、亚马逊、京东等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集聚,加快培育海外仓、独立站等新业态,积极创新机制破除跨境电商退货难的制约,实现了跨境电商出口规模大幅增长。2022年,东莞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超过800亿元,同比增长11%,位居全国前列。

——在市场采购领域,东莞深化实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利用其不征不退、归类通关、结汇灵活的优势,着力解决中小型企业“多品种、多批次、小批量”业务模式下的通关堵点难点,助推没有自建外贸体系能力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扩大收入来源。2022年,东莞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总额超过700亿元,同比增长29%,出口规模位居全国全省前列。

——在保税贸易领域,背靠高度发达的智能手机产业,东莞依托虎门港综保区加快培育保税物流、保税维修服务,使企业产业链由原来的加工制造环节延伸至检测维修服务,形成以生产订单带动维修订单、以维修订单促进生产订单的良性循环。目前,虎门港保税区正在打造保税综合服务平台,借助飞力达、联易达等大型供应链平台,构筑国际电子元器件分拨中心,预计2025年保税服务将超过1000亿元。

科创强硬核:东莞猛抓产业核心优势

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升级,断然离不开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面对自主创新较弱、头部企业较缺等产业薄弱环节,东莞将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持续提出“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战略,着力塑造发展新优势,打造产业竞争硬核实力。

如松山湖高新区作为东莞科技创新主阵地,依托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优质的政府服务,与中科院系统深入对接合作,20多年来实现了从荔枝林水库到世界级科学城,再到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光辉历程。目前,松山湖集聚了300多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0多家各类科研机构、2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近3万名优秀科研人员。

2021年,松山湖全面开启建设松山湖科学城的新征程,全面构筑科技创新高地的“四梁八柱”。重点以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先进光源三大科学设施为支柱,以华为5G研发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东莞理工学院、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区等大学为抓手,统筹谋划科创生态构建,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和科技型企业入驻。

——在科技企业培育上,围绕源头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创新环境、企业融资和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强劲保障。鼓励企业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企业联合或委托国内外高校与科研机构开展研究提供支持,每年择优资助企业。通过创新挑战赛、揭榜比拼等方式,主动挖掘企业创新需求,面向社会征集解决方案,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平台。

——在科技人才建设上,明确以投代补,通过设立天使基金,扶持引进符合松山湖主导产业方向的种子期、初创期人才项目,更大程度上激励优秀项目壮大并扎根松山湖。在引才机制上,突出以用人主体为核心,实施“一体一策”制,根据用人单位特点及引才需求实际,给予个性化引才支持。

——在产学研一体化上,松山湖和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共建的工业技术研究院,被誉为“全国新型研发机构的典型代表”。工研院创新建立“三无三有”的激励机制(无级别、无编制、无固定运行经费;有政府大力支持,有自我造血能力,有“创新创业与创富相结合”),将知识产权形成的无形资产价值70%-90%,归属创造该知识产权的团队所有,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图5:东莞工研院

莞深融一体:东莞转型更需借势发力

与国内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东莞的外贸依存度长期偏高,面临进出口增速进一步下降的风险,东莞需要在与深圳的协同发展中不断强化内循环,提高抵御脱钩断链的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努力,从产业合作到科创协同、从承接低端产能到吸引高新技术产业、从引进单个企业到集聚整条智能终端产业链,莞深两地之间的一体化发展模式不断升级。

在新的时期,广东省党代会提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的战略目标。此外,《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深圳都市圈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高。东莞全面融入深圳迎来了更好时机。为此,东莞抓住战略窗口期,重点是打出“三张王牌”:

首先,打松山湖和光明科学城联动牌。近年,国家正式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东莞主动加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联动发展,协同共建巍峨山大科学设施集群。两座科学城的协同发展,无疑对提升松山湖的科创能级带来重大助力,松山湖科学城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知名院士专家集聚、重点领域科研攻关等方面将发生新的跃迁。

其次,打南部九镇和深圳产业协作牌。东莞于2020年通过了推动南部各镇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从战略层面谋划与深圳合作。最近,东莞再次提出要将南部九镇要打造成为深莞深度融合发展的样板。如塘厦镇作为东莞南部九镇承接深圳产业外溢的前沿阵地,立足莞深科技产业联动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战略定位,坚持“科技创新+高企培育”双轮驱动塑造新优势,大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和深圳融合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已经成为与松山湖、长安镇并列的三大智能终端产业集聚区之一。

第三,打滨海湾新区对接横琴前海牌。滨海湾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两个合作区”建设机遇,主动学习对标,深度借鉴前海改革方案以及横琴建设港澳深度合作区的经验,大力提升公共服务配套品质和政务服务便捷度。同时,积极争取纳入自贸区扩区发展,加强与前海在现代服务业、海洋经济等产业协同发展,推动主干市政干道与深圳滨江大道、交椅湾大道无缝衔接,打通两地同城化发展的主动脉。

图6:东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图(图片来源:东莞市国土空间总规)

集中成连片:东莞深度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以村镇为主体发展经济,有效激发了基层干事创业的活力,但同时也导致产业土地利用碎片化。目前,东莞426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零散分布在2万多个地块,面积小于75亩地块占比超过90%,全市基本拿不出500亩以上土地来承载新增产业项目。据一些媒体报道,早期宁德时代有意向到东莞落地,但由于缺乏足够土地空间,这一龙头项目只好擦肩而过,造成了重大遗憾。

对此,东莞痛定思痛、下定决心,积极创新产业土地盘活连片整备开发机制,加强对村镇产业园区的集中连片整备,划定连片标准化产业片区,建立统筹规划及资源投放机制,探索片区“征地统筹、利益统分”开发模式,实行连片综合开发平衡,建立管控规则、征拆补偿标准、整备操作流程等制度,打开迎接重大产业项目的场景空间。

2021年提出,用五年时间整合建设60个现代化特色产业园区,累计提供高端工业空间1.5亿平方米。考虑到建设用地资源较为有限、制造业对土地成本较为敏感,东莞还提出要提供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通过国企代建运营、工业厂房改造、闲置用地盘活、统一租赁管控等,促进低成本产业空间的主题化发展。

经过几年全力实施的“拓空间”攻坚工程,东莞盘活存量土地获得了重大进展,可谓成果丰硕。全市共收储土地5.1万亩,完成“工改工”整备拆除3.3万亩,为超过200个重大项目提供了连片优质产业用地。

他山有玉石:东莞深蹲起跳的借鉴意义

东莞产业转型的初步成功,以及应对当下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举措,对于国内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外向型城市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学习借鉴意义。重点有五个方面:

——产业一定要“扎根成链”。在稳固现有电子代工产业、国外赋予贴牌产业的同时,积极应对国际产业链脱钩、国内制造业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等挑战,全力招引具有产业带动和集聚效应的链主龙头企业,吸引产业链上下游自主品牌企业集聚,形成扎根式的产业链群。同时,围绕重点产业链实施“链长+链主”机制,制定链主企业遴选管理办法,开展摸底行动,建立链主企业库。聚焦主导产业链薄弱、空白环节,全面加强产业链卡位招商,运用投资并购办法促进链上企业集聚,精准招引关键点位企业入链补缺,持续增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产业一定要“多业并强”。探索建立产业决策咨询团队,结合上位规划及区域优势产业,科学论证筛选具备风口效应的新支柱产业赛道,实现本区域产业的弯道超车、多头支撑。统筹谋划产业提升发展的路径,以资本招商和连片供地为重要抓手,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招引新支柱产业链主企业和腰部企业落地。全力推进土地更新盘活,强化市级层面统筹谋划,整合推出连片的低成本、高品质土地,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完善企业融资生态,整合存量产业基金,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产品矩阵。

——产业一定要“硬核驱动”。以规划建设高能级科学设施为牵引,谋划建立产城融合的科学新城或产业新城,大力集聚高端科研人才和高成长科技型企业,形成原生型、策源性的产业科创高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依托重大科研基础设施、重大创新平台,有效调度企业、高校院所和政府三方发挥各自作用,探索市场化激励机制,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环境,探索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企业培育”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产业一定要“对接中心”。积极对接周边大都市圈和中心城市,全面融入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促进人口、产业、资金等发展要素实现跨城高效流动,以基础设施“硬联通”带动规则体制“软对接”。系统梳理自身产业门类和链条环节,统筹谋划与中心城市的对接机制以及自身的战略定位,形成与中心城市错位发展、协同共进的产业链对接发展格局。推动区域合作由产业协同向科研合作升级,在源头创新上展开新一轮融合发展。

*题图来源:东莞文旅
下面这些文章,可能你也喜欢

【原创】中西部“工业上楼”切莫跟风赶潮【原创】华略智库夏骥采访实录,2024长三角向“新”而行
【原创】面对未来产业大风口,国家高新区该如何选择?
【原创】华略智库夏骥:交通促交融 从交通一体化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原创】年轻人因何更偏爱杭州,道出“抢人大战”何以胜【热文】“大笔杆子”部长潘岳最新文章,厚重大气,底蕴十足,不可不读!【热文】新任青岛市委书记曾赞荣:我们如何做好招商和产业?【热文】毛泽东,如何熬过人生至暗时刻?【热文】哈尔滨这个冬天的三封公开信,堪称公文写作的天花板!
【热文】“泼天的富贵”,这次轮到了哈尔滨?

别忘了点赞+在看哦!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华略智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